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周利人在鹽城第二次反“掃蕩”斗爭中

2014-11-26 03:12周曉寒
百年潮 2014年10期
關鍵詞:汽艇獨立團鹽阜

周曉寒

周利人,先后就讀于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和河南大學,在河南大學加入中共地下黨,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參加新四軍,先后擔任新四軍四支隊民運股長、天長中心縣委書記、天長縣委書記兼新四軍五支隊獨四團政委、高郵縣委書記兼游擊縱隊政委。為開辟鹽城抗日根據地,隨劉少奇去鹽城,任縣委委員兼民運部長,后任鹽城縣委書記。

建立灰色機構,準備第二次反“掃蕩”

1942年夏秋,日寇對鹽城地區(qū)的偽化受挫,便開始密謀籌劃大規(guī)模的軍事“掃蕩”。

敵人先是調集兵力,利用武裝汽艇打頭陣,到處橫沖直撞。偽軍則隨后強拉民夫到處修建據點和碉堡;鹽城縣僅三區(qū)的碉堡就由四座調整到十座。

與此同時,敵人還設法收買叛徒,打入我軍內部,搜集我方軍事情報??h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周利人則針鋒相對,同樣千方百計地通過各種渠道探得敵偽軍隊的新動向,各種情報讓周利人意識到,反“掃蕩”的準備工作已是刻不容緩!

周利人認真吸取了1941年第一次大“掃蕩”的教訓,對日偽的軍事力量和斗爭的殘酷性做了充分的估計,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由于當時敵我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懸殊太大,周利人提出要做最壞的準備。縣委決定建立灰色黨組織,打算在公開組織無法堅持時,便由灰色黨組織利用合法形式,做內線,搞情報,繼續(xù)堅持斗爭。當時黨的灰色組織是由那些沒有完全暴露中共黨員身份的同志組成,由縣委社會部領導,周利人兼社會部部長。社會部即黨的情報機構。

周利人和縣委決定,由縣委委員劉大謨同志具體負責社會部工作(不再兼三區(qū)書記)。劉大謨和一區(qū)地方干部楊青母子,組成一個“特殊家庭”,居住在秦南倉附近的屯村孤頭舍上,具體負責全縣秘密黨員的工作。各區(qū)鄉(xiāng)也相應建立灰色支部聯絡組織。

為避人耳目,也為了自身與組織的安全,地下黨員通常定于夜間碰頭開會。平時大家都有一個便于活動的公開身份,譬如錢萬新挑起皮匠擔走村串巷,陳德馨帶著木匠工具四鄉(xiāng)攬活,成豫華做貨郎,游鄉(xiāng)串巷,周旭則以放鴨子做掩護。灰色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搜集情報,穩(wěn)定群眾情緒。

當時,縣委內部的反奸細斗爭也擺到重要位置。原六區(qū)區(qū)長王效樹在日軍“掃蕩”中被捕,后被秘密轉押到泰州日軍憲兵司令部,這年夏天突然回來了,說是乘敵人的疏忽逃出來的。周利人對此十分警惕,他知道日軍憲兵隊的守衛(wèi)很嚴,要想逃出并非他說的那么容易。

于是,周利人一邊不露聲色地安排他療傷,一邊暗中派社會部人員偵查,發(fā)現了諸多疑點。最后通過內線終于查明,王效樹在泰州日軍憲兵隊被關押期間,經受不住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叛變投敵。這次是受敵人特務機構派遣,企圖潛入縣委內部,向敵人提供軍事情報。周利人當即派人將叛徒、日軍奸細王效樹押送到蘇北行署,其后被就地正法。

發(fā)動群眾 改造水網地形

鹽城是屬于水網地帶,東邊距離大海70多里,西邊就是里下河平原。上千年來,水向東流入海淤積而成海灘沼澤地,在長期向東伸展的過程中,歷代筑堤圍堰,抵御海潮,或筑堤興墾,成為農田。鹽城縣就是由許多個堤(也叫堆)組成的,如岡溝堤、太平堤、千秋堤、護隴堤等。每個堤(或堆)圍成一方田地,堤內是水田,堤身較寬較高,堤與堤之間有較大的河道,河道寬20米左右,水深2米至3米。河流通江通海,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當時在水網地區(qū),日軍的武裝汽艇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鹆姡俣瓤?,在縱橫交錯的河道能夠快速地運兵和奔襲,對我方的威脅很大。日軍汽艇有鋼板保護,僅用步槍難有作為。擊沉一艘汽艇比打掉一輛坦克還要困難。在第一次反“掃蕩”斗爭中,對此幾乎束手無策,節(jié)節(jié)失利。

經過第一次的反“掃蕩”斗爭,周利人對鹽城獨特的地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認為掌握戰(zhàn)爭主動權的關鍵,是要讓密布的水網為我所用而不為敵所用。

汽艇強大的作戰(zhàn)能力憑借的是河流水道。因此,必須在河流上做文章。最初我方采用的辦法是在河中打下許多樹樁,阻止汽艇通行。但敵人的汽艇火力強大,用炮轟很容易就把這些樹樁打掉了。后來又改用鐵絲將那些樹樁緊緊地捆在一起,但實戰(zhàn)效果也不很理想。日軍的武裝汽艇還是能夠沖破這些障礙。

周利人深入群眾,集思廣益,動員大家一起想辦法,如何才能有效阻止日軍汽艇的活動。有的同志提出在主要河道中修筑土壩、阻斷河流的辦法。在經過縣委同志們反復研究后,周利人果斷地決定,在敵偽軍經常往來的主要河道上打壩設障??h委的幾個同志分別負責在幾條主要河道中各打一兩條壩試驗,并及時通報情況,交流經驗。

白天周利人同當地鄉(xiāng)村干部、民兵隊長勘察地形,選定壩址。晚上在武裝掩護下,組織農民群眾拆毀寺廟,將磚瓦沙石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填入河中,一夜之間筑成寬1米、長20米的攔河壩。他估計白天敵人一旦發(fā)現必定要來破壞,于是就在附近埋伏了幾個小組的武裝民兵,每組三人,觀察日偽軍的動向,打擊毀壩的敵人。

果不其然,第二天中午,從鹽城、龍岡等據點出動的汽艇,滿載著日偽軍行駛到壩前,便不能繼續(xù)前進。鬼子指揮官氣得哇啦哇啦地叫喊著,然后就用炮猛轟土壩,接著又讓偽軍下去挖壩。這時埋伏在周圍的游擊小組,從不同方向向下艇的偽軍射擊。敵人摸不清我們有多少人,都縮回汽艇上沒敢上岸。鬼子一邊用炮轟土壩,一邊用機槍向岸上掃射。雙方打了一陣,鬼子汽艇居然沖過土壩,到前面的據點里去了。鬼子汽艇走后,游擊小組來到壩上觀察,發(fā)現土壩被敵人炸開了一個10米左右的缺口,汽艇就是從這個缺口過去的。于是,后來打的土壩都要加寬到2米左右,并在壩中打入樹樁,用鐵絲加固,使得鬼子難以破壞。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土壩阻斷了水流,直接影響到農田的灌溉和排水。加之那高出水面的土壩目標明顯,鬼子汽艇一眼就能看到,能夠直接將目標炸毀。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

周利人召開干部會,大家獻計獻策,有的主張在壩的兩端各挖一個月牙形的小溝流水,有的主張在壩中砌一個小涵洞讓河水通過。還有一個主意引起周利人的特別關注,那就是將明壩改成暗壩,壩頂低于水面二尺左右。周利人覺得這個辦法好,于是立即組織民眾在夜間對土壩進行改造,搞成暗壩。暗壩不改變河水的流動,不至于影響農田的灌溉和排水。最主要的是鬼子的汽艇在河上行駛時,根本看不見前面水下的暗壩,結果一頭撞上土壩,擱淺在那里,無法動彈。這就如同給鬼子汽艇使了一個暗絆。所有水下的暗壩均留有記號,只有我們自己的隊伍知道它的位置,能夠利用它直接越過河流迅速轉移。而敵人則不知究竟如何穿越過河。

群眾還想出其他有效的辦法,比如把大樹連樹枝一起沉到河里,又從湖蕩中撈來許多水草,養(yǎng)殖在樹枝杈上。只要鬼子的汽艇開到這里,就會被樹枝水草纏住螺旋槳,無法行走。

周利人把這些辦法總結起來,及時召開各區(qū)黨、政、軍領導干部會議,把改造地形地貌作為反“掃蕩”的一項重要工作布置下去,動員全縣人民積極行動起來,在主要河道修筑明壩、暗壩,特別是暗壩,設置各種水中障礙物,開展改造戰(zhàn)場地形的群眾運動。同時調集縣、區(qū)、鄉(xiāng)武裝力量掩護民眾的打壩活動,抽調沒有打壩任務的鄉(xiāng)、村武裝隊伍支援打壩的鄉(xiāng)村。

群眾發(fā)動起來了,除了筑暗壩之外,又創(chuàng)造了諸多“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諸如“移橋斷路”、“露水橋”、“移動獨木橋”等。

1942年的夏秋之交,周利人發(fā)動全縣人民積極開展改造水網地形的戰(zhàn)前準備,在短短

兩個月內,主要河道如岡溝河、蟒蛇河、東官河、西官河、興鹽界河,修筑了暗壩、明壩60多道。僅從龍岡到秦南倉這一段河流,區(qū)隊和基干民兵就筑起了三道暗壩,并留有隱蔽標記,就連附近據點內的敵人也摸不清楚它們的位置。凡是能夠移位的橋全都實施移位,能夠隱藏的橋也都隱藏起來。此舉使得鹽城根據地的地形,相對于鬼子偽軍而言,瞬間變得處處不通。正是這樣一個依靠群眾對水網地形的大改造,在粉碎日寇于1943年春發(fā)動的第二次大規(guī)模軍事“掃蕩”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迅速擴充地方武裝力量

鬼子要對鹽阜根據地發(fā)動大規(guī)模軍事“掃蕩”的緊急軍情,如同雪花般飛來。

1942年11月,華中局召開緊急會議。華中局書記饒漱石代表華中局黨委,做出反“掃蕩”的部署。會議決定:一、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淮南二師駐地;二、三師師部準備跳出日軍包圍圈;三、根據地內反“掃蕩”斗爭由三師副師長張愛萍統一指揮;四、反“掃蕩”斗爭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張愛萍兼八旅旅長、政委、鹽阜地委書記、鹽阜軍分局司令、政委,統一指揮八旅和七旅一部以及鹽阜地區(qū)的所有武裝力量。

這個部署表明華中局、新四軍軍部和大部分兵力都要撤離鹽阜地區(qū),而留給張愛萍的只有三師的四個主力團。

這個部署一方面反映出軍事形勢已十分緊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央在華中地區(qū)發(fā)展戰(zhàn)略的變化。1941年,第一次鹽阜地區(qū)反“掃蕩”結束后,劉少奇和陳毅分析了蘇北的形勢后,就向中央報告:“利用水網以建立相當鞏固的根據地已不復可能,因此,在蘇北建立華中總的戰(zhàn)略根據地之任務,現在無法達到。”“我華中今后發(fā)展方向應轉向西,以皖東為基礎,沿長江兩岸逐漸向西發(fā)展……軍部與華中局秘密移至皖東為好。”

中央復電同意了劉少奇和陳毅的意見,指出:“領導機關在最困難時候移至皖東是可以的、必要的?!比哲姎鈩輿皼暗販蕚鋵}阜地區(qū)進行的大“掃蕩”,促使了這一計劃的實施。

為了對付大“掃蕩”,各縣的地方武裝迅速擴充和升級。張愛萍把各縣擴充后的縣總隊改編為鹽阜軍區(qū)番號,周利人領導的鹽城縣獨立團有千余人,編為鹽阜軍區(qū)第八團,周利人仍兼團政委。兩個月以后,我方主力部隊加上地方武裝迅速發(fā)展到13個作戰(zhàn)團的編制。

1942年12月31日,就在全縣準備應對反“掃蕩”的關鍵時刻,卻發(fā)生了一件讓周利人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縣獨立團副團長李彬山自稱接到二旅旅長發(fā)來的電報,要他帶兩個連到仙女廟,配合二旅一同行動。

當時李彬山未經報告就私自從獨立團帶走兩個主力連。周利人知道后覺得事有蹊蹺,按理說這么大的行動應該告知他這個團政委的。正在周利人困惑不解的時候,縣獨立團政治處干事李立達急匆匆地回來了,他向周利人報告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李彬山帶了兩個連在元旦時趕到仙女廟,但是沒有見到二旅的部隊,只見到二旅的兩個偵查員。從偵查員那里也未了解到有什么緊急戰(zhàn)斗任務。偵查員告訴李彬山,二旅已過長江南下了。

此時李彬山并沒有將部隊帶回,而是隨偵查員過江,追趕二旅去了。李立達隨隊伍到了江邊,發(fā)覺要過長江,覺得情況不妙,就帶著槍跑回來向周利人報告事情的經過。

周利人和縣委的同志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都非常生氣。當時鹽城縣是反“掃蕩”的主戰(zhàn)場,斗爭環(huán)境異常艱苦。縣獨立團這支武裝力量對于縣委堅持原地斗爭、粉碎日偽大“掃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個危急時刻脫離反“掃蕩”戰(zhàn)場,在周利人看來,那就是膽怯。

李彬山帶走兩個主力連后,縣委直接指揮的部隊只剩下兩個連,戰(zhàn)斗力驟減一半。周利人向三師領導張愛萍緊急匯報了這個情況,并請求支援。張愛萍深知周利人是個鐵打的硬漢,不管形勢多么險惡,他絕不會退縮。鹽城根據地位于敵人“掃蕩”的中心區(qū)域,將要承受日偽軍隊最大的壓力。能否在這區(qū)域站住腳,守住根據地,對于整個反“掃蕩”的全局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支援鹽城縣根據地的對敵斗爭,張愛萍與洪學智商量后,支援周利人100條槍和100套軍裝。周利人便親自帶了獨立團一個連前往阜寧東溝七旅旅部領取槍支和軍服,然后經過建陽返回鹽城。途中,周利人在三區(qū)倉家橋遇到一股從秦南倉出來“掃蕩”的日偽軍,雙方打了一個遭遇戰(zhàn)。敵方有200余人,配有輕重機槍,火力很猛。周利人則命令三個排交替掩護著撤退,同時讓通信員通知略沿鄉(xiāng)的民兵迅速趕來接應。

略沿鄉(xiāng)的民兵接到周利人命令后,在敵人的側后方打響,敵人一時摸不清虛實,以為中了埋伏,不敢繼續(xù)追擊。周利人帶著這個連趁機利用“露水橋”越過略斜河,然后留下一個班在后面掩護,其余的迅速攜帶槍支和軍服,經學富鎮(zhèn)向南轉移。

待鬼子反應過來后,追到略斜河邊,已不見一個人影。河中既無船也無橋,鬼子實在是弄不懂,這支100多人的部隊怎么就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學富鎮(zhèn)的偽軍早已被我們爭取過來,偽鄉(xiāng)長也是我們安排的“兩面鄉(xiāng)長”。周利人帶連隊過學富鎮(zhèn)時,據點的偽軍裝作什么也沒有看見。周利人他們連夜行軍,于第二天清晨安全返回縣政府駐地時楊莊。

靠這100條槍和100套軍服,用層層升級的辦法,周利人迅速地組建起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連隊,使被非戰(zhàn)斗削弱的縣獨立團得到了部分恢復。

最困難的時候來臨

1943年2月初,日軍集中十七師團、十五師團以及華北方面軍第三十五師團和獨立混成第十二旅團,上萬余人,加之偽軍徐繼泰、潘干臣、劉湘圖、胡冠軍部的八萬余人,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同時對鹽城阜寧地區(qū)展開大規(guī)模的軍事“掃蕩”,企圖圍殲新四軍主力和華中局領導機關。這一次敵人動用的兵力是第一次大“掃蕩”兵力的四倍。

敵人北邊的一路從連云港海州地區(qū)向灌南、響水方向推進;西邊一路向淮陰、漣水方向推進,封鎖鹽河及運河一線;南邊一路則是從東臺、如皋向興化、鹽城、寶應一帶集結,形成三面包圍之勢。東面即為大海。

南邊的日偽軍隊首先“掃蕩”了盤踞在鹽城縣沙溝和樓王西邊湖蕩區(qū)的韓德勤頑部。這支國民黨部隊約有五個連的武裝,自稱為“國民黨鹽城流動縣政府”,縣長叫祁翌三。

日偽“掃蕩”部隊之所以首先攻擊他們,一是“柿子揀軟的捏”,弄個首戰(zhàn)告捷,鼓舞士氣;二是敲山震虎,觀察新四軍主力的動向,以便與我主力部隊決戰(zhàn)。

在擊垮國民黨祁翌三部隊后,三個方向的日偽軍隊便齊頭向鹽城、阜寧進行“掃蕩”。鹽城縣成為重中之重,鹽城縣所有據點的敵人也同時出動,配合日軍“掃蕩”部隊對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

面對敵人的瘋狂“掃蕩”,周利人號召全縣各級干部:“要咬緊牙關決不退縮,堅持原地斗爭。堅決做到縣不離縣,區(qū)不離區(qū),鄉(xiāng)不離鄉(xiāng)!如果斗爭需要必須轉移的,待敵主力過后,仍需迅速回來?!敝芾诉€要求縣獨立團和各區(qū)武裝在敵人來時,領導群眾撤離隱蔽,與敵兜圈子;待敵人走后,領導和幫助民眾恢復家園。要發(fā)動群眾積極地給新四軍主力部隊帶路,送情報,支援反“掃蕩”戰(zhàn)斗。

周利人帶領縣委機關和警衛(wèi)連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離開鹽城縣。即便是情況危急,為了避開敵人“梳篦式”的拉網“掃蕩”,迫不得已轉移到鄰近興化縣大鄒莊,也是在白天轉移過去,到了晚上便借助夜色的掩護回到鹽城縣。他和縣委同志始終與根據地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在作戰(zhàn)策略上,周利人堅決貫徹游擊戰(zhàn)術,避其鋒芒,與敵周旋。日軍的“掃蕩”開始后,他按照事先制訂的計劃,將獨立團化整為零,各連獨立行動,避開強敵,分散隱蔽。同時派出游擊小分隊引誘敵人至錯誤的方向,牽著敵人的鼻子來回奔波。游擊小分隊熟悉地形,機動靈活,隨時牽制敵人的大部隊;鬼子在后面追著追著,到了河邊,道路就沒了,就連橋也看不見。正當鬼子望路興嘆、一籌莫展之時,游擊小分隊卻已在河對岸出現,氣得鬼子哇哇直叫。的確,正是這些移橋、浮水橋、獨木橋和暗壩在第二次反“掃蕩”斗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曾經耀武揚威的鬼子鋼板汽艇,這次也相繼失去了威力。表面看上去河渠縱橫成網,水道四通八達,但是鬼子汽艇一出動跑不了多遠,不是被明壩擋住了去路,就是一頭撞上暗壩,人仰馬翻,動彈不得;再不就是被水草樹枝纏住螺旋槳,只能在原地打轉。遇到這種機會,游擊隊就會乘機襲擊,打完就跑。即使有些土壩被炸毀,待日軍白天走后,晚上區(qū)委又動員群眾將受損的土壩修復。

當時,鬼子“掃蕩”部隊所到之處,區(qū)武裝隊就會派出游擊小組,尾隨其后,專打掉隊的、運送糧草的。鑒于鬼子作戰(zhàn)十分機械,往往按照指令直奔目標地點,遇有騷擾也不理會。游擊小分隊便采取這種“狗咬叫花子”的騷擾戰(zhàn)術,往往奏效,既可放手一搏,又可見好就收地撿些便宜,狠狠咬他一口,咬得鬼子很是難受。

敵人“掃蕩”部隊駐下后,周利人就會乘夜色派出一些以班、排為單位的小股部隊,在敵人駐地周圍扔炸彈,放冷槍,摸哨兵,讓他們日夜不得安寧。

四區(qū)和三區(qū)的區(qū)隊在大隊長彭鵬和周礎的帶領下,還創(chuàng)造了“木桶船”戰(zhàn)法。他們做了一些小木桶讓區(qū)武裝隊員背著。在游擊戰(zhàn)中,每當遇到河流,就把幾只小木桶并聯在一起,拼成一條船。部隊渡過河后,又可拆開,背上行軍?!澳就按背运疁\,遇到暗壩可以從壩頂越過,遇到明壩,拆開也可過去,然后再拼成船,繼續(xù)前行。在水網地區(qū)行動自如,大大增加了作戰(zhàn)的機動能力。

在那非常時期,每個鄉(xiāng)村日夜都有民兵站崗放哨,巡邏打更,一旦發(fā)現敵情就吹響螺號,通知村民及時轉移。

周利人曾經回憶說,1943年初鬼子的大“掃蕩”來勢兇猛,對同一個地區(qū),日寇往往要來回“掃蕩”多次。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給人民群眾的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在第二次反“掃蕩”的戰(zhàn)斗中,犧牲了很多好同志。一區(qū)的大隊長楊斌是黃巷人,只身消滅過許多敵人,他是在一次與鬼子的遭遇戰(zhàn)中犧牲的。同是一區(qū)的書記黃煒是個作戰(zhàn)非常勇敢的同志,盡管在環(huán)境非常惡劣的情況下,白天幾乎無法行動,但他還是多次冒險跑到周利人那里通報敵情,請求任務。他總是堅決執(zhí)行周利人交給他的任務,帶領區(qū)隊在鹽城至伍佑一線附近多次伏擊小股敵軍,襲擊日軍的運輸隊,破壞道路,割斷電線,戰(zhàn)果顯著。周利人當時所起用的區(qū)領導大都是由他推薦的。然而,在一次伏擊日軍的戰(zhàn)斗中,黃煒在撤退時卻不幸落水犧牲。

“但是同1941年鬼子大‘掃蕩相比”,周利人說,“我們的損失要小很多,初步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戰(zhàn)爭的主動權開始轉到我們手里。敵人想打我們偏偏找不著,而我們想打他們則令其必定跑不掉”!

終于贏得反“掃蕩”的勝利

1943年3月初,為了支援鹽城縣根據地的對敵斗爭,張愛萍命令馬仁輝帶新四軍一個主力營來鹽城,和縣委的三個連加上分散在各區(qū)的六個連隊,一起重新組成鹽城獨立團。馬仁輝任獨立團團長,周利人兼團政委,政治部主任是朱曙光。

張愛萍手里機動作戰(zhàn)的主力部隊本來就不多,抽出一個主力營來加強地方武裝是下了很大決心的,足見鹽城縣根據地位置的重要和對周利人的信任。馬仁輝帶一個主力營來后,鹽城縣獨立團的戰(zhàn)斗力量大大增強,主力營裝備較好,每個連都配有輕重機槍,現在獨立團已經具備主動攻擊敵人據點的力量了。

在避過敵人的鋒芒以后,縣獨立團和各區(qū)中隊開始主動攻擊敵人。

3月中旬,縣獨立團在一、二區(qū)隊和地方民兵配合下,主動襲擊伍佑、便倉一線的敵人兵力空虛的據點,摧毀敵人碉堡九座,橋梁五座。擊斃日偽軍80余名,牽制了“掃蕩”之敵。

3月中旬,縣獨立團四連攻擊敵人的據點,打死打傷敵人20余名。

3月下旬,打掉祁家舍敵人據點,全殲守敵20余人,繳獲機槍一挺。

4月11日,縣獨立團一部著便衣,攜短槍,深入樓王莊據點,活捉偽軍數人。迫使樓王莊偽軍撤走。

5月,縣獨立團四連、五連攻擊三區(qū)三旺莊、周家敦日偽據點,擊斃偽軍20人,俘敵50余人。

……

1943年3月至4月中旬,全縣地方武裝與日偽作戰(zhàn)70余次。擊斃日軍14人,偽軍90余人;打傷日軍、偽軍100余人,俘獲150余人;繳獲機槍2挺,長短槍100余支。敵人被迫收縮兵力,撤掉了一些據點,我敵后根據地得到擴大。

在鹽城縣的外部,由張愛萍率領的三師四個主力團打得很主動,捷報頻傳。我軍主力部隊先是分散游擊,連續(xù)突破了敵人的二次合圍,粉碎了敵人與我主力決戰(zhàn)的企圖。經過一個多月的周旋,敵人的銳氣消耗大半。三師開始尋找敵人的相對薄弱之處,頻頻主動出擊。先是在阜寧單家巷阻擊日寇,殲滅240余名。

3月25日,三師圍攻日軍陳集據點,一舉全殲日軍的80多名守敵,繳獲了大量的輕重機槍。隨后阜寧的日軍出來收尸,隱蔽在樹上的張愛萍用望遠鏡發(fā)現鬼子正在組織哀悼儀式,便立馬調來迫擊炮猛轟。鬼子又留下許多尸體抱頭逃竄。

打完阜寧西邊的陳集,三師又掉過頭來打東溝附近的王家橋。3月31日清晨,經過一夜激戰(zhàn)全殲日軍守敵,收復王家橋。鄰近的坎溝日軍驚慌失措,被迫放棄據點。

最后,三師便集中兵力圍殲駐守阜寧的敵人。

直至1943年3月底,鬼子開始全面撤退。我軍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便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大“掃蕩”。

周利人沒有想到原來準備“咬緊牙關,苦戰(zhàn)兩年”,現在僅用了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反“掃蕩”的勝利。華中局和軍部也沒有想到鹽阜根據地的軍民面對泰山壓頂之強敵,不僅保全了自己,而且能夠主動反攻,殲滅大量敵人,繳獲許多武器,在短短三個月內就粉碎了日寇對鹽阜地區(qū)的大“掃蕩”。他們對鹽阜地區(qū)反“掃蕩”戰(zhàn)爭的勝利給予很高的評價。

此舉表明,抗日戰(zhàn)爭已經進入相持階段。鹽阜地區(qū)只是全國抗戰(zhàn)形勢變化的一個縮影。

周利人在鹽城工作的三年中,先后經歷了日寇兩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掃蕩”。他之所以能夠挺過來,取得反“掃蕩”斗爭的勝利,除了堅決抓武裝,掌握戰(zhàn)斗藝術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度過經濟困難靠群眾,吃穿用靠群眾,部隊作戰(zhàn)打“據點”靠群眾,改造水網地形靠群眾,發(fā)展武裝補充兵員還是靠群眾。他說:“那時,如果我們有個人主義、歪風邪氣和官僚主義,群眾是不容你存在的,是要和你斗爭的,你也經不起惡劣環(huán)境的考驗。就是群眾搞不掉你,你也無立足之地,也會被敵人消滅?!保ň庉?王鴿子)

(作者是周利人之子)

猜你喜歡
汽艇獨立團鹽阜
鹽阜民歌研究*
宋公堤,鹽阜大地上的歷史傳奇
盛開在“紅色搖籃”里的一朵奇葩——記鹽阜抗日根據地的木刻藝術
鹽阜區(qū)抗日根據地高等法院的設立及意義
大輪船和小汽艇
葉挺獨立團奇襲汀泗橋占領咸寧城
動感地帶
學折百合花等
“葉挺獨立團”跨海征瓊崖——憶海南島戰(zhàn)役中的第127師
葉挺獨立團內的共產黨員
屏边| 丰城市| 星座| 桐柏县| 宜丰县| 平阴县| 平湖市| 阳高县| 化州市| 陵川县| 霍山县| 西乡县| 奈曼旗| 长海县| 宿松县| 信丰县| 固始县| 庐江县| 泰兴市| 隆昌县| 栾城县| 滁州市| 寿宁县| 淮滨县| 湖南省| 隆回县| 博罗县| 木兰县| 布尔津县| 宜君县| 鹿邑县| 马鞍山市| 襄垣县| 汝州市| 永胜县| 阿鲁科尔沁旗| 高唐县| 乌拉特后旗| 合作市| 四平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