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船舶部 陳致翔
中波輪船股份公司船技部 鄭慶國
船舶經(jīng)過下料加工、分段組裝、船臺合攏、拉線鏜孔、下水作業(yè)、航行試驗、完工交船等幾個階段的施工建造后即交付船公司[1],船公司在航行試驗之前就會派遣首批船員進駐船廠,開展接新船的工作。近幾年新船交接數(shù)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廣大船員尤其是年輕船員在將來的工作中都有可能面臨新造船的接船工作。新造船的接船工作千頭萬緒、辛苦繁雜,接船期間的工作質量直接會影響船舶后期的營運質量[2]。接船工作做得好,后續(xù)船舶運行順暢,設備工作可靠性高,船員在船工作輕松愉快;反之,就可能會出現(xiàn)設備故障率高,船員工作不舒心等各種問題,也直接會影響船舶的營運安全和船公司的營運效益。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航海人員或航運管理人員從不同的方面分享了自己接新船的經(jīng)驗,但業(yè)內對新造船的接船管理卻并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或指導文件。因此,當廣大船員每次面臨接新船的時候總是心存困惑、不知所措甚至是心存畏懼。結合筆者多次接新船的經(jīng)歷,本文試圖對新造船的接船管理做一個系統(tǒng)性的梳理,以便為廣大船員接新船時提供一點幫助。
從首批船員到船至完成接新船工作,新造船的交接過程通常會持續(xù)半年至1年的時間。新造船的接船過程通??梢苑譃槲鍌€階段,即前期介入、海上航行試驗(試航)、接船前的準備、船舶交接、接船后的營運與保修[3-4]。
船公司通常會在交船前1~2個月選派實船經(jīng)驗豐富、理論功底過硬、能吃苦耐勞且責任心強、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強的高級船員進駐船廠,介入新造船的交接工作(有些公司在試航前1個月就安排了輪機長、大副和電機員到船參加設備調試和系泊試驗)。同時,船公司會對接船船員進行上船前的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對接船工作和總體要求進行大致的安排和布置。首批接船船員進駐船廠后,通常會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熟悉船況和消防、救生等基本安全設施,大致了解艙室、設備及各系統(tǒng)的總體布置。
2.仔細閱讀主管設備的說明書或技術資料,結合現(xiàn)場鉆研以及請教船廠的設備主管,基本弄清設備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但應注意,沒征得船廠相關主管的同意,此階段不要擅自操作設備。
3.參加有關設備如主機、副機、鍋爐等廠家或化學品、潤滑油等物料供應商的專業(yè)培訓。
4.清點設備附帶的備件及專用工具,并做好相關的入庫、登記造冊工作。
5.做好備件、物料、工具的申領工作。隨設備來船的都是設備附帶的專用工具和極少量的備件,首批接船船員應仔細研讀設備說明書和備件冊,開列匯總首批設備備件的申請單。各部門船員開列常規(guī)所需物料、工具,交由部門長匯總后交給船長,然后提交給公司主管部門(首批備件、物料亦有可能由船舶駐廠監(jiān)造組協(xié)調船廠采購),以便及時采購、送船,確保在船舶首航前到船。
6.參與部分項目后期報驗工作。主要有壓載水艙完整性報驗、貨艙艙蓋水密試驗(沖水試驗)、生活區(qū)水密試驗、上層建筑完整性報驗、貨物裝卸設備報驗、消防救生器材及設備報驗、機電設備的報驗等。通過設備報驗發(fā)現(xiàn)缺陷并提交整改是接船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一般包括四個方面:直觀檢查、結構檢查、功能檢查和實用檢查[1]。
7.開列整改項目清單。接船船員在熟悉船舶、設備及系統(tǒng)的過程,每天應對所發(fā)現(xiàn)的船體及設備的結構、布置、功能等方面的缺陷和故障做好記錄,并最終按照甲板、輪機、電氣、舾裝分別匯總成整改項目清單,由船舶駐廠監(jiān)造組提交給船廠項目組逐項進行整改。對于接船船員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唯一的溝通途徑就是接船船員以書面形式匯總成整改項目清單,再由駐廠監(jiān)造組提交給船廠項目組。接船船員應避免直接找船廠工人解決存在的問題,因為其結果必然是問題得不到解決。整改項目清單所羅列的項目應考慮到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對相關項目的整改最終由船廠項目組、駐廠監(jiān)造組和接船船員協(xié)商解決。
在設備安裝、系泊試驗、船體的舾裝工程等工作完畢后,按照船舶建造合同及船舶技術規(guī)格書的要求進行航行試驗。試航前船廠會編制試航大綱,并組織召開由船廠、駐廠監(jiān)造組、驗船師、主要設備服務商、船員等共同參與的試航前會議,對試航工作進行總體布置。海上航行試驗的主要試驗項目有:主機試驗(扭轉振動、推進特性、機動操縱、應急操車、無人機艙等),舵機試驗,錨機試驗,鍋爐試驗,失電試驗(癱船起動),各種泵的自動切換試驗,船速試驗,加速試驗,旋回試驗,慣性試驗,拋錨試驗,壓載水系統(tǒng)試驗,消防系統(tǒng)試驗,救生艇、救助艇放艇試驗,通信導航設備試驗以及艙室噪音和振動測試等[3]。接船船員應熟悉相關試驗過程、設備操作程序并做好試驗工況參數(shù)的記錄,有任何疑問及時和現(xiàn)場調試工程師溝通。
船舶試航結束后,針對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整改,根據(jù)造船合同可能還會進塢一次。船舶在塢期間,船員要重點檢查水下設施,如水下涂層、防腐鋅塊、海底閥箱、計程儀和測深儀探頭等。此后,船公司和船員就要進行接船前的準備工作了。在此期間,需要開展如下工作:
1.整改項目的核驗與封閉。針對整改項目清單上所列出的缺陷逐項核對,力爭在船舶交接前不留任何缺陷項。
2.全體船員登船準備正式接船。在船舶正式交接前的3~7天,船公司會派遣第二批船員(支持級船員)到船。先期抵達的首批接船船員將離開陸地賓館而開始在船上的工作和生活,公司機務、指定人員等也會抵船協(xié)助船員接船相關事宜。船上廚房、餐廳、船員房間、空調、伙食冷藏裝置、日用海淡水系統(tǒng)、鍋爐等艙室和設備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了,并由接船船員操作管理。
3.文件資料的驗收和歸檔。這主要包括甲板部負責歸檔和保存的船舶證書、設備的產品證書和試驗報告、航海圖書資料、駕駛臺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等,以及輪機部負責歸檔和保存的船舶完工圖圖紙、輪機設備技術資料和說明書等。
4.首批訂購的備件、物料、工具、航海圖書資料、海圖、藥品來船,做好清點、接收、入庫和登記工作。首批來船的備件、物料來船量往往較大,接船船員應做到有序接收和入庫,并做好記錄。備件間、物料間、資料室應仔細規(guī)劃,尤其重大件應一次放置到位。
5.消防、救生器材就位。在廠期間比較混亂,往往在交船前夕船廠才將消防、救生器材全部配置到位。三副應根據(jù)消防控制圖,全面核對消防器材是否配置齊全和正確;對救生屬具、附件及其標記應仔細檢查,不得有遺漏和錯誤。
6.接船船員應根據(jù)設備說明書的要求,制定設備維修保養(yǎng)計劃及設備操作規(guī)程,協(xié)助公司完成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制定。
7.根據(jù)接船后的首航航次任務,做好伙食、淡水、燃料、潤滑油的加裝工作,做好配載計劃和航線設計。
前期的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后,船廠和船東之間會舉行一個正式的交接儀式,由雙方簽署正式文件確認新船交付船東使用和營運。未完成的整改項目及其他遺留項目會形成一個遺留項目清單,在后續(xù)的質保期內由船廠或由其協(xié)調設備供應商整改完成。此時,船廠的施工人員及設備已陸續(xù)撤離,新船已完全交由接船船員掌管,接船船員開始正常的駕駛臺、舷梯口和機艙的值班安排,以及設備的清潔和保養(yǎng)工作。接船船員應完全熟悉本船各種儀器、設備及系統(tǒng)的操作和管理,能達到正常營運的水平。另外,根據(jù)航次計劃,接船船員應完成船舶首航的各項準備工作。
正式接船后,船舶一般都會立即投入營運,此時應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盡快完成全體船員的適崗培訓
公司會對全體船員進行安全管理體系的培訓,船長會組織召開全船安全會議,并組織一次全面的救生、消防、溢油等方面的應急演習。接船階段各船員可能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所主管設備上面,接船后,主管人員應盡快完成對本部門或全船其他人員的培訓。例如,三副應對全體船員開展救生、消防設備的使用與操作的培訓,二副應盡快完成對船長和其他駕駛員進行GMDSS 及駕駛臺各項儀器設備的使用與操作的培訓,機艙各設備的主管人員完成對其他輪機部船員的使用與操作的培訓等。
2.全體船員應盡快熟悉各自的崗位職責
船長及駕駛員應盡快熟悉駕駛臺儀器設備的操作,盡快熟悉船舶操縱性能,尤其是在進出港、能見度不良和限制水域操縱或航行時,更需要駕駛臺團隊緊密團結協(xié)作、加強溝通協(xié)調、熟悉水域資料、謹慎小心駕駛,留出更大的安全裕量,避免形成緊迫局面或造成安全事故。輪機長及輪機員均應熟悉機艙全部設備和系統(tǒng)以及應急設備的使用與操作,確保及時有效地執(zhí)行駕駛臺指令。設備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充分準備,避免盲目啟動或操作,以免造成嚴重的設備損壞事故或人員傷亡事故。為避免設備運行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突發(fā)事故,無人機艙船舶在營運初期仍會安排有人值班。
3.建立健全船上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好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試運行
新造船投入營運,持有的是有效期6個月的臨時符合證明和臨時安全管理證書。通過安全管理體系在船試運行,接船船員應評價其適用性,對不符合本船實際的情況應進行記錄、報告及改進。船上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人員職責分工、設備維修保養(yǎng)計劃、設備操作規(guī)程等體系文件都需要接船船員協(xié)助完成并逐步完善。
4.做好首航工作
船舶在首航過程中,各儀器、設備及系統(tǒng)還處在調試及磨合階段,其工作可靠性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接船船員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筆者幾次接新船的首航過程中,出現(xiàn)風浪天主機停機、全船失電及其他各種輔助設備故障乃常見現(xiàn)象,但都屬于小的故障所致。一旦出現(xiàn)設備故障或系統(tǒng)崩潰,全體船員應沉著應對、仔細檢查、冷靜分析。
5.根據(jù)造船合同,在船舶交接之后的1年內屬于質保期(個別設備有3年的保修期)
在質保期內,設備要完全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使用、保養(yǎng)和檢修。如果出現(xiàn)船舶結構上的缺陷或設備損壞故障,必須盡快開列質保單,發(fā)送至船舶監(jiān)造組或公司機務部,由其提交給船廠,由船廠聯(lián)系設備服務商來船解決,或由其免費供應備件來船后由船員自行修復。當然,有些故障或缺陷會影響船舶安全和正常營運,不可能長時間等待船廠保修,在填報保修單的同時,船員要自行組織修理。此外,船員還應把設備故障現(xiàn)象、船上自行修理過程、修復后情況拍照取證,保留損壞件,以便后續(xù)的保修和索賠。
通過前面對新造船接船程序的陳述,可以把新造船接船船員的職責歸納如下:
試航前,船廠會加裝少量的燃油、滑油、淡水以供試航之用,并會涉及船舶壓載水系統(tǒng)的操作,接船船員最好在現(xiàn)場,熟悉相關的系統(tǒng)及操作。試航過程中,所有設備及系統(tǒng)的操作均由船廠設備主管人員或設備服務商負責操作、調試,所有試驗項目均由船級社驗船師進行檢查確認。因此,試航是船員系統(tǒng)了解各設備及系統(tǒng)的功能、工況及操作方法的最佳機會。接船船員要把握住試航機會,仔細閱讀試航大綱,了解各項試驗項目的時間、內容及方法,有任何疑問及時向各設備的主管人員和設備服務商咨詢。試航工作通常會持續(xù)3~4天,時間緊、任務重,通常多個項目同時進行,接船船員應及時跟蹤自己所主管設備的試驗進度,利用試航機會全面熟悉其技術性能狀況,對任何缺陷都做好記錄,并列入整改項目清單。
從首批接船船員抵船至船舶交接完成后開始首航,時間可能不足1個月。在較短的時間內有大量的接船工作需要完成,首航后接船船員還要完全掌控新船,因此,必須盡快摸索、掌握所有儀器、設備及系統(tǒng)的使用和操作。船舶正式交接前,所有的設備及系統(tǒng)都應該在船廠設備主管人員的協(xié)助下運轉一遍,有任何疑問或缺陷及時解決。千萬不要等到船舶開出了船廠才發(fā)現(xiàn)問題或某一個設備還不會操作,這樣會額外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和工作負擔。
在船舶正式交接前,接船船員就應該按照設備供應商提供的供船清單仔細清點、核對隨機專用工具和備件,一旦發(fā)現(xiàn)有遺失或差錯,應列入整改項目清單,并敦促船廠盡快補齊。首批訂購的備件、物料的量比較大,最好是分批來船,否則難以及時清點入庫,尤其應避免和船舶伙食、燃潤料同時來船。備件間、物料間應提前要求船廠做好貨架,并準備一些鐵箱,來船的備件、物料應分門別類地擺放好,并做好登記工作。備件登記表至少應包括備件號、中英文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單位、存放位置、所屬設備或部件等幾欄,每一個貨架和每一個備件箱都應有一張備件清單列明所存放的備件。各部門還應形成一份電子版的備件、物料清單,方便更新和查找。如果有運行電子機務管理系統(tǒng)的船舶,還應將相應的信息錄入機務管理系統(tǒng)。
為應對將來的各種檢查和檢驗,船上應妥善保存一整套的各種船舶證書和設備的產品證書或試驗報告。另外,交船前夕,船廠會將已分類裝箱的3~4 套紙質版船舶完工圖圖紙交由船方。接船船員應認真核對圖紙,發(fā)現(xiàn)有殘缺、不全、不符的情況,及時與船廠交涉,確保文件資料齊全。特別注意收到的圖紙必須是完工圖,而且每份圖紙(封頁)要有船廠蓋章。完工圖圖紙一般在船上保存2~3套,公司船技部或機務部保存1 套。另外,船方應向船廠索要一套電子版的圖紙,以方便使用。各種設備說明書或技術資料船上通常也保存2~3 套,部門長或資料室保存完整的一套,各設備主管人員保存一套自己主管設備的技術資料。現(xiàn)在各主要設備供應商往往也會提供一套電子版說明書,接船船員應注意收集和整理。完整的技術資料能為船舶今后20~30年的營運和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各種文件資料從船廠接收過來之后,應建立檔案、貼好序號和標簽,并做好索引目錄,科學管理,方便查找。
新造船剛投入營運,船舶安全管理體系還處于試運行階段,體系文件中關于儀器、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及維修保養(yǎng)計劃等方面的內容有待接船船員完善。因此,接船船員來船后就應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閑時間,參照公司其他船的體系文件,仔細查閱本船設備說明書,盡快制訂設備操作規(guī)程及維修保養(yǎng)計劃,打印、張貼設備操作規(guī)程,噴涂設備名稱及編號等。如果本船運行電子機務管理系統(tǒng),自首航開始相關維修保養(yǎng)記錄信息就要錄入機務管理系統(tǒng)了。
通過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試運行,檢查、評價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情況做好記錄,并報告公司及時整改,所有報告單應盡快封閉。
在整個接船過程中,接船船員是在駐廠監(jiān)造組的領導下工作的,有問題應向監(jiān)造組匯報,由其與船廠溝通協(xié)調。接船船員在熟悉船舶、設備及系統(tǒng)的過程中,對所發(fā)現(xiàn)的缺陷和故障應做好記錄,匯總成整改項目清單,由船舶駐廠監(jiān)造組以書面形式提交給船廠逐項進行整改。在船舶正式交接后還沒有整改完成的,應形成一個遺留項目清單作為船舶交接文件的附件,在后續(xù)的質保期內繼續(xù)整改。
首批船員抵船時對船上的環(huán)境還不熟悉,船上多個部位還處于緊張的施工狀態(tài),甲板上堆滿了雜物,空中吊車忙個不停,生活區(qū)內可能到處布滿了氧氣—乙炔管、電焊線、電源線、艙壁和棚頂?shù)姆阑鹧b飾板等雜物,機艙內也多處在打磨、施焊,機艙底層花鋼板還沒有合上或沒有固定,接船船員的人身安全時刻面臨威脅。因此,接船船員務必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和工作鞋,注意頭頂腳下,盡量繞開施工現(xiàn)場。此外,進入艙柜內部、狹小空間或封閉場所要避免窒息、中毒等人身傷害。對機器設備的操作還不熟悉時,切忌盲目亂動。另外,由于多處施工,人員混雜,應時刻警惕火災隱患。
船員接船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向駐廠監(jiān)造組匯報,由他們協(xié)調船廠項目組解決。在熟悉儀器、設備及系統(tǒng)的過程中,有任何疑問要及時向船廠的設備主管人員及設備服務商咨詢,他們對所主管的設備非常熟悉,而且有豐富的操作管理經(jīng)驗,從他們那里獲取第一手的設備管理及故障處理經(jīng)驗,將有助于船員今后對該設備的操作和管理。
接船時間短、任務重,一切工作從零開始。要在短期內摸清船況、參與儀器設備的調試和報驗、熟悉儀器設備及系統(tǒng)的性能和操作、清點備件、整理文件資料、查找缺陷、制定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等大量的工作,此刻接船船員面臨最大的難題是遺忘。所以,要在短期內接收大量的信息,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筆記。每天在船上的工作中,隨時記錄下一個操作步驟、關鍵數(shù)據(jù)、特殊說明、注意事項等,這樣的一本筆記將為后續(xù)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甲板上布滿了全船所有液艙的透氣管、測深管、加注管或排出管,機艙各管路系統(tǒng)操作所用到的閥門成百上千,雖然這些部件一般都會有一個銘牌,但銘牌標明的往往是圖紙上的名稱和編號,而不一定是船員日用工作中用到的名稱,而且往往太小,在一些照明不良的地方很難看清。因此,為便于快捷操作及避免誤操作,接船時在熟悉船舶設備及系統(tǒng)的過程,一定要隨身攜帶一支標記筆,對于關鍵部件的名稱、閥件的常開常關狀態(tài)、設備的工況參數(shù)等隨手就要在臨近的位置做好標記。初始做好的標記,除了為首批接船船員提供便利,也將為今后來船工作的船員提供便利。
萬事開頭難,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質量的接船工作是保證船舶安全、高效營運的基礎。接船船員應本著吃苦耐勞、勤奮堅韌、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投入新造船的接船工作,為后續(xù)的船舶營運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1]馬俊琪.九萬噸級散貨船的接船思路與新船管理要點[J].珠江水運,2013(15):22-23.
[2]史紹華,苑增國,熊軍,等.某好望角型散貨船接船過程及體會[J].世界海運,2006,29(1):28-30.
[3]吳廣鋒.新造船交接船長應考慮的問題[J].中國遠洋航務,2012(12):70-72.
[4]孫德福.千噸級巡視船“海巡11”接船體會[J].中國水運(下半月刊),2010(9):13-14.
[5]馬廣賀.接新船之淺見[J].天津航海,2009(1):8-10.
[6]劉海濤.接新船的輪機管理工作[J].世界海運,2007,3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