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瓊,倪小毅
(廣東省深圳大學附屬醫(y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518035)
我們用肝蘇顆粒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33例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共68例,均為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肝病門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齡24~67歲(平均38±12.5歲)。對照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齡23~69歲(39±13.8歲)。表現(xiàn)為腹脹、右上腹不適、乏力、厭油、食欲下降等,或體重超重。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制訂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療指南》[1]。排除飲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小于140g、女性小于70g,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和全胃腸外營養(yǎng)等所致的脂肪肝。
兩組均控制飲食、適度運動及多飲水。治療組給予肝蘇顆粒(四川古藺藥業(yè)肝蘇藥業(yè)生產(chǎn))3g,溫開水300mL溶解,飯前30min口服,1日3次;多烯磷脂酰膽堿2粒(456mg),1日3次,口服,療程8周。
對照組僅給予多烯磷脂酰膽堿口服,用法同治療組,療程8周。
顯效:癥狀消失,肝功能正常,TC下降大于等于20%,或TG下降大于等于30%。有效:癥狀減輕,TC下降大于等于10%,或TG下降大于等于30%,或肝功能血清酶下降大于等于50%。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血脂及肝功能達不到“有效”標準。
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及肝功能檢查指標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及肝功能變化檢查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及肝功能變化檢查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0.05。
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TC 5.8±1.3 4.3±1.2△ 5.9±1.4 3.9±1.2 *TG 2.8±1.2 1.7±1.3△ 2.6±1.3 2.0±1.4*ALT 120.5±27.8 38.7±23.5△ 123.2±30.1 57.2±25.3*AST 87.9±34.8 31.8±17.8*△ 83.5±31.5 52.2±19.2*γ--GT 115.2±22.5 42.3±35.1*△ 113.2±22.6 72.4±30.9 *觀察指標 治療組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2例,有效1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9% 。對照組顯效9 例,有效18 例,無效 8 例,總有效率 77.1 %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不良反應: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腎功能均正常,無不良反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是一種發(fā)生在肝小葉,病理特征表現(xiàn)為大泡性或大泡性為主的肝細胞脂肪變性的臨床綜合征。NAFLD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與其發(fā)病有密切關系[2]。早期NAFLD具有可逆性,少數(shù)可發(fā)展至肝纖維化。
肝蘇顆粒為扯根菜經(jīng)提練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槲皮素有明顯的調節(jié)NF—kβ 系統(tǒng),降低TNF-α ,抗氧化、增加肝臟脂質代謝、抗纖維化等作用。肝蘇顆粒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改善肝功能、抗肝損傷、解酒等保肝作用[3]。多烯磷脂酰膽堿是從大豆中提取的一種磷脂,含有豐富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和油酸),具有保護、修復及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肝蘇顆粒與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用,血脂及肝功能酶學指標改善更明顯,治療有效率顯著提高,提示肝蘇顆粒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NAFLD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
[1]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治指南: [J]. 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3):161-163.
[2]孫芳,鄭全慶.熊去氧膽酸片與易善復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療效性價比分析[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2):220-221.
[3]吳穎. 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療效觀察[J]. 海南醫(yī)學,2010,2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