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圖書館是構建學習型社會最合適的平臺。該文提出了如何優(yōu)化服務環(huán)境,開展多元化形式的活動,延伸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打造第三文化空間,努力營造學習型城市的氛圍。
關鍵詞:第三文化空間 學習型社會 公共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a)-0199-01
在知識經(jīng)濟新時代的今天,終身學習已成為人們生存和發(fā)展的第一需要。建設學習型社會,作為提供文獻借閱、保存文化資源、擔負社會教育的圖書館,必然以其獨特的館藏資源、人文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成為文化、教育中心。如何凸顯公共圖書館優(yōu)勢, 將其打造成“第三文化空間”,值得認真研究和對待。
1 “第三文化空間”的由來
2009年意大利都靈國際圖聯(lián)衛(wèi)星會議的主題是“作為第三空間的圖書館”,將“第三空間”鄭重地提了出來。
之所以有“第三文化空間”一說,是源于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在《絕好的地方》一書中曾提到“第三空間”:第一空間是家庭居所,第二空間是工作單位,二者之外如酒吧、咖啡店、圖書館、公園等是第三空間。為把圖書館同地鐵站、馬路這些公共空間區(qū)分開,表現(xiàn)其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文化特質,加了一個前綴“文化”?!暗谌幕臻g”是一個集學習空間、交流空間、創(chuàng)意空間、展示空間、娛樂空間于一體同文化有關的交流平臺。
2 學習型社會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
學習型社會,是一種結合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新型社會模式。公共圖書館這一對所有人開放、提供永久性服務的社會教育組織最大程度地契合了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因此,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中,公共圖書館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免費開放 惠及全民
2011年底,全國所有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xiàn)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其設施場地及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免費開放經(jīng)費保障機制的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制的優(yōu)化,讓廣大讀者以前需要花錢才能享受到的服務現(xiàn)在不需要花錢就能享受到。公共圖書館所具有的公益性和開放性能為不同職業(yè)、不同層次、不同興趣的讀者隨時地、免費地提供自主學習的場所和平等學習的機會,是實現(xiàn)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有力保障。
2.2 館藏豐富 極具特色
公共圖書館是城市文明的收藏者、傳播者、傳承者,館藏文獻資源豐富且系統(tǒng)。諸如南平館就設有外借部、期刊部、閱覽部、文獻咨詢部、盲人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多個服務窗口以及建立了18個圖書流通點。能夠滿足各類閱讀群體的多元化閱讀需求,是實現(xiàn)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物質基礎。
此外,圖書館是“歷史的記憶”。圖書館所收集、整理、保存、展示、傳播記載著城市變遷歷程以及有地域特色的文獻資源,必將成為城市歷史的見證。公共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肩負著保護城市記憶、保存城市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社會重任職責光榮、責任重大。
2.3 環(huán)境幽雅 自主平等
公共圖書館優(yōu)雅的人文環(huán)境最適宜人們自主性地學習,即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完全由讀者決定。在這里,人們能夠拋開一切功利目的,一切都可以只憑個人喜好,一本書、一杯茶,就可以在緊張而嘈雜的城市生活中,享受難得的慢時光。也正因為如此,學習才能變成一種輕松愉快、愜意溫馨的休閑方式。
3 加快公共圖書館建設 打造“第三文化空間”
圖書館毫無置疑地擔負著保存文化遺產(chǎn)、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和開發(fā)智力資源的重大歷史使命。必須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其功能優(yōu)勢,打造“第三文化空間”,以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在學習型社會中的職能。
3.1 改變觀念 明確定位
學習型社會建設為圖書館發(fā)展賦予新使命。新時期,我們必須對公共圖書館的定位進行重新審視,將學習型組織的一般性與公共圖書館的特殊性相結合,創(chuàng)建“學習型圖書館”,為讀者的文化互動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第三文化空間”,盡可能吸引社會大眾通過這個平臺學習、交流新觀念、新思潮以及新方法。
3.2 加強網(wǎng)絡建設,拓寬服務領域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的發(fā)展,圖書館不能僅依靠低效、傳統(tǒng)的借閱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方式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知識信息的渴求。我們要通過構建公共信息網(wǎng),有效整合社會資源。針對各種不同層次需求,以信息技術為先導,進行傳統(tǒng)圖書館館藏的數(shù)字化轉換、網(wǎng)絡信息資源的挖掘和組織,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知識網(wǎng)絡、知識中心,面向信息一體化,不受時空限制的“空間”,即可實現(xiàn)跨庫無縫鏈接的、沒有圍墻的圖書館。
作為第三空間的圖書館,除了圖書推薦,亦可舉辦講座、展覽、影視音樂欣賞,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娛樂,讓圖書館成為市民除家庭、單位以外最想去的地方。例如,南平市圖書館舉辦的“小小志愿圖書管理員”、“我愛閱讀,我愛故事”、“親子游戲”等暑期少兒系列活動,為孩子們營造了寬松的心理氛圍,提倡體驗式活動,同時寓教于樂,這些都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3.3 體現(xiàn)人文關懷 創(chuàng)新服務品牌
為讀者提供一個精神徜徉的領地,是創(chuàng)造優(yōu)秀“第三文化空間”的必要條件。我們不能拘于原有服務模式,需要借力發(fā)揮,利用個性化的服務來吸引讀者,將“以書為本”轉到“以人為本”,對讀者施以人文關懷,尊重讀者的權利、個性、人格,營造溫馨、舒適的氛圍,讓其有較強的歸屬感,把圖書館作為緩解壓力和凈化心靈的好去處,來這里碰撞思想,分享快樂!
在這個資源觸手可及、各種服務形式層出不窮的新時代,圖書館作為文化交流的空間,要將品牌營銷視為提升圖書館在知識經(jīng)濟社會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屬于自己的品牌,筆者所在圖書館也為此付出諸多努力。例如,為引導全民閱讀,將閱讀與寫作、文學與國學相結合,籌建了“南平市圖書館小荷書院”;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倡導中華傳統(tǒng)道德,與南平老子研究會共同舉辦了“老子文化”專題講座等。不僅創(chuàng)新的服務形式,與讀者展開充分的溝通與合作,使服務更加有的放矢,更加積極推動和支持全民學習工作的開展,而且為圖書館量身設計的個性化服務,拉近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極大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和嶄新形象。
總之,圖書館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構筑學習型社會的重任,它真正方便群眾,服務群眾,讓人民群眾切實得到文化實惠,以其獨特的吸引力,真正成為國民終身學習的公共文化空間。
參考文獻
[1] 一座公共圖書館的“第三文化空間”實驗.杭州日報,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bmdt/ww/T378071.shtml.
[2] 袁世香.淺談圖書館在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9).
[3] 李寧,陳天倫.文化休閑???_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拓展[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