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適用話題】堅忍不拔 勤奮 方法
蘇軾天資聰穎,博覽群書,是個典型的“學霸”。不過他的文學成就卻不是天分兩個字可以解釋的。
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貶謫黃州。有一天,好友朱載來拜訪蘇軾,過了很久也不見蘇軾出來。朱載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很是尷尬。過了足足有一個時辰,蘇軾才走了出來。朱載便問他在做什么功課,蘇軾回答說:“抄《漢書》?!敝燧d大為奇怪,說:“以先生的才華,開卷一覽,就能夠終生難忘,怎么還親自抄書呢?”蘇軾回答說:“不是這樣的。我抄《漢書》已有三遍了,邊抄邊背。開始抄第一遍時,每段專抄三個字做題目,第二遍每段專抄兩個字做題目,現(xiàn)在只抄一個字做題目,只要提起這個字,我就能接著往下背誦下去。”蘇軾拿出一冊抄寫的漢書,朱載隨口念了一個字,蘇軾應聲背誦題下文字,沒有一字出錯。
一部《漢書》將近75萬字,抄寫三遍,倒背如流,這等功夫誰學得了啊!
蘇軾將這種讀書方法稱為“八面受敵”讀書法?!懊恳粫宰鲾?shù)過盡之”“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每一本書要讀上好幾遍,每一遍都只帶著一個主題去探求、去研究,這樣就好像讀了好幾本書一樣。
蘇軾讀書,在別人看來很苦,可在他,卻是無與倫比的樂事。正如魯迅所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边@或許是對蘇軾一生成就的最好注釋。
【素材分析】蘇軾以手抄《漢書》的方式實現(xiàn)倒背如流的讀書效果,這既是他勤奮苦學的真實寫照,更是他堅忍不拔的精神所在。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也啟示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勤奮固然必不可少,探索并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同樣重要。
(特約教師 朱耀成)
NEW視野
2009年,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吳文俊榮獲首屆國家科學技術獎。他的成功與少年時代良好的學習方法分不開。吳文俊在上課時,喜歡做筆記。他做筆記總是用紅、藍兩種顏色,紅色記的是概念、方法,藍色記的則是解題的過程。在復習時,他只要看看筆記,就能有條理、有重點地復習學過的知識。因此,吳文俊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這為他以后成為數(shù)學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