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貝蒂
如今在英國,熱愛廣播節(jié)目的還是大有人在。據(jù)統(tǒng)計,90%以上的英國人每周會收聽一次廣播。
最近,英國民眾在轉臺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部內(nèi)容只有錄播各種鳥叫的電臺。其實,這個名為Bird Song(百鳥之聲調(diào)頻)的電臺早在1992年首次出現(xiàn),曾作為一個臨時頻道被播出,當時它是為了之后古典音樂頻道的正式上線作為模擬無線測試信號而用。
2003年到2005年之間,這個臨時頻道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穩(wěn)定的收聽率與聽眾群,在頻道被關閉后,甚至還有不少聽眾進行抗議。
2008年當Oneword頻道改版時,Bird Song頻道又再次被用來當作臨時電臺來銜接過渡。結果其回歸引來了將近50萬聽眾的追捧,收聽率甚至超過了正規(guī)電臺Oneword。為此制作單位不得不專門為Bird Song建了一個網(wǎng)站,好讓民眾們在其下線之后也能繼續(xù)收聽百鳥之聲的內(nèi)容。
2014年年初當Jazz FM(爵士頻道)面臨調(diào)整的間隙,百鳥之聲又再次上線了,隔天果然又引發(fā)人們熱烈討論。雖然有少部分聽眾抱怨打開電臺后家里的貓被鳥叫整得精神分裂,但也有專業(yè)愛鳥人士說短短半小時就分辨出了12種不同鳥類的歌聲。絕大多數(shù)聽眾都認為:“這沒有一句人聲的臨時電臺,在某種程度上完勝所有當下的其他電臺節(jié)目?!?/p>
百鳥電臺,難得這樣一份寧靜與祥和,給習慣了機械人工聲響的我們一劑清醒劑。
【素材運用】戰(zhàn)火、抗議、辯論、炒作、推銷、展示、工地、車間、商場、黃金周……當下的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喧囂。如何在眾聲喧囂的嘈雜中蕩滌靈魂,如何在物欲泛濫的背景下選擇淡泊,如何在海量信息前學會甄別和篩選,英國民眾打開廣播聽鳥叫的做法,值得借鑒。
【適用話題】返璞歸真;親近自然;洗心;念舊
(特約教師 劉京平)
優(yōu)美片段鏈接:
黃昏時,從河床的薔薇棘叢中,開始傳出野鳥微弱的啼鳴。當大地還散落著厚厚的一層鳥的尸體的時候,它們怎么會突然歌唱起來呢?從夜色中浮起的隱約而清越的聲音,使人驚訝。當大地仍在束縛中時,那小小的清越之聲已經(jīng)在柔弱的空氣中呼喚春天了。它們的啼鳴,雖然含糊,若斷若續(xù),卻把明快而萌發(fā)的聲音拋向蒼穹。冬天離去了,一個新的春天的世界,田間響起斑鳩的叫聲。在不能進入的荊棘叢底,每一個夜晚以及每一個清晨,都會閃動出鳥兒的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