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昕穎
(暨南大學)
“兒童”是一個歷史建構的概念。它的意義認知經(jīng)過了從“微型成人”,也就是成人與兒童混而不分的狀況到兒童是成人的預備形態(tài)到完全與成人這一概念分開、從而具有自己的獨立性的三個發(fā)展階段。正如柄谷行人在 《現(xiàn)代日本文學的源起》一書中提出的:“所謂的孩子不是實體性的存在,而是一個方法論上的概念?!盵1]
正是在方法論的眼光下,孩子成為可觀察和可研究的對象,進行著種種塑造和建構。
在這種建構中,作為現(xiàn)實存在的經(jīng)驗兒童因缺乏自我表達的能力,在成人文化為主導的社會里不具有話語制造權,成人常常成為兒童的代言者。而他們又無法擺脫自己的立場,因而在建構“兒童”這個歷史概念的種種活動中,不免打上成年人自己對自身、關于歷史、關于未來的種種想象。
阿里斯在其社會學史著作《兒童的世紀:家庭生活的社會史》中指出,在中世紀歐洲,特別是法國,人們不承認兒童具有不同于大人的獨立性,兒童與成人之間沒有年齡上的界限。人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并沒有什么隱私,七歲的兒童就已經(jīng)完全參與了大人的社交生活。正如普拉姆說的:“那時沒有分離的童年世界,兒童和成年人一樣做同樣的游戲,玩同樣的游戲,聽同樣的故事。他們在一起那樣的生活,從不分開。”[2]同時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也指出兒童期這一概念在中世紀并不存在??梢姰敃r兒童只被視為微型成人,而不具有與成人相分別的獨立性。
波茲曼又從媒介的角度解釋了“兒童”和“童年”概念的出現(xiàn):隨著印刷機的出現(xiàn),成人領域里對成年期的新的看法出現(xiàn)了。新的成年期將兒童清晰地排除在外。隨著兒童從成人的領域被放逐,就需要發(fā)現(xiàn)兒童落腳的另一個領域,這個領域便作為兒童期為世人所知。
在印刷時代背景下,憑借印刷,作家通過寫作來表達自我,讀者則通過閱讀進行私人化的經(jīng)驗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個體意識開始增強,對個性的要求變得不可抗拒。“自從文藝復興以來,關于人類本性的普遍哲學是建立在這樣的構想上的:每個人都是離經(jīng)叛道者。在很大程度上,個人的存在在于堅持個性,反對社會的限制和規(guī)范要求。”[2]正是這種強化的自我意識導致了對“兒童”認識的轉(zhuǎn)化。每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因而作為一個生命的兒童,他的個體價值也愈加突顯。
另一方面,印刷術所塑造的知識權威論將人們推入了一個不斷昂揚的知識理性氛圍中,面對著日新月異的知識世界,人們嘗試到了個體創(chuàng)造和理性張揚的快感,處于一種對個體理性自信的樂觀狀態(tài)。兒童則被視為珍貴的資源,是成人的準備,可以通過培養(yǎng)和教育,成長為優(yōu)秀的成人個體,以繼承已開掘的知識寶庫,超越原有的記憶經(jīng)驗,去探索過去不從探索也不從考慮的世界。
當社會將“兒童”看成自己的儲備資源時,希冀通過文明教育將“兒童”培養(yǎng)成一名理性節(jié)制的成人,以盧梭為代表的另一派則看到了當時社會所存在的文明危機,將“兒童”身上的“天性”看為人身上所具有最本質(zhì)自然的東西。他們執(zhí)著于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相應地輕視“文明的價值”。對于盧梭來講,兒童的知識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童年是人類最接近“自然狀態(tài)”的人生階段。
盧梭認為,科學和藝術的過度教化帶來了人性的墮落。他希望以對自然的遵循來恢復自然人性的優(yōu)良德性,以自然人性來對抗社會的世俗化。盧梭這種觀點也可以在席勒身上找到。席勒在《美學書簡》中表達了他對近代文明的反思,“我們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犧牲品”,“一切民族在他們通過理性而能歸復自然之前,必然毫無例外地由于理智過分敏感而脫離了自然本性”。他指出,近代西方人正“以一種人為的方式從他的成年返回他的童年時代,在人的觀念中建構一種自然狀態(tài)”。[3]可見對兒童的這種“兒童性”的詩化建構,也即對“童心”的崇拜是當時的一種文化氛圍,而這種想象也被后世所繼承與補充:當人類文明在人與自然之間劃出一條條明顯的界限時,“未受摧殘的自然狀態(tài)”的兒童在精神上滿足了異化的人們返歸“自然”的愿望。
從“兒童”概念的發(fā)現(xiàn),到對其的想象性建構,伴隨著的是人對自我主體性的發(fā)現(xiàn)與洞覺?!皟和备拍畹难苌澈?,似乎預示著一個以主體性和個性的突現(xiàn)為表征的思想現(xiàn)代性的到來,也許正像蒙特梭利說的:“兒童曾是連續(xù)性和希望的無可爭議的象征,是將其他的一切價值集于一身的某種價值?!盵4]
“兒童”概念的建構自此圍繞著對其純真童心的詩化想象中——“兒童”被視為是天使,希冀以他天使的純真來救贖世俗社會中墮落的成人。但隨著人們對“兒童”心理認知的推進,對兒童“童心”建構也受到了一定的質(zhì)疑與顛覆。昆德拉在《笑忘錄》中就表達出了這種觀點,他從孩子的天真里看到了令人震驚的恐怖:孩子單純要求世界都服從于他,對外在于他的東西拒不接受。
在《笑忘錄》中,塔米娜來到了兒童島,這里的孩子善良、天真。他們邀請塔米娜一起玩跳格子游戲,當塔米娜沒有遵從他們的游戲規(guī)則時,他們就對她施以暴力,對存于他們世界之外的成人塔米娜拒不接受,甚至遺忘了塔米娜的存在,而正是這種漠視與遺忘,迫使塔米娜“跳格子,單腳跳,然后另外一只腳跳,然后雙腳跳,她還要把是否踩線看得很重要。她要日復一日地跳下去”。[5]
在這里,兒童身上詩意和純真消失殆盡,衍化成了一種強迫專斷的殘忍,他拒不接受塔米娜的思維方式,拒不接受外在于他價值判斷體系之外的事物。
昆德拉對兒童思維的這種認知與現(xiàn)代兒童心理學研究有不謀而合之處。自弗洛伊德指出“本我”在兒童精神人格的發(fā)展中的支配狀態(tài)以來,很多心理學家越來越把研究眼光集中在不染世事的兒童身上,企圖通過此更深入地挖掘個體的源初本性。從榮格、阿德諾到弗洛姆,再到埃里克森,他們雖然認為弗洛伊德這種關于兒童本性的看法過于偏激,認為兒童精神的發(fā)展是生物性和社會性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他們也都承認在兒童身上來自于生物性的、本能性的力量占了很大的優(yōu)勢。正是這種先天性的生命原動力,孕育出“兒童自我中心化”的心理思維方式。
兒童的自我中心化最先是在皮亞杰的著作《兒童的語言和思維》中出現(xiàn)的,指的是兒童一種心理精神狀態(tài):“兒童以他自己的感知和動作,乃至情感和想象、觀念,從自己的視角或立場來看待和理解周圍世界中的一切?!盵6]正是這種“自我中心化”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使得兒童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從自我出發(fā)。因此兒童的思維方式呈現(xiàn)出一種充盈著鮮明強烈的感性色彩和審美意蘊的詩性邏輯,他以己度物,“在無知中就把自己當做權衡世間的一切標準”,在他的主觀判斷下,由此紛繁復雜的萬物由此獲得了統(tǒng)一。他會認為一切事物之間必定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lián)系,一切萬物的生發(fā)必然有原因和目的,而這種聯(lián)系的目的和原因又指向了他自身。因此,在兒童的思維里充滿了簡單的因果聯(lián)系和必然判斷。對偶然性的回避,對必然性、因果性的強調(diào),使得他對萬物的價值判斷偏向兩極,認為事物之間只有善惡之分,不會存在灰色不明狀態(tài)。阿德諾這樣描述過:“孩子看問題和成人不同,他們?nèi)菀變A向于把世界劃分為對立的兩個部分——上或下、全好或者全壞、聰明或者愚笨、全有或者全無。”他還指出,成人也有這樣的認知方式,“那些習慣把世界分為尖銳對立的兩部分的成人,仍然保留著兒童的思想的對立的認知方式”。[7]
在某個歷史階段,成人社會運行也會出現(xiàn)兒童島上的孩子的心理機制:面對現(xiàn)實中人的倫理屬性的復雜情況,成人無意識中仍然渴望世界變得“單純”些,能善惡分明,有一套穩(wěn)定正確的價值評判體系,以減輕價值判斷上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世界與所有人都糅和到唯一的,同一的物質(zhì)里”??墒恰霸谀抢?,每一個人都是巴赫壯麗的賦格曲中的一個音符,凡不愿做其中的一個音符的人則成為一個無用的,無意義的黑點,只需抓在手里并用指甲碾死,就像碾死一只跳蚤一樣”。[5]昆德拉對“兒童”單純的質(zhì)疑正是源自對這種看似美好的獨一專制價值體系的仇恨。在面對著“價值廢黜”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企圖在對“兒童”的詩意建構中尋找失落的伊甸園,來安放自己的破碎靈魂,昆德拉則認為這“樂園”是虛偽的,它天真美好里暗藏著專制的恐怖。
[1]徐蘭君,安德魯.兒童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3.
[2]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M].章艷,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79.
[3]席勒.美學書簡[M].許恒醇,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4:49.
[4](意大利)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性[M].王堅紅,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127.
[5](法)昆德拉.笑忘錄[M].王東亮,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292.
[6]丁海東.兒童的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67.
[7](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兒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