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慶
[摘 要]河南省舞鋼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吳育德,退休后愛好撿奇石,10多年來撿奇石200多方。其中,“始祖”奇石的照片被北京郵票印制廠印制在80分郵票上,被收入《中華石譜》 。“始祖”奇石被選送參加北京邀請展,受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奇石專家的高度贊賞。中央電視臺華人頻道介紹他傳播石文化的顯著成績。
[關鍵詞]吳育德;奇石;“始祖”奇石
看著印制精美、內容別致的吳育德先生編著的《石文化之旅》、《歲月如歌》兩本書,眼球宛若被線牽住,一頁一頁仔細品味。一幅幅栩栩如生、五艷六色、形體各異的人物類、動物類、植物類奇石照片,一幅幅鬼斧神工、怪異迷人、色彩斑斕的天象類、文字類、景物類觀賞石影作,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榮譽證書照片,讓人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尤其是那些非同尋常的話語,讓人思緒萬千,讓人心潮難平,讓人踵武前賢。許昌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漢熱情贊揚:“吳育德先生與石結下了不解之緣。10多年間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他爬山涉水,尋石不輟。不僅收藏了許多斑斕奇石,還發(fā)現(xiàn)了舞鋼特色石種……如歌的歲月使吳育德先生激昂如江水、輕快如溪流、舒緩如湖泊、深情如大海的人生旋律在日和夜的琴鍵上演奏?!蔽桎撌形麄鞑吭辈块L董瑞章稱贊說:“他退休后大力組織宣傳舞鋼石,弘揚石文化,提高了舞鋼的知名度?!蔽桎撌形瘷C關報原《舞鋼晚報》主編閆多莉贊揚說:“他涉獵奇石領域開始完全是玩,為了強身健體。就是這樣的玩,玩出了名堂,他和石友們經過幾年的努力,把舞鋼奇石玩出了舞鋼,玩出河南,走進北京,名揚全國?!?/p>
這兩本書比較全面地紀錄了吳育德先生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他的晚年生活過得如何?過得很精彩。之所以很精彩,是他為傳播石文化,付出很多心血、很多汗水,取得很大成績。
山山水水覓奇石
淺藍色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初春的陽光暖融融的。山坡上,枯黃的樹葉有半尺厚,仿佛一條碩大的被子覆蓋在地面。吳育德先生抽時間陪同筆者上山撿奇石,登上山頂,站在一塊大石頭上。他中等個子,卻顯得很高大,兩只大眼炯炯有神,雪白頭發(fā)的平頭襯托著稍胖臉上的紅潤,精神更加矍爍。
他坐在石頭上,從布袋內掏出手掌大的石塊,一邊平面上有黑色的松枝松葉狀花紋,十分清晰。他微笑著說:“你看,這是剛才撿的。這叫模樹石,也稱假化石。它形成于新生代,距今5900萬年。其成因是由含氧化錳的地下水溶液沿巖石細微裂隙滲透,并沉附于巖石上形成色差,呈松柏枝或水草狀圖案,很像銅板繪畫,又像植物化石,因此它的學名叫假化石。它在奇石中獨樹一幟。舞鋼市埡口西郭嶺及楊莊鄉(xiāng)山中較多。從此打開他健談的閘門。
1997年10月,他從舞鋼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正科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后,到山里撿奇石。他說:縱觀中華歷史,有許多文化精品凝聚在石頭上。盤古開天辟地,骨骼化為金石;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穹;九天玄女幫助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用磁石發(fā)明指南車,從而戰(zhàn)勝蚩尤;大禹治水化熊開山,因此其妻涂山氏化石而誕子啟;炎帝之女溺于東海,化為精衛(wèi)鳥銜石填海;《紅樓夢》更是從石頭上悟出情感,淋漓盡致地描寫了一部封建社會的史篇……正是因為有了關于石頭的種種傳說,才有了賞石文化的濫觴和發(fā)展,觀賞石文化,飽含著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髓。他愛上觀賞石,尤其酷愛舞鋼石。
10多年來,為尋找奇石他跑遍該市的山山水水。九龍山、馬鞍山、佛爺嶺、二郎山、九頭崖、燈臺架、龍王撞、五峰山,滾河、玉皇廟河、賈崗河、水磨灣河、曹八溝河、龍泉河、淃河、甘江河、扶拉王河、界牌河,還去過許多不知名的小山小川。他多次到遂平、泌陽、方城、西峽、欒川、魯山等地尋找。有的地方三遍五遍地去了再去。到新疆、海南等地旅游還沒忘記撿奇石。他走過多少石頭路,蹚過多少水,磨爛多少雙鞋,手腳被扎破多少次,曬過多少太陽,流出多少汗,挨過多少餓,受過多少凍,他自己不知道,別人更不知道。他付出的比一般人多得多啊。
每方奇石都來之不易。一個三伏天,他到埡口西山石坑里尋找奇石。采石坑幾米深,下去上來,上來下去,一個坑一個坑看,一塊石頭一塊石頭辨認,拿一塊又一塊,看了無數塊,扔了無數塊。仔細尋找,仔細辨認,沒有滿意的。太陽毒辣辣的,沒有一絲風,樹枝不搖,樹葉不動,沒有樹蔭,石坑里溫度更高,渾身汗水,累得很,坐下休息。太陽掛在頭頂了,回家吧,又要落空了。忽然,石坑西南角有塊石板吸住他的眼球。跳進去仔細看,石面上圖案酷似松枝松葉,虬勁挺拔,蔥籠纏綿,似水柔情,透視出漫天傲骨。墨綠色的枝葉,淺黃色的石板作襯底,猶如一幅工筆畫,美不可言。真是平巖織出錦繡色,風雨凝視千古情。石板高70厘米,寬60厘米,厚4厘米,他心里美滋滋的,這是天公給的獎賞啊。扛起就走,幾十斤重,扛一會兒,抱一會兒,抱一會兒,背一會兒,背一會兒,扛一會兒,汗衫濕透,肩頭磨紅。走走歇歇,歇歇走走,4里多路,他回到家里已是下午1點多鐘。專家說,這方假化石圖案清晰,個頭大,是難得的珍品,起名為“平巖織錦”。奇石上灑滿了他的汗水,灑滿了他的心血。
信念讓他堅持下去,毅力讓他戰(zhàn)勝困難,勞累讓他喜獲豐收,付出讓他得到回報,他終于撿到非常滿意的大大小小的奇石200多方。他的客廳里、書房里、臥室里、柜子上、書桌上、陽臺上、地板上,處處是石頭塊塊賞心,眼眼看寶貝方方悅目。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美輪美奐的圖案,鬼斧神工的美貌,簡直是一個瑰麗的寶地,一個奇石的世界。
走向神州
滿屋的奇石豐富他的生活內容,提高他的生活質量,激發(fā)他的精神活力。室有石則雅,室有石則安。他生活在絢麗多彩、如詩如畫、勝似仙景的天然藝術品的環(huán)境之中,視它們?yōu)榕笥?,天天都在賞石、思石、品石,從而感悟社會?!案呱斤w瀑”、“秋風蕭瑟”讓他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平巖織錦”、“層林盡染”給他力量,“精忠報國”、“華表”讓他煥發(fā)青春,“夏池荷香”、“國色天香”讓他享受美好。特別是那方“始祖”,視她為忘年之交,關愛有加,敬重非常。實在是“深居山谷億萬年,朝沐風雨夜宿寒。有緣始得與君見,時時相伴意拳拳?!边@個奇石家族陶冶他的情操,付予他干事業(yè)的動力,激勵他做好晚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使他在精神世界里登上一個新高度!
他想,舞鋼市有得天獨厚的豐富多采的奇石資源,為奇石愛好者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天地,觀賞石這么好,要讓更多的人愛石、撿石、賞石,品味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享受美的愉悅。在他和石友們的帶動下,該市掀起奇石收藏熱潮。
他請專家鑒定撿來的奇石,令他驚喜萬分。分別為響石、圖紋石、礦物寶玉石、化石4大類26種,尤其是響石屬全國稀有。舞鋼石這個“美女”,不能再藏在深山里,要讓她見見大世面。他決心做石文化的傳播者。
2003年任《中原賞石》報舞鋼聯(lián)絡站站長,他先后組發(fā)3個舞鋼市石友藏石專版,連續(xù)發(fā)表20多篇文章,17幅照片和8幅篆刻、書法作品。他收藏的舞鋼響石的照片刊登在《中原賞石》雜志2004年第1期封面。舞鋼石這個“大家閏秀”終于走出深山,走出家門,走上中原“大舞臺”,展亮她的美容,世人贊不絕口!
他先后擔任舞鋼市奇石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舞鋼市奇石根藝協(xié)會顧問、平頂山市觀賞石協(xié)會常務理事、河南省觀賞石協(xié)會常務理事,專心致志搞好石文化傳播工作。他與石友牽線搭橋,舞鋼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觀賞石協(xié)會聯(lián)合,成功舉辦2004年舞鋼市首屆奇石展銷會。會期8天,山東、湖北、安徽和省內近百家石商、石友參展,展出奇石200多種6000多方。靈壁石、黃河石、國畫石、牡丹石、梅花玉、木化玉等等,讓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觀眾如潮,大飽眼福。為舞鋼揚了名,為舞鋼添了彩。
2004年10月,他在《中原賞石》雜志編輯部召開的聯(lián)絡站站長會議上介紹舞鋼市奇石協(xié)會和聯(lián)絡站工作經驗,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贊賞。從此舞鋼市的石文化工作在全省有了名氣。全省各地市都知道他在兢兢業(yè)業(yè)、不辭勞苦、扎扎實實地推動石文化工作向前發(fā)展,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績。
2006年,他任主編編輯出版《舞鋼石文化》。該書收入舞鋼市豐富的奇石資源、舞鋼響石、舞鋼石種、舞鋼市奇石文化發(fā)展、舞鋼市石界人物等文章8篇;電視專題片腳本2篇;收入18位石友收藏奇石精品照片186幅,風景奇石照片14幅;收入詩人為奇石配詩近百首。4易其稿,150頁,大16開本,全彩精印。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觀賞性收藏性兼有,莊重大氣,古樸典雅。填補該市石文化空白,對推動石文化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該書編輯過程中,他無數次搜集資料,無數次請人撰稿,無數次請人拍照,無數次赴平頂山、洛陽、鄭州,為出書奔忙,耗費多少時間,耗費多少精力,走過多少路,無法計算,表現(xiàn)出他為發(fā)展石文化真誠癡迷的全心投入的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2009年6月,《舞鋼石文化》和《始祖》榮獲舞鋼市首屆精神文明建設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舞鋼響石照片作《中原賞石》雜志封面后,名聲遠揚,從家門到市府,從市府到省城,從省城到首都,仿佛扎上翅膀一樣,飛向遠方。2006年2月16日,中國中央氣象臺執(zhí)行主編李繼松帶領“中國地理探奇”欄目組來到舞鋼。他和高級工程師張源有陪同欄目組到九頭崖實地拍攝舞鋼響石專題片。該響石產于舞鋼市九頭崖自然風景區(qū)將軍墓山、雙頭崖山一帶深山叢林中。它生成于遠古代,是火山巖漿烘烤變質作用形成,成份為富鉀硅酸鹽巖。分為固體和液體兩種。固體響石為古海洋海底軟泥,后來由于地殼運動形成巖石,名為泥巖或頁巖。再后來受深部巖漿活動熱力接觸,變質形成響石,響石外殼顏色多為灰黑色或灰黑和黃色兼有。外殼堅硬,平整光潔。形狀不規(guī)則。體積大小不一。已覓得大的如足球,中等的如拳頭,小的如乒乓球。拿在手中搖一搖會發(fā)出響聲,成為獨特的自然瑰寶,讓人愛不釋手。詩人贊曰:“曾見山有洞,罕聞石中空。雖非珠玉類,可在一絕中。”
該欄目組拍攝后制成《神秘響石》專題片,同年6月5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向全國觀眾尤其是廣大奇石愛好者展示奇異獨特的舞鋼響石。
此時此刻,神州的電波傳送著播音員介紹舞鋼響石的嘹亮聲音,神州的電視屏幕上展現(xiàn)出舞鋼響石迷人的奇特形象,神州的廣大奇石愛好者爭相傳告,舞鋼響石是奇石大家族中尊貴的新成員!舞鋼響石啊,你感覺如何?很是風光吧!
2014年4月18日,中央電視臺華人頻道播出吳育德傳播賞石文化顯著成績的2000多字的稿子,以及《始祖》、《舞鋼響石》、《平巖織錦》等奇石照片10多幅。
至此,吳育德先生完成他退休生活的三部曲:玩石賞石,陶冶情操,強健體魄;以奇石為事業(yè),發(fā)展舞鋼奇石文化;傳播舞鋼石文化,走向中原,走向神州。三部曲,曲曲引人注目,曲曲悅耳動聽。這三部曲讓他晚年生活過得很精彩。這是他賞石結出的豐碩之果!他認為石本無道,可悟之道,道在心中。他把心中悟石之道變成了行動,多么可喜,多么可賀,多么高尚??!
登上最高“殿堂”
他的“樂曲”還在“演奏”,還是那樣悅耳,還是那樣動聽!
汗水孕育上乘,道路奉獻精品。上古猿人被他的誠心感動,跨越漫長的時空贈送給他一顆瑰寶。在他的奇石大家族中,有一位最受尊敬的“長者”,名曰“始祖”。
該奇石是他翻過許多山涉過許多水之后,在玉皇廟河灘里發(fā)現(xiàn)的,高20厘米,寬21厘米,厚7厘米,紫褐色,酷似上古猿人側面頭像。長發(fā)披肩,略顯卷曲;頭顱不太發(fā)達,頗具上古猿人的神韻;雙目凝視遠方,似在尋求未來的希望;鼻梁高挺,表現(xiàn)出傲視一切的神態(tài);雙唇微啟,牙齒微露,好像在向人們講述遠古時期人類與自然抗爭的故事;面部棱角分明,線條清晰,個性鮮明,神態(tài)如訴,栩栩如生。整個頭像鑲嵌在一塊黑色石板上,色彩對比鮮明,主題色彩突出。形、質、色、紋、韻齊備。疑是哪位雕塑大師的得意之作,實為天工,真乃稱奇!眾口一詞,將其尊稱為“始祖”,恰如其分啊!
“始祖”畢竟是“始祖”。她那尊貴神態(tài)給人的崇敬,給人的遐想,給人的影響出乎預料。他有河卵彩石“始祖”奇石的消息,很快飛到省城,飛到首都,有關的人士紛紛邀請,瞻仰她的尊容。2007年“始祖”被北京郵票印制廠印制成80分郵票。該郵票右半面,右上角有“始祖·舞鋼石”字樣,正中間是“始祖”奇石照片,照片下面是“吳育德藏石”字樣;左半面,中間是飛舞的彩色鳳凰圖案,左上角是“80分”字樣。2007年8月,中國集郵總公司向全國發(fā)行《始祖80分》郵票。“始祖”啊,您去吧,小小郵票將帶著您去很遠很遠的您從沒去過的地方,帶著您去看望您想念很久很久的您從沒見過面的孫孫們,帶著您去見您從沒見過的很大很大的世面。
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在北京舉辦“中國觀賞石博覽會2007‘走進奧運北京邀請展”,河南省觀賞石協(xié)會邀請‘始祖”到鄭州參加評選。經過3次評審,從全省初選的300多方精品中評選出32方,始祖被選中。辦理嚴格的填表登記、專家簽字、省石協(xié)領導簽字蓋章等手續(xù),報送北京。“始祖”經國家專家評審,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批準,送往北京。她是河南省選送32方精品奇石之一。同年9月5日,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觀賞石博覽會2007‘走進奧運北京邀請展”執(zhí)委會邀請“始祖”進京參展,寄給準展證、入場券。9月27日吳育德和老伴鄭瑞云被邀請到北京參加該開幕式。
此次博覽會,國內3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包括港、澳、臺)及東南亞、美洲、澳洲、非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精品奇石參加這次展出。這次集海內外觀賞石1000余方,是目前等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石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觀賞石博覽會。“始祖”登上最高“殿堂”并獲得榮譽獎。
“始祖”做夢也沒想到這次精品石展觀賞者會那樣的多,天天都是人來人往,擠擠抗抗,多得沒法數數;皮膚會是那樣的黑顏色、白顏色、黃顏色;眼球會是那樣的藍色、黃色、黑色;男男女女不停地嘖嘖稱贊,不停地在小本本上寫什么,不停地用燈光照,一閃一閃很刺眼啊。最忘不掉的是有人說什么時間一定要印在什么書上。您不知道吧,那是青島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們。2008年12月,他們出版大型精裝彩印圖書《中華石譜》。該書是繼宋代《云林石譜》(書成于南宋紹興三年,是我國第一部論石專著,1400余字,涉及名石116種,被收入《四庫全書》。作者杜綰,字季陽,號云林居士,淅江山陰人)之后,800多年來全面展示我國石資源的圖譜性百科全書。孟慶頤、楊孫西、冷緒立和楊進軍編撰。該書歷經20多年采集選編,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在內的全國34個省市和地區(qū)所產奇石精品。吳育德先生收藏的舞鋼石:河卵彩石《始祖》、舞鋼響石《解密》、模樹石《平巖織錦》被收入《中華石譜》。舞鋼市的這3個石種在我國奇石史冊中占有一席之地。
吳育德先生和“始祖”一樣也登上最高“殿堂”。2010年12月23日,在河南省觀賞石協(xié)會召開的工作會上,省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衛(wèi)斌、賞石大家解放軍少將張訓彩與他合影留念。2011年1月21日到22日,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在北京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舞鋼市奇石協(xié)會因成績突出被授予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會員單位稱號。他當選為第二屆理事會理事,被評為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第一屆先進會員(全國會員2500多名,先進會員58名)。佩戴大紅花,被請上主席臺,接受國家領導人顧秀蓮頒獎。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壽嘉華與他合影留念。他傳播石文化取得很大成績,連續(xù)6年被舞鋼市委、市政府評為老干部發(fā)揮作用先進個人。
“始祖”的照片印在郵票上,向全國發(fā)行;“始祖”被邀請參加2007“走進奧運”北京邀請展;《始祖》載入我國奇石史冊;他收藏的精品奇石照片《舞鋼響石》、《平巖織錦》載入我國奇石史冊;吳育德先生的名字印在郵票上;他當選為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他被選為該會先進會員;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壽嘉華與他合影留念。其中任何一項都能標志他登上最高“殿堂”。他沿著傳播石文化的道路登上這樣的“殿堂”,很難??!到底有多么難,他自己知道,他的石友知道,了解他的人知道。許多人撿奇石一輩子也未能登上這樣的“殿堂”。因此,人們更加贊頌他。
十多年尋找奇石他意志堅,吃苦受累不達目的心不甘。九頭崖燈臺架五峰山,九龍山、二郎山山山跑遍。頂烈日揮汗如雨查看河灘,進深山遇毒蛇渾身出冷汗,常常是忍饑挨餓口燥舌干,朔風吹身受凍勇往直前??v然是千難萬難他不怕難,登攀登攀再登攀。覓得精品舞鋼石走出深山。走向中原走向神州展示俊美容顏,上電視上郵票參加中國邀請展,載入史冊無尚光榮如同登上八寶殿。他傳播石文化做出大貢獻,是值得學習的好典范!
吳育德先生為發(fā)展石文化和石文化產業(yè)還在費心勞神,還在東奔西走,還在想方設法做出新的成績。2012年的農歷五月十三日,是他的75周歲生日。這位高齡老人,為了使龍年過得更有意義,他完成了兩件事:一是完成了他主編的《舞鋼景觀石》圖書的出版工作。這是他10余年來,涉足該市南半部400多平方公里的山川崗坡,了解到的自然形成的有文化內涵的人力不可移動的100余處象形石,如夫妻石、飛來石、劉秀拴馬石等,他給定名為景觀石,以及記載這些景觀石與名人的行蹤,耐人尋味的典故趣聞、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圖文并茂地展示給大家。二是積極幫助和協(xié)調建起一個奇石文化苑。他了解到一對年輕夫婦熱衷于石文化事業(yè),想開一個奇石文化門店,為廣大石友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為奇石愛好者購買心儀的奇石提供一個方便的處所。他認為這是填補舞鋼市至今沒有奇石門店的空白,使奇石文化走向產業(yè)的一個良好開端,就積極地和市有關領導及石友、石商構通,給予支持和經營等優(yōu)惠環(huán)境,此苑于4月23日舉行了隆重的開業(yè)儀式,使舞鋼市奇石文化事業(yè)和奇石文化產業(yè)并駕齊驅,飛向更廣闊的空間。
吳育德先生一定會有更精彩的人生。他演奏的“樂曲”一定會更悅耳,更動聽,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