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佩蓉
一個南方媒體的朋友打電話給我,說要購買一些《下一代的競爭力》送給周圍的家長,因為最近發(fā)生不少孩子跳樓自殺的事,她覺得這些孩子逆商太差了。她問我什么時候可以去她們那里,教教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逆商;還問我對自己的孩子用了什么妙招。
我愣了。我的孩子確實戰(zhàn)勝過很多逆境,但仔細想來,我并沒有特意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逆商。那逆商是怎么來的呢?我認為是傳遞而來的。
在我們家的客廳,一直掛有一幅圖片,上面有一只大鳥,正在逆風而飛。當我跟先生在美國一個機場看到這張大圖片的時候,立刻把它購買了下來。先生在大學專門研究氣流動力,而我研究的是液體動力,我們一看到圖片就明白其中的深意——如果逆風而飛,它會飛得非常費勁;但同時,風也會把它推得更高。
這張照片跟著我們十幾年了,可以說是我們家價值觀的體現(xiàn)。
作為家長,我們是逆風而飛,還是躲避風險,經(jīng)常勸孩子選擇不需要冒險的路?我們是經(jīng)歷逆境而成長,還是喜歡停留在安全的地上?我們傳遞給孩子的是對他們的信任與鼓勵,還是無比的焦慮?
做出任何一個選擇,給出任何一種反應,都要慎重,因為都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我跟先生都有許多與眾不同的選擇與冒險,我們常常跟孩子們分享這些故事。
大學畢業(yè)的暑假,我們決定不像其他同學那樣馬上去找工作或申請讀研究生,而是去尋找與眾不同的體驗:他去了約旦,整個暑假在巴勒斯坦的難民營里面跟難民們在一起,了解他們的歷史、個人故事和面對的挑戰(zhàn)。而我去了伊斯坦布爾的難民區(qū)學習,了解他們?yōu)槭裁催x擇逃出心愛的家鄉(xiāng),流浪到一個排斥他們的地方。
結(jié)婚以后,我們的許多決策也常面對親戚朋友的反對,或是別人的譏笑,但我們從未退縮。有些決策的風險比較小,比如兩個孩子還小的時候,為了跟一群愛好登山的朋友一起去喜馬拉雅山區(qū)進行兩周的登山,我們特意鍛煉了6個月;有些決策的風險比較大,比如在“非典”剛結(jié)束的緊張期間,我們離開美國安逸的生活而回到中國,幫助孩子下決心從國際學校走進國內(nèi)學校,等等。
因為父母經(jīng)?!澳骘L而飛”,孩子已把這境況當成生活常態(tài),自己面臨逆境面臨抉擇時,也總是本能地選擇接受挑戰(zhàn),比如選擇去軍訓而不因為自己的美國國籍逃避軍訓;要求進重點學校的實驗班挑戰(zhàn)自己,而不待在比較舒服的國際部;策劃高中畢業(yè)后不馬上去上大學,而是花一年的“空檔年”來為自己的發(fā)展和興趣做一些挖掘與努力……
特蕾莎修女說:“時時刻刻傳好消息,只有最需要的時候才使用語言。”教導孩子也是一樣,要“時時刻刻身體力行,只有最需要的時候才使用語言”。孩子們不需要你時刻的嘮叨,而是要你行動的激勵。逆商如何培養(yǎng)?就像所有其他值得培養(yǎng)的品格一樣——都是從家長身上傳遞的。
Tips:Michael Grose(美國教育專家,著有7本家教類書籍)總結(jié)的逆商培養(yǎng)要素
1.孩子不能總是很隨意地得到想要的東西。
2.他有大量的機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事事都由大人幫忙搞定。
3.孩子從小做家務。
4.父母對孩子成功的期望應該是積極的、現(xiàn)實的,并基于孩子自己的興趣和資質(zhì),而不是大人的意愿。
5.孩子能得到大量的鼓勵和有限的夸獎。
6.孩子有足夠的自由時間去做這三樣重要的事情——在戶外玩、開心、做白日夢。前提是這些事情必須是孩子主動自發(fā)地去做,而不是被人安排去做。
7.孩子要參與家庭決策,以體驗到自己對周圍事物能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8.孩子有機會認清自己的長處,能在少年時期就發(fā)展自己的人格和性格。
9.孩子所成長的家庭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儀式、習慣、信條、價值觀等。
10.撫養(yǎng)孩子的大人自己首先應該有很好的抗挫力,而不是被壓力搞得焦慮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