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瑜
仕與隱之人生選擇
——以謝靈運與陶淵明的人生選擇為例
◎張 瑜
魏晉南北朝時期,仕與隱可以說構(gòu)成了魏晉士人人生的兩大主題,在政治混亂、仕途失意之時,往往寄情山水、向往隱逸生活,以此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在政治出現(xiàn)新的機會或轉(zhuǎn)機時,又因心中那割舍不掉的政治抱負而又重新出仕。謝靈運與陶淵明便是魏晉時期苦苦掙扎在仕與隱之間的典型。
出仕 歸隱 人生選擇
魏晉時期的名士們,受到朝代更迭頻繁的政治影響,玄言風氣開始流行起來,有相當數(shù)量的士人們開始推崇老莊,認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無為執(zhí)政理念;受到道教的神仙方術(shù)、長生不老的誘惑以及黃老思想與佛教的相互滲透,就構(gòu)成了魏晉名士所追尋的理想精神世界。這一時期的隱逸之士除了個別如陶淵明等真正的隱士之外,大部分士人在一邊隱逸的同時還一邊同那些身在官場的士人們保持著密切的往來與交游活動,甚至還出現(xiàn)了相當一部分所謂的“假隱”,有人專門為他們提供優(yōu)厚的物質(zhì)條件,他們一邊享受著士族生活的同時也樂于尋求精神上的超然物外。這其中還不乏借隱逸之名沽名釣譽、以退為進之輩,尤其是東晉時期,此種風尚還漸漸演變成另外一種模式——朝隱,是指那些心慕隱逸,崇尚玄言、黃老的出仕為官者。本文著重選取謝靈運與陶淵明的仕與隱之人生選擇來進行詳細比較。
我們先來談一下謝靈運的人生選擇。晉宋易代之際,出身名門望家的謝靈運在出仕之初就面臨了一次重要的選擇,此時適逢北府兵將領(lǐng)的核心人物劉裕、劉毅之爭,二人之間圍繞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展開了殊死的斗爭,士族社會也由此發(fā)生了分化。謝靈運因受其族叔謝混的影響,從政一開始便選擇了站在劉毅這邊,任其幕僚,然而劉毅的兵敗自殺讓謝氏家族受到重創(chuàng),進退兩難的謝靈運又被迫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選擇:歸順劉裕。劉裕雖然并未因此降罪于謝靈運,但實際上已經(jīng)對其家族心生嫌隙,并不愿謝靈運真正地權(quán)參機要,再加上“靈運為性偏激,多愆禮度”,所以受到了“朝廷以文義處之,不以應(yīng)實相許”(《宋書·謝靈運傳》)的待遇,謝靈運為此“常懷憤憤”,甚至“夠扇異同,非毀執(zhí)政”,卻由此遭到朝臣排擠,被調(diào)離京城建康(今南京)。一向恃才傲物的他在外放期間心情煩悶,消極從政,轉(zhuǎn)而縱情山水。一年后,便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選擇:稱疾辭官,歸隱山林。此為謝靈運的第一次歸隱。 但即便是隱居山林的他并未徹底忘情于世事。一方面,謝靈運再三強調(diào)出仕是“ 違志”, 深悔自己持志不堅, 以致卷人宦海。所作詩文中常常表現(xiàn)出歸隱的想法, “ 揮手告鄉(xiāng)曲, 三載期歸旋”(《過始寧墅》),“ 顧己枉為繁, 撫志慚場苗, 工拙各所宜, 終以返林巢”(《從游京口北固亭應(yīng)詔》) 。然而,另一方面謝靈運又不能完全忘情于仕途:“孤客傷逝湍”,“ 遭物悼遷斥”(《七里瀚》)。每當他看到逝去的流水,就不禁傷嘆時光易逝、時不我與,傷感于自己的被謫和被逐。在其歸隱三年后的元嘉三年(426),宋文帝劉義隆剪除權(quán)臣傅亮等人, 并征召靈運為秘書監(jiān),高傲的謝靈運因不滿當個侍從文臣而拒絕出仕,之后還是在他人的數(shù)次規(guī)勸下才出來就任。此次便是他的第二次出仕,也是他的第四次人生選擇。不久謝靈運便由于始終得不到重視而對統(tǒng)治者心灰意冷,托病請辭,不久便被免官,這才有了他的第二次歸隱選擇。被免官后歸始寧與謝惠連、何長瑜荀雍等人嘯傲山月, 為“ 山澤之游因與太守孟版構(gòu)成仇隙, 被迫弛京辯罪元嘉八年(431)出任臨川內(nèi)史,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出仕,但這一次的出仕實屬被迫之舉。不久,謝靈運便被人以叛逆罪彈劾,被迫起兵反抗,兵敗徙赴廣州處,時年49歲。
縱觀謝靈運的一生, 數(shù)仕數(shù)隱的矛盾恰恰表現(xiàn)出作為一個名士階層的代表, 謝靈運的窮途末路與時不我待悲哀。這是整個門閥士族衰落的悲哀, 也是謝靈運不能正確認清時代趨勢,最終逃脫不掉家族命運的悲劇結(jié)局。
如果說謝靈運是魏晉時期數(shù)仕數(shù)隱的典型代表,那么陶淵明的人生選擇可以說與其頗為相似,都是始終徘徊于仕與隱之間不停掙扎。綜觀陶淵明的一生,他共經(jīng)歷了五次辭官歸隱的人生選擇,我們通過追溯其人生經(jīng)歷與人生選擇,便不難看出陶淵明的內(nèi)心是矛盾而復(fù)雜的。一方面由于從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傳統(tǒng)教育,陶淵明在對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之初便是出仕從政,而另一方面出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的天性使然,他也非常向往無拘無束的隱逸生活。由于出身寒門,無權(quán)無勢的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高齡”才開始其仕途生涯,深受士族門閥排擠的他常常感到不堪重負,中途也曾有過短暫的隱居生活。不過沒過多久,對仕途之路依舊滿懷憧憬的他選擇了投入桓玄門下做屬吏,但好景不長,在得知桓玄有篡奪東晉政權(quán)的野心之后,陶淵明因不愿與之同流合污而不得不借故辭官回家,陶淵明因為自己沒有認清當時的政治形勢而盲目效力桓玄門下一事常常耿耿于懷,由此便有了他的第二次隱居之選。最終,桓玄也于元興二年在建康成功篡位,并改國號為楚。消息傳來,這讓歸隱田園的陶淵明對桓玄稱帝一事雖然表示十分憤慨,卻又無可奈何,故在《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中寫道:“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痹陔U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下,唯有暫時的自我逃避才能得以保全。 在桓玄篡位的第二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lián)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開始起兵討伐叛亂。結(jié)果桓玄兵敗出逃,并把安帝一并帶到了江陵,消息一傳來,心系國事的陶淵明便再也無法無動于衷,決定重新出仕的他毅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zhèn)軍參軍,他喬裝私行并最終冒險到達了建康,在成功地將桓玄挾持的安帝到江陵的消息第一時間報告給劉裕后,他的心情無比的愉悅和興奮,因為這是陶淵明自出仕以來第一次真正地為國效力,心情愉悅的他在《榮木》一詩中寫道:“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豪情滿懷的陶淵明本以為可以從此走上仕途這條康莊大道,然而當他看到劉裕在建立了新的政權(quán)之后,為了剪除異己殘忍殺害了有功之臣后,這讓陶淵明對劉裕政權(quán)非常地失望,很顯然這已經(jīng)有違他從政報國的初衷,心灰意冷的陶淵明在《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經(jīng)阿曲伯》一詩中寫道:“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盵1]此時的他已經(jīng)厭惡了政治上面的爾虞我詐,并開始十分懷念自己曾經(jīng)的田園生活,這便開始了陶淵明第三次辭官歸隱的人生選擇。此后的幾年時間里,他出于生計考慮,僅僅擔任了兩次地方上的小官吏,而且時間均十分短暫。他的最后一次取仕經(jīng)歷便是在叔父陶逵的介紹下?lián)闻頋煽h縣令一職,但是這次的從官經(jīng)歷卻非常短暫,僅到任八十一天便辭官不干了,臨走前他還義正言辭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2]”由于無法忍受向前來視察的上級領(lǐng)導(dǎo)卑躬屈膝而毅然選擇了辭官歸隱,這在歷朝歷代中都是非常少見的??偟膩碚f,他的歸隱之選是社會現(xiàn)實和他個性理想這二者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結(jié)果。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從人生選擇的過程來看,謝靈運與陶淵明的經(jīng)歷都頗為相似,都可以說是數(shù)仕數(shù)隱的典型代表;但是從選擇的結(jié)果上來看,謝靈運始終做不到像陶淵明那樣的徹底與決絕,因為他始終懷有對謝氏家族的一份牽絆,也有自己壯志未酬的憾恨在其中。由此可見,我們在平常對“仕”與“隱”的定位上,不適用魏晉時期,因為在這一時期的“仕”與“隱”的界限已經(jīng)開始變得模糊不清,其內(nèi)涵和外延上都有了一定的擴大與流變。
[1]蕭統(tǒng),李善注.昭明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1233.
[2]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2461.
(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
(責任編輯 張雅楠)
本文是寶雞文理學院校級一般項目(項目編號:YK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