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民民主 依法治國 人權保障 憲法至上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政之路

2014-12-13 07:50:23
人民論壇 2014年3期
關鍵詞:依憲憲政人權

人民民主 依法治國 人權保障 憲法至上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政之路

李步云

現(xiàn)實表現(xiàn):2013年,“憲政”、“憲法政治”成了新的敏感詞匯,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成了言論“禁區(qū)”。一股反改革、否定82憲法之風襲來,火藥味十足,引起知識界理論界的驚詫和反彈,群起質(zhì)疑、反駁。圍繞著憲政是否特指“資產(chǎn)階級憲政”話題,學術界展開了激烈的爭鳴。

核心觀點:憲政是以實行民主政治和法治為原則,以保障人權和公民的權利為目的,創(chuàng)制憲法(立憲)、實施憲法(行憲)、遵守憲法(守憲)、維護憲法(護憲)以及發(fā)展憲法(修憲)的全過程,簡言之,憲政就是依憲執(zhí)政和依憲治國。憲政又稱憲治。憲政如同法治、民主、自由、人權、市場經(jīng)濟等制度、事物一樣,本身并不存在著姓“資”姓“社”的問題。其姓“資”姓“社”取決于運用這些制度的人賦予其什么內(nèi)容。

新動向:關于憲政的爭論中,有三種基于不同理論認知的憲政主張:第一種主張是堅定地走中國特色憲政之路,該主張所基于的是憲政的普遍適用性與中國國情特殊性相結(jié)合的理論認知;第二種主張是走與西方國家完全相同的憲政之路,該主張所基于的是西方憲政為唯一普適性憲政模式,憲政即西方憲政的理論認知;第三種主張是拒絕和反對任何憲政,繼續(xù)走我們已經(jīng)走過的權力高度集中的路,該主張所基于的是憲政民主普世價值姓“資”,是西方國家欺騙我們?nèi)嗣竦摹懊利愔e言”和“話語陷阱”的理論認知。絕大多數(shù)學者和實務工作者是第一種主張的擁護者,即主張堅定地走中國特色憲政之路。

高舉社會主義憲政旗幟,是繼承與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革命和建設傳統(tǒng)所必需;高舉民主、法治、人權的旗幟并付諸實踐,是我國取得經(jīng)濟發(fā)展奇跡和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進步的重要條件

現(xiàn)在有人打著憲政的旗號,反對黨的領導,否認我國現(xiàn)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主張全盤西化,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和抵制的。但是,這只是社會上的極少數(shù)人。我國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學者主張實行社會主義憲政,都是在擁護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主張在黨的領導下、在現(xiàn)行體制內(nèi),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建設與健全我國的社會主義憲政。只要我們認真地、客觀地審視近20年來有關憲政問題的全部著作與論文及其作者的基本政治立場,就可以充分肯定這一點。因此,我們決不可因極少數(shù)人的錯誤認識與主張,就否定我國應當實行社會主義憲政,就否定憲政概念的科學性,就把“民主憲政”同資本主義劃等號。這在理論上是完全錯誤的,甚至必然導致嚴重的政治后果。

高舉憲政旗幟,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在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曾高舉憲政旗幟,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并以此指導革命根據(jù)地政權的憲政建設。1940年,中共中央曾在延安隆重舉行“憲政促進會”,毛澤東主席曾親自到會作“新民主主義的憲政”的著名演講,將憲政定義為“民主政治”。那時候,毛主席還曾明確地提出“自由民主中國”這一概念,他說:“自由民主的中國,將是這樣一個國家,它的各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無記名的選舉產(chǎn)生,并向選舉他們的人民負責,它將實現(xiàn)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和羅斯福的四大自由?!?/p>

毛澤東講的“憲政就是民主政治”,其“民主”一詞是從廣義上講的,即現(xiàn)今我國憲法所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中的“民主”一詞。中國共產(chǎn)黨人正是由于高舉了憲政的這一大旗,并切實踐行憲政,形成了解放區(qū)搞民主,國統(tǒng)區(qū)搞獨裁;解放區(qū)搞法治,國統(tǒng)區(qū)搞黨治;解放區(qū)人民翻身得解放,國統(tǒng)區(qū)人民毫無權利可言的鮮明對比,才吸引了千千萬萬革命青年沖破重重封鎖奔向延安;才將各進步階級與階層團結(jié)在自己的周圍,推翻了蔣家王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前八年里,中國共產(chǎn)黨仍然高舉憲政旗幟,并進入社會主義憲政的新時期,其集中表現(xiàn)就是1954年憲法的制定和實施。這部憲法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其根本制度的民主體制;確立了“司法獨立”、“法律平等”等法治原則,詳細規(guī)定了公民應當享有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方面的各種權利。毛澤東等領導人反復要求全黨和所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崇高權威。

1978年,我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黨領導人民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政之路。而1982年憲法的制定則成為中國民主法治建設重新走上憲政軌道的根本標志和里程碑。1999年第二次修憲,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莊嚴載入憲法。2004年第三次修改憲法,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三大文明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等內(nèi)容寫進憲法。2008年3月,吳邦國同志在十一屆人大會議上曾說,這次修憲是我國“憲政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2002年12月4日,胡錦濤同志《在首都各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實施二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依憲執(zhí)政,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tǒng)一的體現(xiàn),是中國建設偉大實踐的科學總結(jié)……全黨同志、全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全國各族人民都要認真學習憲法、維護憲法,保證憲法在全社會的貫徹實施?!边@是執(zhí)政黨在我國首次提出“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的科學概念。其實,“依憲治國”就是“憲治”,“依憲執(zhí)政”就是“憲政”。而憲治和憲政就是一回事。

在新一屆中央領導中,對“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的基本內(nèi)涵作出最全面、最扼要、最明晰、最具體的概括,是習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施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的四條要求,即一、人民民主;二、依法治國;三、人權保障;四、憲法至上。

憲政概念的內(nèi)涵與價值

在我國學術界,最早提出憲政概念,提倡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憲政并引發(fā)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其歷史與現(xiàn)實的背景,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確立,政治體制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什么是憲政?筆者在1991年發(fā)表的《憲政與中國》一文中下過一個定義:“憲政是國家依據(jù)一部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文明的憲法進行治理,以實現(xiàn)一系列民主原則與制度為主要內(nèi)容,以厲行法治為基本保證,以充分實現(xiàn)最廣泛的人權為目的的一種政治制度?!焙笥痔岢觥叭嗣衩裰鳌⒁婪ㄖ螄?、人權保障”是憲政的實體內(nèi)容,“憲法至上”則是憲政的形式要件。這一憲政內(nèi)涵的“四要素”,現(xiàn)已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行“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必須做到的四項要求完全吻含。現(xiàn)在,國內(nèi)國際的學者對憲政的內(nèi)涵存在不同見解,有的偏于狹窄,有的偏于廣泛與抽象。憲政概念的“四要素”,能包容所有學者的解讀,因為它是對現(xiàn)代政治制度四個最基礎性概念的全面而高度的概括。

有人會提出,既然民主、法治、人權、憲法要有權威,已為我國人民所廣泛認可和熟知,那再提“憲政”概念有何理論和實踐意義?我的回答是憲政概念在我國有其自身的如下獨特價值、功能和意義。

一,憲政“四要素”說能夠?qū)ΜF(xiàn)代政治法律領域里民主、法治、人權這三個基礎性概念和現(xiàn)代憲法三個最根本原則與制度,作出更高度的理論概括,并要求對這三者的相互依存、滲透、制約關系作出分析和理解,在憲法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中,從觀念和制度上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予以把握與設計。這在我國過去的理論研究和制度設計中是一個很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二,憲政“四要素”說可以全面、具體而清晰地揭示“政治文明”的科學內(nèi)涵?!罢挝拿鳌笔屈h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概念,是我國人民未來的一個重要奮斗目標。學術界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對其科學內(nèi)涵作出理論概括。過去我國學術界對此的解說,大多過于抽象而不具體和明確,如“政治成果總和”、“政治進步”、“所有積極的政治成果和政治進步”等。按筆者的主張,“政治文明”用兩個字概括就是“憲政”,用16個字概括就是“人民民主、依法治國、人權保障、憲法至上?!泵裰鞯膶α⒚媸菍V?,民主是文明的,專制是不文明的。法治的對立面是人治,法治是文明的,人治是不文明的。人權的對立面是人民無權,人民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是文明的,人民的權利得不到保障是不文明的。高舉憲政旗幟,能使國家工作人員和廣大公民清晰地了解與把握在我國建設政治文明的具體內(nèi)容,鼓舞和指引他們?yōu)槠鋵崿F(xiàn)而不懈努力。

三,憲政“四要素”說可以突出我國憲法在國家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生活中極其崇高的地位和作用。憲法的產(chǎn)生、存在價值和重要地位,都由民主、法治、人權所決定。實行依憲治國和依憲執(zhí)政,就要求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而這是保證國家興旺狀態(tài)、長治久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我國憲法的崇高地位和作用,在觀念和實踐上、遠沒有達到其應有高度和理想狀態(tài)。這也正是我們倡導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逐步推進社會主義憲政建設的一個重要意義所在。

四,高舉社會主義憲政旗幟,是繼承與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革命和建設傳統(tǒng)所必需。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jīng)驗都已證明了這一點,高舉憲政旗幟,是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一大法寶。新中國成立后前八年,“五四憲法”的制定和實施,為早期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所起作用功不可沒?!笆晡母铩蹦馨l(fā)動并持續(xù)十年之久,民主、法治、人權的觀念和制度嚴重缺失,“根本大法”成了根本無用,是其主要原因。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以來,我國在政治文明建設上所取得的成就與進步,舉世公認。高舉民主、法治、人權的旗幟并付諸實踐,是我國取得經(jīng)濟發(fā)展奇跡和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進步的重要條件,這也是全國人民的共識。如果否定憲政概念的科學性,認為它是“資本主義”的貨色,就將黨的歷史尤其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歷史置于十分難堪的地位,是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開倒車。

反“憲政”論的理論誤區(qū)

一,有人說,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追求的目標屬于“民主主義”即舊民主主義的范疇,搞憲政就是搞資本主義。這是缺乏基本的黨史常識。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黨所領導、由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而進行的革命,其所實行的政策包括經(jīng)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的政策和制度都同舊民主主義有著原則的區(qū)別,而是屬于社會主義的范疇。在正式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之前,經(jīng)過一個“新民主主義”階段,是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fā),是一次十分成功的革命實踐,是對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獨特貢獻。把新民主主義同舊民主主義混為一談,將憲政同資本主義劃等號,就勢必全面否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zhì),就是往毛澤東、劉少奇等領導人的臉上抹黑。況且劉少奇講“五四憲法”是中國近代“憲政運動的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也不只是他個人的意見,而是代表當時的黨中央說話。

二,反“憲政”論的思想基礎是否認存在“普世價值”。民主、法治、人權、自由、平等、博愛,包括憲政在內(nèi),都是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也是全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并不是資產(chǎn)階級的“專利品”。例如,社會主義運動和取得勝利的國家,就曾對以經(jīng)濟、社會、文化權利為主要訴求的第二代人權和以民族自決權和發(fā)展權為主要內(nèi)容第三代人權的興起,作出了巨大貢獻。否認存在“普世價值”,就會自己否定自己。果真如此,馬克思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這樣的基本原理與立場也就錯了?!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2013年6月7日,習近平主席同奧巴馬共同會見記者時說:“中國夢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這也就錯了?!唯物辯證法的一條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有機統(tǒng)一。我們不能只肯定一個方面,而否定另一個方面。我們講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政,但不能否定“憲政”本身。

三,反“憲政”論的方法論具有“詭辯論”的鮮明特色,即“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以偏概全”。我們黨長期以來,一直貫徹雙百方針,堅持“學術無禁區(qū),宣傳有紀律”的原則。這充分表現(xiàn)了執(zhí)政黨和中央一級國家機關始終堅持了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理論創(chuàng)新、學術寬容,因而使得許多問題,尤其是憲政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討論。學術界絕大多數(shù)學者都贊同要高舉社會主義憲政的旗幟,只是有限的少數(shù)幾位同志反對提“憲政”。而在“憲政”的名義下,反對黨的領導,認為西方的憲政才具有普世價值,主張全盤照搬西方模式,這樣的學者也只是極個別。大量的論文和著作都擺在那里,這是有案可查的。而有的同志卻拿極個別學者的某些錯誤言論安在絕大多數(shù)主張“憲政”的學者的頭上,并極力渲染“憲政”論背后包藏著某種“陰謀”與“禍心”。這是完全不切合實際的,明顯違背唯物辯證法要“全面地”看問題的基本原理。

四,反“憲政”論同錯誤理解“話語權”有密切關聯(lián)。所謂“話語權”主要是對國際來說的,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西方最先提出已被各國人民所普遍認可的一些最基本的具有全局意義和普世價值的概念理論和原則,我們應當吸納并賦予其以新的內(nèi)容和形式,使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分。二是我們國家最先提出的具有普世價值并為各國人民所普遍認可的概念、理論和原則。在這個話語權問題上,我們有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和教訓。萬隆會議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鄧小平提出的“和平與發(fā)展是我們時代的兩大主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以及“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夢”、“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等,都具有普世價值,并已為和將為各國人民所普遍認同。失誤的教訓,最典型的要數(shù)人權。1991年前,我們的主流輿論曾普遍認為它是資本主義的東西而拒絕接受。直到這年11月才根本改變立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授權發(fā)表的《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第一段的開頭一句就說:“充分實現(xiàn)人權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追求”,并稱“人權”是個“偉大的名詞”。市場經(jīng)濟的實行,也曾經(jīng)過“姓資”還是姓“姓社”的長期爭論。在“憲政”問題上,我們切不要再犯以前同樣的錯誤。

說到底,反“憲政”論者的錯誤根源是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不自信;對廣大知識階層和廣大人民群眾不相信;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大搞形而上學。我們大家都切不可忘記恩格斯的那句忠告:“蔑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p>

(作者為廣州大學教授、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

責編/馬靜 美編/石玉

延伸觀點

西方憲政民主的弊端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 李林:堅持憲法根本政治制度,絕不能照搬西方國家政治體制的模式,絕不能搞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西方憲政民主中的三權分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三權分立沒有解決國家權力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基本矛盾,難以形成人民和社會對國家權力監(jiān)督制約的制度化機制;在三權分立之下,人民不是國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體,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處于對立狀態(tài),公民權利經(jīng)常遭到國家權力的侵犯,同時也成為抵抗國家權力的力量;以權力制約權力為特征的三權分立,互相掣肘、互相扯皮,降低甚至喪失了效率,使國家機器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變化的需要。我國憲法根本政治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而不實行三權分立,這是中國人民自己的選擇,是適合中國國情并被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踐證明了的正確選擇。

理直氣壯地承認并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政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胡錦光:在回答中國是否需要憲政這一問題之前,首先必須回答另一個基本問題,即憲政所要解決的核心命題在中國是否存在:在中國社會主義條件下,是否需要由憲法賦予國家權力以保障其合法性,是否需要憲法規(guī)定的一系列原則和制度保障國家權力的有效行使,是否存在國家權力濫用和擴張的可能?只要不是無視現(xiàn)實,當看到今天中國的國家權力濫用和擴張的嚴重現(xiàn)象、國家權力的公信力下降的現(xiàn)狀,我相信一定不會有人對此持否定觀點和態(tài)度。理直氣壯地承認并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憲政,有利于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有利于我們應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進一步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加強人權保障事業(yè),更有利于我們?nèi)尕瀼貙嵤椃ā?/p>

猜你喜歡
依憲憲政人權
中共在國統(tǒng)區(qū)掀起的兩次憲政運動高潮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36
推進依憲治國的目標與途徑
中國司法(2018年6期)2018-02-07 01:43:47
論人權的代際劃分
論晚清憲政運動與民治精神
法律史評論(2016年0期)2016-11-08 01:42:08
法律適用中憲法實施的正當性、合法性與可行性
法律適用中憲法實施的正當性、合法性與可行性
中國檢察官(2016年9期)2016-02-12 02:31:51
論“依憲治國”在依法治國中的核心作用
論社會組織的人權價值
論人權的三個化身
性人權與性多元化
德令哈市| 五寨县| 佳木斯市| 海伦市| 临泽县| 海安县| 偏关县| 合水县| 莱州市| 西城区| 襄城县| 拜城县| 克东县| 临城县| 平湖市| 恩平市| 象州县| 北海市| 霍山县| 杭锦旗| 营口市| 嘉祥县| 浦江县| 绥德县| 华蓥市| 石台县| 白水县| 大冶市| 固镇县| 博客| 临桂县| 石景山区| 乌兰县| 山东省| 康马县| 绥滨县| 梁平县| 石棉县| 鄂州市| 泉州市|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