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理
我景仰祖先,因為我站在了編鐘前面。耳邊似乎回蕩著遠古時代那優(yōu)雅的古韻,我的心中頓時寧靜了,我感受著“大樂與天地同和”的盛世景觀,思緒也飛向很遠很遠。
同學們也喜歡樂器嗎?你能說出幾種樂器呢?許多同學大概還不知道什么是編鐘吧?編鐘是我國古代漢族的一種打擊樂器,專門用于祭祀、慶典和宴會。編鐘,顧名思義,就是鐘的一種,最初的鐘是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制和懸掛方式分有甬鐘、鈕鐘、镈鐘等不同稱呼。頻率不同的鐘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鐘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為編鐘。興起于西周時期的編鐘,曾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風靡一時,和其他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為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迄今,我國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編鐘為現(xiàn)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
真是好險呀!
說到曾侯乙編鐘,有個故事不得不說。事情發(fā)生在1978年2月的一天,當時湖北省隨州城郊擂鼓墩的解放軍某部擴建營房,建營房,就要開山炸石。戰(zhàn)士們在山坡上埋了炸藥然后引爆,只聽轟隆一聲巨響。當硝煙散盡時,人們看到,山上竟炸出了一片褐色土,還有石板。一位指揮員也算見多識廣,他懷疑那是一座大型古墓,便當機立斷,下令道:“停止施工!”然后迅速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匯報??脊趴睖y小組聞訊趕到現(xiàn)場一勘測,果然是一座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還要大6倍的“超級古墓”。再看施工打的炮眼,人們不禁直流冷汗,距古墓頂層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將永遠不復存在了,真是好險呀!
同年5月22日凌晨5時,當考古人員把墓室內(nèi)部的積水完全抽干,清除了淤泥和破損的棺槨等以后,發(fā)現(xiàn)了上百件古老的樂器,其中最為令人振奮的就是那分為三層,懸掛在木質(zhì)鐘架上,大小不一的65件編鐘。它們最大的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高20.4厘米,重2.4公斤。由于墓主人為曾侯乙,因此這套編鐘就得名“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是戰(zhàn)國早期曾國的一位有膽有識、非常講義氣的國君。對此,司馬遷編纂的《史記》中有明確的記載。話說當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統(tǒng)帥大軍攻破楚國都城郢,楚昭王逃跑到鄰近的曾國,被曾侯乙收留保護了起來。曾國雖然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但是當吳王闔閭和伍子胥讓曾侯乙交出楚昭王時,曾侯乙硬是沒有答應,并且據(jù)理相爭,表現(xiàn)出了不畏強權的精神。這讓死里逃生的楚昭王還有他的后人們感動不已。
有趣的是,在這出土的65件編鐘中,有64件的鐘體上面鐫刻有“曾侯乙作持”的字樣,以及有關音樂的銘文。唯一沒有鐫刻“曾侯乙作持”字樣和有關音樂內(nèi)容的那件編鐘,所鐫刻的31字銘文標明了這組編鐘的來歷。它是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為了報答曾侯乙的救父之恩,特意制作,贈送的殉葬品。
創(chuàng)造多項之“最”
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鐘,但是它們都沒有能夠成為樂器,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那些鐘的截面是正圓形的,聲音持續(xù)時間太長,唯獨我國的編鐘,它的截面像兩片瓦合在一起,因為鐘體扁圓,邊角有棱,聲音的衰減較快,所以能編列成組,作為旋律樂器使用。
編鐘的發(fā)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diào)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diào)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曾侯乙編鐘鑄造于2500年以前的戰(zhàn)國時代,總重量達到2500多公斤,加上橫梁、立柱等構件,用銅量達5噸之多,這在世界樂器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更為神奇的是,每一個編鐘都能發(fā)出兩個樂音,這兩個音恰好是三度的關系。還有,曾侯乙編鐘的音域?qū)掃_5個半8度,只比現(xiàn)代鋼琴少一個8度,而且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12個半音的樂器。
也許是過于復雜的緣故,漢代以后編鐘的制造技藝就失傳了。今天,人們借助現(xiàn)代科學的手段,才得以了解編鐘的奧秘,領略古人智慧的光輝。
千古絕響
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編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隨州某部禮堂,向世人發(fā)出了它那雄渾浪漫的千古絕響,這是曾侯乙編鐘沉寂了2000年后第一次重新奏響。編鐘演奏以《東方紅》為開篇,接著是古曲《楚殤》、外國名曲《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最后以《國際歌》樂曲落幕。
之后,它又公開演奏過兩次。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fā),曾侯乙編鐘的演奏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由復制品所代替了。
1987年,我國郵政部門發(fā)行了一套《曾侯乙編鐘》小型張郵票,整個票面古樸典雅,布局精巧,下部為編鐘形象,上部為豎排的文字說明,畫面與文字交相輝映,類似中國古代文人畫卷中詩畫一體的風格。值得注意的是,該套郵票為我國國寶系列郵票的第一套。
(責任編輯 張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