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洛陽,是我遙望星空、心神馳往的地方,那里不僅有雍容華貴、國色天香的國花牡丹,還有十三朝古都遺留下來的中華飲食文化。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飲食文化的研究者,“去洛陽看看”,似乎成了我多年來揮之不去的“心腹大事”。
四月,乘著牡丹盛開的季節(jié),我有幸光臨了這個古城。除了閱盡古都春色、飽賞牡丹芳容之外,我還按照朋友的悉心指點,按圖索驥地來到一家被市民傳為“能看、能聽、能吃的博物館”。老洛陽飲食博物館,由河南老洛陽飲食管理公司籌建,座落在一家以經(jīng)營官府菜而聞名古都的老洛陽食府內(nèi),據(jù)說食府的地段曾為隋唐時期的“京畿禁苑,皇家圣地”。舉目仰觀,只見其門樓,飛檐反宇,畫棟朱甍,雕梁繡柱,氣勢蔚為壯觀。步入食府長廊、堂柜、接待大廳,那商代早期飪食器、春秋戰(zhàn)國青銅鼎、一組唐代絲綢之路陶俑、元代鈞瓷瓷盤等珍寶,還有源自明清時期官府人家使用過的木雕掛落、條案、桌椅凳、食落、食盒、石雕花瓶、石雕門墩抱鼓石等等,雕琢精美,古色古香,令人不覺有身臨簪纓世胄、官府宅第之感。
在工作人員的熱情引薦下,我拜訪了老洛陽飲食博物館館長王天喜先生。王天喜年近花甲,精神矍鑠,他不僅是豫菜文化品牌“老洛陽”的創(chuàng)始人,還是一位很有文化頭腦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企業(yè)家,目前擁有分店40家,其規(guī)模遍及洛陽、鄭州、南陽、焦作、平頂山、三門峽、濟源等中原大地。王天喜十分健談,談起他收藏的各種“寶貝”,他總是娓娓樂道,如數(shù)家珍,有時甚至是語驚四座,讓你不得不欽佩他籌建博物館的良苦用心和遠見卓識。
一人樂不如大家樂
在談起最初籌辦博物館的初衷時,王天喜很是感慨。他說:“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洛陽人,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洛陽老城人。從小生活在古都的街巷里,長期的耳濡目染,使我對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很是鐘情。當(dāng)然,作為餐飲人,我對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更為偏愛?!?/p>
王天喜告訴我,多年來,他在打理老洛。
陽面館的同時,也在利用各種機會搜集散落在民間的歷代飲食器皿和老物件,日積月累,就形成了這么一個龐大的 “藏品庫”。他想,與其一人在家“孤芳自賞”,不如集中個地方,讓喜愛飲食民俗或飲食老物件研究的同道摯友們一起分享。王天喜幽默地說:“一人樂不如大家樂嘛?!?/p>
十大古器助創(chuàng)同類博物館之最
在老洛陽飲食博物館展廳,通過觀看前廳墻上的《前言》我得知,老洛陽博物館是經(jīng)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批準于2013年正式開館的,目前展出面積568平方米,館藏藏品623件,展出物品317件(套),所有展品都是館長王天喜長期積累與收藏,并經(jīng)過多方淘漉、重點采擷、去粗存精、分門別類從中遴選出來的。博物館現(xiàn)共分為五個展區(qū),其展品分為石器、青銅器、陶器、瓷器、玉器、銀器、鐵器、木器、漆器、竹器等10大類,基本上涵蓋了先民們在飲食方面所使用的工具、炊具、盛器和使用器具等。館內(nèi)藏品從夏、商、周一直延續(xù)至民國乃至文革時期,其歷史跨度之長、館藏展品之多、館場面積之大,堪稱河南同類博物館之最。
在博物館的展區(qū)展柜里,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老祖宗吃飯的“家伙”,許多還是我們平生難得一見的“寶貝”,驚奇之余,更慶幸我不虛此行。
將烹飪“老祖宗”接回家
王天喜囑咐我,來老洛陽博物館參觀,必須去“拜見”一下中華廚祖伊尹銅像,因為伊尹是一位3000年前從洛陽伊水河畔走出去的“河洛郎”。
據(jù)王天喜介紹,伊尹出生于古莘國(今洛陽嵩縣、欒川一帶),是商代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曾助商湯滅夏,放逐太甲,輔佐四位天子,是與周公齊名的天下名相。伊尹還是我國歷史上首個以負鼎俎調(diào)五味而佐天子的杰出庖人,被尊奉為“烹飪始祖”。為傳承弘揚伊尹文化,老洛陽飲食管理公司于2011年籌資20多萬元,專門請中央美院雕塑家精心設(shè)計并落成了這尊巨幅銅像。公司還決定將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十定位“伊尹祭拜日”。
懷著虔誠的心情,舉目望去,只見伊尹身著相服,頭戴冠弁,右手捧著金鼎,面容寬厚慈祥,雙眸炯炯有神,他凝視著遠方,仿佛在思慮著國家的未來,又似乎在向后人訴說著“以味說湯”的真經(jīng)。當(dāng)你心懷著虔誠心情凝望這位“湯中真賢”的時刻,一種高山仰止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王天喜說,三年來,老洛陽公司已先后舉行了3屆伊尹祭拜大典,接待了10多批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香港、澳門、臺灣)的中華大廚、業(yè)界同仁、社會各界人士近萬人。伊尹銅像,已成為老洛陽飲食博物館的文化象征。
洛陽人漢代就流行吃燒烤了
在博物館第一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百余件造型各異的青銅食具、陶制食具和糧倉等。在這些藏品中,一件出土于漢代墓的漢綠釉“燒烤爐”最為引人注目。據(jù)王天喜介紹,這件陶制藏品是從漢代富人墓出土的。筆者發(fā)現(xiàn),這個迄今以來最早的燒烤爐,長20厘米,寬16.5厘米,高14厘米,外形與現(xiàn)代的燒烤爐差不多,下有四足,兩端有把手,爐上架著兩根“鐵釬”,上面各穿了5只蟬,蟬眼、蟬翼雖經(jīng)千年歲月腐蝕,仍清晰可辨。
王天喜說,按照民間傳說,燒烤的起源與明代酷刑凌遲有關(guān)。他說,傳說是否屬實尚有待考證,但通過這件藏品,至少可以反映中國歷史燒烤源遠流長,燒烤早在漢代已普遍流行。
罕見的四層牡丹彩繪食盒
在老洛陽飲食博物館第二展區(qū)食盒展區(qū),展出了明清時期的食盒數(shù)十件,有雕花食盒、竹編食盒、饃筐、四層點心盒等,其中有一件清代康熙年間的彩繪木制食盒引起了我們的好奇。
王天喜介紹,這件特大食盒盒長77厘米,寬33厘米,高93厘米,身重48公斤,琵琶提梁,周身乳丁共計448個,寓意著“事事發(fā)達”。在盒身的正反兩面,繪有“國色牡丹圖”和“楊六郎掛帥圖”,雖然年代久遠,色澤依然鮮亮。據(jù)說此盒已被河南省文物局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面對我的好奇,王天喜津津有味地說:“在我國古代,‘圓為落,方為盒。食盒是舊事官府宅第盛放食物的常用器皿。古時的紳士名流,但凡出門訪友、定親拜壽或與至交把酒言歡,事先會準備一些肴食果品,作為助興的下酒菜。這時,作為專門盛放食物酒菜的食盒便派上用場?!眅ndprint
形制各異的斗和升
來到老洛陽飲食博物館第三展廳,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斗升吸引著我的目光,這些斗升制作講究,別具風(fēng)采。老洛陽飲食博物館收藏了一件清代時期的官斗,這件物件長、寬均為34厘米,高為25厘米,正面書寫有一個大大的“官”字。與之相比,緊挨著的民斗明顯小了不少。還有一個民斗,有許多縫縫補補的明顯補丁,似乎像是代代傳承使用過的,顯示出古人勤儉過日子的良好美德。
據(jù)王天喜介紹,斗,是我國歷史上衡量糧食的度量衡,有官斗、民斗、市斗、商號、行號、官斛、官升等實物。其中,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另外,由于朝代不同,地域有別,斗的大小也有別。后來,為了便于統(tǒng)一管理,官府便統(tǒng)一制定了官斗。
磨盤竟做過嫁妝
在老洛陽飲食博物館第四展區(qū),展出了十多個款式不同的宋代石磨盤,其中在一件石磨盤的正面,鐫刻有牡丹、童子各兩個圖樣,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據(jù)王天喜講,這是宋代時期女方出嫁的“嫁妝”,磨盤上的牡丹、童子圖樣,隱含著女方家期盼著自己的閨女嫁人后能夠大富大貴、早生貴子。
除石磨盤外,第四展廳還展出其他一些石質(zhì)飲食用具,以元代雙猴耳蓮瓣石臼最為精美。王天喜指著這件物品說,石臼是古人搗蒜泥、辣椒等調(diào)料的器具。從惟妙惟肖的石猴等雕工手法看出,古代石匠們嫻熟的雕刻技藝和廣博的飲食知識。
藏品與名吃在博物館內(nèi)激情交融
博物館與飯店本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王天喜卻在兩者之間“玩得”長袖善舞,游刃有余,硬是要將“強扭的瓜”做大做“甜”,硬是要讓博物館活起來,動起來,使之成為能看、能聽、能吃的博物館。
據(jù)王天喜介紹,能看,就是食客食府的走動中、就餐中,隨時隨地就能看到遍布于食府各個區(qū)域的展柜展品、身著唐代服飾“堂倌”的門廳迎客和各種古代食盒盛裝的官府菜點,讓你在品味美食的同時,又能直觀地欣賞到蕓蕓眾多的精美藏品,達到養(yǎng)眼善口、暢神悅情的享受。能聽,就是在就餐時、參觀時,你能聽到堂倌上菜時那高昂滄桑的叫賣聲,聽到服務(wù)員像講故事那樣朗朗動聽的講解聲,猶如飲下一杯美酒,令你心情飛悅,通神豁達。能吃,就是在參觀歷代官府老物件后,又能“如影隨形”地品嘗到老洛陽食府為您烹制的官府條子肉、紅扒牛掌、井水燕菜、銀條蝦仁、金條銀餅等官府文化大菜,享受到官府人家“當(dāng)年”曾經(jīng)享用的饕餮大宴。
王天喜說,博物館“走進”食府,給彼此之間帶來了相互借力的機遇。食府的地域名吃、官府菜點給來館參觀的賓客帶來了品味美食、養(yǎng)眼善口、暢神悅情的莫大享受。而博物館的伊尹銅像、飲食器皿、飲食民俗等文化“內(nèi)存”,則彌補了食府文化內(nèi)涵的不足,點綴了食府的文化亮點,烘托了食府的文化氛圍,極大地提升了老洛陽企業(yè)文化品牌的附加值和社會影響力。
通過這些傳世精美、款式多樣、銹跡斑駁的藏品,不僅讓我們領(lǐng)略到古人在飲食生活方面的聰慧和講究,更讓后人感受到中華飲食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同時也為老洛陽人敬畏文化、志存高遠的前瞻視覺和遠大抱負所折服。文明記憶,文化縮影,經(jīng)過老洛陽人的重拾和梳理,愈發(fā)顯得彌足珍貴和璀璨耀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