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華
2011年是蘇東劇變、蘇共亡黨、蘇聯解體20周年。2010年4月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率代表團訪問俄羅斯。4月28日,代表團在俄羅斯國家杜馬與俄羅斯共產黨代表座談蘇共失敗的原因與教訓。參加座談的原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現俄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席盧基揚諾夫向代表團扼要介紹了他最近在莫斯科大學講學講稿的主要內容。在談到蘇聯解體過程中蘇共領導層的責任與西方因素時,他逐字逐句地引用了1991年11月剛卸任一年多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美國休斯敦的一次公開演講,并告知刊載此材料的俄文網站。
撒切爾夫人的演講可謂是開誠布公、毫不掩飾。從中看出,她在蘇聯瓦解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她自己對此并不隱瞞,且樂于公之于眾。
以下是撒切爾夫人的演講內容:
? “蘇聯是一個對西方世界構成嚴重威脅的國家。我講的不是軍事威脅。從本質上講,軍事上的威脅并不存在。我們這些國家裝備精良,包括核武器。
我指的是經濟上的威脅。借助計劃政策,加上獨特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刺激手段相結合,蘇聯的經濟發(fā)展指標很高。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過去比我們高出一倍。如果再考慮到蘇聯豐厚的自然資源,如果加以合理地運營,那么蘇聯完全有可能將我們擠出世界市場。
因此,我們一直采取行動。旨在削弱蘇聯經濟,制造其內部問題。
主要的手段是將其拖進軍備競賽。我們知道,蘇聯政府遵守蘇聯和其北約對手軍備均等的原則。結果,蘇聯裝備花費占去了預算的15%,而我們這些國家是5%左右。這自然就造成了蘇聯要緊縮在生產居民大眾消費品上的投入。我們希望借此引發(fā)蘇聯居民大規(guī)模的不滿。我們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泄露”我們擁有武器的數量。有意夸大,以誘使蘇聯加大軍備投入。
我們的政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利用蘇聯憲法上的漏洞。蘇聯憲法在形式上允許任何一個加盟共和國(只需憑著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的簡單多數)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脫離蘇聯。當然,由于共產黨和強力部門的凝聚作用,長時間里這一權利實際上很難實現。但這一憲法漏洞還是給實施我們的政策留下了未來的可能。
遺憾的是,無論我們如何努力,蘇聯的政治形勢長期保持十分穩(wěn)定。后來我們(主要是美國)出臺了一項重要政策,就是建立反導彈防御體系。應當承認,當時大多數的專家反對建設反導防御體系。理由是其投入巨大,且不太可靠。而蘇聯可以以更少(約1/5到1/10)的投入即可以“矛”刺穿反導之“盾”。但不管怎樣,我們提出發(fā)展反導防御體系,目的是希望蘇聯同樣建造類似高造價的系統(tǒng)。令我們十分惋惜的是,蘇聯政府沒有采取行動,只是限于發(fā)表政治抗議。
我們由此陷入了困境。不過,很快便得到情報,說蘇聯領袖逝世后,經我們幫助的人可能繼任,借助他能夠實現我們的想法。這是我的專家智囊的評估意見(我周圍始終有一支很專業(yè)的蘇聯問題智囊隊伍,我也根據需要促進和吸引蘇聯境內對我們有用的人才出國移民)。
這個人就是米·戈爾巴喬夫。我的智囊們對此人評價是:不夠謹慎,容易被誘導,極其愛好虛榮。他與蘇聯政界大多數精英關系良好,因此,通過我們的幫助,他能夠掌握大權。
“人民陣線”(指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也就是戈爾巴喬夫執(zhí)政的蘇聯后期,在波羅的海等加盟共和國境內興起的、以“求主權、謀獨立”為旗號的民族政治勢力組織)的活動不需要太大的花費,主要是一些復印、印刷設備的開支和對骨干的資金支持。而支持蘇聯礦工長時間罷工的花費要多得多。
專家智囊中間圍繞以下一個問題爭論激烈、分歧很大:是否推舉葉利欽作為“人民陣線”的領袖,進而推選其進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接下來成為俄羅斯領導人(以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對抗)。智囊團多數人的意見是反對葉利欽的提名,考慮到他過去的經歷和個性特點。
不過,后來經過多次接觸和約定,還是決定“推出”葉利欽。葉利欽費了很大的力氣,勉強當選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隨即便通過了俄羅斯主權獨立宣言。有人發(fā)問,俄羅斯獨立于誰?整個蘇聯當時不都是圍繞俄羅斯為中心構成的嗎?蘇聯的解體真正開始了。
在1991年“8·19”事件期間,我們也給葉利欽以極大的支持。當時蘇聯上層少數人隔離了戈爾巴喬夫,企圖恢復維系蘇聯統(tǒng)一的制度。葉利欽的支持者堅持住了,并且掌握了控制強力部門的絕大部分(雖然不是全部)實權。
其余所有的蘇聯加盟共和國,借機宣布自己的主權(當然,多數共和國在形式上并未排除聯盟地位)。
這樣一來,事實上現在蘇聯已經解體了,不過在法律上蘇聯還存在。我負責任地告訴諸位,不出一個月的時間你們就會聽到法律上蘇聯解體的消息。
撒切爾夫人在掌聲中走下講壇,與每一位人握手后,穿過會議廳離開。
我們返回俄羅斯。大約兩周后,就聽到了簽署“別洛韋日協(xié)議”(指1991年12月8日由斯·舒什克維奇、鮑·葉利欽、列·克拉夫丘克等人代表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簽署的宣布蘇聯停止存在和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xié)定。協(xié)議簽署后,葉利欽首先致電當時美國總統(tǒng)布什,向其通報情況。)的消息。
后來發(fā)生的事,大家有目共睹。
(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