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志鵬,羅 剛,賈宏福,王 磊,付兆友
(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第六地質大隊,新疆哈密839000)
新疆坡北礦區(qū)ZK2-6孔屬深部找礦項目,設計孔深1650 m,設計傾角90°,終孔口徑≮75 mm,巖礦心采取率≮80%。于2011年由A機臺進行第一次施工,期間在施工至839 m,因孔壁嚴重剝落超徑而發(fā)生斷鉆桿事故,找不到事故頭而失敗。2012年由B機臺進行第二次施工,在施工至890 m時,因沖洗液性能的突變,導致孔壁失穩(wěn),發(fā)生斷鉆桿事故,處理無果,以失敗告終。同年由我單位進行第三次施工,以95 mm口徑施工,采用凈化水進行沖洗液的配制,大大提高了沖洗液的性能,成功穿過強蝕變帶,在893 m下入91 mm套管,換77 mm口徑繼續(xù)施工。在施工至1074 m時,在937 m處鉆桿折斷,在處理斷鉆桿事故的過程中,因操作問題,發(fā)生卡鉆事故,處理失敗。2013年我單位用XY-6B型鉆機對ZK2-6孔重新施工,通過優(yōu)化鉆孔結構,采用多功能復合劑MBM和抗鹽GTQ沖洗液體系等技術措施,于2014年10月完成了該孔的施工。
工作區(qū)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屬典型的大陸性極端干旱氣候。氣溫四季及晝夜溫差極大,年平均氣溫5~6℃。春、秋季風沙大,對工作有一定影響,風力一般3~4級,最大可達7級。夏季酷熱干旱,6~9月份最高氣溫可達50~60℃,月平均氣溫28~31℃。冬季嚴寒,最低氣溫在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氣溫-30℃,月平均氣溫-13~25℃。每年4~10月為最佳野外工作時間。
工區(qū)超基性巖體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沖洪積砂礫石層覆蓋,局部偶見有超基性巖零星露頭。礦化帶內巖石蝕變較強,蝕變類型主要有:蛇紋石化、纖閃石化、伊丁石化、滑石化、透閃石化、綠泥石化;該蝕變帶的巖石松軟、疏脆,膠結性差,吸水易膨脹剝落,孔壁極不穩(wěn)定,鉆進過程中常出現孔壁剝落,坍塌、超徑等現象,是導致無法加桿、埋鉆、鉆桿折斷等事故的主要因素。
工區(qū)經歷了多次的構造變動,褶皺和斷裂極為發(fā)育。褶皺以區(qū)域性緊密線狀褶皺為主,斷裂構造主要呈北東向、北東東向,區(qū)域性深大斷裂為該區(qū)主要構造格架,控制著區(qū)內地層、構造、巖漿巖的分布。
(1)地層局部蝕變強烈,遇水剝落,超徑嚴重,易發(fā)生斷鉆桿事故。深部孔段會鉆遇強烈蝕變帶,由于蝕變地層頻繁出現,連續(xù)不斷,層厚0.5~30 m。蝕變層易受沖蝕剝離形成“超徑”,如果沖洗液使用不當,會出現孔壁坍塌及剝落現象,護壁極其困難。鉆進蝕變破碎時,回次進尺短(每回次40~60 cm),取心次數頻繁,鉆進效率低,不利于孔壁穩(wěn)定。超徑嚴重孔段易發(fā)生斷鉆桿事故。
(2)沖洗液性能維護困難。因受地下水(鹵水)的侵蝕,常見沖洗液材料配制的沖洗液性能極不穩(wěn)定。主要表現為新沖洗液循環(huán)不久后,粘度降低、失水量增大、攜帶巖粉能力變差等。沖洗液中的固相材料絮凝沉淀、粘度降低易造成孔壁不穩(wěn),發(fā)生埋鉆事故。失水量增大加劇了蝕變地層(水敏性地層)失穩(wěn)。采用增加重晶石用量提高沖洗液密度護壁的方法則又造成泵壓增高,水泵工作負荷大,沖洗液性能亦不能保持穩(wěn)定。
(3)蝕變地層巖粉顆粒粗,排出困難,鉆頭壽命短。施工過程中發(fā)現,強蝕變地層遇水會發(fā)生一定的徑向膨脹,經鉆具回轉后剝落在沖洗液中,造成沖洗液中巖粉多,從而導致泵壓高,造成施工效率低。蝕變地層中產生的大顆粒巖粉(見圖1)多懸浮在深部孔段以及沉淀在孔底,不能被沖洗液攜帶出孔內,形成“二次磨損”,加之孔壁不穩(wěn)定,提鉆后會發(fā)生掉塊,每次下鉆都要掃孔,造成鉆頭壽命過短;在掃孔過程中,易發(fā)生鉆桿折斷和埋鉆事故。
圖1 蝕變地層大顆粒巖粉
(5)安全隱患多。施工至深部孔段后,孔內阻力大、鉆具質量大,致使設備動力不足,器具強度保險系數降低;泵壓高,導致水泵高壓部分、鉆桿連接薄弱處損壞幾率變大,施工中發(fā)生過水泵泵頭、三通以及多處鉆桿接手被高壓水流損壞的情形,給施工安全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
ZK2-6孔鉆孔結構設計,在不超過鉆機扭矩和提升力時,P系列盡量達到最深孔,以保證后期施工的順利。另外考慮到深孔施工泵壓可能偏高會抵消鉆頭上單位鉆壓,同時為保證一定的環(huán)狀間隙利于巖粉排出,以及避免因泵壓過高導致水泵損壞,終孔口徑增大到77、78 mm。最終采用的鉆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ZK2-6孔鉆孔結構設計
該孔各階段鉆進方法如下。
表1 ZK2-6孔鉆進技術參數表
隨著孔深的增加,適當減小壓力,在強蝕變層施工時,轉速不宜太快,一般采用260~360 r/min。轉速太快,易發(fā)生堵心。泵量宜小,避免泵壓過高無法鉆進,還防止泵量過大在孔壁超徑孔段形成渦流沖刷孔壁。
轉速是影響金剛石鉆頭鉆速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條件下,轉速越快,鉆速也越高。由于鉆機性能、鉆桿質量、孔內阻力和鉆孔軌跡等因素影響,隨著孔深的增加,轉速應逐步下降。
4.5.1 沖洗液性能要求與選型
在蝕變破碎地層鉆進時,沖洗液都必須具有良好的護壁、攜帶與清除巖粉的能力,且性能要保持穩(wěn)定。以避免巖粉在下部孔段以及孔底的積蓄,避免鉆頭的過度磨損以及預防泵壓高和埋鉆事故的發(fā)生。用一般的泥漿材料配制沖洗液,受鹵水影響,沖洗液性能很難保持穩(wěn)定,攜帶巖屑能力差。為了保證沖洗液的性能穩(wěn)定,需要抗鹵水侵的沖洗液材料。經過對各種沖洗液材料的多次實驗,最后選用MBM—GTQ材料與鹵水配制沖洗液,該沖洗液能滿足施工要求,沖洗液在處理斷鉆桿事故的過程中,孔壁無剝落,給事故處理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
4.5.2 沖洗液配制
(1)建立泥漿站。為保證沖洗液性能,我們在坡北工區(qū)建設了泥漿站。以XY-4型鉆機為沖洗液攪拌機,攪拌轉速100~200 r/min,一次攪拌量可達10 m3。站內配備沖洗液測試儀器,以保證沖洗液性能穩(wěn)定。
(2)MBM-GTQ沖洗液的攪拌泥漿站建立以后,進行了試攪拌,材料量由少到多并記錄沖洗液性能,以驗證試驗配方并優(yōu)選出最佳配方。試驗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MBM鹵水泥漿體系室內試驗
4.5.3 沖洗液配方及性能
最終使用的MBM-GTQ沖洗液基本配方:1 m3鹵水+2~3 kg純堿+40~50 kg多功能劑MBM+2.5 kg抗鹽共聚物GTQ。
泥漿性能:失水量14 mL/30 min,漏斗粘度35 s,pH 值 9,密度 1.07 g/cm3。
為了防止孔壁剝落過快,巖粉過多,可以適當提高沖洗液密度,其目的是提高液柱壓力,平衡地層壓力,預防并避免壓力失衡;若沖洗液粘度過高導致泵壓過高無法鉆進則使用稀釋劑降低粘度。若需要提高粘度,加入適量抗鹽共聚物;若要加大沖洗液密度,可加入重晶石粉。
4.5.4 沖洗液使用與維護
(1)性能測試。由技術人員或機長做好對沖洗液性能的測定,每班至少測定2次(鉆遇復雜地層則增加測定次數),結合地層變化情況,對沖洗液性能進行調整。
(2)性能調整。根據地表沖洗液性能指標情況、施工地層的變化,補充新液或更換新漿,禁止直接在沖洗液中加入清水。原則上孔內需要什么就補什么,保留有效固相去除無效固相。
(3)巖粉清除。按照現場地形盡量增大沖洗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容積。循環(huán)槽長度≮20 m、沉淀池容積≮1 m3、泥漿池容積≮3 m3。沉淀池設置在循環(huán)槽拐彎處,保證沖洗液更好地凈化,及時清除有害固相。
4.6.1 孔內事故的預防
預防孔內事故的關鍵是保證沖洗液的質量及循環(huán)暢通,保持孔內清潔。預防卡、埋、燒鉆事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根據巖層特性,正確掌握沖洗液與套管的配合使用。
(2)金剛石鉆頭鉆進,應保證鉆桿絲扣連接密封,水泵要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在易坍塌巖層提鉆時要進行鉆孔回灌,預防孔內事故的發(fā)生。要正確操作,隨時注意孔內情況,發(fā)現異常就及時判斷和處理。
(3)開車、磨孔前(掃彈卡、斷頭等)務必輕壓力,緩慢嘗試幾次釋放離合器,確認無反車現象再開始轉動。
(4)每班檢測沖洗液性能參數,適時更換,以保證沖洗液性能的穩(wěn)定。
4.6.2 孔內事故的處理過程
(2)偏斜成功后,在鉆進至866 m時,由于提鉆時操作失誤,粗徑鉆具跑鉆掉入孔內,打撈無效后,在844 m處第二次進行偏斜。
(3)偏斜成功后,鉆進至967 m時,由于831~849 m之間超徑嚴重,發(fā)生鉆桿折斷事故,打撈無效后,在841 m處進行第三次偏斜。
為了順利完成此次深孔施工任務,單位成立了坡北銅鎳礦鉆探施工項目部,項目部以“三控三管一協(xié)調”為主要內容,負責機臺施工,確保機臺生產任務的全面完成。
施工中,項目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體系,重點從鉆探設計編寫、鉆探施工方法選擇、鉆進技術參數確定、泥漿性能檢測與維護使用、鉆孔質量保證措施落實與監(jiān)控、事故預防以及鉆孔施工數據收集、經濟技術指標計算、鉆孔技術資料收集歸檔等方面開展技術管理工作,加強了現場鉆探技術管理,指導了機臺生產,保證了鉆孔順利完工。
技術管理方法和具體措施如下。
(1)技術會議。結合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由項目部發(fā)起并組織現場技術會議,研究分析問題原因提出技術方案和措施。
(2)技術指導。由鉆探技術人員指導機臺嚴格按照鉆孔設計開展鉆孔施工,明確技術要求。指導施工過程中的鉆頭選擇、鉆進參數選擇、沖洗液配置和維護、事故預防和隱患排查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工作,做到技術落實、措施可控。
(3)質量保證措施。由項目部監(jiān)督機臺按照《地質巖心鉆探規(guī)程》(DZ/T 0227—2010)規(guī)定以及深孔施工技術方案開展工作,保證鉆孔質量達標。
(4)施工數據收集整理與歸檔。由項目部建立鉆孔數據收集要求和具體內容,由現場鉆探技術員負責收集和整理。按照坡北銅鎳礦地質項目組要求,由鉆探施工項目部協(xié)調落實相關部門、人員及時填寫鉆探技術檔案,由鉆探技術員負責具體管理,提交單位檔案室和相關部門歸檔。
坡北工區(qū)位于羅布泊腹地,區(qū)內鮮有動植物。環(huán)保工作主要是避免和減少對施工區(qū)和生活區(qū)周圍環(huán)境的破壞。
在工地低矮處挖建廢液池,將現場的機械廢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廢液、生活廢水、廢沖洗液引入廢液池,然后用石灰固化并掩埋處理。
車輛盡量利用已有道路行駛,杜絕車輛在原始地貌(戈壁灘)上隨意碾軋。
對生產中產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做掩埋處理。
鉆探施工是一項涉及地上、地下眾多因素且又隱蔽的工程,只有各個因素有效、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坡北工區(qū)ZK2-6孔在施工中遇到了諸多困難,但最終得以完工。
坡北工區(qū)ZK2-6鉆孔的終孔,標志著我單位對破碎蝕變地層的施工有了重大突破。我單位在深孔復雜地層施工技術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1)深孔復雜地層施工技術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員工操作技術水平趨于成熟。
(2)以MBM—GTQ為主的沖洗液體系,解決了在鹵水條件下配制性能穩(wěn)定的沖洗液的難題、解決了鉆遇強烈蝕變地層保護孔壁的難題。實踐證明,它是一種有效且經濟的方法,它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值得推廣。
(3)采用技術手段和MBM—GTQ沖洗液體系相結合,完成了210 m的蝕變層鉆進,蝕變層最厚達30 m。為以后在深孔復雜地層鉆進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4)掌握了深孔復雜地層鉆進工藝技術,深孔鉆探事故處理經驗更加豐富,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1] 付 帆,胡繼良,王新萍,等.地質鉆探新型多功能復合劑研究與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2,39(S2):153-156.
[2] 紀 衛(wèi)軍,陶士先,黃衛(wèi)東,等.抗鹽共聚物在柴達木盆地西部千米科學深鉆施工中的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9,36(S1):29-30.
[3] 高 元宏,楊樹強,陳佰輝,等.青海夏日哈木礦區(qū)地層鉆進特點與鉆探工藝研究[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4,41(10):36-40.
[4] 孫 孝剛,王聰,代敏兵,等.高瓦斯涌水超厚煤系復雜地層的鉆地施工[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4,41(10):45-46.
[5] 鄭 思光.遷安紅山鐵礦破碎復雜地層鉆探施工技術[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2,39(8):15-18,22.
[6] D Z/T 0227—2010,地質巖心鉆探規(guī)程[S].
[7] 李世忠.鉆探工藝學[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
[8] 宋 世杰,陳師遜,楊芳.三山島海上金礦勘查工程ZK3410孔坍塌原因與處理[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4,41(2):26-28,32.
[9] 張 云峰,張敏,郝峰.新疆準東煤田復雜地層鉆進技術[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8,3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