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星]
去年冬天,我做一個關于旅游的項目,時間很緊,需要找個實習生。發(fā)布消息之后,我收到了大量的來信。其中有一個女孩,講述了自己在旅游方面的心得與經(jīng)驗,以及環(huán)游世界的經(jīng)歷。我覺得她的經(jīng)歷與客戶的需求挺吻合,除了沒有辦公室工作經(jīng)驗,其他方面很不錯。 我特別想找那種有不同經(jīng)歷的實習生,而不僅僅是成績好、學校好的乖學生。面試之后,這個姑娘表示自己能吃苦,辦公室里用到的各種工作技能都會好好學。我也覺得,對實習生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于是,拒絕了很多名校的優(yōu)等生,我把這個女孩招進來了。
工作一段時間之后,我有些沮喪地發(fā)現(xiàn),光有經(jīng)歷遠遠不夠,沒有商業(yè)經(jīng)驗的人,很難將經(jīng)歷轉化成洞察力,也無法對客戶的需求有實質性幫助。她常年在國外旅行,對國內的很多情況完全不了解,同時,Word、Excel、PPT等操作軟件,她用起來也不是很熟練。我很努力地說服自己,給她時間,給她機會,畢竟她是我親自招進來的,跟別人比起來她是那么不同,我相信她可以做得到。但又過了一段時間,她依然不行——有進步,但沒我想象的那么大。
半年過去了,我沒有時間再等了,并且那時候領導新派了一個實習生給我,幾乎可以完成80%的輔助工作。
有一天晚上,我跟那個女實習生談到了離開的問題。她很難過。我知道這滋味,堅持了幾個月,我能看到她在努力地讓自己適應這里的一切。但很多時候,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成功的,適合比努力更加重要。我盡可能地向她說明這個道理,但我知道她一定不會相信,還是會覺得是我炒了她。
可就在同一天晚上,我看到一個辭職創(chuàng)業(yè)的前同事發(fā)了一個招聘啟事,是一個組織出境親子夏令營的公司,要求英語好、有國際旅游的豐富經(jīng)驗、喜歡小孩子、有親和力、努力,每個周末幾乎都不在國內,因此最好是單身,并有一定的組織和策劃能力。這簡直就是為我的實習生量身定做的職位,每一條都是那么適合她。我趕緊把這個信息轉給她,并鼓勵她去面試。
三天后她告訴我,準備去那邊上班了,是正式員工,工資比我這里還高出許多。我特別高興,因為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一條路。而在此之前我也很擔心,她會一直陷在實習失敗的陰霾中。 她真的很棒,只是不適合留在我這里。
又半年過去了,我經(jīng)常能收到她在世界各地游歷的照片,看到她在新公司和同事們融洽相處的場景,聽到她重新租了房子,做英式早餐、美式咖啡的消息。她終于回到當初面試時她自己的樣子了,而不是勉強待在我這里努力適應別人、適應環(huán)境。
經(jīng)常有實習生說,領導覺得我不好,不合適,可是我很努力了,好委屈。其實,你真的已經(jīng)很棒了,但是世界好大好大,大到你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地方。但這并不代表你不好,或者你很糟——僅僅是不合適而已。而實習,本身就是一個讓你不斷試錯,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喜好和不足,不斷調整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合適是你的幸運,收獲失敗也是一種幸運。你要知道,實習僅僅是你接觸社會的第一步,誰都無法那么精準地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