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之囧·利比亞——
總理遭綁架 下屬是主謀
在利比亞,政府首腦的安全誰說了算?不是政府軍或者安全部隊,而是民兵組織。
2013年10月,利比亞總理阿里·扎伊丹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一家酒店附近被武裝人員帶走。武裝組織“利比亞革命者指揮室”聲稱綁架扎伊丹,理由是不滿扎伊丹政府在美軍逮捕“基地”組織一名頭目的行動中所扮角色。
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一組織受利比亞政府雇傭,職責是保障首都安全,原則上聽命于國防部和內政部。
經(jīng)歷了數(shù)小時驚魂后,扎伊丹安全獲釋,參與解救的是自稱“援軍”的另一民兵組織。
鑒于軍警力量薄弱,利比亞政府不得不借助民兵力量維持治安,卻無法讓這些武裝完全接受管理,為這出抓也民兵、救也民兵的“捉放曹”鬧劇埋下伏筆。
領導人之囧·韓國——
總統(tǒng)首訪美 發(fā)言人“搶頭條”
樸槿惠出任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tǒng)后,出訪第一站選擇美國,重要意義不言自明,卻被她發(fā)言人的“咸豬手”搶掉了“頭條”。
2013年5月訪美期間,樸槿惠的發(fā)言人尹昶重涉嫌性騷擾韓國駐美大使館一名21歲女雇員。當事女子指認,尹昶重在白宮附近一家酒店內“抓她臀部”,而當她應尹昶重要求前往酒店房間碰面時,后者赤身裸體地出現(xiàn)。
依據(jù)行程,尹昶重涉嫌“作案”的時間正值樸槿惠與美國總統(tǒng)貝拉克·奧巴馬在白宮會談的“重頭戲”上演之際。
這起被韓國媒體稱為“國家恥辱”的丑聞曝光后,樸槿惠訪美成果大打折扣。樸槿惠公開道歉,尹昶重被解職,他的上司、青瓦臺新聞秘書李楠基請辭。
缺錢之囧·美國——
破產(chǎn)、關門“二重奏”
經(jīng)濟不景氣,破產(chǎn)關門在商界比比皆是,卻鮮有以政府或城市為主體的案例。
美國都做到了。
受數(shù)十年來人口外流、城市萎縮等因素影響,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財政枯竭,債務超過180億美元,窮到?jīng)]錢開啟市內路燈的地步。2013年7月,底特律申請破產(chǎn)保護,成為申請破產(chǎn)的美國最大城市。
無獨有偶,因國會未能通過新財政年度臨時撥款預算案,美國聯(lián)邦政府2013年10月宣布近20年來的首次“關張”。這次美國聯(lián)邦政府“關門”持續(xù)了16天,波及范圍上至太空項目、下至國家公園,近至政府雇員、遠至動物熊貓,連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也不得不因此取消當年10月初的亞洲之行。
缺錢之囧·馬耳他——
賣國籍吸金“赤裸裸”
“買房子,贈綠卡”是一些歐美國家吸引外資的辦法之一、也是有海外定居需求人群的一種可行移民方式。如今,歐洲小國馬耳他以最直接的政策迎合這兩種需求:給錢就直接上戶口!
馬耳他議會2013年11月12日同意修改《公民法》,向非歐盟國家的申請者售賣國籍,每個名額標價65萬歐元(約合87萬美元)。
按照馬耳他政府的說法,國家現(xiàn)有赤字水平恐怕很難達到歐盟要求,這一政策意在增加國家收入。
因馬耳他是歐盟成員國,也是申根簽證國家,與美國有免簽協(xié)議。取得馬耳他國籍意味著同時獲得在其他歐盟國家工作和居住的權利,因而頗具吸引力。只是,這一政策太過招搖,在歐盟范圍內引發(fā)爭議,被一些批評者斥為變相“販賣整個歐洲的利益”。
榮譽之囧·意大利——
“戀?!崩县愖h會遭逐
他曾三度出任總理,他十幾年來不停地吃著官司,卻因為總是上訴、借助說服上級法院推翻原判或者設法將案件拖延至“超出訴訟時效”而免除牢獄之災。他就是被稱作意大利政壇“不倒翁”的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
2013年11月27日,老貝遭遇從政以來嚴重打擊。意大利參議院依據(jù)米蘭上訴法院有關一樁逃稅案的判決舉行表決,決定取消貝盧斯科尼參議員身份。
這是近20年來老貝首次丟掉公職,以及讓他屢屢規(guī)避司法懲罰的參議員頭銜。媒體評述,失去參議員的特殊豁免權后,老貝變得更加“脆弱”,很難再像當年擔任總理時那樣“刀槍不入”,將諸多丑聞和官司一一擺平。
榮譽之囧·沙特——
首入“非?!币馔饩芙^
榮譽到來時,有人欣喜萬分視作珍寶,有人巋然不動反作推辭。聯(lián)合國大會2013年10月17日投票選舉2014年和2015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沙特阿拉伯歷史上首次當選。但沙特的回應是:不去!
有意思的是,沙特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在當選結果公布后一度表達慶祝情緒,稱沙特“非??粗亍边@次選舉。不料,沙特外交部第二天發(fā)表聲明,拒絕接受非常任理事國席位,理由是安理會在巴以問題、敘利亞沖突和中東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等事務上持“雙重標準”,沒有能夠真正行使其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沙特此舉是就美國對敘政策以及美國與伊朗關系“走近”等表達不滿,“并非針對聯(lián)合國”。
“躺槍”的聯(lián)合國在歷史上首次遇到這種情況后,無奈再次舉行選舉讓約旦“替補”這一空缺。
盟友之囧·美英——
“小伙伴”掉鏈子
2013年8月下旬,美國先前認定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逾越“紅線”。不到一周時間內,美官員不斷放風要動武,美軍迅速完成動武軍事部署,聯(lián)合國調查小組匆匆完成化武取證工作撤離,種種跡象顯示對敘動武難以避免。
作為美國親密盟友,英國政府一如預期追隨“老大哥”,首相卡梅倫于2013年8月底向議會提出軍事干預敘利亞沖突動議,卻出人意料遭到否決,震驚美英政壇。
這不僅是英國議會200多年來首次就戰(zhàn)爭與和平議題否決由政府提出的議案,而且讓美國政府失去最后一個“聯(lián)合行動”的道義旗號。
或許為了避免成為30年來首位沒有得到盟友廣泛支持或以直接保護美國公民為目的而打擊一個國家的美國領導人,奧巴馬在最后關頭對動武選項踩下“剎車”。
莊重之囧·南非——
手語翻譯“忽悠”全世界
南非在2013年12月10日為前總統(tǒng)納爾遜·曼德拉舉行追悼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領導人出席。在全球億萬觀眾的關注下,一名正裝男子站在演講臺前,長時間為包括美國總統(tǒng)貝拉克·奧巴馬在內的重要人物發(fā)言提供手語翻譯。
活動結束后,不少聾啞人團體和組織投訴,這人幾乎沒有“翻譯”出一句話,根本就是“瞎比畫”。這名冒牌手語翻譯現(xiàn)年34歲,名為塔姆桑加·揚奇。他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手語水平“一流”,只是追悼會上精神分裂癥發(fā)作,“看到了天使”,現(xiàn)正接受治療。
南非政府2013年12月13日對所有被這一失誤“忽悠”到的人正式道歉。并稱調查人員將提交“一份全面調查報道”,包括確認什么人雇用他以及他自稱就職的公司,但沒有透露調查將持續(xù)多長時間。南非當局稱,揚奇所屬的翻譯公司老板已經(jīng)失蹤。(據(jù)新華網(wǎng)徐 超/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