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番 崔鳳霞 李園園 高莉 龔舒 張抗 周俊俊 曹曉偉 曹琳青
摘要:以異抗壞血酸鈉發(fā)酵液的前體物質(zhì)2-酮基-D-葡萄糖酸(2KG)為原料,甲醇為溶劑,濃硫酸作催化劑,甲酯化反應4.0h后,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經(jīng)內(nèi)酯化反應生成異抗壞血酸鈉。結果顯示,選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可以降低反應溫度,縮短時間,有利于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收率。確定了較佳工藝條件:投料摩爾比2KG∶甲醇∶氫氧化鈉=1∶15∶1.05,轉化溫度50℃,轉化時間2.0h。在該條件下,異抗壞血酸鈉的重量收率及含量均達96.0%以上。
關鍵詞:2-酮基-D-葡萄糖酸;異抗壞血酸鈉;轉化反應;氫氧化鈉;快速合成工藝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O65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1-003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016
異抗壞血酸鈉()又名赤藻糖酸鈉,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可代謝抗氧劑,其防腐抗氧效果大大超過維生素C,但價格不到其的1/2。對肉制品和海鮮有助色作用,同時也能抑制食品中致癌物質(zhì)亞硝酸鹽的生成,在醫(yī)學上有降血壓、利尿、解毒的作用。目前該產(chǎn)品已廣泛用于肉類、水果、飲料等食品中,還可用于毛紡、電鍍、飼料加工、工業(yè)水處理和石油化工等行業(yè)。
異抗壞血酸鈉制備是以2-酮基-D-葡萄糖酸、甲醇為原料,濃硫酸作催化劑,甲酯化反應4.0h后,經(jīng)內(nèi)酯化用碳酸氫鈉轉化合成粗異維生素C鈉,再經(jīng)兩道精制得成品;由于碳酸氫鈉堿性較弱,與甲酯反應溫和,所需反應溫度較高,反應時間較長,伴隨的副反應增加,使得轉化收率低,原材料費用高,能源消耗高,設備利用率低,粗品質(zhì)量較差。針對碳酸氫鈉作轉化劑轉化合成的缺點,筆者以氫氧化鈉為轉化劑,對整個合成工藝路線進行了優(yōu)化研究。改進后的工藝與原工藝相比,由于氫氧化鈉堿性強,且液堿能與甲醇配成苛性醇溶液,與甲酯反應迅速,所需反應溫度低,使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在較短時間內(nèi)反應生成粗品異抗壞血酸鈉,使反應收率提高;反應溫度由65℃降至50℃,反應時間由4.0h減少至2.0h,且甲醇投加比例減少了10%;收率由92.5%提高至96.5%以上,粗品質(zhì)量高,能源消耗低,且原料液堿價格比碳酸氫鈉低,因此單位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明顯降低,具有明顯經(jīng)濟效益,只得在生產(chǎn)中推廣使用。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與儀器
2-酮基-D-葡萄糖酸(2KG)由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氫氧化鈉,工業(yè)級,含量≥96.5%,由孟州堿廠
提供。
堿性甲醇,含量≥90%,甲醇∶氫氧化鈉按1∶9的比例配制而成。
LC98Ⅱ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北京溫分分析儀器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SGW-5自動旋光儀-多波長,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PHS-4CT精密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
DHG-914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常州華冠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臥式精密視窗恒溫液浴槽,南京潤鴻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碘液,濃度為0.1mol/L,實驗室配制。
1.2 分析方法
轉化率:高效液相色譜儀
pH值:酸度計
D-VCNa含量:碘量法
旋光度:旋光法
1.3 操作步驟
將折純140g的2KG和5g濃硫酸加入560mL甲醇溶劑中,于50℃溫度下酯化反應4.0h后,慢速流加折純54gNaOH的堿性甲醇,控制流加時間1.0h,每0.5h取樣檢測反應產(chǎn)物異抗壞血酸鈉含量及反應液的pH值,計算其轉化率,直至轉化率不再發(fā)生變化,且pH值不低于8.0止,降溫至10℃,進行固液分離,得粗品異抗壞血酸鈉,將其進行水溶解、脫色再結晶,即得成品異抗壞血酸鈉,按美國F.C.C.V標準檢測其各項技術指標。
2 結果與討論
2.1 工藝條件的確定
異抗壞血酸鈉的轉化率定義為產(chǎn)物異抗壞血酸鈉折純重量除以投入反應物2KG的折純重量;異抗壞血酸鈉的含量用碘量法滴定。以轉化率和含量為指標,考察以下因素的影響。
2.1.1 溶劑甲醇投料量。以投折純1mol2KG計,投加氫氧化鈉為1.05mol,50℃下轉化反應2.0h,通過投加不同量的溶劑甲醇試驗,考察其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甲醇投料量的影響 表2 轉化劑投料量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當達到投加比例時,產(chǎn)品質(zhì)量和轉化率基本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比碳酸氫鈉作轉化劑時甲醇投加比例1∶18明顯低,這是因為氫氧化鈉在甲醇中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所致,因此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不但可以合理地降低甲醇的投加量,而且還有效地節(jié)約了成本。
2.1.2 反應轉化劑氫氧化鈉投料量。以投折純1mol2KG計,甲醇投加15mol,保持溫度50℃轉化反應2.0h,通過氫氧化鈉的投加試驗,考察了轉化劑投料比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產(chǎn)品的收率隨氫氧化鈉的投料量增加而逐漸升高,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并不隨氫氧化鈉的投料量增加而提高,而是有一個較佳值,這是由于過量增加轉化劑會增加粗產(chǎn)品中相對雜質(zhì)的含量,降低產(chǎn)品質(zhì)量,綜合考察結果,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時投加量為較佳。
2.1.3 反應時間。以甲醇為溶劑,,保持反應溫度50℃,考察反應時間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反應時間的影響 表4 反應溫度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一定時間內(nèi)適當延長反應時間有利于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收率的提高,當反應時間達到2.0h時,轉化率和D-VCNa含量基本穩(wěn)定于96.0%,再延長反應時間對轉化率影響不明顯,甚至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反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有所降低。因此,較佳的反應時間為2h。
2.1.4 反應溫度。以甲醇為溶劑,,反應時間為2.0h,考察反應溫度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溫度過高或過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收率都會降低,50℃為最佳反應溫度。
2.2 產(chǎn)品質(zhì)量驗證
采用上述確定的原料配比和工藝參數(shù),制備成品,結果見表5所示:
表5 質(zhì)量檢測結果
由表5可以得出,采用新工藝制備的,其質(zhì)量均能達到美國F.C.C.V標準。
3 結語
以2KG為原料,甲醇作反應物,濃硫酸作催化劑,采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原料投料比為,最佳轉化時間為2.0h,溫度為50℃,這樣可以有效地有更高收率地制備,相對于目前實際生產(chǎn)方法,本工藝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短,甲醇用量少,不但節(jié)約了能源,也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具有較好的潛在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來祥.食品添加劑——異維生素C鈉的應用[J].生物學雜志,1999,4(16).
[2] 王健祥,顧立新,等.固體超強酸SOj-/SiO-TiO催化合成異維生素c鈉[J].應用化學,2005,22(12).
[3] 張文華.異抗壞血酸鈉合成生產(chǎn)工藝的改進[J].浙江化工,2004,6(35).
[4] 顧立新,王元春,王健祥.異維生素c鈉一步法合成工藝研究[J].化學世界,1999,(5).
[5] 王敬臣,崔鳳霞,任蓓蕾.異維生素C鈉的轉化新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2010,1(42).
作者簡介:李月番(1975—),女,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微生物化工合成。
(責任編輯:秦遜玉)endprint
摘要:以異抗壞血酸鈉發(fā)酵液的前體物質(zhì)2-酮基-D-葡萄糖酸(2KG)為原料,甲醇為溶劑,濃硫酸作催化劑,甲酯化反應4.0h后,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經(jīng)內(nèi)酯化反應生成異抗壞血酸鈉。結果顯示,選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可以降低反應溫度,縮短時間,有利于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收率。確定了較佳工藝條件:投料摩爾比2KG∶甲醇∶氫氧化鈉=1∶15∶1.05,轉化溫度50℃,轉化時間2.0h。在該條件下,異抗壞血酸鈉的重量收率及含量均達96.0%以上。
關鍵詞:2-酮基-D-葡萄糖酸;異抗壞血酸鈉;轉化反應;氫氧化鈉;快速合成工藝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O65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1-003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016
異抗壞血酸鈉()又名赤藻糖酸鈉,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可代謝抗氧劑,其防腐抗氧效果大大超過維生素C,但價格不到其的1/2。對肉制品和海鮮有助色作用,同時也能抑制食品中致癌物質(zhì)亞硝酸鹽的生成,在醫(yī)學上有降血壓、利尿、解毒的作用。目前該產(chǎn)品已廣泛用于肉類、水果、飲料等食品中,還可用于毛紡、電鍍、飼料加工、工業(yè)水處理和石油化工等行業(yè)。
異抗壞血酸鈉制備是以2-酮基-D-葡萄糖酸、甲醇為原料,濃硫酸作催化劑,甲酯化反應4.0h后,經(jīng)內(nèi)酯化用碳酸氫鈉轉化合成粗異維生素C鈉,再經(jīng)兩道精制得成品;由于碳酸氫鈉堿性較弱,與甲酯反應溫和,所需反應溫度較高,反應時間較長,伴隨的副反應增加,使得轉化收率低,原材料費用高,能源消耗高,設備利用率低,粗品質(zhì)量較差。針對碳酸氫鈉作轉化劑轉化合成的缺點,筆者以氫氧化鈉為轉化劑,對整個合成工藝路線進行了優(yōu)化研究。改進后的工藝與原工藝相比,由于氫氧化鈉堿性強,且液堿能與甲醇配成苛性醇溶液,與甲酯反應迅速,所需反應溫度低,使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在較短時間內(nèi)反應生成粗品異抗壞血酸鈉,使反應收率提高;反應溫度由65℃降至50℃,反應時間由4.0h減少至2.0h,且甲醇投加比例減少了10%;收率由92.5%提高至96.5%以上,粗品質(zhì)量高,能源消耗低,且原料液堿價格比碳酸氫鈉低,因此單位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明顯降低,具有明顯經(jīng)濟效益,只得在生產(chǎn)中推廣使用。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與儀器
2-酮基-D-葡萄糖酸(2KG)由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氫氧化鈉,工業(yè)級,含量≥96.5%,由孟州堿廠
提供。
堿性甲醇,含量≥90%,甲醇∶氫氧化鈉按1∶9的比例配制而成。
LC98Ⅱ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北京溫分分析儀器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SGW-5自動旋光儀-多波長,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PHS-4CT精密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
DHG-914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常州華冠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臥式精密視窗恒溫液浴槽,南京潤鴻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碘液,濃度為0.1mol/L,實驗室配制。
1.2 分析方法
轉化率:高效液相色譜儀
pH值:酸度計
D-VCNa含量:碘量法
旋光度:旋光法
1.3 操作步驟
將折純140g的2KG和5g濃硫酸加入560mL甲醇溶劑中,于50℃溫度下酯化反應4.0h后,慢速流加折純54gNaOH的堿性甲醇,控制流加時間1.0h,每0.5h取樣檢測反應產(chǎn)物異抗壞血酸鈉含量及反應液的pH值,計算其轉化率,直至轉化率不再發(fā)生變化,且pH值不低于8.0止,降溫至10℃,進行固液分離,得粗品異抗壞血酸鈉,將其進行水溶解、脫色再結晶,即得成品異抗壞血酸鈉,按美國F.C.C.V標準檢測其各項技術指標。
2 結果與討論
2.1 工藝條件的確定
異抗壞血酸鈉的轉化率定義為產(chǎn)物異抗壞血酸鈉折純重量除以投入反應物2KG的折純重量;異抗壞血酸鈉的含量用碘量法滴定。以轉化率和含量為指標,考察以下因素的影響。
2.1.1 溶劑甲醇投料量。以投折純1mol2KG計,投加氫氧化鈉為1.05mol,50℃下轉化反應2.0h,通過投加不同量的溶劑甲醇試驗,考察其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甲醇投料量的影響 表2 轉化劑投料量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當達到投加比例時,產(chǎn)品質(zhì)量和轉化率基本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比碳酸氫鈉作轉化劑時甲醇投加比例1∶18明顯低,這是因為氫氧化鈉在甲醇中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所致,因此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不但可以合理地降低甲醇的投加量,而且還有效地節(jié)約了成本。
2.1.2 反應轉化劑氫氧化鈉投料量。以投折純1mol2KG計,甲醇投加15mol,保持溫度50℃轉化反應2.0h,通過氫氧化鈉的投加試驗,考察了轉化劑投料比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產(chǎn)品的收率隨氫氧化鈉的投料量增加而逐漸升高,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并不隨氫氧化鈉的投料量增加而提高,而是有一個較佳值,這是由于過量增加轉化劑會增加粗產(chǎn)品中相對雜質(zhì)的含量,降低產(chǎn)品質(zhì)量,綜合考察結果,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時投加量為較佳。
2.1.3 反應時間。以甲醇為溶劑,,保持反應溫度50℃,考察反應時間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反應時間的影響 表4 反應溫度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一定時間內(nèi)適當延長反應時間有利于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收率的提高,當反應時間達到2.0h時,轉化率和D-VCNa含量基本穩(wěn)定于96.0%,再延長反應時間對轉化率影響不明顯,甚至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反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有所降低。因此,較佳的反應時間為2h。
2.1.4 反應溫度。以甲醇為溶劑,,反應時間為2.0h,考察反應溫度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溫度過高或過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收率都會降低,50℃為最佳反應溫度。
2.2 產(chǎn)品質(zhì)量驗證
采用上述確定的原料配比和工藝參數(shù),制備成品,結果見表5所示:
表5 質(zhì)量檢測結果
由表5可以得出,采用新工藝制備的,其質(zhì)量均能達到美國F.C.C.V標準。
3 結語
以2KG為原料,甲醇作反應物,濃硫酸作催化劑,采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原料投料比為,最佳轉化時間為2.0h,溫度為50℃,這樣可以有效地有更高收率地制備,相對于目前實際生產(chǎn)方法,本工藝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短,甲醇用量少,不但節(jié)約了能源,也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具有較好的潛在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來祥.食品添加劑——異維生素C鈉的應用[J].生物學雜志,1999,4(16).
[2] 王健祥,顧立新,等.固體超強酸SOj-/SiO-TiO催化合成異維生素c鈉[J].應用化學,2005,22(12).
[3] 張文華.異抗壞血酸鈉合成生產(chǎn)工藝的改進[J].浙江化工,2004,6(35).
[4] 顧立新,王元春,王健祥.異維生素c鈉一步法合成工藝研究[J].化學世界,1999,(5).
[5] 王敬臣,崔鳳霞,任蓓蕾.異維生素C鈉的轉化新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2010,1(42).
作者簡介:李月番(1975—),女,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微生物化工合成。
(責任編輯:秦遜玉)endprint
摘要:以異抗壞血酸鈉發(fā)酵液的前體物質(zhì)2-酮基-D-葡萄糖酸(2KG)為原料,甲醇為溶劑,濃硫酸作催化劑,甲酯化反應4.0h后,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經(jīng)內(nèi)酯化反應生成異抗壞血酸鈉。結果顯示,選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可以降低反應溫度,縮短時間,有利于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收率。確定了較佳工藝條件:投料摩爾比2KG∶甲醇∶氫氧化鈉=1∶15∶1.05,轉化溫度50℃,轉化時間2.0h。在該條件下,異抗壞血酸鈉的重量收率及含量均達96.0%以上。
關鍵詞:2-酮基-D-葡萄糖酸;異抗壞血酸鈉;轉化反應;氫氧化鈉;快速合成工藝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O65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1-003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016
異抗壞血酸鈉()又名赤藻糖酸鈉,是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可代謝抗氧劑,其防腐抗氧效果大大超過維生素C,但價格不到其的1/2。對肉制品和海鮮有助色作用,同時也能抑制食品中致癌物質(zhì)亞硝酸鹽的生成,在醫(yī)學上有降血壓、利尿、解毒的作用。目前該產(chǎn)品已廣泛用于肉類、水果、飲料等食品中,還可用于毛紡、電鍍、飼料加工、工業(yè)水處理和石油化工等行業(yè)。
異抗壞血酸鈉制備是以2-酮基-D-葡萄糖酸、甲醇為原料,濃硫酸作催化劑,甲酯化反應4.0h后,經(jīng)內(nèi)酯化用碳酸氫鈉轉化合成粗異維生素C鈉,再經(jīng)兩道精制得成品;由于碳酸氫鈉堿性較弱,與甲酯反應溫和,所需反應溫度較高,反應時間較長,伴隨的副反應增加,使得轉化收率低,原材料費用高,能源消耗高,設備利用率低,粗品質(zhì)量較差。針對碳酸氫鈉作轉化劑轉化合成的缺點,筆者以氫氧化鈉為轉化劑,對整個合成工藝路線進行了優(yōu)化研究。改進后的工藝與原工藝相比,由于氫氧化鈉堿性強,且液堿能與甲醇配成苛性醇溶液,與甲酯反應迅速,所需反應溫度低,使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在較短時間內(nèi)反應生成粗品異抗壞血酸鈉,使反應收率提高;反應溫度由65℃降至50℃,反應時間由4.0h減少至2.0h,且甲醇投加比例減少了10%;收率由92.5%提高至96.5%以上,粗品質(zhì)量高,能源消耗低,且原料液堿價格比碳酸氫鈉低,因此單位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明顯降低,具有明顯經(jīng)濟效益,只得在生產(chǎn)中推廣使用。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與儀器
2-酮基-D-葡萄糖酸(2KG)由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氫氧化鈉,工業(yè)級,含量≥96.5%,由孟州堿廠
提供。
堿性甲醇,含量≥90%,甲醇∶氫氧化鈉按1∶9的比例配制而成。
LC98Ⅱ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北京溫分分析儀器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SGW-5自動旋光儀-多波長,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PHS-4CT精密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
DHG-914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常州華冠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臥式精密視窗恒溫液浴槽,南京潤鴻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碘液,濃度為0.1mol/L,實驗室配制。
1.2 分析方法
轉化率:高效液相色譜儀
pH值:酸度計
D-VCNa含量:碘量法
旋光度:旋光法
1.3 操作步驟
將折純140g的2KG和5g濃硫酸加入560mL甲醇溶劑中,于50℃溫度下酯化反應4.0h后,慢速流加折純54gNaOH的堿性甲醇,控制流加時間1.0h,每0.5h取樣檢測反應產(chǎn)物異抗壞血酸鈉含量及反應液的pH值,計算其轉化率,直至轉化率不再發(fā)生變化,且pH值不低于8.0止,降溫至10℃,進行固液分離,得粗品異抗壞血酸鈉,將其進行水溶解、脫色再結晶,即得成品異抗壞血酸鈉,按美國F.C.C.V標準檢測其各項技術指標。
2 結果與討論
2.1 工藝條件的確定
異抗壞血酸鈉的轉化率定義為產(chǎn)物異抗壞血酸鈉折純重量除以投入反應物2KG的折純重量;異抗壞血酸鈉的含量用碘量法滴定。以轉化率和含量為指標,考察以下因素的影響。
2.1.1 溶劑甲醇投料量。以投折純1mol2KG計,投加氫氧化鈉為1.05mol,50℃下轉化反應2.0h,通過投加不同量的溶劑甲醇試驗,考察其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甲醇投料量的影響 表2 轉化劑投料量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當達到投加比例時,產(chǎn)品質(zhì)量和轉化率基本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比碳酸氫鈉作轉化劑時甲醇投加比例1∶18明顯低,這是因為氫氧化鈉在甲醇中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所致,因此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不但可以合理地降低甲醇的投加量,而且還有效地節(jié)約了成本。
2.1.2 反應轉化劑氫氧化鈉投料量。以投折純1mol2KG計,甲醇投加15mol,保持溫度50℃轉化反應2.0h,通過氫氧化鈉的投加試驗,考察了轉化劑投料比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產(chǎn)品的收率隨氫氧化鈉的投料量增加而逐漸升高,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并不隨氫氧化鈉的投料量增加而提高,而是有一個較佳值,這是由于過量增加轉化劑會增加粗產(chǎn)品中相對雜質(zhì)的含量,降低產(chǎn)品質(zhì)量,綜合考察結果,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時投加量為較佳。
2.1.3 反應時間。以甲醇為溶劑,,保持反應溫度50℃,考察反應時間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反應時間的影響 表4 反應溫度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一定時間內(nèi)適當延長反應時間有利于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收率的提高,當反應時間達到2.0h時,轉化率和D-VCNa含量基本穩(wěn)定于96.0%,再延長反應時間對轉化率影響不明顯,甚至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反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有所降低。因此,較佳的反應時間為2h。
2.1.4 反應溫度。以甲醇為溶劑,,反應時間為2.0h,考察反應溫度對轉化率和含量的影響,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溫度過高或過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收率都會降低,50℃為最佳反應溫度。
2.2 產(chǎn)品質(zhì)量驗證
采用上述確定的原料配比和工藝參數(shù),制備成品,結果見表5所示:
表5 質(zhì)量檢測結果
由表5可以得出,采用新工藝制備的,其質(zhì)量均能達到美國F.C.C.V標準。
3 結語
以2KG為原料,甲醇作反應物,濃硫酸作催化劑,采用氫氧化鈉作轉化劑,原料投料比為,最佳轉化時間為2.0h,溫度為50℃,這樣可以有效地有更高收率地制備,相對于目前實際生產(chǎn)方法,本工藝反應溫度低,反應時間短,甲醇用量少,不但節(jié)約了能源,也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具有較好的潛在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來祥.食品添加劑——異維生素C鈉的應用[J].生物學雜志,1999,4(16).
[2] 王健祥,顧立新,等.固體超強酸SOj-/SiO-TiO催化合成異維生素c鈉[J].應用化學,2005,22(12).
[3] 張文華.異抗壞血酸鈉合成生產(chǎn)工藝的改進[J].浙江化工,2004,6(35).
[4] 顧立新,王元春,王健祥.異維生素c鈉一步法合成工藝研究[J].化學世界,1999,(5).
[5] 王敬臣,崔鳳霞,任蓓蕾.異維生素C鈉的轉化新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2010,1(42).
作者簡介:李月番(1975—),女,鄭州拓洋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微生物化工合成。
(責任編輯:秦遜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