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團嘉綠苑小學六(4)班 杜奕琳
鳥媽媽,對不起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團嘉綠苑小學六(4)班 杜奕琳
昨天,爸爸在家里的小花壇里拔雜草的時候,發(fā)現了一顆小“石頭”。這顆小“石頭”和鵪鶉蛋差不多大,不過它是純白色的,摸上去很滑。爸爸把它輕輕拿起來給我看,“這是一顆小小的鳥蛋!”我和爸爸擔心,鳥媽媽回來找不到自己的小寶寶,決定給鳥蛋下面加上幾層保暖的草,先放在外面過一夜,等等鳥媽媽。
可是鳥媽媽萬一不回來怎么辦呢?回到屋里,我們開始做另一手準備了。我上網查到:孵小鳥需要38℃~39℃,鳥媽媽的體溫一般為40.5℃左右。哦,怪不得小朋友都孵不出小鳥,因為人的正常體溫才37℃。家里有什么東西可以把溫度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呢?我想到的是電熱毯和暖寶寶,而爸爸想到的是烘鞋器。有了三個備選,我們開始測溫度,篩選出最適合的方案。電熱毯,溫度太高,而且不能多方位加熱;暖寶寶,溫度還是偏高;烘鞋器,溫度合適,而且比較穩(wěn)定,就它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二天,我們迫不及待地出去看,鳥媽媽還是沒有出現。好吧,那就讓我們來當鳥媽媽吧!
我們跟“小壞”(一只小倉鼠)借了好多它的生活用品。爸爸在一個鐵絲架上固定好烘鞋器,然后在兩片烘鞋器的中間墊上很多棉花,鳥蛋寶寶就被放在棉花中間。為了保持濕度,我們還在架子下面還放了一盆水……我們一直很關心孵化的溫度,爸爸還動手做了一個測溫器,時刻監(jiān)控鳥蛋寶寶的溫度,不時地調整棉花的厚薄,定時給鳥蛋寶寶翻身。
可是百密一疏,我們完全忘記了對濕度的控制,經過大約24小時以后,在一次翻動鳥蛋時,爸爸發(fā)現鳥蛋寶寶由于干燥的緣故破裂了!就像冬天因為干燥人的皮膚會開裂那樣。
我和爸爸好傷心,我很想對鳥媽媽說:“鳥媽媽,對不起”。
指導老師 方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