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巴菲特
來中國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富二代”這詞是什么意思。對很多人來說,巴菲特是個著名的投資家,但對我來說,他只是我的父親。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國中西部小鎮(zhèn)奧馬哈。伴我成長的房子建于20世紀初,1958年父親花費31500美元買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獨棟小屋,沒有圍墻,從廚房的后門出去,就到了別人家。我們養(yǎng)了兩只貓,還有一條叫漢密爾頓的狗。外祖父母住在只隔兩個街區(qū)的房子里,我總是步行到外祖母家,等待我的是加了糖果的冰激凌。
父親至今還生活在那棟小屋里,80歲,每天高興地開著用了20年的車去上班。他說自己幸運,不是因為有了巨大的財富,而是開心他可以做他喜歡的事情。如果你現(xiàn)在某天晚上去我父親家,可能跟我8歲時看到的場景是一樣的:父親穿著普通的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里,吃三明治和炸土豆條,享受生活。
我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寬容是我在家中汲取到的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
我們的童年生活和普通的美國孩子沒有什么區(qū)別。那時父親還沒有這么大名氣,也不算富有。我要給家里做雜務,才能掙得很少的零用錢。直到我20歲,父親的財富積累才被世界津津樂道,但父親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父親一直跟我們說,幸??鞓肥悄阋非蟮摹eX是跟隨著你的幸福和工作而來的,而不應該引領你的工作。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最好你的興趣能夠養(yǎng)活自己。
在家里,母親主要負責我們生活和教育的具體事務,而父親則起著“精神領袖”的作用。父親在家工作,長時間待在書房里,全神貫注研究大量深奧書籍。雖然他的“手稿”中寫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績效分類等內容,但他卻可以輕松達到沉思入定的境界。
父親的書房沒有“禁止入內”的牌子,但我們也很少打擾他。太過頑皮的哥哥也曾被象征性地關過“禁閉”,但我從小就很安靜,也很聽話。父親常常穿著卡其布褲子和一件破舊的毛衣從書房里走出來,身上帶著一種幾近圣潔的平靜。他常常鼓勵我們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并且專注其中。
我是一個音樂人,曾經(jīng)為了演出到處募集資金。很多人聽到我的姓氏,知道了我是“股神”的兒子。他們總會問我:“沃倫·巴菲特的兒子還需要募集資金嗎?”實際上,父親從未給過我大筆的金錢。我需要募集百分之九十的資金,而父親只會出百分之十。父親贊同一句話:“有時你給孩子一把金湯匙,沒準是把金匕首?!?/p>
我也曾向父親借過錢。那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30歲的時候,我向父親借錢買房。他說,借錢給我會破壞我們純潔的父子關系,自己貸款買吧,自己還。當時我很生氣,可是很快我就理解了父親。他那么做是因為愛我和尊重我。
眾所周知,早在2006年,我的父親就將他的大部分財產(chǎn),大約370億美元捐給了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他還設立了三個“10億美元”的慈善捐贈基金,分別由我們三個孩子進行管理。在此之前的三個月,父親跟我們有交代,比爾·蓋茨基金會有很好的架構,有充分的人力資源能把這個慈善的事情做得更好。已經(jīng)50多歲的我,雖然肩負著10億美金的龐大數(shù)額的管理責任,但這筆錢最終還是要捐出去的。巴菲特家族沒有設立龐大的信托基金,我們兄弟姐妹三人在年滿19歲后,每人獲得了一筆數(shù)額非常有限的財產(chǎn)。我繼承的是我祖父留下的9萬美元。
在我看來,價值觀才是穩(wěn)定的貨幣。自由、平等、言行一致、專注和幽默,都是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東西。我們兄弟姐妹三人,哥哥是農場主兼攝影師,姐姐是家庭主婦,我是一個音樂家。很多人問我們,為什么不去繼承父親的事業(yè)?我用父親對我說過的一段話答復:“兒子,咱們倆其實做的是同一件事。音樂是你的畫布,伯克蒂爾(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公司)是我的畫布,我很高興每天都在畫布上添幾筆?!保ㄕ浴杜俊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