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斌
黑龍江省肇東市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肇東 151100
腹腔鏡下酒精硬化聯合開窗術治療肝囊腫23例的療效觀察
于立斌
黑龍江省肇東市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肇東 151100
目的:觀察腹腔鏡下酒精硬化聯合開窗術治療肝囊腫23例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46例行手術治療的肝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臨床全面檢查和病理檢查得到確診。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列入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23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進行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和住院時間均要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應用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對肝囊腫患者進行治療,療效確切,且患者恢復時間短。
腹腔鏡;酒精硬化;開窗術;肝囊腫
肝囊腫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較高,主要致病因素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酗酒等。在臨床治療肝囊腫時,手術療法是常用方法,此法有著治療徹底、不易復發(fā)等優(yōu)點。為了比較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在治療肝囊腫中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對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46例肝囊腫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共有46例肝囊腫患者在我院行手術治療,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列入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23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為32~70歲,平均年齡為(50.5+3.4)歲,病程為3個月至2年,平均病程為(1.5+0.6)年;觀察組中,男12例,女11例,年齡為35~72歲,平均年齡為(50.3+2.8)歲,病程為2個月至2.5年,平均病程為(1.2+0.9)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麻醉師按照常規(guī)對所有患者行全麻,麻醉方式均為氣管插管,手術開始前,按照常規(guī)放置胃管,選取最佳手術顯露面。
1.2.1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進行治療 選取患者的右上腹肋緣處,行切口;將患者肝臟表面的囊壁予以切除,并將囊液吸盡;使用氬氣刀對囊壁的內壁進行燒灼,以對患者的囊壁細胞進行徹底破壞;針對囊腫較大的患者,需在原有的囊腫部位填塞適量的醫(yī)用大網膜,手術結束后安置引流管后,然后逐層關閉腹腔。
1.2.2 觀察組患者應用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進行治療 具體手術操作如下:建立有效的人工氣腹,并將患者的氣腹壓力調節(jié)為15mmHg[1];將套管針置入患者的劍突下和患者的右腋前線的肋緣下以及右肋緣下的鎖骨中線處,針對反復性的肝囊腫患者,可于囊腫定位處行切口,以便于置入治療器械;置入腹腔鏡,對肝囊腫和患者的腹腔情況進行全面的觀察,記錄囊腫的大小及其具體位置,仔細觀察囊腫和患者的膽囊及大血管的具體位置關系;行穿刺,并對囊液的性質進行判斷,選取肝囊腫的最薄弱處行切口,使用吸引器將囊液吸凈,然后使用鉤鉗將囊壁提起,并同時使用超聲刀將囊壁切斷,充分暴露囊腔,為開窗引流做好準備;囊壁送病理檢查,繼續(xù)推進腹腔鏡,若發(fā)現囊壁上有隆起或者結節(jié)的時候,一并活檢或者切除送病理檢查,可冰凍病理,能盡快診斷出結果。使用電凝刀進行止血,可使用氬氣刀對手術后殘余的囊壁進行徹底的燒灼[2],并使用碘酊進行涂抹和消毒,以避免術后的復發(fā)情況;術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待臨床檢查顯示患者的肝臟內不存在積液時,便可進行拔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術中的出血量及住院時間。
1.4 療效判定標準[3]痊愈: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好轉: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明顯變化。治療有效例數=痊愈例數+顯效例數+好轉例數。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的比較 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100.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5.7%。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及總住院時間的比較 手術中,對照組患者的出血量為(310±40)ml,觀察組則為(58 ±10)m l,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住院總時間為5~7d,平均住院時間為(6.0+0.4)d,對照組患者的住院總時間為9~14d,平均住院時間為(12.1+0.6)d,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于肝囊腫的發(fā)病部位比較特殊,因此傳統(tǒng)治療多采取開腹手術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該術式下,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口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多[4],因此術后的恢復時間也較長。而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中,患者的出血量較少,恢復快。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住院總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提示,應用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對肝囊腫患者進行治療,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1]張以滔,王慶軍.腹腔鏡下酒精硬化加開窗術治療肝囊腫46例 [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2(6):913-914.
[2]陳衛(wèi)彬,吳水來,譚明揚,等.肝囊腫腹腔鏡與開腹開窗術的對比觀察[J].廣東醫(yī)學,2011,27(7):1073-1074.
[3]吳為.腹腔鏡下開窗術治療肝囊腫臨床分析 [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8):32-33.
[4]谷春偉,陳偉,吳浩榮,等.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25例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25(5):755-757.
R657.3+3
A
1007-8517(2015)11-0070-02
2015.03.29)
于立斌(1973-),本科,副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