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民主的“死循環(huán)”
泰國政局在2013年12月9日出現(xiàn)戲劇性轉(zhuǎn)折,在示威群眾兵分九路大軍壓境之下,總理英拉宣布解散國會,并將于來年2月2日舉行大選。
英拉做出宣告而且泰王也御準之后,民主黨卻默不作聲,街頭的反對黨領導人素帖一方面稱“奪權成功”,另一方面又把示威目標上綱,表示拒絕英拉擔任這段時間的看守總理,除非英拉及其內(nèi)閣辭職,否則示威將不停止。
素帖甚至在對英拉下達24小時內(nèi)下臺的最后通牒而未獲回應之后,在示威現(xiàn)場講臺上宣讀“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第二號命令﹕
一、人民團體決定對英拉提出起訴,指控英拉叛國,理由是英拉政府出臺一系列法律,構(gòu)成顛覆憲法和改變國家體制。
二、人民團體下令國家警察總署長在12小時內(nèi)下達命令,讓所有警員返回原籍執(zhí)行正常公務,不要按照政府的命令管控各政府部門。
三、由于軍方較受到民眾支持,因此要求軍方派出兵力保衛(wèi)各政府部門,取代警方。
四、要求民眾追蹤前總理他信家屬以及內(nèi)閣成員行蹤,對上述人士采取“和平”的合法騷擾。
素帖已于先前發(fā)布過第一號命令,指英拉內(nèi)閣已經(jīng)成為“無效政府”,英拉本人為“無效總理”。
英拉對這個發(fā)展的反應則是含淚表示她已經(jīng)百般退讓并且也已退無可退,她呼吁示威民眾凈空街頭,支持提前選舉﹕“我希望抗議群眾停止抗爭,并利用選舉制度選出新政府。大家都是泰國人,為什么要互相傷害?難道一定要把我跟所有的家人趕離這片土地(泰國)嗎?”
英拉已擔任兩年多總理,只不過她可能真的沒弄清楚,素帖及民主黨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把她趕下臺,示威的目標從最初的反對特赦法而一再更改、上綱,其實都是借口,為的也都是同一目標。因為素帖及民主黨心目中的完美民主就是沒有“西那瓦家族”的民主。因為,面對著他信·西那瓦,他們永遠沒有勝算。至少到目前,還是如此。局勢似乎陷入了僵局。
但是,2013年12月14日泰國軍方突然在曼谷舉辦“為國家尋求出路論壇”,邀請反政府集會領導人素帖以及各民間團體、大眾組織、學術界代表、民間企業(yè)代表出席,探討解決目前政治僵局的辦法。
軍方此前發(fā)出的公告稱,論壇的“宗旨是維護國家現(xiàn)有政治體制,緩解當前的緊張對峙局面,尋求國家和平穩(wěn)定的出路”。
在當天的論壇上,素帖發(fā)表講話再次要求軍方站在“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一方,共同抵制英拉政府,逼迫英拉辭去看守政府總理的職務。
泰國三軍最高司令塔那塞對素帖這一要求表示拒絕。他說,泰國共有42萬軍人,他們一直接受訓練為了使用武器抵抗敵人、保衛(wèi)國家。如果軍隊不遵守法律,按照素帖的要求“選邊站”,那么42萬名軍人就會變成強盜。軍方此時的表態(tài)無疑是對英拉極大的支持。
在泰國歷次政治動蕩中,軍方一直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次英拉政府遭遇危機以來,泰國軍方一直保持中立態(tài)度,并表示不會發(fā)動政變。此時軍方搶在政府舉辦全民論壇的前一天做出這樣的表態(tài),被認為是終于“走上前臺”,表明對英拉的支持。
泰國反對派領導人素帖一直在與各界人士會面,尋求支持。此前他要求分別與軍方和警方高層會面,希望可以當面解釋“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的計劃和方針,也被警方斷然拒絕。
與此同時,泰國政府方面一直在為推動大選順利舉行而進行各項準備工作??词卣笨偫砑嫱饨徊块L素拉蓬2013年12月14日表示,目前已有40個國家表示支持泰國于2014年2月舉行大選。素拉蓬說,國際社會普遍希望泰國在民主體系和憲法框架下以和平方式解決目前的政治危機。
國王與軍隊左右泰國?
六十多歲本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而泰國反對派領導人素帖卻和大批“黃衫軍”擁躉走上街頭集會,示威反對英拉總理經(jīng)過民主選舉產(chǎn)生并由泰王核準的為泰黨民選政府。這位在野黨領導人竟然“命令”總理、議會上議院和下議院的議長總辭職,號召警察局長命令警員在12小時內(nèi)離崗,要求政府雇員聽從反對派的指揮,并由反對派接管治安。
這種現(xiàn)象在世界的其他民主制度下,恐怕也是絕無僅有!但自2006年以來的泰國局勢,就在這種不斷的動蕩變革中,你方唱罷我登場。黨派、國王、軍隊、民眾成了泰國政治的關鍵性語匯。
2006年,時任泰國總理愛泰黨黨魁他信·西那瓦在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之時后院失火,軍方的陸軍總司令頌提將軍發(fā)動政變,他信被迫辭職。
2008年,經(jīng)過運作短暫的沙瑪和頌猜政府,民主黨的阿披實最終贏得總理寶座,但其在任的2010年,卻因為借助軍隊對支持他信的“紅衫軍”民眾抗議政府的行為進行了鎮(zhèn)壓而沾上污點,當時阿披實政府內(nèi)的副總理素帖則是與軍方的聯(lián)絡人。
時隔三年半之后的今天,已經(jīng)在野的民主黨在素帖的鼓噪下又號召“黃衫軍”民眾圍困總理府,想迫使因為實行“特赦法令”而有可能會導致流亡歐洲的他信回國的英拉總理下臺,而如果他信能回到泰國的話,那么代表中產(chǎn)階層利益的民主黨和“黃衫軍”就算是白忙活了一場。因此為了反對現(xiàn)政府“特赦法令”而起的抗議,就導致了泰國又一輪政治動亂。
也許這種周而復始的動蕩亂象,只有“奇葩”式的泰式民主才能培植出來。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東方國家,泰國歷史上與民主制并無交集,只是到了1932年,當時曾經(jīng)留學法國的青年帕依榮發(fā)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在國王拉瑪七世妥協(xié)后,這個傳統(tǒng)的東方國家在政治形式上也告別了過去,進入了君主立憲制的民主時代。然而,也是從1932年-1992年的60年間,泰國名義上是議會和政黨政治條件下的憲政民主制度,但實際上發(fā)生的軍事政變卻高達18次之多,所以是絕對的軍人干政時期。endprint
但是在君主立憲制下,這些軍人干政要合法化,就必須要得到實質(zhì)上并非“虛位元首”的國王的首肯。實際情況是,泰國國王擁有軍隊的絕對效忠,尤其是現(xiàn)任國王普密蓬,只有他接見了政變者,這些政變者才有可能合法性組閣,否則都屬流產(chǎn)型政變,所以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時期普密蓬國王實際上承認了大多數(shù)軍事政變的合法性,在某種程度上,國王和軍隊在泰國政壇上是一對割裂不開的“聯(lián)盟”。
但是從1992年至2000年他信上臺執(zhí)政這一時期內(nèi),由于泰國的經(jīng)濟與國際掛鉤取得了長足進步,培育出了大量的中產(chǎn)階級和資本家群體,這些群體在政治上的代表——各色自由民主黨派在各自所屬民眾擁躉的支持下,在政治上開始與軍方進入了交互博弈時期,軍方及其背后泰王的威權不再具有唯一性。而在2000以后至今的近15年時間內(nèi),黨派政治則占據(jù)了絕對上風,但黨派只有在選舉或是政治斗爭時,才會想起并運用民眾的力量,從此泰國進入了“官僚掌權階段”。但是在官僚掌權期間,黨派政治又體現(xiàn)出了“朋黨主義”和“家族政治”。用薩繆爾·亨廷頓的話來講就是,“泰國政黨從未代表過真正的社會勢力,只不過代表著最上層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宗派集團和他們個人罷了?!爆F(xiàn)作為看守內(nèi)閣總理的英拉,正是前總理他信的胞妹,兄妹二人作為西那瓦財團的代表,靠泰國廣大農(nóng)民的支持而一躍成為總理,接連掌握泰國政權,當他信流亡國外時,又號召支持他的農(nóng)民以及城市貧民階層組成的“紅衫軍”來反對民主黨的阿披實政府。而當英拉的為泰黨政府掌權以后,以素帖為首的下野的民主黨又鼓噪利用城市中產(chǎn)階層組成的“黃衫軍”,圍攻總理府,并鬧出了以在野之身頒布行政命令的國際笑話。
從這些事例當中,就能看出所謂的“泰式民主”的本質(zhì)。概括起來不外乎就是:國王在泰國一言九鼎,擁有絕對權威,并非真正的虛位;執(zhí)政黨與反對派斗爭異常激烈,雙方的爭斗常使泰國陷入周期性動蕩;軍方僅效忠于國王而非政府,在黨派斗爭無法調(diào)和時,國王常常扮演收拾殘局者的角色,往往發(fā)動政變進行政治洗牌,經(jīng)過過渡期后重新舉行大選,接著新的民選政府又會陷入新一輪的惡性斗爭。
大赦法案兩面不討好
兩年前當自己的妹妹英拉搬進那低矮的辦公室、成為泰國總理后,流亡在外的前總理他信有理由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回國了。
但是,當執(zhí)政的為泰黨提出一個籠統(tǒng)的政治大赦法案后,卻得到相反的結(jié)果。無法擺脫他信影響的英拉政府正在為生存而戰(zhàn),泰國最新的政治危機將對他信的政治基礎造成長遠損害,并且會讓他回家的路越走越長,泰國正在陷入一場消耗戰(zhàn)。
泰國這次政治危機緣于英拉提出的大赦法案——從2006年9月19日軍事政變至2013年8月8日之間所有涉及政治集會的罪犯都將獲得赦免——這將免除他信兩年的牢獄之災:2006年在政變中下臺之后,他信在一次缺席審判中被判刑,被迫流亡海外。
“我們是應該放下成見朝前看,還是該繼續(xù)爭斗下去?”2013年10月24日,他信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他在做最后的努力,試圖說服他的政治對手支持大赦法案。
8天后,為泰黨主導的下院通過大赦法案,反對派則憤而退會。當11月11日輪到上院對法案進行表決時,大赦法案已經(jīng)成為泰國政局的一顆定時炸彈,上院別無選擇,只能以141:0的表決結(jié)果否決這個法案。
上院表決時,泰國社會每個角落的人們都是臉色鐵青。上班族離開自己的辦公桌,聚集到曼谷市中心的是隆區(qū),他們在街上亂吹口哨;大學教師和學生一起在校園里游行;反對派的支持者則在曼谷的政府附近的民主紀念碑周圍搭建帳篷。
大赦法案的宗旨是消除泰國長期政治斗爭中敵對雙方的仇恨。理論上,這是一個讓所有人感到快樂的法案,但實際上卻起到相反的效果。對他信的支持者而言,他們在2010年的沖突中死傷慘重,他們將當時的政府總理、民主黨黨首阿披實指為“兇手”,大赦法案將會讓阿披實逃脫懲罰。而對他信的反對者來說,這個大赦法案則被看作是讓他信安全回國的鋪路石,一旦法案通過,他信的14.7億美元的財產(chǎn)可能很快就會解凍。
他信綜合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泰國近十年的政治局勢都繞不開前總理他信,所有的運動都是圍繞著擁護他信還是反對他信而展開的。
面對如今的局勢,人們很容易回想起泰國在2008年和2010年爆發(fā)的兩次抗議示威活動。
2008年,人民民主聯(lián)盟(“黃衫軍”)展開長達數(shù)月的罷黜民選政府的行動,“黃衫軍”指責政府是被驅(qū)逐的前總理他信的代理人。2006年,他信在軍事政變中被罷免,但是他信的政黨(愛泰黨)仍然在選舉中贏得勝利。
“黃衫軍”選用黃色作為抗議的顏色,以尊敬泰國最受尊敬的人物——國王普密蓬?!包S衫軍”未能在當年8月占領總理府??棺h一直持續(xù)到9月,“黃衫軍”成功阻斷泰國鐵路和普吉島國際機場的運營?!包S衫軍”在11月成功包圍國會大廈時加大賭注,通過占領曼谷的兩個主要機場來癱瘓航空旅行。8天后,在泰國最高法院下令解散執(zhí)政黨時,“黃衫軍”才從機場撤離。此外,法院還取消他信盟友再次競選公職的資格。
“黃衫軍”的勝利直接導致“紅衫軍”的出現(xiàn),“紅衫軍”選用紅色與“黃衫軍”區(qū)別開來?!凹t衫軍”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反保皇派,但他很多都是他信的支持者。他們極力反對由總理阿披實領導的政府,指責阿披實政府是不合法的。
為了瓦解阿披實政府,“紅衫軍”采取了和“黃衫軍”一樣的策略。在2009年,“紅衫軍”常常在街頭集會,要求實行新一輪的選舉。他們甚至沖擊了東盟峰會會場。
接下來,為了施壓讓阿披實辭職,“紅衫軍”在曼谷設立了抗議大本營。在街頭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抗議之后,政府派遣士兵搗毀了大本營,“紅衫軍”被驅(qū)散。暴力在2010年5月19日當天升級,軍方向“紅衫軍”大本營展開大清洗,這引發(fā)了激烈的街頭混戰(zhàn)、騷亂和搶劫。撤離的紅衫軍示威者還燒毀了曼谷數(shù)棟建筑,包括泰國最大的購物中心、證券交易所、兩家電視臺和好幾家銀行。很多人在沖突中喪命,超過400人受傷。endprint
隨后,阿披實和一些軍方官員遭到謀殺罪的指控。阿披實的政黨也在隨后的議會選舉中敗北,他信的妹妹英拉取代阿披實成為總理。
自第一天上任以來,英拉就被反對派嘲笑為只不過是他信的傀儡。于是,循環(huán)再一次開始。
政變成癮之國
“自1932年正式確立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已經(jīng)經(jīng)歷l8次政變或未遂政變?!泵绹董h(huán)球郵報》用這組數(shù)據(jù)強調(diào)這個國家的動蕩。
如此頻率,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也屬罕見。泰國軍方素有干政傳統(tǒng),在過去發(fā)生的18次成功和未遂的軍事政變中,政變級別最低的軍人只是個上校。這一次,隨著反政府示威進入高潮,政變謠言也再次冒出,但這次泰國軍方選擇了中立。
陸軍司令巴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泰國陸軍效忠于國王和人民,反政府人士不要試圖強迫陸軍在政治問題中“選邊站”,各方不要試圖把陸軍卷入到政府與示威人士的政治糾紛中。但他同時表示,軍方密切關注局勢發(fā)展,如果由于集會活動引發(fā)暴力沖突,導致人員傷亡,軍隊隨時準備好為人民提供保護和幫助。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分析人士斯里潘說:“目前尚未達到2006年那樣的危機點,所以軍方不會妄動?!?/p>
“泰國可能成為失敗國家。”發(fā)出這一警告的是泰國前副總理頌奇。他認為由于國家機制薄弱,立法司法體系沖突,持續(xù)的政治抗議可能暴力化,泰國面臨風險。他說:“泰國政治沖突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催生一種新的說法:別跟我來泰國這套。”
《曼谷郵報》稱,反對派誓言要根除他信政權。但學者認為,泰國人應當超越好壞之爭,致力于改變目前的政治結(jié)構(gòu),終結(jié)與生俱來的特權和裙帶主義,而非僅推翻“他信政權”。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學者普拉賈克說,反對派領袖、軍方和保守派貴族與他信一樣利用了目前的政治結(jié)構(gòu)。泰國社會應當意識到,不管是紅還是黃,示威者只反映了一方的聲音。
素帖到底要做什么?他難道不想通過選舉戰(zhàn)勝他信派,從而了結(jié)泰國這段兩敗俱傷的街頭政治僵局么?
素帖的目的一目了然:他不希望2014年2月2日的選舉如期、順利舉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反他信派幾乎沒有選舉的勝算。
由于他信派采取福利傾斜政策,泰國北部稻米區(qū)農(nóng)民和城市貧民階層對他信及其政黨的支持率極高,這些人在泰國選民中比例占明顯優(yōu)勢;相反,最大反對黨——素帖所屬的泰國民主黨,以及其他反他信勢力,支持者主要為保皇派、城市精英、知識分子、青年學生,以及東南部橡膠區(qū)農(nóng)民等,在“一人一票”的框架內(nèi)處于劣勢。正因如此,自2001年起,他信的政黨雖然屢屢被“盤外招”影響,本人和多個代理人被趕出局,所屬政黨兩次被解散,但取而代之的新代理人、新代理政黨依然能輕松勝選。素帖之所以千方百計干擾選舉,奧妙正在于“選也選不贏”。
事實上,素帖并非民主黨的領袖(前總理阿披實才是),在黨內(nèi)口碑也不佳。對于他的“死磕”方略,黨內(nèi)不同意見很多,許多人認為,“死磕”和街頭運動讓支持本方的橡膠種植者利益受損,更令泰國經(jīng)濟受到影響,且容易給對手以“民主派不要民主”口實,是不明智的做法。但木已成舟,最終2013年12月21日的民主黨執(zhí)委會會議仍通過了抵制大選的決議。盡管如此,“抵制大選”和“干擾大選”仍然是兩碼事,反他信派內(nèi)部分歧仍然存在。
素帖所希望的,照他自己的話是“先進行改革,然后才能選舉”,說穿了,就是設法先行制定一個讓他信派贏不了(或至少不會每次都穩(wěn)贏)的新選舉規(guī)則,然后再舉行選舉。為免他信派的干擾,素帖主張英拉內(nèi)閣總辭職,將權力交給非選舉產(chǎn)生的“人民委員會”暫時管理。
他信一派顯然不可能接受這一主張:反他信派雖然“拼選票”不在行,但在上層政治圈的影響力卻遠大于他信派,換言之,只要不“數(shù)選票”,反他信派的活動能量是很大的。正因如此,十多年來選舉屢戰(zhàn)屢敗的反他信派才能不斷給他信找麻煩,弄得后者至今有國難回,只能捏著一疊外國護照玩“越洋遙控”;也正因如此,他信或英拉才在提前大選方面慷慨大方(反正怎么選也是自己贏),而在“先改革后大選”方面寸步不讓(誰知道改后的選舉規(guī)則是怎樣的)。英拉日前也談“改革”,談“選舉后一年完成”,但這個“改革”很顯然是在他信派執(zhí)政前提下的“改革”,縱然未必100%代表他信的意思,也絕不會照著反他信派的意思,“魔改”出一版讓他信派從此喪失“選舉魔力”的新游戲規(guī)則來。
據(jù)泰國選舉委員會公布的信息,截至2013年12月23日上午11點,同意參加明年選舉的34個政黨,除為泰黨外僅有8個完成候選人登記,其余均被示威者阻撓。
僅靠示威和干擾,是無論如何不能成事的,素帖所希望的,是泰王、軍方、憲法法院等上層實力派像泰國政治史上多次發(fā)生的那樣,對政局施加符合自己心意的干預。但從目前看,上述各方或保持緘默,或拒絕支持素帖的要求,選舉委員會也表示如到期無法完成選舉登記,可采取“變通方法”——延長登記時間或變更登記地點等方法,都可在“戰(zhàn)術”上減少“街頭死磕”對選舉的干擾。
泰國民主倒退了嗎?泰國的民主是早產(chǎn)的民主和失敗的民主嗎?2014年2月即將舉行的大選,英拉會重新贏得勝選嗎?這一切現(xiàn)在下結(jié)論還為時尚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長期實行軍人專制已不可能。泰國的民主制度仍將繼續(xù)發(fā)展和完善,大規(guī)模的街頭抗爭已令百姓厭倦,對立面之間的對話和磋商和妥協(xié)將會增加。
問題在于,選舉或“死磕”,都無法打破泰國政壇的“死循環(huán)”:他信派的選票優(yōu)勢,和反他信派的上層政治優(yōu)勢,恰構(gòu)成了泰國政治天平上勢均力敵的兩極,一旦誰也完勝不了、又誰也完敗不了的兩極無法或不愿尋求妥協(xié)和共處,泰國的政治動蕩就未有已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