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輝, 秦 鋒, 陳亞超, 沈小青
(1.湖南省恩紅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湖南 常德415001;2.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技術(shù)中心,湖南 株洲412001;3.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 鄭州450001;4.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410205)
鍍鐵工藝早在1846年就已有報道,此后出現(xiàn)了不對稱電鍍電源和不同的工藝規(guī)范,并初步得到了強化機制和熱穩(wěn)定性機制[1-4]。鍍鐵層具有很高的導(dǎo)磁率和低頻屏蔽效果[5],可用作修復(fù)性鍍層和功能性鍍層[6-9]。電鍍鐵一直未能得到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的兩個原因為:一是鍍液的穩(wěn)定性較差,鍍液中Fe2+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3+,而Fe3+易水解,造成鍍液渾濁而失效;二是鍍液的分散能力較差,采用普通電源獲得的鍍層粗糙、脆性大、與鐵基體的結(jié)合力差。加入穩(wěn)定劑減緩Fe2+的氧化速率,并使已經(jīng)氧化生成的Fe3+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是最常用、最簡便的方法。目前報道的穩(wěn)定劑主要有稀土類化合物、還原性物質(zhì)及與Fe3+具有配位能力的配位劑等,其作用機制不同,效果也不同。本文研究了配位劑對硫酸鹽鍍鐵溶液體系穩(wěn)定性的影響,并提出了一種簡單的復(fù)合配位劑工藝。
以普通低碳鋼板為陽極,以10cm×10cm 的電解銅片為陰極,采用2 A 電流在室溫下電鍍50 min。
FeSO4·4H2O 200g/L,MgSO4100g/L,檸檬酸鈉5g/L,硼酸10g/L,pH值5.0,10 A/dm2,室溫。
(1)采用顯微硬度法測量鍍層的硬度。
(2)采用CHI660型電化學(xué)工作站對電極進行動電位掃描。
在配制的溶液中,以2A 電流電鍍50min。電鍍完后,測量溶液的pH值及Fe3+的質(zhì)量濃度,以判斷溶液的穩(wěn)定性。
圖1 為不同體系的pH值變化圖。由圖1 可知:氨水體系的溶液pH值與原始pH值相比變化不大,僅有14%的微幅上升;而氫氧化鈉體系的溶液pH值上升較快,較原始pH值升高了43%。氫氧化鈉體系的鍍鐵溶液在電解過程中析氫嚴(yán)重,陰極表面氣泡多而密,陰極電流效率為60%;而氨水體系的鍍鐵溶液則正好相反,陰極雖然也析氫,但氣泡稀而大,陰極電流效率為78%。氫氣的析出,加速了溶液pH值的升高,也加速了溶液中Fe2+的氧化速率。
圖1 不同體系的pH值變化圖
圖2 為不同體系的Fe3+的質(zhì)量濃度變化圖。由圖2可知:氨水體系溶液中Fe3+的質(zhì)量濃度達到0.4g/L,較原始溶液的提高了33%,整個溶液的Fe3+在電鍍過程中始終保持穩(wěn)定,溶液也未出現(xiàn)渾濁和沉淀。而氫氧化鈉體系溶液中Fe3+的質(zhì)量濃度達到4.3g/L,較原始溶液的提高了134%。當(dāng)pH值達到4.5左右時,溶液開始變渾濁,有少量黃色沉淀產(chǎn)生。當(dāng)pH值達到5.5時,溶液整體變成黃色,F(xiàn)e2+基本上已被氧化成Fe3+。
圖2 不同體系的Fe3+的質(zhì)量濃度變化圖
由于采用氫氧化鈉調(diào)整溶液pH值至4.5時,溶液開始變渾濁,生成較多沉淀。因此,為增強對比的有效性,將氨水體系溶液和氫氧化鈉體系溶液的pH值均控制在4.5。將電鍍試片置于兩種不同體系的溶液中,在赫爾槽中以2 A 電流連續(xù)電鍍10min,分別檢測試片的硬度,結(jié)果見圖3。
圖3 不同體系中所得鍍鐵層的硬度
由圖3可知:氫氧化鈉體系所得鍍鐵層的硬度較氨水體系的低43%。因為氫氧化鈉體系在電鍍過程中會大量析氫,其電流效率僅為60%。相同工藝條件下所得鍍層的厚度比氨水體系的低25%,再加上鍍層在析氫過程中夾雜了大量的氫,使鍍層產(chǎn)生較嚴(yán)重的氫脆缺陷,因此,鍍層的致密性非常差,也使得鍍層的硬度降低。
采用電化學(xué)工作站的三電極體系,對含有不同配位劑的鍍鐵溶液進行動電位掃描,從-0.1V 掃描到-0.8V,掃描速率為0.1V/s。圖4為不同配位劑對溶液極化曲線的影響。由圖4可知:在相同的電流密度下,氨水體系溶液的電極電位較負(fù),在電鍍過程中更容易優(yōu)先沉積。從金屬離子電極電位表中查得,氨水體系溶液的電極電位主要是Fe2+電位,而氫氧化鈉體系溶液的電極電位主要是Fe3+電位。因此,氫氧化鈉體系溶液更能承受大電流密度,但并不穩(wěn)定;而氨水體系溶液雖無法承受大電流密度,但其在電沉積過程中更加穩(wěn)定,因而也能得到更加細(xì)致的鍍鐵層。
圖4 不同配位劑對溶液極化曲線的影響
(1)采用檸檬酸鈉和氨水進行配位劑復(fù)配,可承受硫酸亞鐵鍍液的pH值范圍為1.0~5.5,能有效提升溶液的穩(wěn)定性。
(2)采用復(fù)合配位劑的硫酸亞鐵鍍液,可減少鍍液中Fe3+的形成,并解決其夾雜于鍍層中的缺陷,有效改善鍍鐵層的致密性,提升鍍鐵層的硬度。
[1]耿秋菊,馮立明,夏祥華.低溫氯化物電鍍鐵溶液的穩(wěn)定劑研究[J].電鍍與涂飾,2007,26(8):14-16.
[2]扈心擔(dān).pH值對鍍鐵層性能及結(jié)構(gòu)的影響[J].材料保護,1997,30(3):10-12.
[3]KIM D J,ROH Y M,SEO M H,etal.Effects of the peak current density and duty cycle on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ulseplated Ni-P-Fe electrodeposits[J].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5,192(1):88-93.
[4]吳勇.低溫鍍鐵質(zhì)量不穩(wěn)定的原因及改進措施的探討[J].望江科技,1993(4):27-30.
[5]OHNISHI Y,YOSHIMOTO S,KATO M.Metal pattern formation by selective electroless metallization on polypyrrole films patterned by photo chemical degradation of iron(III)chloride as oxidizing agent[J].Synthetic Metals,2004,144(3):265-269.
[6]凌家倫.無刻蝕鍍鐵工藝的應(yīng)用[J].材料保護,1991,24(5):36-37.
[7]譚玉芳,孫桂香.鍍鐵技術(sh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8]李慶倫,于曉中,汪紅,等.低溫鍍鐵技術(shù)的發(fā)展[J].電鍍與涂飾,1998,17(4):41-43.
[9]HIRATO T,YAMAMOTO Y,AWAKURA Y.A new surface modification process of steel by pulse electrolysis with asymmetric alternating potential[J].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3,169: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