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青少年迷拜蘋果手機現(xiàn)象的文化經濟學解讀

2015-01-30 06:11:54孟登迎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果粉富士康蘋果公司

■ 孟登迎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089)

青少年迷拜蘋果手機現(xiàn)象的文化經濟學解讀

■ 孟登迎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089)

青少年搶購和迷拜蘋果手機的社會現(xiàn)象非常突出,這種搶購行為大部分通過媒體報道而為人所知,其背后涉及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國際化流通過程。蘋果手機作為全球化時代獨特的文化商品和身份標志,體現(xiàn)著資本知識產權、生產方式、利潤分配模式以及民眾想象在全球不均衡生產結構中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充分展示出人類力圖創(chuàng)新和改造媒介消費時尚的行動所具有的潛在魅力,也彰顯出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所掩藏或遮蔽的諸多消費幻象和主體異化問題。

青少年 迷拜蘋果手機 文化經濟學

第一代蘋果手機(英文名iPhone,俗稱“愛瘋”)2007年6月29日在美國上市,中國大陸電信運營商2009年10月底才開始在大陸名正言順地銷售蘋果手機。自此,蘋果手機像一件神秘的“圣物”,以神奇的速度很快擴散、滲透并嵌入到了中國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當中。蘋果手機的每一次更新和上市,不但成為很多青少年關注的國際新聞,甚至成為擾動他們人生和命運的重大事件。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青少年對于蘋果手機的狂熱追捧和消費其實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青少年搶購和消費蘋果手機本身所涉及的知識背景相當復雜,要對其做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決非某一門學科和單個學者所能勝任。本文嘗試從文化經濟學的角度對這一消費現(xiàn)象做一些解讀,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fā)進一步的探討。

一、青少年搶購和迷戀蘋果手機的景觀掃描

在蘋果手機還無法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2007-2009年兩年間,大陸其實已經有了很多“果粉”(民間對蘋果愛好者的普遍稱謂)。這些備受煎熬的人們千方百計地或者通過各種水貨渠道,或者通過香港等地的轉手貿易已經買到了令其心儀的“蘋果”。蘋果手機在華上市的首銷儀式,是2009年10月30日晚6點在號稱崇尚現(xiàn)代消費時尚的北京“世貿天階”隆重舉行的,中國聯(lián)通公司副總經理和蘋果公司代表都出席了首銷儀式。

自此,蘋果手機堂而皇之地成了一股富有穿透力的動能,很快傳播到了生活在天南地北和大街小巷的廣大青少年當中。據一位來自西南邊陲城市的大學生回憶,他2011年9月來北京上大學之前,他的家鄉(xiāng)還鮮有人使用蘋果產品,而當他3個月之后(2012年1月)放寒假回老家過春節(jié)時,就發(fā)現(xiàn)蘋果手機已經在這個小縣城里迅速流行起來。據該同學回憶,當時在這個邊陲小城流行的最新一款手機基本上是iPhone 4,而這個型號一年多以前2010年9月25日已經在一線城市上市,但售價依舊在4 000-5 000元之間。該縣城市民的月均收入大約3 000元,但很多市民卻競相購買價格昂貴的蘋果手機——在當地的中小學生當中,甚至已經形成了人人攀比、競相以擁有蘋果手機為榮耀的社會風氣*來自筆者2014年9月20日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一名學生的訪談。。此例證表明,蘋果手機在中國內地流行和擴散的速度和力度是相當驚人的。

隨著價格昂貴的蘋果手機在內地青少年當中迅速流行,大眾傳媒相繼報道了一些迷戀蘋果手機的極端事件。2013年3月,有網友分別在“太平洋電腦網手機綜合論壇”和“百度貼吧手機吧”里發(fā)布了同一條帖子,集中列舉了從2011年5月到2013年2月不足兩年的時間里,在全國各地發(fā)生的將近三十起公開見諸報端的、因迷戀蘋果手機而引發(fā)的惡性事件*參見《看看蘋果是如何毒害中國青少年的》,http://itbbs.pconline.com.cn/mobile/16376176.html。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一件,就是安徽17歲的高中生小王為了買蘋果手機而遠赴湖南郴州賣腎掙錢之事[1]。這些事件表明,有青少年為了得到蘋果手機竟然出賣肉體,或者公開行騙和搶劫,或者向別人借高利貸;有青少年因為長輩或親友無法滿足他們購買蘋果手機的強烈欲求,竟然對親朋大打出手或以極端手段自殘;有中學生在路上或在廁所里對身上帶有新版蘋果手機的本校同學實施暴力搶劫,甚至導致受害人死亡或者傷殘。從這些案件來看,這種視蘋果手機為時尚標志和面子代號的流行觀念,不但在大中城市的青少年當中日益蔓延,而且強烈地波及了一些邊遠小城,甚至波及到了一些偏僻的鄉(xiāng)村。

我們周圍經常發(fā)生的一些與蘋果手機有關的、并不那么激烈的“民間故事”,似乎更能說明問題。親戚家一位在大學讀書的孩子曾經親口告訴筆者,他們學校就有一位女同學,為了攢錢買新版蘋果手機,堅持數月不吃肉和菜蔬,只吃方便面充饑,最終導致了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癥。

蘋果手機的確風靡神州,在地方小城的人們熱衷于購買iPhone 4的時候,北京和上海的消費者又在夜以繼日地排長隊搶購iPhone 4的升級版iPhone 4s了。一股追逐新潮的躁動和強勁動力,刺激著、撩撥著一撥又一撥的青少年消費者,只要有最新版蘋果手機上市,總會招來一大批狂熱的追捧者。2012年初青少年“果粉”在北京冒著嚴寒徹夜搶購iPhone 4s的場景,2014年中國“果粉”和黃牛黨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蘋果專賣店外面徹夜排隊搶購iPhone 6的景觀,實際上都比蘋果手機2009年首次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時的情形要火爆和激烈得多。這些令人尷尬甚至啼笑皆非的搶購場景,通過國內外媒體廣泛傳播之后,一時間使搶購、迷戀幾乎成了中國青少年“果粉”的代名詞。

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手機的迷戀者之所以會采取極端舉動,其實并沒有很復雜的動機,他們的目的往往非常單純——只是為了擁有一部新版的蘋果手機!看著一大群年輕人在嚴寒的冬夜笑逐顏開、浩浩蕩蕩地去西單廣場搶購新一代iPhone的景象,難免讓人擔心:這個被人們戲稱為“愛瘋”和“腎六”的蘋果手機,是不是已經僭越了它作為一件器物的存在界線,成了令青少年迷醉和追捧的對象?

二、消費者搶購和迷戀蘋果手機背后的傳媒話語建構

以上提到的這些狂熱搶購和迷戀蘋果手機的行為,大部分都是通過各種媒體報道而被人們熟知的。2012年初的搶購風潮促使人們開始反思搶購熱產生的制度根源,媒體由此也更加關注中國蘋果手機消費者的權利和權益問題。具體來說,就是首先關注新版蘋果手機在中國的上市時間問題。一些媒體人認為,蘋果公司“刻意”讓新版手機晚三個月才在中國大陸上市,分明是在搞“饑餓銷售”戰(zhàn)略,分明是在歧視中國人——因為蘋果手機主要元件的生產和最終組裝,都是在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里完成的!

這種不滿情緒延續(xù)到2013年,部分轉化為對蘋果公司售后服務存在國別(地域)歧視的質疑和抨擊。中央電視臺在其極具威懾力的“3·15晚會”上,第一個公開痛批的企業(yè)就是蘋果公司——認為它對中國顧客的售后服務存在歧視性對待和降低標準的嫌疑。一向自信自身完美無比的蘋果公司,最初似乎并不愿意對此進行嚴肅而明確的回應,這使少數蘋果消費者對蘋果公司產生了一些懷疑。其實,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揭露蘋果公司在華代工廠隨意污染環(huán)境和侵犯勞工權益的不光彩行徑,但這些報道幾乎根本無法引起蘋果消費者的關注。大多數媒體對于蘋果公司的關注甚至批駁,并沒有延伸到對蘋果生產過程所掩蓋的諸多嚴重問題的揭露和監(jiān)督,而基本上遵循的依然是一套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這類措辭緊密相關的經濟學思路。這套思路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盡管國人瘋狂搶購蘋果手機有時候可能顯得不夠理智,但蘋果手機本身質量相當過硬,蘋果的理念超群;縱使蘋果公司的傲慢和歧視有些令國人難以容忍,但國內其他品牌的質量和服務根本無法與之匹敵。換句話說,國內媒體明確傳達的是這樣一種強烈訴求:我們中國消費者要的就是與美國人同時享用這種最新的高檔電子產品的“平等權利”。

當然,這種不能在第一時間購買到蘋果手機的挫敗感和不公平感,也只是一種情緒而已。對于真正的“果粉”來說,這未必有多大的傷害。國人遭受這種消費“不公”的待遇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那些對蘋果手機原裝地圖所牽涉的民族大義(如是否把釣魚島劃歸日本領土以及售后服務方面的國別歧視等)一直保持高度敏感的媒體恐怕對此也都麻木了。如果大家稍有記性的話,應該知道這些年來很多最新版蘋果手機都不會首先在中國大陸上市——每次,它都是在足足調動了中國消費者對新品的饑渴欲念之后才正式投放中國市場的。這種被某些商界高人推崇為“饑餓銷售戰(zhàn)略”的蘋果傳奇,也許正好切合了大陸蘋果消費者的復雜心理,而且每次似乎都很奏效?!翱v使我被蘋果虐千百遍,我依然愛它如初戀”,這種近乎癲狂的虔誠苦戀,大概已經成了支撐“果粉”的一種精神援助。

概括來看,國內多數媒體似乎對國人競相搶購蘋果手機的狂潮抱有一種自相矛盾的態(tài)度:不少傳媒一方面在極力渲染蘋果公司和蘋果“教父”喬布斯的成功之道和美學原則,另一方面又對蘋果公司怠慢和區(qū)別性對待中國人、漠視中國消費者權益的做法深感不滿。換句話說,媒體既是推動青少年對蘋果手機產生神話般向往的鼓噪者,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這種狂熱現(xiàn)象的展示者、憂慮者甚至批判者。如果我們再做進一步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關于“愛瘋”手機消費現(xiàn)象的林林總總的話語表達,表面上看似充滿矛盾,其實也表征著一些實際存在的現(xiàn)實焦慮和訴求。例如,蘋果手機的狂熱消費至少牽涉到如下兩個現(xiàn)實問題:一是消費群體的經濟地位問題,二是消費群體的年齡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從近年來數次浮現(xiàn)在街頭苦苦搶購新版蘋果手機的人潮來看,現(xiàn)在酷愛蘋果手機的人們幾乎已經很難從性別、年齡和經濟地位等某個單一的維度進行區(qū)分了。表面上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蘋果狂熱幾乎成為全民現(xiàn)象。但是如果細加思考,還是能看到這里面存在的一些內在差異和關聯(lián)。例如,盡管成年人當中也不乏一些急切想擁有最新版蘋果手機的狂熱分子,但真正不計一切成本、竭盡全力成為“愛瘋”手機消費族的,肯定更多的是一群經濟還沒有獨立的年輕人(有調查顯示,那些排長隊搶購的中老年人,好多是在為自己的兒孫搶購)。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他們面對的不只是“愛瘋”高昂的價格,還有這種攀比消費帶給他們自身的誘惑和壓迫。這么看來,青少年有時候會利用自己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包括從父母那里強行索要錢款,甚至通過透支或出賣自己的身體或身體器官,去爭取這種近乎迷狂的消費體驗,也就顯得不是那么完全不可理解了。

因此,對于處在不同年齡和不同經濟地位的人們競相搶購蘋果手機這一社會現(xiàn)象,我們需要超越某些大眾傳媒的夸張式和獵奇式報道,做進一步的梳理。對于一個沒有身陷蘋果手機消費過程的成年人來說,或者對于一個從未陶醉于“人-機”親密關系的局外人來說,譴責蘋果手機“有毒”,或者斥責“果粉”腦殘,都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但是,這種譴責也容易淪為有失公允的義憤之論。況且,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購買蘋果手機的動機和想法也有不小的差別。因此,我們不能泛泛地指責“果粉”如何瘋狂,而應該關注蘋果手機搶購現(xiàn)象的深層根源,集中討論搶購行為對青少年群體所產生的影響。

對于底層青少年來說,如果他鐵了心非要搶購蘋果新版手機,除了向父母過度索要錢財、偷竊搶劫、節(jié)衣縮食甚至變賣自己身體和人格之外,似乎別無選擇。而對于中產階層出身的青少年或白領青年來說,購買新版蘋果手機無非只是讓他們再次轉移了消費的焦點,并以此重新獲得了某種在人際當中進行夸示和比附的消費快感而已。我們可以看到,盡管這兩類搶購人群和消費人群對于蘋果手機的癡迷同樣強烈,但在獲取手機的手段和使用快感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差別。遺憾的是,這種差別在大眾傳媒話語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大眾傳媒里各種鋪天蓋地的報道,都很少觸及蘋果手機的消費者自身及其所屬社會階層與手機的研發(fā)者、營銷者和生產者之間存在的深層利益關系和命運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回避和無視,使得蘋果手機的搶購者和消費者愈發(fā)難以真正接近自己的消費行為所依托的社會結構真相。

近年來有關物質消費文化和商品消費行為的許多研究成果都表明,電子技術、信息和生物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已經使得人與物的界線變得日益模糊,甚至讓人的消費行為變得更加扭曲和異化[2]。蘋果手機每次更新版本時所用的諸多廣告詞,例如“有千萬個理由讓你愛”“將一切都改變”“超前空前”“你從沒見過如此絢麗的iPhone”“又一次創(chuàng)造奇跡”“蘋果的至上之作,也是至薄之作”,等等,基本上都使用了強烈到近乎煽情的肯定判斷句式,它們的目標似乎就是要構造一種神奇的精神效應——讓“果粉”們沉醉于由某種神奇的手感、速度快感、色彩炫目感交織在一起的迷幻性的快感體驗當中,從而對蘋果手機產生一種精神上的膜拜和迷戀。事實上,很多“果粉”都沒有讓蘋果公司失望,他們經常會充分地展現(xiàn)蘋果手機的極致和完美為自己帶來的肉體和精神愉悅感,甚至有“果粉”坦言,他感覺蘋果手機已經成了嵌入到自己肉體當中的一個須臾不可或缺的隨身構件。

如果說,個體對于蘋果手機的極致體驗所產生的這種人與器物難分難解的迷醉狀態(tài),充分體現(xiàn)的是人與物之間所達成的新型“親密關系”,那么,通過蘋果公司巨量的廣告、明星宣傳和消費者之間的口傳心授,在眾多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之間構建起來的那種濃烈的膜拜情緒氛圍,恐怕體現(xiàn)的就是人與人之間因手機消費而形成的一種非常具體的區(qū)隔、炫耀和攀比關系了。以上所列舉的那些為了獲得蘋果手機而采取極端舉動的青少年,大都受到了因蘋果消費在同齡人圈子所催生的一種人際關系氛圍包括身份、面子和時尚等因素的脅迫性影響。換句話說,搶購蘋果手機或者陶醉于蘋果手機的行為,其本身可能并沒有像一些譴責者想象的那么恐怖;但令人恐怖的往往不是人與“物”之間的超常親密關系,而是由此導致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異化和緊張。因此,大眾傳媒話語對青少年蘋果消費者的“人-機”關系概念和人際關系概念,都發(fā)揮了一定的建構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三、從蘋果手機的消費看蘋果手機的生產過程

綜上所述,中國消費者購買新版蘋果手機的流程預設了一種悖論性的邏輯,這種悖論性邏輯經常呈現(xiàn)為如下的形態(tài):根據蘋果公司高度精密的生產和銷售規(guī)則,中國的“果粉”在半年之前就知道新版手機將在9月的某一日上市;但是,他們要想痛痛快快地拿到蘋果手機,幾乎每次必須接受情感的煎熬——因為在中國本土生產和組裝的蘋果電子產品,往往要到歐美發(fā)達國家和港臺日韓等地先行銷售,中國大陸的“果粉”則往往要等上數月才能買到令他們心儀的手機產品。這套從生產、銷售再到消費的流程,的確很迂回、很糾結,但這正是大陸青少年蘋果消費者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情境。實際上,中國蘋果消費者所經歷的這條曲折的購買路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全球化時代數碼電子產品獨特的生產方式和營銷方式造就的。蘋果公司為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效率和獲得最高利潤,將研發(fā)基地留在美國,而將部件加工和組裝流程都放在了中國及其周邊地區(qū),但銷售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又是購買力和銷售準入便捷性等問題,因此又往往將首銷目標優(yōu)先鎖定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另外,由于蘋果公司在利潤分配方面一直對運營商有非??量痰囊螅瑫r進入中國市場還涉及工信部的準入審查等因素,這都使得新版蘋果手機進入中國的速度可能要比西方發(fā)達國家慢半拍。這種特殊的銷售和購買節(jié)奏,導致日益增多的中國蘋果消費者陷入到饑餓等待的焦慮狀態(tài)。無論中國還有多少人口根本無力購買價格高昂的新版蘋果手機,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絕對數字上看,中國的確又有太多的人能夠(或為他的子女)買得起這種手機,或者說許多人寧愿節(jié)約其他方面的開支也要為他或子女購買這種手機*有數據顯示,一部蘋果手機的發(fā)行價已經占到我國人均GDP的10.6%,但僅占美國人均GDP的1.4%,香港人均GDP的1.6%,臺灣人均GDP的2%,德國人均GDP的2.3%,俄國人均GDP的4.7%。參見2015年9月9日《今晚新iPhone發(fā)布前你應知道的事兒》,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50909/072923195251.shtml。數量超常的現(xiàn)實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都在千方百計地想通過一切可行的途徑、以最快的速度擁有這個可以表征自己“生活品質”的物品。因此,我們若想理解中國青少年的蘋果手機搶購和消費行為,理解這些搶購行為所構成的文化景觀,必須深入到對蘋果手機實際營銷流程的剖析,而且還得進一步展示蘋果手機生產的全球化過程,探討這一生產過程本身所隱藏的更深層的問題。

的確,蘋果手機的購買和消費問題,必然會涉及蘋果手機的跨國生產和全球流通問題。正是在手機生產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青少年蘋果手機消費者的特殊處境:他們雖然搶購和消費蘋果手機,但是基本上對蘋果手機的生產過程一無所知。而實際上,蘋果手機主要部件的生產者同樣也是一群青年人,而且他們已經被機械化的勞動流程和加班制度嚴重地扭曲了。因此,與蘋果手機的消費環(huán)節(jié)對青少年的劇烈影響相較,蘋果手機的生產過程實際上掩藏著更為嚴峻的問題。

事實上,從2008年開始,國內就有多家環(huán)保組織和媒體開始關注和揭露蘋果公司代工廠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和勞工權益損害問題,但蘋果公司總是以種種“義正辭嚴”的借口和理由回避和逃脫這些質疑。直至2011年,環(huán)保組織與蘋果公司的對峙進入到了一個高潮。在這幾年當中,尤其是在2010年上半年,蘋果公司在華最大的代工廠深圳富士康公司接連發(fā)生13起令人震驚的青年工人跳樓自殺事件。這些讓年輕生命瞬間凋零的人間慘劇,連同媒體本年度曝光的另外一些蘋果代工廠危害工人健康和權益的惡劣事件,都迫使有良知的人們必須去探查那個隱藏在富士康這類代工廠背后的最大雇主——蘋果公司——的真實面目。

為此,國內多家民間環(huán)保組織(自然之友、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達爾問等)通力合作,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于2011年1月20日和8月31日在“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網站公開發(fā)布了兩篇標題為《蘋果的另一面》的長篇調研報告,內容分別多達26頁和44頁*參見《IT行業(yè)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蘋果的另一面1》和《IT行業(yè)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蘋果的另一面2》,http://www.ipe.org.cn/about/report.aspx?page=2。這兩份報告以翔實的調查數據和事例,揭露了蘋果公司在承諾和履行社會公共責任方面的極端虛偽性。蘋果公司曾經在其官網的“企業(yè)責任”主頁上公開承諾:“無論蘋果產品是在哪里生產,蘋果承諾確保最高標準的社會責任”;“蘋果承諾確保供應鏈有安全的工作條件,確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嚴,同時確保生產過程對環(huán)境負責?!?② 參見《IT行業(yè)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蘋果的另一面1》和《IT行業(yè)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蘋果的另一面2》,http://www.ipe.org.cn/about/report.aspx?page=2可事實上,蘋果公司在華的多家供應商和代工廠已經把普通的河流變成了污染嚴重的“牛奶河”;在生產手機觸摸屏的流程中為提高效率、降低次品率,要求工人使用違禁的化工清洗原料“正己烷”,致使39名中國工人慢性中毒甚至致傷致殘;有些代工廠還發(fā)生了嚴重侵犯女性勞工權益和尊嚴的每日強迫脫衣檢查事件②。

在蘋果公司的這些“承諾”和它的諸多代工廠的劣行被公諸媒體之后,蘋果公司并不像其他二十多家同行企業(yè)那樣去積極整改,卻屢屢以“我們長期的政策就是不披露供應商”為由百般推脫。明明是蘋果公司的代工廠在違反環(huán)境法規(guī)和勞動法,蘋果公司卻推脫說這些代工廠的作為與自己本部無關。蘋果教父喬布斯在被一位美國“果粉”問及如何看待富士康的工人自殺潮時,竟然說富士康的自殺率遠低于中國平均水平,并自負地正告該名“果粉”:“你得好好讓自己多接受點教育。我們比這個地球上的所有公司做的都多?!盵3]顯然,喬布斯還真的以為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承擔的社會責任已經夠多了,他的這種冷酷自負的態(tài)度恐怕連很多崇拜他的“果粉”也難以接受。蘋果公司代工廠強迫工人實施那些危險的操作流程時,經常會以蘋果公司教父喬布斯所傳授的那些管理“教義”為榜樣,不容許員工對自己所使用的化學藥劑的危險性等信息有任何的知情權。

經濟界人士一般認為,蘋果公司的這種傲慢,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種對待發(fā)展中國家員工和環(huán)境的令人不快的消極態(tài)度,而深層上體現(xiàn)的是它在全球性產業(yè)和利益分配鏈條中的霸權地位。這個事實就是,盡管中國的代工廠已經成為蘋果產業(yè)鏈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中國的代工廠和中國勞工卻是蘋果利益鏈條當中最沒有話語權的群體。根據美國學者的統(tǒng)計,為數眾多在華從事蘋果零件制造和組裝的代工廠,2010年在蘋果公司的利潤分配額當中還占不到2%的份額。以廣受國人熱捧的蘋果手機產品iPhone 4為例,蘋果公司占取了58.5%的利潤,韓國和美國其他的公司分別占取了4.7%和2.4%的利潤,而中國內地勞工成本只占其利潤的1.8%[4]。這充分說明,蘋果公司的利潤獲取和利潤分配模式,呈現(xiàn)向精英管理層絕對傾斜、對代工廠和底層勞工極端剝奪的精英極致主義特征。

蘋果公司除了在利潤分配上對中國勞工展開的這種超常的剝奪外,在返回來將手機賣給中國消費者時,還倚仗技術優(yōu)勢、采用饑餓銷售戰(zhàn)略和嚴苛的利潤分紅機制等手段對中國消費者實行價格歧視,讓中國消費者承擔了更高的費用,同時還在售后服務方面存在歧視性區(qū)別對待和降低標準的問題。許多中國青年勞工為制造這種昂貴的器物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他們獲得的卻只是極其微薄的收益。中國蘋果代工廠的青年工人置身于這種結構性的惡劣處境,似乎并沒有引起中國蘋果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在對富士康的全民討伐浪潮當中,似乎并沒有多少人明確譴責過蘋果公司的利潤剝奪方式。這說明,在蘋果手機的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隔膜的消費關系,這種關系就是馬克思一直揭露的商品的神秘性——通過符號化的商品(貨幣)交換,遮蔽了生產過程中人與物、人與人的真實關系。

普通的蘋果消費者大概會疑惑,我自己手里所握的這部可愛的蘋果手機怎么會與富士康的殘酷剝奪扯上關系?香港學者郎咸平所說的一段話也許可以幫我們理出一些頭緒來。在他看來,蘋果公司才是富士康自殺危機的“背后黑手”,“而它竟然逍遙法外而沒有受到輿論的制裁”。他還直言蘋果就是“虛偽的化身”:“蘋果在任何時候都標榜自己是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而且蘋果規(guī)定,富士康必須關注員工的人身權利,確保他們有足夠好的工作環(huán)境,得到合理的報酬。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蘋果在盡一切的可能壓低富士康的利潤。為了壓縮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富士康只能加大員工的勞動強度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必須進行軍事化管理來滿足蘋果的要求。”[5]郎咸平的判斷,并非簡單的憤激之詞,已經被“兩岸三地”十多所高校師生對富士康的用工和管理制度所做的調研報告所證實。這份公開發(fā)表的近八萬字的《富士康調研總報告》,是大批學者和志愿者冒著生命風險,甚至親身充當臥底工人才寫出來的,對富士康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極度壓迫勞工的普遍性現(xiàn)象給予了充分的揭示[6]。

2010年5月24日,富士康老總郭臺銘在10名工人連續(xù)跳樓自殺、拜請五臺山法師和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均告無果之后,召開了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他在道歉之余,公開聲明富士康“決非是血汗工廠”*《郭臺銘首度回應富士康十連跳:絕非血汗工廠》,http://news.163.com/10/0524/15/67F8PPMB000146BD.html。2010年6月2日,蘋果公司總裁喬布斯在《華爾街日報》于洛杉磯主辦的D8數字大會上,也堅稱“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廠”*《華爾街日報D8數字大會第一日實錄》,http://tech.sina.com.cn/it/2010-06-02/09074260125.shtml。喬布斯之所以要極力唱和郭臺銘,恐怕不只是為了替富士康“漂白”,而更是為了逃避蘋果公司曾經聲稱要擔當的企業(yè)責任。這進一步確證了二者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富士康軍事化的冷血管理方式有其“不得已”之處,而造成這種“不得已”的根源正是操縱利潤分配規(guī)則的買家——蘋果公司。用環(huán)保人士馬軍的話說,“如果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廠,那蘋果就是血汗品牌”*參見自然之友、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達爾問共同撰寫的調查報告:《IT行業(yè)重金屬污染調查報告:蘋果的另一面1》第三部分“蘋果在這個星球上的真實排名”,http://www.ipe.org.cn/about/report.aspx?page=2,二者如何脫得了干系?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大批蘋果在華代工廠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將蘋果亮麗表象背面深藏的另一副面孔呈現(xiàn)了出來。

深圳富士康13位員工的接連自殺,根本無法遏制富士康和蘋果公司瘋狂追逐超額利潤的沖動。成都富士康“為了滿足蘋果方面的需求”,僅用76天就讓占地250畝的8棟廠房得以建成投產,僅對第二批入廠的工人進行了兩三天的培訓就讓他們上崗,最終又釀成了新的慘?。?011年5月20日,iPad2生產線拋光車間發(fā)生爆炸,造成3名工人死亡,15人受傷。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企業(yè)操作竟然通過了蘋果公司副總裁親自帶隊的審核,繼而在短期內就為蘋果贏得了全球市場的主要訂單。蘋果公司對中國工人所造成的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剝奪和傷害,甚至令美國的正義人士也無法容忍。2012年1月26日,《紐約時報》在其頭條刊發(fā)了一篇題為《在中國,人的生命費用被筑入iPad》(InChina,HumanCostsAreBuiltIntoaniPad)的長文,揭露蘋果公司對中國勞工的剝奪,尤其是對勞工生命安全、生命尊嚴的機械化漠視*原文地址:http://www.nytimes.com/2012/01/26/business/ieconomy-apples-ipad-and-the-human-costs-for-workers-in-china.html?pagewanted=all,另參見“觀察網”寒 竹等:《蘋果在中國:對話<紐約時報>調查記者》,http://www.guancha.cn/Macroeconomy/2012_02_17_66139.shtml。有網友將該文的標題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翻譯成《用血肉筑成的iPad》,更加彰顯出其中浸透的悲劇性力量。

2012年以前,蘋果公司一直以各種理由回避和推脫自己對于代工企業(yè)的環(huán)保和權益監(jiān)督責任,這迫使我國多家環(huán)保組織對蘋果在華的多家疑似供應商的危廢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環(huán)保人士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電子產品制造中涉及蝕刻、電鍍、噴漆、注塑、焊接等生產工序,這些生產工序中除了會產生大量含重金屬、氰化物的廢水,含VOCs的有機廢氣、錫煙和鉛煙之外,還會產生包括廢酸、廢堿、廢蝕刻液、廢電鍍液以及污水處理中產生的含有重金屬的污泥等危險廢物*參見自然之友、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達爾問、環(huán)友科技和南京綠石共同撰寫的調查報告:《蘋果的另一面2:污染在黑幕下蔓延》第三部分“天量危險廢物為中國留下巨大隱患”,http://www.ipe.org.cn/about/report.aspx?page=2。至此,關于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所有IT企業(yè)在生產過程是不是會造成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工人“中毒”的問題,大概沒有什么需要爭議的了。

直到2012年4月,在社會各界的壓力之下,在其他二十余家IT品牌企業(yè)先后開始回應環(huán)保組織的質疑、并著手加強對供應商的環(huán)境管理之后,傲慢的蘋果公司才終于改變了之前的抵觸和否認態(tài)度,愿意嘗試使用NGO監(jiān)督下的第三方審核來推動其供應商整改環(huán)境違規(guī)問題。與蘋果公司展開的這場曠日持久的環(huán)保戰(zhàn)役,是馬軍等人通過長達兩年的深入調查、提交兩份調研報告、召開五次新聞發(fā)布會、七次與蘋果公司的面對面談判才拿下來的。蘋果公司最終愿意改過自新,這固然是一個進步,但我們還是應該記住:一個聲稱自己以極致完美為最高目標、市值最大的國際知名IT企業(yè),曾經的確有這么一段不但非常不完美反而相當殘酷的生產歷史。

當然,確認蘋果生產過程曾經存在的這種殘酷性,并不意味著要呼吁人們去抵制蘋果產品或者否定它的性能,而是要對蘋果產品所依附的生產背景做出實事求是的評估?!陡2妓埂冯s志的發(fā)行人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就曾警告批評蘋果公司的人:“指責蘋果-富士康伙伴關系是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要求完美。”[7]是的,凡是稍有理智的人,沒有幾個會相信以蘋果為代表的這種產業(yè)鏈模式能夠在短時期間內得到真正的改觀。因為,全球還處在一個非常不均衡的發(fā)展階段,以蘋果為代表的這種產業(yè)鏈模式依然是西方跨國公司的基本模式。這種產業(yè)鏈模式遵循的是自由市場的基本原則——成本最低化、利潤最大化,蘋果作為一個自由企業(yè),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地獲得最大利潤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從資本主義產生之日起,利潤最大化原則就不斷地促進著技術創(chuàng)新和生產成本的降低,而當前發(fā)達國家的產業(yè)鏈外移就是降低成本的一種基本形式[8]。的確,如果從這種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原理來看問題,那么蘋果手機的生產和營銷模式只不過是全球經濟不公正秩序這個巨大冰山之一角而已。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蘋果手機的生產過程、營銷過程及利潤分配模式,既充分顯現(xiàn)了依托于全球經濟不公正秩序的跨國公司在開發(fā)和生產高科技電子產品方面所蘊含的巨大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暴露了在追求完美、創(chuàng)意和極致的亮麗外表之下所包藏的殘酷的剝奪力和壓迫力。作為一名當代電子產品的消費者,我們如果愿意直面這種因生產方式、利潤分配和消費崇拜所構成的充滿多重矛盾的現(xiàn)實景觀,就會自覺去思考消費者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結語:蘋果手機作為全球化時代獨特的文化商品和身份標志,體現(xiàn)著資本知識產權、生產方式、利潤分配模式以及民眾想象在全球不均衡生產結構中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一方面充分展示出人類力圖創(chuàng)新和改造媒介消費時尚的行動所具有的潛在魅力;另一方面也彰顯出了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所掩藏或遮蔽的諸多消費幻象和主體異化問題。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問題,筆者以上的分析相當有限,需要再強調的是,我們對蘋果手機的消費者沒有任何的偏見和批評,只是想揭示這些消費過程背后存在的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我們期待每一位關注青少年消費問題的成年人和學者,對此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1]范 彬 徐德榮:《高中生為買“蘋果”賣腎!中介醫(yī)生被公訴》,載《三湘都市報》,2012年4月6日。

[2]孟 悅 羅 鋼:《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5-20頁。

[3]Federico Viticci,Steve Jobs Email Conversation about Foxconn Suicides, http://www.macstories.net/stories/steve-jobs-email-conversation-about-foxconn-suicides

[4]《2010年iPhone利潤分布圖》,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111/0013701.shtml

[5]郎咸平:《什么才是拯救富士康的希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20db8b0100jx5s.html

[6]“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組:《富士康調研總報告》,http://it.sohu.com/20101009/n275489839.shtml

[7][8]寒 竹等:《蘋果在中國:對話〈紐約時報〉調查記者》,http://www.guancha.cn/HanZhu/2012_02_17_129857.shtml

(責任編輯:王俊華)

2015-09-10

孟登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文學、文化理論。

猜你喜歡
果粉富士康蘋果公司
貯藏模式對番石榴果粉品質的影響
葡萄果粉積累規(guī)律及結構分析
新Pad
不同干燥方式對黃刺玫果粉品質的影響
閔浩:做鎖具行業(yè)的“蘋果公司”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3
富士康高科技轉型
商周刊(2017年17期)2017-09-08 13:08:58
富士康50億美元印度建廠
IT時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3
蘋果公司產品史
計算機應用文摘(2011年9期)2011-04-29 00:44:03
会同县| 如皋市| 济南市| 临颍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顺县| 杨浦区| 江永县| 德昌县| 乌拉特前旗| 长白| 德令哈市| 江都市| 吉林市| 仙居县| 太湖县| 历史| 宁南县| 通山县| 辽宁省| 宕昌县| 德阳市| 双桥区| 嘉定区| 靖州| 吉首市| 嘉荫县| 荔浦县| 浦江县| 景泰县| 巴东县| 余庆县| 岳普湖县| 衢州市| 花垣县| 三台县| 哈巴河县| 夏河县| 临夏市| 潼关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