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博物館照明設計的問題

2015-01-30 10:34:55李紅
藝術(shù)與設計·理論 2014年7期
關鍵詞:照明設計光源博物館

李紅

摘 要:博物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對于知識的傳播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照明設計對博物館展示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滿足參觀者清晰、真實、舒適地觀賞展品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照對展品的損傷。然而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普遍采取低照度點狀人工光源照明,影響了觀賞的實際效果,不利于博物館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文章旨在分析這一現(xiàn)象所存在的問題,并結(jié)合國內(nèi)外博物館的案例,對博物館照明設計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博物館;照明設計;光源;展示效果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914; TU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4)07-0059-03

The Problem on Lighting Design for Museums

LI?Hong

?(Fine?Art?of?College?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Abstract :Museums mark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and studying knowledge. Lighting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useum design to create a circumstance where visitors can clearly, factually, pleasantly appreciate exhibits; meanwhile, the harms to exhibits by lights are minimized. Currently, however, most of museums in China started to use artificial spot light at low illustration level in lighting design, but actual effects are not as good as expected, even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exhibiting function of museu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lighting design, and then gives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 proved by some cases.

Key words :museum; lighting design; light source; exhibiting effect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博物館與博物館照明

博物館最早出現(xiàn)于古希臘時期,到十六十七世紀時逐漸興起私人博物館,18至19世紀世界各地開始大規(guī)模興建博物館。中國的博物館起步較晚,建國后由于國家對文博事業(yè)的重視,加快了博物館的建設,出現(xiàn)了以革命和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為代表的博物館。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博物館的重要性,各地紛紛興建博物館。博物館是學習各類知識的最佳場所,好的博物館可以通過合理的展覽路線組織和展示空間設置,提供良好的觀展環(huán)境,提高觀眾的觀展體驗。照明是博物館展示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它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展示的效果和觀眾的體驗。

博物館照明的關鍵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能否提供足夠的照度,以確保參觀者能夠清晰地完整地觀賞展品;

2.是否能夠提供無色差的照明,以確保參觀者能夠真實地觀賞展品;

3.是否能夠避免眩光,以確保參觀者能夠舒適地觀賞展品; 4.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照對于展品的損傷,以確保展品的安全。經(jīng)過長期的探索,目前博物館照明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規(guī)則和經(jīng)驗,并隨著新材料新光源的發(fā)展而不斷完善。

二、我國博物館照明的問題

博物館照明從光源上分,可分為自然光源為主、人工光源為主和混合光源。在電燈出現(xiàn)之前,博物館照明完全依靠自然光。隨著電燈的出現(xiàn),博物館照明仍以自然光為主,以人工光源為輔。由于光源對于展品會有損害,特別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會造成繪畫、織物等展品褪色,因此博物館照明對于照度、曝光量都有要求。由于紫外線對展品的損害最大,上個世紀70年代甚至出現(xiàn)了完全依靠人工光源照明的博物館(圖1)。但是由于觀賞體驗的要求和技術(shù)手段的提高,目前世界一些重要的博物館依然主要或部分使用自然光源(圖2-3)。為參觀者提供理想的觀賞空間依然是博物館照明設計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

令人不解的是,近年來國內(nèi)博物館興起了一股“昏暗風”。一些新建的博物館和翻新的老博物館不使用自然光源進行展廳照明,而且人工光源極為昏暗,僅使用射燈對展品進行照明,有時至對展示物品的文字都看不清楚(圖4)。博物館作為一個典藏和陳列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實物的場所,同時也承擔著為公眾提供學習、教育和欣賞的功能。這種昏暗的照明方式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

首先,低照度不利于觀賞展品。博物館照明需要考慮光源對于展品的損傷,所以在展區(qū)照明時會對照度和曝光量有一定的限制。但是通過去除光源中的紫外線、紅外線和引起光化學變化的射線,照度的問題已經(jīng)不如以往那么嚴重,如使用可隔絕紅外線、紫外線的材料對陽光進行處理,或使用LED燈具,而且對整個展示進行照明并不會過多增加展品的照度。用射燈照明展品一般在國外用于珠寶、雕像等小件展品,通過局部投光,增加展品的清晰度。但是射燈并不適合大型展品,因為射燈投面積有限,所以使用射燈投射大型展品會造成畫面照度不均勻,影響觀賞效果(圖5)。采用射燈照明尤其不適合中國畫作品,中國畫講究“遠觀勢,近觀質(zhì)”,這就要求觀者由遠及近在不同距離觀賞畫作。當展廳整體照度偏低的情況下,參觀者難以從遠離畫面的距離看清畫作。畫家在創(chuàng)作畫作時,通常都在照度充足的畫室中進行,因此博物館展示時也應在照度充足的環(huán)境中,這樣才能還原場景。endprint

第二,偏色光源不利于還原作品的真實色彩。由于人工光源具有一定的色彩,投射在展品上會形成一定的色彩傾向,與展品的原始色彩有差異,尤其是對于觀賞要求比較高的美術(shù)類作品的展覽。從這點來說無色差的自然光源更適合展品真實彩色的展現(xiàn),但是完全采用自然光源也會受到時間、天氣、光線入射角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采用自然采光與人工照明相結(jié)合是最好的方法,例如大英博物館(圖6)?,F(xiàn)在一些國內(nèi)的博物館不但排斥自然采光,而且采用顯色指數(shù)低的暖光源,造成展品色彩失真,嚴重影響觀賞效果,無疑與展示作品的初衷是相悖的。

第三,易造成視覺疲勞。在展示照明中布置人工光源對展品進行重點照明,可以使人的視覺快速集中在展品上,使主體突出。同時由于照明的強調(diào)作用,會形成很好的空間層次感,避免空間照明設計的平淡。但是由于目前國內(nèi)的博物館在展示照明區(qū)域總體環(huán)境照明亮度不夠,只對展品照明,所以背景與展示物之間亮度對比較大,使人眼不停在亮與暗之間轉(zhuǎn)換,長時間觀展容易帶來視覺疲勞。另外公共區(qū)的亮度與展區(qū)的亮度對比過強,一般來說,人眼由亮區(qū)進入暗區(qū)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也就是所說的暗適應,所以通常會設置一個中間區(qū)域作為過渡。但是由于有些展區(qū)設計的比較分散,人眼會因不停的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而帶來疲勞感。此外,人工光源的頻閃也會造成視覺疲勞。光源集中照射在展品上,頻閃會被參觀者的眼睛感受到,造成眼睛不適。

第四,不利于公眾的學習。由于博物館大規(guī)模的興建,使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博物館,這也是學習最好的方式。很多繪畫愛好者都希望對著展品臨摹,而不是在家臨摹畫冊。對于其它類別的展覽很多人也需要記錄,雖然現(xiàn)代化的設備例如照相機和手機等帶給人們諸多便利,但是傳統(tǒng)用筆記錄的方式也是很多人的習慣,尤其是對于老年人。所以在不影響展品保護的前提下,適當?shù)靥岣哒斩然蜃兏彰鞣绞讲皇橐粋€好的方法。在外國的博物館美術(shù)作品展覽中經(jīng)??梢钥吹接腥嗽谂R摹畫家的作品,在光線充足的展廳中,可以一邊細細揣摩畫作,一邊臨摹,這對于學習繪畫的人來說毋庸置疑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然而,以國內(nèi)博物館展廳的照明很難做到這樣,偶爾也會看到有人在昏暗的展廳中臨摹,但是觀賞的效果都不盡人意,更何況臨摹呢。

三、對我國博物館照明設計的建議

國內(nèi)博物館的照明設計,更多強調(diào)展示物的突出位置,即展品是展覽的主角,通過照明設計使其更加突出,弱化環(huán)境光源;同時強調(diào)空間的主從關系,即環(huán)境光源、重點照明及次要照明的層次要清晰。整個空間形成很多個亮點,似舞臺燈光一般,只是環(huán)境照明與展示照明對比度有所降低,行走于空間中有忽明忽暗感,這是目前國內(nèi)博物館的普遍現(xiàn)狀。但是,將國外的博物館與國內(nèi)的比對就會發(fā)現(xiàn),國外的博物館展示空間明亮,對展品觀看清晰,與國內(nèi)博物館照明的視覺感受大相徑庭。例如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在20世紀60年代建成,由著名建筑師賴特設計,建筑外觀呈螺旋線形,內(nèi)部空間也設計為螺旋線形的坡路,人們在參觀時通常先乘坐觀光電梯到頂層,再逐層向下瀏覽。由于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格子間,所以人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整個參觀。在采光設計上,建筑通過頂部的玻璃窗和螺旋形結(jié)構(gòu)外周的高窗采光,自然光基本滿足了博物館內(nèi)部基本的采光要求,再以人工光源作為輔助。整個展示空間亮度適中,作品看起來清晰自然。蘇州博物館是近些年設計的建筑作品,在展示照明上存在同樣的問題。建筑設計上大量使用玻璃,在建筑的中庭和走廊部分形成了很好的照明效果(圖7)。但遺憾的是展品被設置在照度不足的展廳里,照明僅限于照亮展品,其它區(qū)域都是黑暗的(圖8)。究其原因,照明規(guī)范上的差別應該是形成現(xiàn)狀的主因,我國在照度標準比發(fā)達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標準還要嚴格。如對光特別敏感的展品,我國規(guī)定的照度是不大于50lx,比英美等國的50lx要低,遠低于日本的75-150lx;對光比較敏感的展品,我國規(guī)定的照度是不大于150lx,低于美國的200lx和日本的150-300lx;對光不敏感的展品,我國規(guī)定的照度是不大于300lx,美國是200-6000lx,日本是300-1500lx,而英國則根本不限制。但是,嚴格的照度要求卻有著寬松的照度均勻度要求,《博物館照明設計規(guī)范》中規(guī)定“對于平面展品,照度均勻度不應小于0.8;對于高度大于1.4 米的平面展品,照度均勻度不應小于0.4。”這無疑是鼓勵使用點光源投射展品。

同樣,不同類別的展示照明也應該區(qū)別對待,例如對于珠寶類的照明,適當?shù)慕档铜h(huán)境光源以及使用投射燈可以使珠寶看起來更加光彩奪目;雕塑展覽的照明應盡量突出其立體感;而繪畫類的展覽則應該讓觀者盡量清晰的觀看,自然光的漫反射會真實地反映畫作的效果,在結(jié)合熒光燈等人工照明來彌補自然采光的不足。不能將所有的展示都使用相同的照明方式,因為展示空間中展品是空間的主角,如何將展品更好的呈現(xiàn)在公眾面前是一個博物館照明設計的關鍵。此外,展品需要被參觀者觀賞,也不能忽略了作為觀賞活動的主體——人,人在觀展時的視覺、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人對于展示空間和展品的體驗感,并且在滿足對文物的保護后應該以此作為照明設計理念的出發(fā)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觀展的質(zhì)量。作為空間展示的物品應該盡量清晰的呈現(xiàn)在觀者面前,不要“猶抱琵笆半遮面”,因為這也就失去了展示與觀展的意義。而作為很多設計師所追求的空間藝術(shù)氛圍應該放在其后,如果本末倒置的以此為目標必將造成設計的失敗。

四、總結(jié)

博物館作為為公眾提供學習和教育的場所,應該一切以人為本,充分的研究人對于空間的使用需求。照明方式的選擇對于觀者的觀賞質(zhì)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設計時應予以高度重視,在滿足對文物的保護功能后應注重空間的學習和觀賞功能。密斯曾經(jīng)說過“形式服從功能”,一切屬于外在的、形式的構(gòu)成要素都應至于功能之后,從而使空間更好的為人服務,也能提高空間的使用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周懷東. LED照明技術(shù)在博物館的應用淺析[J]. 照明工程學報, 2013, 24(5): 45-49.

[2] 張筠莉.博物館陳列采光與照明問題[J]. 中國照明電器, 2000(8):4-8.

[3] 張浩.博物館展示陳列中的采光照明生態(tài)設計探討[J]. 中國博物館,2001(4):69-74.

[4] 陳大華.博物館和展覽場所的照明設計(二):博物館和藝術(shù)館展品照明[J].燈與照明, 2000, 24(1): 34-36.

[5] 黨睿.基于文物保護的博物館展陳照明調(diào)查研究[J]. 照明工程學報, 2013, 24(5): 16-21.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博物館照明設計規(guī)范(GB/T 23863—2009)[S]. 2009.endprint

猜你喜歡
照明設計光源博物館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光源與照明》征訂啟事
光源與照明(2019年3期)2019-06-15 09:21:04
綠色光源
現(xiàn)代室內(nèi)空間照明設計形式美的探析
電氣配電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建筑電氣照明設計中的節(jié)能措施探析
露天博物館
科技連載:LED 引領第三次照明革命——與傳統(tǒng)照明的對比(一)
兩個不等光強非相干光源的分辨研究
物理與工程(2011年6期)2011-03-25 10:04:24
博物館
托克托县| 巴林右旗| 周至县| 千阳县| 广河县| 偏关县| 开化县| 凤台县| 贵德县| 大余县| 合江县| 曲麻莱县| 南京市| 江安县| 德钦县| 信宜市| 柳河县| 巴东县| 内黄县| 保康县| 偃师市| 金乡县| 陆丰市| 铜陵市| 青铜峡市| 绵竹市| 大化| 上思县| 萝北县| 沅江市| 墨脱县| 呼伦贝尔市| 德昌县| 绩溪县| 合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休宁县| 瓦房店市| 福建省| 红桥区|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