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柱
摘 要:場域理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之一,是關于人類行為的一種概念模式。該理論認為人的每一個行動均被行動所發(fā)生的場域所影響,而這個場域是隨時隨地發(fā)生的,并且隨著時間、氣候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處的學習場域是什么樣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場域”就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場域;物理環(huán)境;心理場域;人際場域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6-0030-03
場域理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之一,是關于人類行為的一種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物理學概念。該理論認為,人的每一個行動均被行動所發(fā)生的場域所影響,它既包括物理環(huán)境,也包括他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這個場域是隨時隨地發(fā)生的,并且隨著時間、氣候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
生活中,我們的情緒變化在很大程度上與當時所處的物理環(huán)境或當時的心理環(huán)境有直接的關系:身處婚慶場所和喪葬場合時的心態(tài)會截然相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場域影響,也叫作行為受環(huán)境的影響。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處的學習場域是什么樣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場地、器材等因素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場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環(huán)境場域、行為場域、心理場域三個層面進行闡述。
一、環(huán)境場域的創(chuàng)設
1.物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所謂物理環(huán)境,本文指的是學生學習時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包括大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
(1)大環(huán)境
在教學實踐中,同一課次所有班級在一起所處的環(huán)境就形成了一個相互影響的“場域”,而該場域中每一個班級之間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水平段、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手段、器材等都可能迥異,如果一個老師采取“放羊”式教學,就會影響到其他老師教學的正常開展。因此,如何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眾多班級都能順利進行教學的大的場域,就顯得十分必要。
依靠學校的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課次、水平段、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為體育教師的教學營造一個比較適合的“場”,這樣不但有利于學校的管理,更加有利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①課次的安排。打破傳統(tǒng)的觀念和原有的思維定式,學校領導層在排課表時,從上午第一節(jié)課開始,把全校每天的體育課平均分配到每一個課次中,盡量讓每一個班都能有寬闊的活動場地及充足的體育器材,才能更加有利于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②水平段的安排。一至六年級由于身心發(fā)展和認知水平不同,同樣的教學內容在不同水平段的要求和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排課時,也應盡量避免這一安排影響教學效果,應在同一課次安排水平段相接近的年級在一起比較適宜。
③教學內容的安排。同年級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教研組長在集體備課時要有一個整體把握:把同一年級或水平段的老師集中起來,合理安排同一課次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場域,使他們之間能互相促進和提高,而不是相互影響。體育學科和其他學科不一樣,一個年級八個班的教學進度不能統(tǒng)一,教學內容必須錯開,否則很容易受場地器材的影響而沒法開展教學。
(2)小環(huán)境
小環(huán)境指的是具體班級在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場域。
一節(jié)跑的體育課和一節(jié)跳躍類、投擲類的體育課所使用的教學器材和教學手段、方法等都不可能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各種課型的教學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場域,讓學生一看到環(huán)境的布置就能產生相應的應激發(fā)應,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如障礙跑教學中,障礙的設置是否合理、是否與學生的年齡段及認知水平相切合、難度是否正好、跨越障礙的方法能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都在小環(huán)境的考慮之列。
2.人際關系場域的創(chuàng)設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分組是否合理、他們之間的認知水平是否接近、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練習的效果。因此,學習小組的劃分是同質分組還是異質分組,是自由組合還是老師指定,是學幫帶還是互相研討,老師在劃分的時候必須加以考慮,小組既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又不能一成不變,要讓小組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才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1)學習組長的選擇
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在小學體育課堂學習中,選擇一個能力強、能讓本組成員聽其話的小組長非常重要。而這個組長的選擇往往是由教師來“任命”的,有的組長本組成員服氣,而有的組長本組成員根本就不服氣,讓成員服氣的組在活動中當然沒有問題,但成員不服氣的組長在分組活動時就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或者活動根本就開展不了!因此,在組長的選擇上老師應該動一番腦筋,正如一位設計師所說:群眾自己的選擇往往是最好的設計,在組長的選擇上,老師不妨也讓學生自己去選自己的組長!
在實踐中,我做了以下幾種嘗試,效果不錯。
①小組成員老師定,組長學生自己選。
②小組人數老師定,組員學生自己組合,組長學生自己選。
③不規(guī)定小組的人數,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并由本小組成員選出自已的組長。
④組長教師定,學生選組長。
⑤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有的學生哪個組都不要的情況,這時,老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并做好善后工作,幫助這部分同學查找原因,讓他們盡快回到集體中去!
(2)學習小組的選擇
體育課的隊形一般都是四路隊形,體育老師很少考慮到隊形變換或小組成員的輪換,而這往往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潛在“障礙”。對于小組的成立,老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自由組合”的方式,這樣,小組間每個組員之間的關系應該最融洽,活動的時候協調起來也就不會再出現任何的“別扭”了。
(3)融洽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在教學中經常會發(fā)現這樣一種情況:某個學生因為不喜歡某位老師而逃課甚至厭學,從而導致成績下滑,一旦換了老師,成績又大幅提升的現象。因此,讓學生喜歡上你,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二、行為場域的創(chuàng)設
考夫卡認為,行為產生于行為的環(huán)境,受行為環(huán)境的調節(jié)。為此,他曾用一個生動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在一個冬日的傍晚,于風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騎馬來到一家客棧。由于大雪覆蓋了一切道路和路標,所以當他找到這樣一個安身之處時就格外高興。店主詫異地到門口迎接這位陌生人,并問客人從何處而來。男子直指客棧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種驚恐的語調說:“你是否知道你已經騎馬穿過了康斯坦斯湖?”聞及此事,男子當即倒斃在店門外。
那么,該男子的行為發(fā)生于何種環(huán)境之中呢?考夫卡認為,在他騎馬過湖時,地理環(huán)境毫無疑問是湖泊,而他的行為環(huán)境則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個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經一個大湖,則他的行為環(huán)境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正因為他認為自己當時的行為環(huán)境是堅硬的“平地”,才在聞及他騎馬穿過湖泊時大驚斃命。所以在考夫卡看來,行為受行為環(huán)境的調節(jié)。
因此,行為場域,也就是行為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學生是否樂于、敢于參與到相應的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以障礙跑為例,當教師設置一個較長的“獨木橋”,要求學生迎面同時通過獨木橋,如果有一方掉下去則視為失敗時,就比一個人從橋上通過要難得多,如果教師再設計一個環(huán)境,要求學生在通過時把對方視為自己的敵人,要想方設法將對方從橋上擠下去但不能“同歸于盡”才算贏時,學生的思維就會發(fā)生質的變化,他們所采取的方法也會隨之而改變。
行為場域的創(chuàng)設,要因地、因材、因人和因天氣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要與心理場域的創(chuàng)設相關聯、相呼應,才能共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在教學跨越式跳高時,教師對場地保護的設置是否讓學生有安全感,高度的設置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讓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覺,對于他后面的行為將產生直接的影響。
三、心理場域的創(chuàng)設
心理學認為,內因決定行為。而一個大的心理場域的創(chuàng)設,也可以直接影響到眾多小的心理場,使他們能夠自覺自愿地進行活動。如在超市購物排隊結賬時,如果前面的人都是有秩序地排隊等候,那么后來的人一定會自覺地在后面排隊,而如果前面都是一窩蜂地擠的話,則后來的人也會拼命地往上擠,這就是一種心理場,這時,再文雅的人也會暫時放下心中的那份“矜持”!
學生是否樂意參加活動,直接影響到活動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創(chuàng)設一定的心理場域,激發(fā)學生想學、樂動的內在動力,才能使課的效率達到最優(yōu)化。
以障礙跑為例,當老師把障礙設置為難度稍大時,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怯場,應在活動之前就給學生打氣,用“能不能”“敢不敢”等一些話來激發(fā)他們的“斗志”,讓他們產生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場,然后再進行活動,學生的畏難情緒就會明顯小得多,教學效果也就好得多了。
在教學跳山羊一課時,90%以上的同學都怕過不去,怕摔跤。因此,在進行教學之前同樣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學生練習的、能讓學生壯膽的心理場。教學之前或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放點CBA的主題曲《相信自己》等音樂作為練習的背景,就能有效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使他們覺得沒什么可怕的,教學和練習的效果明顯要好得多了。
環(huán)境、心理、行為等場域的創(chuàng)設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其不同的地方,有的是相互交叉,而有的又相互獨立;有的是體育老師自己就能做到的,如小場域的創(chuàng)設、心理、行為場域的創(chuàng)設等;而有的則必須依靠學校才能做到,如大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只有把影響、干擾體育教學的因素降到最低,才能有效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綜合工程,而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場域如何,將直接影響到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態(tài)度,對場域創(chuàng)設進行深入的研究,必將會帶動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