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他不是畫家,卻用雙手描繪出侗鄉(xiāng)大地上最具生命力的色彩。他不是英雄,卻用執(zhí)著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
他不是專家,卻用勤奮成為全縣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他,就是懷化市通道縣林業(yè)局副局長陸奇勇,先后獲得國家林業(yè)局“科技服務林改先進個人”、“湖南省綠化先進個人”等稱號,被公認是通道縣獲得“全國造林綠化模范縣”的大功臣。
丹心成就綠色產業(yè)
清秀的楠竹四處可見,或成片搖曳于山頭匯成壯觀的竹海,或三五成群點綴著侗寨人家,它們是侗鄉(xiāng)的美麗風景,也是侗家人發(fā)家致富的“搖錢樹”。在通道縣林業(yè)系統(tǒng),大家都說是陸奇勇成就了這份美麗。
2001年,通道縣栽下了楠竹實生苗,吹響了開發(fā)楠竹產業(yè)第一批的號角。但由于楠竹實生苗造林技術不成熟,這些被寄予希望的苗子竟全部死亡。面對此狀,當時在營林站任一般干部的陸奇勇主動請纓,擔負楠竹實生苗造林技術研究。
經過反復探索實驗,陸奇勇帶領項目組成員于2005年實現了楠竹筍期切稈育苗的突破,使楠竹造林成活率達到了80%。但這一技術操作難度大、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實用性不強。幾年的辛苦沒能換來實際的效益,后續(xù)研究又遲遲無法取得成果。這時,各種輿論、聲討、質疑紛紛撲來:“全國這么多專家研究楠竹實生苗育苗造林成活率都沒有得到提高,你還會研究成功?”“正事不干,凈干些不靠譜的事?!备鼮檠┥霞铀氖?,項目組有的成員選擇了退出,使研究工作陷入了僵局。是放棄還是繼續(xù)?陸奇勇憑著一股子不甘心、不服輸的勇氣,選擇了堅持。他起早貪黑奔波于山間地頭、反復收集數據、取樣對比、重新調整研究方向……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他終于成功攻破了楠竹實生苗筍期切稈育苗技術難題,使造林成活率達到了96%,第一年發(fā)筍株率達到了79%、單株發(fā)筍個數達到了1.7個,分別比普通楠竹苗造林增加了29%、53%和54%,一舉解決了傳統(tǒng)大母竹造林成本高、苗木來源緊缺、難以大規(guī)模組織造林的問題及楠竹實生苗造林因苗木木質化程度低、造林難以成活的技術問題。經專家論證,筍期切稈育苗技術屬國內首創(chuàng),達到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通道縣也因此被列為國家楠竹實生苗標準化示范基地。以此為契機,陸奇勇全力著手育苗基地建設,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村寨大力推廣楠竹實生苗造林技術。由此,全縣建立了11個示范樣板,發(fā)展楠竹實生苗標準化造林示范戶1465戶。至2013年,全縣楠竹實生苗造林達820公頃,新增產值318萬元。
陸奇勇就是這樣憑著一顆熱血丹心,勇攀科研高峰,讓林業(yè)科技成果在侗鄉(xiāng)大地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赤心踏遍山山水水
萬佛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不僅有著獨特的丹霞地貌,更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2007年底,通道縣啟動萬佛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由于牽涉到生物多樣性的調查,這個重擔自然落到了陸奇勇身上。
2008年初,正是我國南方地區(qū)遭遇罕見冰凍災害的時候,陸奇勇和隊員們沒有畏縮,冒著寒冷的天氣跋涉在山谷之間,不僅用“火眼金睛”去搜尋每一個物種,更是使出“飛檐走壁”的功夫采集標本。 2008年7月,陸奇勇用望遠鏡在一座懸崖的半山腰上發(fā)現了鐵皮石斛。鐵皮石斛是珍貴的蘭科植物,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陸奇勇很興奮,找到當地百姓借來麻繩,從后山上爬到懸崖頂,將麻繩捆在身上,由同事在上頭拉住,就像電影中勇敢的尋寶者一樣朝著心中的“寶藏”慢慢靠近,終于采集到了標本。當他回頭再看下面,驚出了一身冷汗。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萬佛山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研究報告》如期完成,新發(fā)現兩種國家二級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全國分布面積最大的中華水韭群落和丹霞地貌區(qū)附避藤本植物群落,以極高的“含金量”為萬佛山申報世界級自然遺產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奠定了基礎。
陸奇勇還主持開展了通道縣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研究,歷時5年,將全縣分布的主要物種編撰成書,建立了通道縣8個一級生物系統(tǒng)、24個區(qū)系統(tǒng)、60個子系統(tǒng)的分類系列以及12個植被型、104個群系組成的植被分類系統(tǒng)。2010年,《通道縣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研究》由湖南省科技出版社出版。
當上副局長后,工作雖然繁忙,但陸奇勇依然喜歡往野外跑。他說,作為分管業(yè)務的領導,首先應該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時也要給具備理論知識但欠缺實踐經驗的年輕人做好榜樣。在他的心里,還有一個新的想法在醞釀,那就是要出版一本通道縣珍貴樹種與野生花卉圖譜。為此,他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和同事們一起到野外進行調查。
陸奇勇就是這樣憑著一顆赤誠之心,踏遍了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繪就出侗鄉(xiāng)最美的風景。
癡心傾注生態(tài)建設
同事們都說陸奇勇是工作狂。下班以后,他依然念念不忘的是工作,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就特別喜歡與同事交流、分享,因而時常會有凌晨一兩點給同事打電話討論工作的情景。半夜被驚擾美夢的同事有時也會嗔怪他。而他總是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怕好不容易有點靈感,得點思路,一到明天就忘記了?!?/p>
在外出差的路上,陸奇勇總喜歡留意哪個地方的林子造得好、綠化搞得漂亮。要是遇到心動的場景,哪怕是一棵奇特的樹,他都會猛然叫師傅停車,下去拍照,將好的樣板作為參照的目標追求。
工作中的陸奇勇不僅“腦勤”,更是“手勤”、“口勤”、“腿勤”。他帶領技術人員深入調研、廣泛探討,編制了《通道林業(yè)“十一、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成為通道縣林業(yè)發(fā)展的綱領性文件。在此基礎上,又起草制定了《通道縣加快林業(yè)發(fā)展的決定》、《通道縣進一步加強造林綠化的決定》、《通道縣造林綠化技術規(guī)程》、《通道縣林木采伐、經營加工及運輸管理暫行辦法》、《通道縣公益林管理辦法》等多項規(guī)定,并提出“建好生態(tài)和產業(yè)兩個體系,抓好依法治林和科技興林兩件大事,深化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場兩大改革”的林業(yè)發(fā)展思路,為通道林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持,造林綠化等各項林業(yè)工作得到較快發(fā)展。全縣森林蓄積量由2010年的740萬立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81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72.24%增加到75.54%,林業(yè)總產值由5億元增加到6.9億元。
陸奇勇就是這樣憑著一顆癡愛之心,不僅收獲了個人的榮耀,更為侗鄉(xiāng)的山川點綴了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