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觀察網(wǎng)報道,“世界華人文學(xué)研討會”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召開,兩天的會議最重的戲是開幕式后請于丹做主題演講,她談中國文化。這是我第一次聽于丹演講,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于丹的想法。那次,她演講起來如滔滔長江之水,唐詩宋詞信口道來,旁征博引,這一講,就是將近兩個小時。于丹為了突出中國文化優(yōu)越而對西方文化與宗教的不以為然,把中國的倫理抬出來同西方的宗教抗衡(好像西方就沒有倫理似的)。為了教育她碰到的一個不懂得高深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她用大段講述一個禪的故事。她說,古代一位混混買了三匹八吊錢一匹的布,付款時聲稱“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這位混混竟然以頸上人頭作擔(dān)保說自己是對的,只肯付二十三吊錢。一位小和尚打抱不平,說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他愿意輸?shù)纛^上的帽子。眾人相持不下,于是來到小和尚的師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處,請他作主。沒想到,老和尚沉思了一會,竟然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小混混是對的。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錢拿走了三匹布,還得了小和尚的一頂帽子,高興而去。老和尚卻因此受到鎮(zhèn)上眾人的鄙視與驅(qū)逐。小和尚一路上都憤憤不平,最后還是忍不住質(zhì)問老和尚為何說“三八二十三”。老和尚說,你說那小混混的頭重要,還是你頭上的帽子重要?他用頭來和你的帽子打賭,我能說“三八二十四”嗎?小和尚明白過來,我們大概也都能夠理解那位宅心仁厚、救人一命的老和尚。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禪機”故事,加上于丹講得聲情并茂,成為整場演講中的亮點。我聽到這里,一種不同的想法油然而生。我的上帝啊,這個故事沒錯,可如果把這個故事上升到中國文化的層面,又可以靈活到“三八二十三”?這就太過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