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科普了嗎?
拿蚊香和香煙相比的做法原本不是空穴來風。不過兩種混合物的毒性劑量計算得多么精密,方能得出“一盤蚊香等于6包香煙”的數(shù)據?這種比較到底正不正確,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蚊香所含各種物質吧。
除蟲菊酯:這是蚊香中真正有效的滅蚊成分,對人類毒性不高,也沒有致癌致畸效應。不過,整個蚊香的質量中,只有不到1%是除蟲菊酯(在不同產品里的含量會有差異),真正讓人擔心的,是剩下那占99%多的輔料所產生的燃燒產物。
多環(huán)芳烴是蚊香、香煙的悶燒過程都會有的產物。它們中有一些具有強致癌性,是一類被嚴格控制的空氣污染物。研究證實,1克蚊香和1克煙絲燃燒產生的多環(huán)芳烴產量是持平的。一盤蚊香約15克,在這個污染指標方面可以類比于點了15支煙了。
甲醛,通常潛伏在裝修涂料粘合劑中,對人的粘膜有刺激作用,長期吸入有致癌性。有文獻顯示一盤蚊香釋放的甲醛量相當于點51支香煙。
一氧化碳作為有機物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它可以搶占血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阻止氧氣與之結合;苯系物苯、甲苯、鄰二甲苯、對二甲苯等,這些物質也對呼吸道有刺激,有一定致癌性;PM2.5,蚊香燃燒釋放的大氣顆粒物主要集中在細顆粒部分,而這部分恰恰是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的。
從上面這些數(shù)據可以看出,點燃蚊香的確對室內空氣質量有很大的影響,不過簡單粗暴的將一盤香與6包煙作比較并不科學。(原創(chuàng):白鳥整理自果殼網)
英國和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新開發(fā)的一種計算程序可根據一定數(shù)量的點“贊”數(shù)據,“算”出點“贊”人的性格特征。社交網站“臉譜”上的8.6萬多名志愿者完成了一份性格測試問卷,一些志愿者還邀請了親朋好友來填寫問卷,評估志愿者的性格。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電腦程序“算”出的受試者性格大多比其親朋好友的判斷更為準確。
比如,電腦僅需分析10個“贊”,便能比受試者的同事更準確地測出其性格;通過分析70個“贊”,電腦就能超過其朋友或室友;140個“贊”便超過其家人,如父母或兄弟姐妹;300個“贊”則能“擊敗”其伴侶。如果利用其他社交媒體的“數(shù)字足跡”開發(fā)出類似電腦程序,如微信用戶的訂閱號、網頁瀏覽記錄、網絡搜索記錄和購買記錄等,電腦判斷的準確程度可能,會更高。
生活中有些人對自己唱歌跑調——五音不全很難為情。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證實,唱歌找不著調其實也是一種病,這種病可以稱之為“失歌癥”。
五音不全患者不僅僅唱歌跑調嚴重,嚴重的還有許多其他問題。如有位男性患者說話聲調只有“一聲和二聲”,沒有“三聲、四聲”,所以他講話的聲音聽起來陰陽怪氣,讓人感覺非常別扭。研究還證實,五音不全患者的一大突出表現(xiàn)是,聽不出別人說話的弦外之音。當別人說話用“變調”來改變語言的意思時,他們無法辨別其中暗含的生氣或諷刺等意思,所以會產生溝通障礙。
那么五音不全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實,五音不全并不是這些人發(fā)音有問題,而是他們的聽力不全,無法分辨出不同的節(jié)拍、音高相近的音符和韻律造成的,就像色弱患者無法分清相近的顏色一樣。不過這些人的發(fā)音器官一般并無異常,言語交流也沒有問題,之所以個別人說話沒有“三聲、四聲”,那也是因聽力問題造成的,跟發(fā)音器官沒有關系,這與有些人啞是因為耳聾造成的類似。而之所以這些人的聽力有問題,根本原因是這些人大腦右半球顳葉前部發(fā)生了病變,一些嚴重患者甚至會全部喪失認知音符、歌唱、演奏以及欣賞樂曲的能力。
實驗證明,有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中,產生了攻擊自身細胞的抗體。
有科學家用患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大鼠做實驗,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現(xiàn)象。不過直到上世紀90年代,科學界才確認了這種被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攻擊的蛋白質。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蛋白質其實和出生時的樣子不同,它們的一些原子被刪除了。別小看這幾個原子,它讓蛋白質的電荷發(fā)生了變化,在額外的電力的作用下,整個蛋白質會發(fā)生改變,甚至還會散架,并且有可能和其他蛋白發(fā)生異常的反應,由正常的身體成分變成了需要被身體清除的目標。
在正常人體內,這一過程只有在身體需要殺死那些必須要殺死的細胞(比如被感染的細胞或癌癥細胞)時才會發(fā)生,也不會過度激活免疫系統(tǒng)。但是,一些基因變化卻會讓整套系統(tǒng)失控。生物學家通過各種辦法找到了一系列有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基因變異。它們有的可以刪除更多蛋白質的原子;有的可以讓免疫細胞更有效地接觸到這些蛋白,產生免疫反應;有的則可以加強抗體的生產線,讓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的攻擊變得更加強烈。當一個人攜帶了這些基因變異后,就很有可能患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所以,總體來說,遺傳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最大病因。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溫度和濕度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病因,但人們總會產生低溫和潮濕會導致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感覺。為什么低氣壓會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癥狀更嚴重?
有幾種可能的解釋。外部氣壓可以在皮膚上形成壓力,“摁住”腫脹的關節(jié)。氣壓降低往往意味著腫脹會變得更嚴重,并讓神經感受的疼痛更強烈。而且,關節(jié)膨大以后,會有更多的免疫細胞涌進來,釋放炎癥分子。還有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控制關節(jié)疼痛的神經在低氣壓下會變得更加活躍。不過這并不代表低壓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病因,甚至不意味低壓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惡化。還有一些醫(yī)生認為,溫度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并間接影響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癥狀。冬天,人們的活動會減少,還經常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久坐后的關節(jié)會變得更加僵硬,有時候疼痛感也會更強。
所以,和外部環(huán)境相比,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罪魁禍首還是身體自己??赡艹龊豕糯切┤跁炌ǖ尼t(yī)學哲學大師們的預料,無論風還是濕,對人體的影響都抵不過免疫系統(tǒng)的倒戈一擊。(原創(chuàng):擬南芥)
我國每年大概有250萬人因用藥錯誤或者藥物不良反應生病住院,其中有高達20萬人死于用藥不當或者用藥錯誤。實際上,多數(shù)用藥問題并不是藥物本身質量不過關,而是由于選擇或者使用不當造成的。
首先要知道“頓服”不是頓頓服。在處方上,“頓服”可能是最容易讓人困惑的一個詞,它真正的意思是指將所有(或一段時間內,比如一天)的藥量一次性服下,與一日三餐沒有任何關系。如果把頓服理解成一天服三頓,那么就要造成藥物過量了。
其次,感冒藥不能混著吃。大部分西藥感冒藥的基本成分都是相同的,因此如果同時吃了多種就容易導致藥物過量,而其中的退燒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在過量時可造成肝臟損傷。一些中成藥感冒藥(如VC銀翹片、感冒靈顆粒)中也添加了對乙酰氨基酚,需要格外注意。
拉肚子,也是常見病,但醫(yī)生提醒,別急著吃抗生素。很多常見類型的腹瀉(例如輪狀病毒感染)不需要吃抗生素來治療,相比之下,補充丟失的水和電解質更加重要。即使需要抗生素,如何選擇藥物也應該由醫(yī)生檢查之后來決定??股貙儆谔幏剿?,即使家里有之前吃剩的存貨,也不要自行服用。不恰當?shù)挠盟幉粌H無助于緩解疾病,也會加劇耐藥問題。
總之,吃藥,很多時候不能“見好就收”。
很多人在吃過藥后沒那么難受了就會覺得可以不再吃藥了。如果單純只是緩解癥狀的藥物,停掉是沒問題的,但是很多藥物還需要堅持按療程吃完才行??咕幬锍詨驎r間才能保證感染完全治好,很多慢性病也只有持續(xù)用藥才能保證病情平穩(wěn)控制。如果這類藥物不能按療程服用,疾病就會有復發(fā)的危險。(整理自健康朝九晚五)
適當?shù)奶砑觿┦褂媚軌蛱岣弑苛艿钠焚|和抗融性,但對于生產者來說,它們也不是多多益善。不過,冰淇淋里的添加劑安全嗎?其實,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歸根結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只要符合標準的要求,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以乳化劑為例,國際上通用的乳化劑大概有70種左右,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WHO)的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食品乳化劑進行安全性評價,結果顯示,這些乳化劑大多很安全,絕大部分甚至都不需要對每日容許攝入量(ADI)進行限制,合理地使用它們并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總的來說,雪糕是否容易化確實和添加劑有些關系,但不易融化并不代表其中加入了過量的添加劑。為了滿足生產工藝和消費者的需求,雪糕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入一系列食品添加劑,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這些成分是足夠安全的。
幾年前,日本一家名為“海藻食品研究所”的公司就推出了一種在常溫下可以保持1小時不融化的冰淇淋。這款冰淇淋的特別之處其實只是添加了一種比較少用的食品成分——豆渣。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加入豆渣的牛奶冰淇淋比一般的冰淇淋更加難以融化。現(xiàn)在,這樣的產品在日本市場上就有販售,如果感興趣,可以去嘗一嘗。(整理自《東方早報》)
最近的一則新聞,在加油站,當一個身穿化纖衣服的女子靠近油槍時,突然躥起來了很大的火花。因穿化纖衣服加油,身上靜電引燃油氣,致全身50%被燒傷!
為何化纖衣物會引發(fā)火災?化纖是人造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總稱。人造纖維包括人造棉、人造絲、人造毛等,其性能與棉紗相似。合成纖維包括滌綸、腈綸、棉綸、維綸等。因為加油站里的汽油容易揮發(fā),空氣里有大量的易燃易爆氣體,而化纖的衣服比較容易起靜電,我們冬天脫衣服的時候就經常能看到因為靜電引起的電火花,這些電火花有可能引燃易燃易爆氣體,從而引起火災。
加油站的工作人員經常會提醒車主要注意不能梳頭、不能戴非棉手套、不能穿脫衣服。這主要是為了防止靜電。特別是在人體皮膚干燥時易產生靜電,車主應該格外留心。在加油時,車主首先要確保關閉汽車發(fā)動機,提起油槍時要在油箱口輕碰一下釋放靜電,油槍要盡量深入油箱口,以免產生油氣,加完油要稍等片刻再將油槍抽出。
一旦衣服著火怎么辦?當身上套著幾件衣服時,火一下是燒不到皮膚的。應將著火的外衣迅速脫下來。有紐扣的衣服可用雙手抓住左右衣襟猛力撕扯將衣服脫下,不能像平時那樣一個一個地解紐扣,因為時間來不及。身上如果穿的是單衣,應迅速趴在地上;背后衣服著火時,應躺在地上;衣服前后都著火時,則應在地上來回滾動,利用身體隔絕空氣,覆蓋火焰,窒息滅火。但在地上滾動的速度不能快,否則火不容易壓滅。(整理自果脯網)
3D電影問世以來給了不少影迷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不少影迷到電影院都會首選歐美大片、3D效果的影片。但是,有專家提出3D電影雖然在視覺上給了不少影迷視覺沖擊,但是對于兒童,觀看3D電影對視力影響很大。
3D電影的畫面移動速度快,影像不斷變化。孩子的視覺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看3D電影很容易導致視覺疲勞,誘發(fā)假性近視,影響眼球正常發(fā)育。而且未經徹底消毒的3D眼鏡還可能傳染眼疾,比如紅眼病、眼腫、眼部瘙癢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眼睛的視力健康或后續(xù)并發(fā)癥。
一般3D電影光線昏暗,銀幕亮度不夠,人影不斷晃動,多少對人的視力有影響。學齡前兒童,尤其是本身視力就存在斜視弱視等問題的患兒,最好不要去看3D電影。
在觀看3D電影時,長時間處在燈光較暗環(huán)境中,瞳孔會擴大,使周邊虹膜堆積,房角變的更窄,影響房水循環(huán),導致眼壓升高,誘發(fā)閉角型青光眼。另外電影畫面場景驚險刺激,可興奮人體自主神經系統(tǒng),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可以引起青光眼發(fā)作。
兒童在6歲前,視力發(fā)育還不完全,而在觀看3D影像時,眼睛睫狀肌會隨著忽遠忽近的鏡頭而一張一弛地調整,這樣就可能造成兒童斜視、弱視以及其他視力問題。
所以,盡量不要帶孩子密集觀看3D電影。而觀影前,可用消毒濕紙巾擦拭鏡片,同時給孩子擦擦手和臉。觀影時,孩子盡量不要坐在靠前的位置。
(整理自果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