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波
(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譯者創(chuàng)造性:認知活動中的模仿與轉換
魏海波
(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發(fā)揮譯者創(chuàng)造性是翻譯取得成功的關鍵。認知語言學理論為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提供了新視角,以識解理論為框架,從識解理論的五個維度出發(fā)并結合漢英翻譯實例,探討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理據及其實現途徑和方法,指出譯者創(chuàng)造性表現為譯者認知活動中求同存異的努力。
認知語言學; 譯者; 創(chuàng)造性
翻譯是科學也是藝術,這是國內外學者達成的共識。傳統譯論的“文本權威”以及由此衍生的“等值”“譯者的隱身”[1]等觀點忽視了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廣受質疑。翻譯實踐表明,翻譯具有客觀規(guī)律性,但是并不排斥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是翻譯的必備要素。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有多種解讀,從“隨心所欲不逾矩”,“帶著手銬、腳鐐的舞蹈”到“神似”“得意忘言”不一而足,這些描述大多較為籠統抽象,在翻譯實踐中難以把握其實質。雖然還有學者從語言、文化的視角探討譯者主體性[2],將譯者創(chuàng)造性歸類于譯者的主觀能動性,但對于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理據和表現的探討有待拓展。認知理論為上述問題的解答提供了理論依據,本文擬從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圍繞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探討譯者創(chuàng)造性理據及表現途徑,為譯者創(chuàng)造性提供新的解讀。本文以“識解”(Construal)理論的五個維度為理論框架,闡釋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并結合漢英翻譯實例,探尋發(fā)揮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途徑和方法。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人類認知活動的產物,是情景概念化映射的結果,它不直接反映外部客觀世界,“在語言與客觀世界之間存在著一個中間層次‘認知’”[3], 也就是說,認知不僅是語言表達的起點,同時也是語言理解的路徑,“意義來自于人對經驗的理解”[4]。
認知語言學的語義觀表明翻譯與譯者的認知活動密不可分。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縱觀翻譯的全過程,無論是譯者對源語的理解,還是譯者的譯入語表達,譯者的認知活動貫穿始終。翻譯與認知的關系引發(fā)國內外學者們的濃厚興趣,“翻譯與認知”的跨學科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方興未艾。Martin指出了翻譯研究未來的方向,提出了“認知翻譯學”(Congnitive Translatology)術語[5]。王寅論述了“認知翻譯觀”,闡述了從認知語言學建構翻譯理論的思路[6]。
根據認知語言學的觀點,“意義是基于人們身體與外界進行互動體驗和認知加工而形成的”[6],認知活動具有兩大特征,一是互動體驗,二是認知加工。前者強調互動和體驗,其對象都指向客觀世界,也就是說,無論身處何種語言和文化,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生理基礎具有共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從這個角度來看,認知活動具有客觀因素,翻譯必然具有客觀性。后者“認知加工”也就是“識解”。識解指人們選擇不同方式理解同一場景的能力。對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其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五個維度:詳略度、轄域、背景、視角、突顯。識解體現了認知活動中人的主體性,決定了翻譯具有主觀性。
翻譯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是主客觀的統一體。翻譯的客觀性意味著完全不能翻譯的東西在理論上是不存在的,無法把握和確定的文本意義在理論上也是不存在的。按照認知語言學的觀點,文字本身與意義并不是直接關聯的,文本意義的解讀可能會因人而異,但并不代表文本意義本身是游離不定的,原作者在作品中的原意圖以及展示的情景圖畫都是客觀存在的,其解讀也是有據可循的。另一方面,翻譯的主觀性決定了完全對等的翻譯并不存在,完全“忠實”于原作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
(一)譯者的主觀性
譯者的主觀性表現在對于同一外文語篇,不同的譯者有不同的理解和翻譯,王寅[7]對古詩《楓橋夜泊》40篇英語譯文的研究表明,譯者在識解的五個維度上的差異可以較好地解釋為什么不同譯者對于同一首詩的理解和表達各不相同,認知語言學識解理論為分析和解釋譯者主觀性提供了理論框架。
識解的五個維度中,轄域和背景維度差異表明了不同譯者被激活的百科知識以及與作品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廣度和深度方面是有區(qū)別的;突顯和視角維度差異表明不同譯者具有不同的觀察焦點和角度;詳略度差異表明不同譯者觀察事物時對細節(jié)的不同取舍。識解理論表明認知活動不是機械、被動的,而是主動、有選擇的,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烙上譯者的印記。
根據認知語言學觀點,認知是語言與客觀存在之間往返的橋梁,譯者的任務首先是通過原作品文字的引導進入原作者的認知世界,從而感知原作者描述的客觀存在和原作者的態(tài)度和意圖。其次是將上述認知活動所獲得的語義表征映射到目標語中,得到符合譯入語語言文化規(guī)范的譯文。這表明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的認知活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譯者的完全“隱身”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但譯者主觀性的發(fā)揮是有限度的,隨心所欲地解讀原作和建構譯文必然會導致誤解和誤譯。
(二)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
譯者創(chuàng)造性是受到制約的譯者主觀性,譯者創(chuàng)造性和譯者主觀性都源自譯者的認知活動。兩者相比較,后者強調的是選擇性和多樣性,前者突出的是同中求異,也就是說,譯者在力求原文和譯文的內容風格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選擇與原文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實現方式再現原文。謝天振認為譯者創(chuàng)造性是譯者以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造才能接近與再現原作的一種主觀努力[8]。譯者創(chuàng)造性往往和叛逆聯系在一起,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et)認為翻譯兼具叛逆和創(chuàng)造性,所謂叛逆,指原文和譯文分別處于不同的語言體系;創(chuàng)造性則表現為譯作以新面貌與新讀者進行新交流,并賦予原作新生命[9]。
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譯者創(chuàng)造性是譯者為了接近作者的認知世界,對作者識解的五個維度進行模仿與再現的過程中突破原作文字的束縛,形成譯文與原文相背離的現象。根據認知語言學的觀點,作者在寫作時經歷了如下過程:客觀存在—認知活動—源語文本,翻譯過程可以描述為:源語文本—認知活動—客觀存在—認知活動—目標語文本。上述路徑表明,從源語文本到目標語文本,意味著跨越了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但它們所反映的客觀存在應該是一致的。要做到用不同的語言體系表達相同的客觀存在,認知活動的作用至關重要。
譯者首先通過原作文字的引導進入作者的認知世界。在這個階段,譯者的識解應該努力與原作者的識解接近,以重現作者所表達的客觀存在,這個過程是求同的過程。其次,將譯者識解后獲得的語義表征映射到目標語語言系統。考慮到源語語言文化系統與目標語語言文化系統的差異,這個過程體現更多的是求異,譯者創(chuàng)造性表現在同中求異的過程中。
(一)轄域和背景的模仿:信息補償與刪減
轄域是語言表達式所涉及的相關經驗和被激活的概念域配置,背景是理解語言表達式所需的背景知識。當源語與目標語讀者在涉及的相關經驗、概念域配置和背景知識方面出現不匹配或失衡的情況下,譯者需要打破原文的束縛,在譯文中補償或刪減相關信息,幫助讀者激活相關經驗,獲得所需的背景知識。
1.信息補償
例1:金冬心的一幅墨梅,篆縱橫,密圈鐵線,清高傲之氣撲入眉宇……
譯文:There is an ink painting of a blooming plum tree by Jin Dongxin, where the twigs and blossoms are projected through fine yet firm brushwork with an imposing clarity and dignity, and graced by a noble array of stamps and calligraphy in ancient styles[10].
原文中的“墨梅”“篆”“密圈”“鐵線”是中國繪畫和書法的特有概念。畫墨梅,始于北宋華光法師。據說他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從梅影中得到啟示,創(chuàng)造出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方法畫梅花。圈花法是畫梅技法的一種,即以墨筆圈出梅的花瓣?!拌F線”是線描的一種筆法,線條外形狀如鐵絲,是一種沒有粗細變化、遒勁有力的圓筆線條。這些概念對外國讀者來說是陌生的,若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理解會很困難。為了幫助譯入語讀者激活相應的經驗并獲取相關的背景知識,譯文有必要增加隱藏在字面概念背后的具體信息,如“墨梅”添加了“blooming”,突出其表現的對象梅花;“篆”添加了 “in ancient styles”, 說明所具有的時代特征;“密圈鐵線”添加了“the twigs and blossoms are projected”,表明使用這些技法所表現的對象。
例2:二百公里航道上,遍布著無數險灘。險灘上,江流洶涌,回旋激蕩,水擊礁石,浪花飛濺,聲如雷鳴[11]98。
譯文:The course, as long as 200kms, is dotted with numerous shoals,which give rise to many eddies pounding thunderously on the midstream rocks.
“江流洶涌,回旋激蕩”是對漩渦的描述,但在譯文中省略不譯。因為“eddies”一詞足以激發(fā)譯入語讀者的相關經驗和知識,原文的相關描述不言自明。同樣,“水擊礁石,浪花飛濺”中的浪花飛濺也可以省略不譯。
刪減信息還常常用在范疇詞的處理上。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理基礎具有共性,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范疇化具有相似性,因此同一范疇在不同的語言文化中其范疇成員也具有相似性。對范疇成員的描述可以激活讀者已經儲備的有關該范疇的經驗和知識,因此翻譯時范疇詞在譯文中往往省略。例3中的“性情”(disposition)是范疇詞,在譯文中省略不譯。
例3:中國民族多數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樸實,比西方人容易滿足。
譯文:The Chinese people are mostly unbiased, peaceful, unworldly and guileless, and they are easier to be satisfied than Westerners[12].
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決定著文物工作的方向,即文物工作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要實現這個工作方向,就要做到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就要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國文物的故事,宣傳、武裝我們的群眾;始終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就是要充分揭示文物的歷史文化內涵,運用傳統及新興的媒體,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突顯的模仿:句子結構的轉換
突顯表明了認知主體的注意力方向和焦點,反映了人們的興趣和關注。突顯在不同語言系統中的表現形式有差異,英語是主語優(yōu)先型的語言,主謂結構是高度語法化的句法結構,漢語是話題優(yōu)先型的語言,漢語中話題跟主語不一致并且話題比主語得到更高的語法化[13]88??梢?,在漢語句子中突顯的部分是話題—述題結構,在英語中則是主謂結構。此外,英語句子的末端往往是信息焦點,漢語句子的語序則比較靈活,所受限制較少。因此模仿原文的突顯必然涉及到句子結構的調整。
1.話題轉換成主謂結構
例4:你吸的煙,每天戒絕了不吸,豈不可省幾個銅子。
譯文1:Now take your smoking, for instance. If you cut that you’d be able to save a few coppers[11]99.
譯文2:If you cut your smoking, you’d be able to save a few coppers.
原文中“你吸的煙”是話題,是作者突顯的內容,在譯文2中被轉換成句子的賓語,在譯文1中被改寫成主謂結構。兩者比較,顯然譯文1更好地模仿和實現了原文話題的突顯功能。
2.話題轉換成主語
有些話題為述題提供所關涉的范圍或框架,可以轉換成句子的主語。
例5:中國影視史上,包括京劇、越劇在內的關于《紅樓夢》的影視作品不下10個版本。
譯文:The Chinese history of movie and video making has witnessed no less than ten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drama adapted from the classic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cluding Beijing opera and Shaoxing opera[14].
例6:大門里,是撒滿陽光的庭院。
譯文:The doorway gives you a glimpse of the sunlit courtyard.
兩例中的話題“中國影視史上”“大門里”分別表示時間、地點,譯文并沒有簡單譯為時間或地點狀語,而是轉換成句子的主語,較好地突顯了原文的話題信息。
3.語序調整,將話題信息調整到譯文句末
有些表示日期的話題,在翻譯時可以改變語序,將其調整到句子末端,以譯文的句末中心規(guī)則實現原文話題突顯的功能,這種方法常見于新聞的漢英翻譯。
例7: 昨天下午,長江太倉段7號浮標附件發(fā)現一條特大中華鱘,但已經死亡。
譯文: A Chinese sturgeon was found dead Saturday afternoon in the Yangtze River of Taicang, a small city in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15].
(三)視角的模仿:語篇銜接方式的轉換
視角涉及觀察者與事物間的關系,包括觀察者、觀察角度、被觀察事物等要素。觀察者的語言文化背景和思維習慣不同,其觀察角度有差異。中國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偏重整體思維,觀察角度具有先整體后部分的特點。而英美文化講究條分縷析,善于以小見大。以中英旅游賓館介紹語篇為例,中文語篇在總述部分的結構通常是大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本店決心/態(tài)度[16];英文語篇中“overview introduction”通常以酒店能給客人帶來的感受和服務為主線,于細微處讓顧客了解酒店的全貌和品質。
不同的語言系統,語篇享有的視角轉換自由度存在差異。漢語屬于非形態(tài)語言,無明顯的形態(tài)標記,語篇組織以意念為主軸,語段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形散而意合。上述特點決定了漢語語篇的銜接是隱性的,依靠的是“意合”,語段各句的話題或主語可以不同。由于觀察者和被觀察事物主要通過語篇的主位(語)或分句的語法主語體現出來,意味著在漢語語篇中,觀察者、被觀察事物可以頻繁轉換,不會有突兀之感。
英語屬于形態(tài)語言,詞、句、段、篇皆有相應的形態(tài)標記,語句按照空間架構搭建,講究形態(tài)與內容的統一,語篇結構嚴謹,邏輯性強。這些特點決定了英語語篇的銜接主要依靠詞匯手段,通過主位推進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表現出來。一個句子按照其線性順序,可以切分為主位(theme,T)和述位(rhenle,R)兩部分。主位一般是已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述位常常是新信息(new information),是交際的重心。在積句成篇的過程中,主、述位層層推進,形成主位推進模式。主位推進模式有三種基本類型[17]:Tl—T2,第一句的主位繼續(xù)成為第二句的主位;Rl—T2,前句述位的某個內容發(fā)展成為第二句的主位;T1+R1=T2,第一句主位和述位的內容一起產生下一句的主位。可見英語語篇各個句子主位的選擇有一定規(guī)律性,不能任意轉換。由于英語是主語突出語言,在大多數情況下,主位與主語常常是一致的,因此英文語段各個句子主語的轉換會受到限制,視角的轉換必然隨之受到限制。
例8: 不同于夜晚的彩色繽紛,白天從高樓上看香港,滿眼樓房屋宇,道路奔馳,密密層層的線、面交錯,構成直與曲的協奏。我用線勾勒那天旋地轉的海市蜃樓,畫面已經密不透風了,更加彩點擊節(jié),煞是熱鬧。(吳冠中《都市之夜》)
譯文:(1)Looking down from a skyscraper during the day, with blocks of buildings rising over each other, and streets and roads crisscrossing amongst them, I saw a Hong Kong different from the one at its varicolored self at night.(2)Lines and planes overlapped and were tightly knit together, creating a concord of straightness and curviness.(3) I used lines to sketch the contours of this swirling mirage.(4)Upon the already overloaded picture, I threw colored dots here and there to hightlight all that hustle and bustle[13].
從視角的維度分析例8,觀察者是第一人稱“我”,觀察角度體現了漢語思維習慣,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分別是“香港”“樓房屋宇”“道路”“線、面”“畫面”。各個分句的主語表明了觀察者或者觀察者的觀察視角,并且轉換頻繁。
英文語篇受到語言結構形式的限制,語段各個句子的主位(語)不能頻繁轉換,主位(語)的選擇遵循英語主位推進模式的要求,使語段的各個句子銜接在一起,成為意義連貫的整體。譯文在模仿原文視角時不能簡單照搬,應該按照英文的行文規(guī)范,采取有所保留、有所調整的方法,確定各個句子的主位(語)。
譯文共4句,其中第(2)(3)句的主位與主語重合,分別是“l(fā)ines and planes”和“I”,第(1)(4)句的主位分別是“Looking down from a skyscraper during the day”和“Upon the already overloaded picture”。與原文比較,譯文第(2)(3)(4)句的主語分別與原文小句的主語“線、面”“我”“畫面”對應,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主語,與原文的觀察視角基本保持一致。盡管譯文較好地模仿了原文的視角,但從主位推進模式來看譯文,各句的主位(語)如劃線部分所示,頻繁轉換,銜接顯得不夠自然和流暢。
在上述譯文的基礎上,可以嘗試一些調整,以求各句間的銜接更符合英文規(guī)范。首先,突顯原文的話題“不同于夜晚的彩色繽紛”,可以將原文的話題處理成英文的主謂結構,主語選用“Hong Kong”,第(2)(3)句沿用第(1)句的主位(語),用“It”表示,使之符合主位推進的第一種模式,第(4)句的主位選用“upon the already overloaded picture”,與前句的“in my painting”呼應,使之符合主位推進的第二種模式。從觀察視角來看,調整后的譯文與原文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避免了主語的頻繁轉換,各句間的銜接更加自然,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
改譯:(1) Hong Kong is different from its varicolored self at night when you look down from a skyscraper during the day.(2) It features blocks of buildings rising over each other with streets and roads crisscrossing amongst them, which creates a concord of straightness and curviness with lines and planes overlapped and knitted tightly together.(3) It is just like the swirling mirage, which I used lines to sketch in my painting.(4) Upon the already overloaded picture, I threw colored dots upon it here and there to hightlight all that hustle and bustle.
(四)詳略度的模仿:具體與抽象的轉換
認識或描述事物可以選擇詳細觀察或論述某部分,也可選擇忽略或輕描淡寫其他部分,這種現象即詳略度,體現在語言的各個層面。從中英文化對比的角度來看,漢語語言思維受“觀物取象”影響,其表達傾向于具體,而英語文化崇尚理性的精神,表達傾向于抽象[13]。漢英翻譯過程中,詳略度的模仿并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應該按照譯語的語言習慣進行調整。
例9:唉,那是客臣的井蛙之見嘍,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啦。
譯文: Alas, that was owing to my ignorance, that is what is called partiality[13].
“井蛙之見”“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僅體現了漢語表達的形象性,也負載了文化內涵,在英文中分別譯為抽象名詞“ignorance”和“partiality”。雖然原文和譯文在詳略度方面不一致,文化意蘊有所缺失,但譯文表達言簡意賅,貼近原文人物對話的語境,符合譯入語的審美和表達規(guī)范,較好地傳達了源語信息。若將原文的形象照搬到譯文中,不僅啰嗦繁瑣,讀者也會有接受和理解的困難,況且人物的對白并不適合添加注解或說明,在這種情況下,具體與抽象間的轉換不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具體與抽象的轉換不僅應用在詞和句的翻譯,也常見于語篇的翻譯。
例10:“誕生于上世紀末的虎集團,信守孜孜以求、永不言退的發(fā)展理念,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任憑濁浪排空,驚濤拍岸,獨有勝似閑庭信步的自信,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盡握無限商機于掌間,漸顯王者之氣于天地 。
虎豹人以其特有的靈氣,極目一流,精益求精,集世界頂尖服裝生產技術裝備之大成。裁天上彩虹,繡人間繽紛,開設計之先河,臻質量之高峰,領導服裝潮流,盡顯領袖風采。……天道酬勤,不斷進取的虎豹人攫取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p>
譯文:Founded in the late 1980s ,the Hubao Group has its philosophy to seize the business chances and achieve its brilliance in the ever——changing and competitive market based on the ever-aggressive concept.
Hard work rewards.The Hubao Group, equipped with the world ’s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ir efforts,has been taking a leading role in designing newest fashions and producing fine-quality products for years,appearing a King--like manner in the garment world[18].
原文運用了大量的具體形象,例如描述市場和競爭的“大潮”“濁浪排空”“驚濤拍岸”,表現自信的“閑庭信步”“運籌帷幄”,表現產品開發(fā)、質量及成就的“裁天上彩虹”“繡人間繽紛”“開設計之先河”“臻質量之高峰”“王者之氣于天地”“盡握無限商機于掌間”等,顯示了漢語觀物取象的特點。
鑒于漢英語言系統的差異,在模仿原文的詳略度方面,譯文不能簡單照搬,應該按照英文的表達習慣和審美觀點有所取舍。譯文將上述具體形象替換為抽象概念,如“ever——changing and competitive market”,“taking a leading role in designing newest fashions and producing fine-quality products”,“a King——like manner”,“seize the business chances”,對原文主觀色彩過濃的自信描述完全省略不譯。
認知語言學認為譯者的認知活動貫穿翻譯的全過程,譯者的認知活動既包含客觀因素,也具有主觀因素,是主客觀的統一。譯者認知活動的主客觀統一在翻譯活動中具體表現為譯者求同存異的努力,一方面,譯者在原作品文字的引導下,接近原作者的認知世界,努力再現原作者所描繪的客觀現實和所欲表現的意圖,這一過程主要表現為識解的五個維度的模仿,是求同的過程;另一方面,譯者必須尊重譯入語的語言文化規(guī)范,對原作品的表達方式進行必要的調整,選擇恰當的譯入語表達方式,以期取得同等的閱讀效果,這一過程主要表現為存異。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在譯者求同存異的努力中得到充分體現,求同是發(fā)揮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立足點和歸宿,存異是發(fā)揮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手段和方法。它們共同構成了譯者創(chuàng)造性的兩個不同側面,并相互依賴,互為條件。
[1]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5.
[2] 耷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1):19-24.
[3] 藍純.語言的范疇化:語言學理論中的類典型:導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24.
[4] 張輝.認知語義學述評[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2):4-8.
[5] Martin R M.On paradigms and congnitive translatology[C]//Shreve G M,Angelone E.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0:169.
[6] 王寅.認知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12(4):17-23.
[7] 王寅.認知語言學的“體驗性概念化”對翻譯主客觀性的解釋力——一項基于古詩《楓橋夜泊》40篇英語譯文的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3):211-217.
[8] 胡芳毅.功能翻譯理論對譯者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闡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71-175.
[9] (法)羅貝爾·埃斯卡皮.文學社會學[M].王美華,于沛,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
[10] 朱純深.一“名”之立:讀/譯散文《讀畫》——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J].中國翻譯,2012(2):18-24.
[11] 王愛琴.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論漢英旅游翻譯過程中思維的轉換與重寫[J].中國翻譯,2012(1).
[12] 邵志洪,張大群.漢英語言類型對比與翻譯——TEM8(2006)漢譯英試卷評析[J].中國翻譯,2007(1):78-81.
[13] 邵志洪.漢英對比翻譯導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14] “紅樓夢中人”海選啟動[J].中國翻譯,2007(1):93.
[15] 王銀泉,錢葉萍,仇圓圓.跨文化傳播語境下的外宣電視新聞導語譯寫策略[J].中國翻譯,2007(2):58 -62.
[16] 葉苗.旅游賓館介紹語篇的語用分析及其翻譯[J].中國翻譯,2008(4):78-83.
[17] 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144.
[18] 包通法,孫玲.認知接受視域與營銷案本翻譯范式研究[J].中國翻譯,2005(6):56-57.
(責任編輯:李曉梅)
Creativity of Translators: Imi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Cognition
WEI Haibo
(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Crea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ranslation. To illustrate crea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ie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al, from five aspe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crea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lies in the translators’ effort to change the ways of expression in the original texts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texts. It is demonstrated with the exampl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o explore the way and the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cognitive linguistics; translator; creativity
2014-07-02;
2014-08-03
魏海波(1970-),男,江蘇南通人,南通科技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漢對比與翻譯。
H059
A
1674-0297(2015)01-0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