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兵團第六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加工番茄育苗移栽高產(chǎn)栽培技術
王超
(兵團第六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本文從播前準備、播種、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兵團第六師一〇三團加工番茄穴盤育苗移栽高產(chǎn)栽培技術,以供生產(chǎn)者參考。
加工番茄;育苗移栽;栽培技術
2014年,第六師一〇三團采用穴盤育苗移栽技術種植加工番茄200 hm2,平均產(chǎn)量117 t/hm2,最高產(chǎn)量165 t/hm2,本文以里格爾87-5為例,將加工番茄穴盤育苗移栽栽培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1.1 溫室準備
所選的育苗溫室須提前5 d加溫,確保土壤溫度達10℃以上。一般2月中旬要嚴格按照移栽番茄的技術規(guī)程,對育苗的溫室大棚進行全面檢修,確保溫室內(nèi)白天溫度22~25℃,夜間不低于14℃。陽光溫室大棚具備通風、通氣和通電條件,給番茄苗營造良好的生長條件。
1.2 基質準備
育苗一般采用基質∶蛭石=3∶1的配比?;|的理化指標為有機質含量14%~18%,全氮0.4%,全磷0.12%,速效氮33 mg/kg,速效磷120 mg/kg。為了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基質受壓結塊,在使用前應加水攪拌,使其疏松。
1.3 種子質量與種子處理
種子要求:選用純度≥95%、凈度≥98%、水分≤7%、發(fā)芽率>90%以上的籽粒飽滿、發(fā)芽整齊一致的種子。點種前2 d要對種子進行處理,采用55℃溫水浸種25 min后,再將種子裝入干凈的容器內(nèi),按種子重量的0.3%~0.6%加入百菌清藥劑,使藥劑均勻地粘附在種子表面,然后用食用色素上色,陰干待用。
1.4 穴盤消毒及基質裝盤工作
裝盤前,將穴盤放入消毒池,然后用高錳酸鉀浸泡1 min進行消毒,播種前將配置好的基質裝盤。將疏松、拌勻的基質灑入穴盤中,用木條將穴盤表面刮平,去除多余基質。裝盤時每10~15盤摞在一起,稍用力下壓,使每個盤穴孔下沉0.5~1.0 cm。
2.1 機械點種
一般機械點種在3月2~8日完成。將種子播于穴盤正中位置,點播深度為0.5~1.0 cm,每穴2粒,覆蓋基質0.7~l.0 cm,刮平覆土,覆土可比下層的土細重,不可鎮(zhèn)壓,不可露種,認真檢查漏播穴并及時補種。在點種過程中每點種20~30次要查看點種口有無堵塞現(xiàn)象,露點率要求低于2%。
2.2 擺盤
點種結束后及時澆透水,將穴盤每20~30個為一摞擺好,上面蓋一層薄膜,悶盤2~3 d。等番茄苗出苗率達到40%時再將穴盤按留好的人行道進行擺盤,將穴盤擺放到鋪好阻根膜的苗床上,注意擺平、擺齊,穴盤之間不留空隙。苗床擺滿后,即可澆底水。水要提前3~4 d放入池內(nèi)升溫。用水壺噴水,澆勻、澆透。育苗床中的阻根膜一定要用新膜,以防苗期部分苗的根通過舊膜的破孔扎到地里,導致苗情整體效果降低,苗高矮不齊,影響后期管理。
3.1 補苗
受露點現(xiàn)象及種子發(fā)芽率和質量等因素影響,一般不能出全苗,常出現(xiàn)缺苗現(xiàn)象,必須及時補苗。當育苗大棚內(nèi)的出苗率達到98%時且苗齡達到1葉1心時可進行定苗和補苗,定苗和補苗應同時進行,把定苗和補苗水澆好澆透。要隨定隨澆,這樣可保證幼苗的成活率。適當控制溫度,以防長成高腳苗,確保每個穴盤都有100%的番茄苗。
3.2 溫度管理
待出苗率達20%時,將覆蓋膜揭去,出苗后及時進行分苗。保證室內(nèi)日溫在22~25℃,夜溫在15~18℃,子葉展開至2葉1心時,打開門窗,必要時打開風扇使溫室內(nèi)日溫保持在20~22℃,夜溫不低于12℃,既可防苗徒長,又有利于花芽分化;2葉1心后日溫可保持在18℃,夜溫可降至13℃,但不要低于10℃,白天酌情通風,促苗健壯,2~6片真葉時盡可能通過調節(jié)溫度而不是控水促壯[1]。
3.3 水分管理
揭膜后,要保持基質濕潤。苗期葉展開至1葉1心時,適當控水,水分為最大持水量的65%~70%;2葉1心后,澆水量適當加大,水分為最大持水量的70%~80%,白天酌情通風,降低空氣相對濕度;3葉1心至成苗期,保持基質持水量在60%~65%。
3.4 光照管理
番茄為喜光作物,所以在苗期應充分見光。光照是培育壯苗的必要條件。
3.5 施肥
幼苗生長到中后期生長較為緩慢,葉色發(fā)黃發(fā)紫時需進行補肥。一般選用0.1%的尿素和0.1%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施,間隔5 d噴1次,后期需肥量增加,可加至0.2%,共施肥5次。
3.6 練苗
煉苗時間根據(jù)溫室大棚的實際情況及苗情而定,日光大棚可提前15~20 d練苗,練苗時要逐漸加大通風力度,使溫室內(nèi)的溫度與大田接近,前期輕放風口,后5 d敞開,促進苗壯和增強適應性。在練苗期間及時補水防止苗失水萎蔫,移栽前澆足出棚水。壯苗標準:莖紫紅,株高13~15 cm,莖粗3 mm,且上下粗細相同,節(jié)間短,間隔相等,4~5片真葉,葉片肥厚健全,葉色深綠帶亮心,莖基部紫色部分占2/3,地上部和地下部發(fā)育平衡,根系發(fā)達,根系發(fā)白,須根多,根坨緊實不松散。
4.1 移栽前準備
移栽前將土地嚴格按直播番茄的播種要求達到齊、平、凈、碎、松、墑的6字標準,將番茄直播播種機穴播器卸除,用90 cm或150 cm的膜帶常壓滴灌毛管進行不點種鋪膜,播種機覆土滾筒按株行配置要求確定移栽株行距,行距配置根據(jù)膜的寬度而定,株距一般在40~45 cm,在移栽前3 d滴足底墑,滴水量在40 m3/667 m2左右。
4.2 移栽
基質穴盤苗便于長途運輸,運苗時可根據(jù)盤的大小形狀自制鐵架,運苗時搭好塑料或者帆布棚,避免拉運時出現(xiàn)番茄苗脫水死亡現(xiàn)象。
最適宜的移栽期在4月20~30日,要保證番茄苗達到4~5葉期,提出盤不散坨,移栽后應及時澆水或滴水,移栽深度不宜太淺,要求基質根坨在土表面2 cm以下。移栽番茄應在晚上及時復水,水量在10 m3/667 m2左右,有利于移栽后的土壤融合,保證移栽后的成活率。人工移栽的技術流程是打孔、放苗、覆土。打孔的深度要保持在9 cm,每個孔之間的距離保持在40~45 cm;放苗時一定要有基質,不能直接把苗放進去;覆土時注意不能讓番茄苗中空,一定要覆土嚴實。
5.1 水肥管理
移栽番茄的品種為里格爾87-5,在溫室管理正常情況下,一般移栽時已達到5葉進入蕾期,因此,水肥管理尤為重要。隨水滴施番茄專用肥3 kg/667 m2,磷酸二氫鉀300g/667m,滴水量15m3/667m2。開花坐果后每次滴水量25~30 m3/667 m2,每隔8 d滴水1次,全生育期共滴水10~12次,用水量350 m3/667 m2左右。5月中旬至7月中旬開花坐果期結合滴水每次滴施番茄專用肥5~8 kg/667 m2,共施肥40~45 kg/667 m2,到全田60%果實開始紅熟時停止滴肥,全生育期共施標肥140 kg/667 m2。
5.2 中耕松土
移栽完畢后,拖拉機能下地即開始頭遍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中耕3次,中耕深度14~16 cm。做到干齒離膜邊不超8 cm,不拉溝、不鏟苗、不傷苗、不埋苗,要達到行間平、松、碎、寬的質量標準,結合中耕人工除草2~3次。
5.3 病蟲害防治
5.3.1 病害
番茄病害主要有根腐疫霉病、早疫病、病毒病、臍腐病、白粉病等。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采取勤管少灌,控制灌水量,及時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田間濕度,減輕危害發(fā)生。發(fā)生危害的條田可用代森錳鋅、百菌清、波爾多液等防治。用相應藥劑噴霧防治,每3~5 d防治1次,連續(xù)2~3次,噴藥時,要求噴布均勻。
5.3.2 蟲害
使用生物多角核制劑、殺蟲燈、楊枝把等措施,防治棉鈴蟲。
5.4 耱秧
根據(jù)條田的情況,于7月1日前后進行1~2次耱秧,將枝蔓果實向窄行移,防止采摘時人為踩踏枝葉,減少病害。嚴禁翻秧、甩秧,耱秧于每日下午18:00~21:00時進行,可有效防止果實日灼。
加工番茄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40~50 d。成熟果要及時采收,否則會繼續(xù)消耗植株養(yǎng)分,影響后期果實的發(fā)育及成熟。
抓好采摘質量關。移栽番茄比常規(guī)番茄要早熟7 d左右,一般采摘2~3次,第1次采摘盡量不翻秧。從采摘到裝車的時間不得超過24 h。裝車時必須有踏板,不可直接踩在番茄上。采摘做到無爛果、日灼果、病果等,采摘的果實無枝葉、泥土等雜物;裝果袋要清潔無污物。裝車時要輕拿、輕放,在轉運時果袋不要堆放過高,最多2層,減少人為損失。
[1]戴德成.加工番茄育苗移栽高產(chǎn)栽培措施[J].新疆農(nóng)墾科技,2014(7):24-26.
20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