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區(qū)冰后期孢粉組合及古氣候意義

2015-02-24 05:18于俊杰蔣仁勞金秀張宗言曾劍威彭博趙玲楊祝良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長江三角洲

于俊杰, 蔣仁, 勞金秀, 張宗言, 曾劍威, 彭博, 趙玲, 楊祝良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南京地質(zhì)調(diào)查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6)

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區(qū)冰后期孢粉組合及古氣候意義

于俊杰, 蔣仁, 勞金秀, 張宗言, 曾劍威, 彭博, 趙玲, 楊祝良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南京地質(zhì)調(diào)查中心,江蘇 南京210016)

摘要:依據(jù)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區(qū)典型鉆孔CSJA6孔中冰后期孢粉分布情況,結(jié)合有孔蟲分析以及6個樣品的AMS14C年齡,自下而上初步建立了冰后期3個有時間標定的孢粉組合,分別為:Ⅰ. Quercus-Lipuidambar-Artemisia-Polypodiacea組合,時代屬于早全新世;Ⅱ. Quercus-Castanopsis-Cyperaceae-Pteris組合,時代屬于早-中全新世;Ⅲ. Quercus-Ulmus-Artemisia-Polypodiacea組合,時代屬于中-晚全新世。3個孢粉組合帶所反映的古氣候演變過程為涼干—熱濕—溫干,這與中國的氣候大環(huán)境較為一致,且與本區(qū)前人研究成果亦做了相應的對比,依然具有較好的可對比性。

關(guān)鍵詞: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冰后期;孢粉組合;古氣候

0引言

冰后期是人類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最密切的時期,在此階段人類完成了從原始人到現(xiàn)代人的演化。因此研究這個時期的古氣候、古環(huán)境演變有助于預測未來的氣候,同時對研究人類的進化也有重大意義[1]。長江三角洲地域遼闊,第四紀沉積類型多種多樣,化石門類豐富多彩,為研究古氣候的演變、海平面的升降、古地理的變遷提供了大量信息,歷來引起許多科學工作者的極大興趣,科學研究成果層出不窮。近些年來,由于測年技術(shù)的迅速發(fā)展,冰后期以來的相關(guān)研究工作越來越受科學工作者的青睞。長江三角洲冰后期以來,按沉積物沉積相可以將其分為古河谷區(qū)和南、北兩翼古河間地區(qū),古河谷區(qū)亦是三角洲的主體區(qū),含多期河口壩,曾為長江口擺動的地帶,其北界大致沿揚州、泰州、曲塘、海安、呂四一線,南界大致在鎮(zhèn)江、江陰、福山及沿長江南岸一線[2,3]。

孢粉分析技術(shù)是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恢復古植被,進而重建古氣候的重要手段。筆者通過對古河谷區(qū)典型鉆孔CSJA6孔冰后期沉積物中所獲豐富的孢粉化石進行詳細的屬種鑒定和組合分析,并結(jié)合年代學、微體古生物研究,試圖恢復冰后期長江三角洲古河谷區(qū)古環(huán)境、古氣候演變過程。

1CSJA6鉆孔冰后期地層序列

CSJA6孔位于南通市海門縣四甲鎮(zhèn)八索村村委會東側(cè)約100 m處(圖1),孔深118 m,筆者重點對0~44 m地層進行研究,描述如下(圖2)。

圖1 研究區(qū)交通位置及鉆孔位置圖

上覆層:土壤層和素填土。

1.褐黃色黏土(素填土):略顯水平紋理。見少量鐵錳質(zhì)浸染斑塊,分布不均一。偶見植物根莖,可能為早期耕作土。

0.00~0.72 m

第四紀如東組(Qhr)

2.褐黃色黏土質(zhì)粉砂:水平紋理發(fā)育。黏土質(zhì)含量在20%~25%之間。見鐵質(zhì)浸染斑塊,分布不均一。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0.72~1.66 m

3.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兩者組成水平層理。砂泥比為4∶1。粉砂單層厚度在0.3~3.0 cm之間,含1%~2%的細砂,黏土單層厚度為0.2~1.0 cm,含2%~3%的粉砂。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1.66~2.70 m

4.灰黑色粉砂夾灰褐色黏土:略顯水平紋理。粉砂中含2%~3%的細砂,見少量云母碎屑,黏土呈層狀、透鏡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2~2.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微沖刷接觸關(guān)系。

2.70~12.36 m

5.灰褐色黏土:含1%~2%的粉砂。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12.36~12.48 m

6.灰黑色粉砂夾灰褐色黏土:水平層理。黏土呈層狀、透鏡體分布,分布不均一,單層厚度在1~2 cm之間。與下伏層呈微沖刷接觸關(guān)系。

12.48~13.17 m

7.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發(fā)育。整體砂泥比在2∶1左右。粉砂中含1%~2%的細砂,單層厚度在0.2~5.0 cm之間。黏土單層厚度在0.5~3.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13.17~14.00 m

8.灰黑色粉砂:略顯水平紋理。含1%~2%的細砂。見少量云母碎屑。見少量泥礫不均勻分布,大小在1.0 cm×0.4 cm~4.0 cm×1.5 cm之間。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0%。與下伏層呈微沖刷接觸關(guān)系。

14.00~15.21 m

9.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整體巖心砂泥比為4∶1左右。粉砂中含少量細砂,含量在1%~2%之間。粉砂單層厚度在0.2~6.0 cm之間。黏土呈層狀、透鏡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2~1.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15.21~16.00 m

10.灰黑色粉砂:無明顯層理。含3%~5%的細砂。偶見泥礫分布,泥礫長軸方向垂直于層面,大小在1.5 cm×0.4 cm左右。與下伏層呈微沖刷接觸關(guān)系。

16.00~17.00 m

11.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發(fā)育。砂泥比在1∶1左右。粉砂單層厚度為0.2~1.0 cm。黏土呈層狀、透鏡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1~1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17.00~18.00 m

12.灰黑色粉砂:含2%~3%的細砂。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分布不均勻。18.25 cm處見泥礫分布,斜交于層面,相交角在5°~10°之間,大小在2.0 cm×0.3 cm~3.0 cm×1.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微沖刷接觸關(guān)系。

18.00~18.54 m

13.灰黑色粉砂:頂部見炭屑,呈透鏡狀分布。與下伏層呈微沖刷接觸。

18.54~19.00 m

14.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發(fā)育。粉砂單層厚度為0.2~6.0 cm。黏土單層厚度在0.2~1.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19.00~20.00 m

15.灰黑色粉砂夾灰褐色黏土:水平紋理、水平層理。見少量云母碎屑,不均勻分布,局部富集呈層分布。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片,含量<1%。黏土呈層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5~1.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20.00~22.00 m

16.灰黑色粉砂:含2%~3%的黏土成分。偶見泥礫不均勻分布,含量<10%。含1%~2%的云母碎屑,分布不均一。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22.00~23.00 m

17.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砂泥比在4∶1左右。粉砂單層厚度在0.2~6.0 cm之間。黏土單層厚度在0.5~3.0 cm之間,局部斜交層面,斜交角在15°左右。22.25 m處見炭屑分布,單層厚度在0.5 cm左右。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分布不均一。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23.00~25.05 m

18.灰黑色粉—細砂:局部略顯水平紋理。粉砂含量在15%~20%之間。見少量云母碎屑,局部富集呈層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1 cm左右。在25.44 m處見炭屑呈層分布,單層厚度在0.3 cm左右。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在本層25.5 m處獲得植物碎屑AMS14C校正年齡值為4 159~4 412 cal BP。

25.05~26.58 m

19.灰黑色粉砂與黏土質(zhì)粉砂互層:水平紋理發(fā)育。粉砂單層厚度在0.3 cm左右,含1%~2%的黏土成分。黏土質(zhì)粉砂中黏土含量在20%~25%之間,單層厚度在0.3 cm左右。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26.58~27.20 m

20.灰黑色細砂:略顯水平紋理。含5%左右的粉砂。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0%,分布不均一。底部見泥礫、泥質(zhì)條帶分布,垂直或斜交于層面。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27.20~28.32 m

21.灰褐色黏土:局部夾粉砂條帶,呈層分布,單層厚度在0.2~1.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在本層28.3~28.4 m和30.7~30.8 m處獲得淤泥質(zhì)黏土AMS14C校正年齡值分別為7 167~7 258 cal BP和7 169~7 272 cal BP。

28.32~30.90 m

22.灰褐色黏土與灰黑色粉砂互層:具水平層理。砂泥比為2∶1,粉砂中含1%~2%的黏土、2%~3%的細砂,單層厚度在0.2~8.0 cm之間。黏土中含1%~2%的粉砂,單層厚度在0.6~9.0 cm之間。細砂中見少量的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0.90~32.20 m

23.貝殼層:見大量雙殼類、腹足類完整殼體及碎屑,充填物為粉砂,見海相殼體,推測可能為海侵層。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2.20~32.38 m

24.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粉砂單層厚度在0.5~5.0 cm之間。粉砂中見少量云母碎屑,含量<1%。黏土中含2%~3%的粉砂,單層厚度在0.5~3.0 cm之間。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2.38~33.00 m

25.灰黑色粉砂:水平紋理發(fā)育。含2%~3%的黏土、3%~5%的細砂成分。見少量黏土條帶,單層厚度在0.3~1.0 cm之間。偶見少量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不均勻分布。局部見炭屑,呈層狀、透鏡狀分布。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在本層35.1 m處獲得的植物碎葉片AMS14C的校正年齡值為8 030~8 176 cal BP。

33.00~35.65 m

26.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整體巖心砂泥比為2∶1。粉砂中含2%~3%的細砂、1%~2%的黏土成分。單層厚度在0.2~2.0 cm之間。黏土單層厚度在0.3~2.0 cm之間。底部黏土呈泥礫分布。偶見炭質(zhì)碎屑分布,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5.65~35.90 m

27.灰黑色粉砂:略顯水平紋理。含3%~5%的細砂。在36.10~36.20 m處發(fā)現(xiàn)有泥礫,順層分布,大小在0.3 cm×0.4 cm~2.6 cm×1.2 cm之間。局部見黏土呈條帶分布,單層厚度在0.2~0.6 cm之間。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5.90~37.10 m

28.灰黑色粉砂與灰褐色黏土互層:水平層理發(fā)育。粉砂單層厚度在0.5~2.0 cm之間,含3%~5%的細砂。黏土含2%~3%的粉砂,單層厚度在0.2~0.8 cm之間。整體巖心砂泥比為5∶1左右。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7.10~37.64 m

29.灰黑色粉砂:略顯水平紋理。粉砂中含3%~5%的細砂,見少量云母碎屑,含量<1%。局部見黏土條帶不均勻分布,單層厚度在0.2~0.5 cm之間。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37.64~40.10 m

30.灰黑色粉砂:水平層理。局部黏土呈條帶狀、透鏡體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5~1.5 cm之間。見炭屑分布,局部富集,呈層狀、透鏡狀分布,單層厚度在1.0 cm左右,見少量白云母碎屑,含量<1%。偶見少量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在本層40.2~40.25 m處獲得的炭屑AMS14C的校正年齡值為9 137~9 419 cal BP。

40.10~40.57 m

31.灰黑色粉砂:水平紋理。含3%~5%的黏土成分。局部呈層狀分布,單層厚度在0.2 cm左右。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40.57~41.50 m

32.灰黑色中砂:含3%~5%的粗砂。見少量泥礫分布,分布不均一。偶見雙殼類、腹足類殼體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在本層41.7 m處獲得的炭屑AMS14C年齡值為9 777~10 157 cal BP。

41.50~42.00 m

33.灰黑色粉砂:含1%~2%的細砂。局部見炭質(zhì)碎屑,含量<1%。與下伏層呈整合接觸關(guān)系。

42.00~44.00 m

2樣品采集與處理鑒定方法

CSJA6鉆孔自下而上共采集孢粉樣品147件,本次重點研究冰后期以來67個樣品的分析數(shù)據(jù),本次孢粉樣品的采樣間距為0.5 m,個別層位沉積物粒度較粗,間隔為1~2 m,采集樣品巖性以黏土質(zhì)粉砂或粉砂為主。采用孢粉常規(guī)分析方法,即每件樣取20 g樣品,先用碳酸氫鈉分散,經(jīng)酸堿處理,重液Ⅱ-6浮選,脫水后的孢粉濃縮物制成玻片在Leltz Dialux 20型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鑒定與圖像采集。樣品鑒定依據(jù)現(xiàn)代孢粉屬種類型命名和統(tǒng)計,鑒定過程中用20×20mmz的蓋片制片,每塊樣品統(tǒng)計一般要求至少150粒。

本次孢粉鑒定工作由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生物地質(zhì)與環(huán)境地質(zhì)國家重點實驗室微體古生物孢粉分室完成。

3孢粉組合分析

本次在CSJA6鉆孔共采集孢粉樣品147件,對其進行孢粉實驗室分析、鏡下鑒定和統(tǒng)計工作,共在118件樣品中發(fā)現(xiàn)足夠數(shù)量的孢粉,樣品的孢粉統(tǒng)計量一般在100~300粒,共鑒定出52科73屬,其中含量低于5%或者在剖面中分布的層位少于10粒標本的類型不列入孢粉譜圖。本次重點分析了冰后期67件孢粉樣品數(shù)據(jù),共鑒定出孢粉22科43屬,其中主要的孢粉化石如圖3、圖4所示,自下而上共劃分出3個孢粉組合。孢粉組合特征分述如下:

Ⅰ.Quercus-Lipuidambar-Artemisia-Polypodiacea 組合

該組合位于孔深36.3~42.66 m。本組合以木本植物花粉為主,占總孢粉含量的65.97%;草本植物次之,占總孢粉含量的24.07%;蕨類孢子含量較少,僅占總孢粉含量的9.96%。其中木本植物以櫟屬(Quercus)、松屬(Pinus)、楓香屬(Lipuidambar)為主,其次為鐵杉屬(Tsuga)、栲屬(Castanopsis);草本植物花粉主要為蒿屬(Artemisia)、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藜科(Chenopodiaceae)。蕨類孢子主要為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Ⅱ.Quercus-Castanopsis-Cyperaceae-Pteris 組合

該組合位于孔深17.9~36.3 m。本組合以木本植物花粉為主,占總孢粉含量的50.41%;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次之,占總孢粉含量的25.57%;蕨類孢子含量較少,占總孢粉含量的24.02%。其中木本植物以櫟屬(Quercus)、栲屬(Castanopsis)、松屬(Pinus)、樺屬(Betula)花粉為主;草本植物花粉主要為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蒿屬(Artemisia)。蕨類孢子主要為鳳尾蕨屬(Pteris)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和少量鐵線蕨屬(Adiantum)、海金沙屬(Lygodium)、里白科(Gleichenicaeae)等孢子。

Ⅲ.Quercus-Ulmus-Artemisia-Polypodiacea 組合

該組合位于孔深1.9~17.9 m。本組合以木本植物花粉為主,占總孢粉含量的49.63%;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次之,占總孢粉含量的29.83%;蕨類孢子含量較少,占總孢粉含量的20.54%。其中草本植物花粉主要為松屬(Pinus)、櫟屬(Quercus),還有不少栲屬(Castanopsis)、楓香屬(Lipuidambar)、榆屬(Ulmus)。草本植物花粉主要為蒿屬(Artemisia)、禾本科(Gramineae)、藜科(Chenopodiaceae)、菊科(Compositae),且蒿屬、菊科、藜科與上段相比有所上升。蕨類植物孢子主要為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鳳尾蕨屬(Pteris)。

圖3 CSJA6鉆孔中主要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孢粉化石

圖4 CSJA6鉆孔中主要被子植物孢粉化石

4孢粉組合的年代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14C實驗室測定了深度44 m之上的6個AMS14C樣品,作者將直接測定年齡運用CALIB Marine軟件作進一步校正(做海洋儲存庫效應校正時,借用與本研究區(qū)相近的青島海區(qū)海洋儲存庫值ΔR=81±60a, CALIB: Marine Reservoir Database, MapNo 416),獲得的校正年齡如表1所示。

依據(jù)AMS14C測年結(jié)果,初步劃分了孢粉化石組合的年代:

組合1帶埋深為36.3~42.66 m,根據(jù)測年數(shù)據(jù)時代歸屬于早全新世;

表1 AMS 14C測年結(jié)果

注:BA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14C實驗室測定。本文據(jù)CALIB7.0.0做了進一步校正。

組合2帶埋深為36.3~17.9 m,根據(jù)測年數(shù)據(jù)時代歸屬于早-中全新世;

組合3帶埋深為1.9~17.9 m,雖無測年數(shù)據(jù),但是根據(jù)25.5 m植物碎葉片測年數(shù)據(jù)推測為中-晚全新世。

5冰后期古環(huán)境、古氣候討論

孢粉組合Ⅰ帶時代為早全新世,其中大量增加的針葉林分子和蒿屬,以及相應減少的闊葉落葉分子說明氣候向干冷轉(zhuǎn)變,耐干旱的楓香大量繁盛也從側(cè)面說明了氣候向干旱轉(zhuǎn)變。植被型全面轉(zhuǎn)向溫帶針闊葉混交林,這與步列特-色爾南德爾方案中全新世氣候劃分北方期(10.0~8.5 ka BP)為溫而干是基本一致的, 王開發(fā)等[4]將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全新世古植被、古氣候研究劃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早全新世)孢粉化石反映的氣候特征為溫涼偏干,本次研究成果與之有較好的對應關(guān)系,全新世早期由于氣候的逐步轉(zhuǎn)暖,海平面慢慢回升,從鉆孔巖心和有孔蟲化石分析亦有較好的驗證[5]。

孢粉組合Ⅱ帶時代為早-中全新世,該組合中大量出現(xiàn)的喜濕潤的鳳尾蕨說明氣候向濕潤轉(zhuǎn)變,大量出現(xiàn)的莎草科花粉也說明降雨量的上升。氣候向暖濕轉(zhuǎn)變,植被型為近水的針闊葉混交林。這個時期孢粉所反映的氣候與竺可禎、安芷生、施雅風等[6-8]提出的有關(guān)中國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的時期基本是一致,施雅風等[9]認為用大暖期一詞,比用高溫期(Hypsithermal)或氣候最適宜期(Climatic Optimum)更合適,因為大暖期中也可以包括一些冷的波動,由于本次工作精度未能達到較高分辨率,且古河谷區(qū)沉積物受海陸交互作用強烈,高溫期海平面迅速上升沉積物“朔源堆積”,冷期海平面下降,河谷下切,地層遭到侵蝕。結(jié)合該孔有孔蟲研究成果表明,該時期海侵作用加強,河口灣沉積環(huán)境逐步形成[5]。王開發(fā)等[10]在上海發(fā)現(xiàn)的一系列新石器遺址,如馬家濱文化期(7.0或6.4~5.6 ka BP),此時氣候溫暖,開始出現(xiàn)耕作水稻,與筆者的研究成果亦有一定的可對比性。

孢粉組合Ⅲ帶時代歸屬于中-晚全新世,這個時期中大量增加的蒿和禾本科、菊科分子都說明了氣候向干旱轉(zhuǎn)變。但是大量的喜暖闊葉分子說明氣候并不寒冷。植被型轉(zhuǎn)化為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氣候為溫暖干燥,降雨量明顯減少。施雅風認為全新世大暖期結(jié)束于3 000 a BP[8]屬于全新世中-晚期,與孢粉組合Ⅲ帶開始時間基本一致,說明全新世進入了另一個氣候環(huán)境,丁錫祉[11]認為進入了晚全新世后期氣候為歷史階段,有文字記載周初為冷期,春秋戰(zhàn)國為暖期,東漢為冷期,隋唐為溫暖期,宋代為冷期,或相當于小冰期。總的來說全新世晚期氣溫較中全新世有所回落,期間也出現(xiàn)了幾次冷暖的變化,王奉瑜等[12]用孢粉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國北方內(nèi)蒙古地區(qū)泥炭剖面,發(fā)現(xiàn)全新世中晚期4.1~1.35 ka BP,趨向干旱,1.35ka BP至今,溫暖半干旱,本次研究成果與之基本一致。從該鉆孔沉積物來看巖心以粉砂、細砂為主,發(fā)育波狀層理、交錯層理,對應有孔蟲的研究反映該層海相性變?nèi)?,根?jù)有孔蟲組合的分析至下而上同樣反映了海水由深變淺的過程,指示海平面上升速率減小,基面抬高,河流加積作用增強,全新世三角洲開始建造。

全新世古氣候以暖濕為主,3個孢粉組合帶又反映了古氣候的演變過程為涼干—熱濕—溫干,這與中國的氣候大環(huán)境較為一致[7,13]。

近百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的綜合影響,全球范圍的氣候異?,F(xiàn)象頻繁發(fā)生,這對全球很多地區(qū)的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正因為如此,學者們對未來氣候演化的展望和預測研究越來越多,當前的氣候變化研究成果普遍認為,由于近百年來全球氣候增溫,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 cm,雖然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速率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14],但是氣候變化可能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對于長江三角洲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

因為在對未來氣候預測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本次的研究成果僅提供千年尺度的基礎研究資料,百年尺度、十年尺度的高精度的氣候波動預測仍需做大量的統(tǒng)計研究工作,通過分析本區(qū)域主要氣候變化特點和規(guī)律,進一步深入研究未來氣候變化的可能趨勢,對于制定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劃,處理氣候環(huán)境與發(fā)展的關(guān)系等具有重要意義。

6結(jié)論

(1)以沉積學為基礎,結(jié)合有孔蟲分析以及6個樣品的AMS14C年齡,筆者依據(jù)CSJA6鉆孔孢粉變化特征,自下而上將冰后期劃分為3個有時間標定的孢粉組合,分別為:

Ⅰ.Quercus-Lipuidambar-Artemisia-Polypodiacea 組合,時代屬于早全新世;

Ⅱ.Quercus-Castanopsis-Cyperaceae-Pteris 組合,時代屬于早-中全新世;

Ⅲ.Quercus-Ulmus-Artemisia-Polypodiacea 組合,時代屬于中-晚全新世。

(2)CSJA6鉆孔孢粉組合所反映的全新世古氣候以暖濕為主,3個孢粉組合所反映的古氣候為涼干-熱濕-溫干的演變過程,這與中國的氣候大環(huán)境較為一致,且與本區(qū)前人研究成果亦做了相應的對比,依然具有較好的可對比性。

感謝: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生物地質(zhì)與環(huán)境地質(zhì)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克信教授指導有孔蟲鑒定和統(tǒng)計,筆者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14C實驗室潘巖工程師就AMS14C測年研究進行了有益的討論,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南京地質(zhì)調(diào)查中心魏乃頤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胡存禮研究員參與巖心編錄和討論,在此一并致謝!

參考文獻:

[1]溫孝勝,彭子成,趙煥庭.中國全新世氣候演變研究的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1999,14(3):292-298.

[2]李從先,陳慶強,范代讀,等.末次盛冰期以來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沉積相和古地理[J].古地理學報,1999,1(4):12-25.

[3]吳標云,李從先.長江三角洲第四紀地質(zhì)[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

[4]王開發(fā),張玉蘭,蔣輝,等.長江三角洲全新世孢粉組合及其地質(zhì)意義[J].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1984,4(3):69-88.

[5]于俊杰,胡飛,楊祝良,等.江蘇南通市四甲鎮(zhèn)全新世以來有孔蟲動物群的發(fā)現(xiàn)與地質(zhì)意義[J].地質(zhì)通報,2014,33(10):1609-1620.

[6]安芷生,吳錫浩,盧演儔,等.最近18000年中國古環(huán)境變遷[J].自然科學進展,1991,2:153-159.

[7]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考古學報,1972(1):15-38.

[8]施雅風,孔昭辰,王蘇民,等.中國全新世大暖期的氣候波動與重要事件[J].中國科學,1992,12:1300-1308.

[9]施雅風.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huán)境[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212.

[10]王開發(fā),張玉蘭,黃宣佩,等.上海地區(qū)全新世植被、環(huán)境演替與古人類活動關(guān)系探討[J].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1996,16(1):1-4.

[11]丁錫祉.中國全新世的環(huán)境演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1994,17(3):46-52.

[12]王奉瑜,孫湘君.內(nèi)蒙古察素齊泥炭剖面全新世古環(huán)境變遷的初步研究[J].科學通報,1997,42(5):514-522.

[13]王紹武,龔道溢.全新世幾個特征時期的中國氣溫[J].自然科學進展,2000,10(4):325-332.

[14]金龍,劉雅方,陶玫,等.長江三角洲近百年的溫度變化及未來趨勢預測研究[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99,22:553-557.

The Sporo Pollen Assemblage from Postglacial Period in the Paleo-incised Valle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Palaeoclimate Significance

YU Jun-jie, JIANG Ren, LAO Jin-xiu, ZHANG Zong-yan, ZENG Jian-wei, PENG Bo, ZHAO Ling, YANG Zhu-liang

(NanjingCentre,ChinaGeologicalSurvey,Nanjing,Jiangsu210016,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ostglacial sporo-pollen distribution from the typical borehole CSJA6 in the paleo-incised valle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ombining with the forams analysis and AMS14C dating of 6 samples, 3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with time calibration from below were established: I. Quercus-Lipuidambar-Artemisia-Polypodiacea assemblage, belonging to the early Holocene; II. Quercus-Castanopsis-Cyperaceae-Pteris assemblage, belonging to the early-middle Holocene; III. Quercus-Ulmus-Artemisia-Polypodiacea assemblage, belonging to the middle-late Holocene. These three sporo pollen assemblages reflect the paleoclimate evolution process as cold and dry-hot and wet-warm and dr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limate environment of China. This research is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region.

Key words:Yangtze River Delta; paleo-incised valley; postglacial period; sporo-pollen assemblage; palaeoclimate

作者簡介:于俊杰(1983—),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第四紀地質(zhì)、環(huán)境地質(zhì)研究工作。Email: yjj000jj@sina.com。

基金項目: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長江三角洲晚第四紀地質(zhì)環(huán)境演化及現(xiàn)代過程研究(編號:1212011120173)”和“長江三角洲重點地區(qū)深部地質(zhì)調(diào)查(編號:1212011220254)”項目聯(lián)合資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改回日期: 2015-01-05。

中圖分類號:Q913.84; P5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706(2015)02-0061-08

猜你喜歡
長江三角洲
長江沿線地區(qū)外貿(mào)集裝箱港口運輸需求預測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皮膚毛囊結(jié)構(gòu)的觀察
長江三角洲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現(xiàn)狀及公眾滿意度的調(diào)查分析
歐盟旅游一體化對區(qū)域會展業(yè)一體化發(fā)展啟示
“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對外貿(mào)易轉(zhuǎn)型及發(fā)展思路
“新蘇南模式”對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經(jīng)濟一體化發(fā)展的借鑒與啟示
長江三角洲體育旅游資源概況與開發(fā)研究
長三角全球城市區(qū)域二級城市的產(chǎn)業(yè)功能與發(fā)展戰(zhàn)略
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研究
農(nóng)產(chǎn)品物流樞紐城市布局
蓝山县| 突泉县| 枝江市| 安阳县| 友谊县| 阳高县| 浦县| 将乐县| 吉木乃县| 新建县| 昭觉县| 西宁市| 奇台县| 泽州县| 涿鹿县| 睢宁县| 吴江市| 尤溪县| 白山市| 赤峰市| 根河市| 瑞安市| 江源县| 陵水| 武鸣县| 阜南县| 镶黄旗| 织金县| 恩施市| 宁都县| 柳林县| 镇远县| 乌海市| 竹山县| 冕宁县| 大化| 武平县| 台山市| 九龙县| 阳朔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