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雪
(吉林大學 哲學社會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詹姆斯情緒理論新釋
董 雪
(吉林大學 哲學社會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詹姆斯的情緒理論強調身體表現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從現代情緒理論的視角出發(fā),詹姆斯的情緒理論被認為忽視了認知成分。本文試圖糾正這種有偏視角,從三個更為宏觀的角度來挖掘詹姆斯情緒理論中值得現代心理學重視的思想內涵,即他在情緒理論中所體現出來的還原情緒真實情態(tài)的特點,用純粹經驗打破身心二元論,以及強調活的身體的新視角。通過以上三點的論述,反思現代心理學理論之中一些有問題的思維模式,認識到詹姆斯心理學思想的重要價值。
情緒;身體;純粹經驗;身心二元論
詹姆斯的情緒理論在現代心理學視野之下往往被認為是一種早期的較為粗糙的情緒理論,跟后來發(fā)展出的更為復雜的情緒理論相比,似乎是片面地強調了自主神經系統(tǒng)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和控制,也就是忽視了認知成分在情緒產生過程中的作用。現代認知心理學以及認知神經科學的高度發(fā)展使得我們今天對情緒過程的揭示達到一個遠比詹姆斯的時代更為精密復雜的階段,但僅因為如此,就把詹姆斯的情緒理論看成是一種過時的、錯誤的、應該被拋棄的東西,恐怕就要錯過這一理論中蘊含的更為深刻的內容了。詹姆斯是一個有著極深哲學素養(yǎng)的心理學家,他在論述情緒理論時的著眼點是深刻和令人反思的。面對情緒這一既包含主觀又包含客觀的心理現象,詹姆斯對至今仍苦苦困擾學界的身心問題做出了深入的思考,無論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發(fā)展到何種程度,他的思想都仍有借鑒意義。本文通過對詹姆斯《心理學原理》中論述情緒的部分以及后期著作《徹底的經驗主義》中的相關章節(jié)進行梳理,試圖深入挖掘并闡明詹姆斯情緒理論的真正內涵和哲學意蘊,糾正現代心理學學者看待這一理論的有偏視角。
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第二十五章中首先論述的是情緒產生的順序問題,一般觀點認為我們是先有悲傷的情緒,再由此引發(fā)哭泣,而詹姆斯卻認為應該先有哭泣,然后通過這一身體表現人才感受到悲傷。有諸多證據表明身體反應是先于我們對刺激物的判斷和情感觀念。詹姆斯談道:“如果我們突然看到一個黑影兒在樹林里動,我們在任何明確的危險意識產生之前就會心跳驟停、屏住呼吸。如果我們的朋友走近懸崖的邊緣,我們會感受到眾所周知的忐忑不安感,并向后退縮,雖然我們明確意識到他是安全的,也沒有關于他墜落的具體想象?!保?](P457)詹姆斯還描述了恐懼癥的發(fā)作,往往沒有任何具體刺激物喚起我們的恐懼意識,而只是身體上一系列的表現就足以讓我們陷入最痛苦的恐懼之中。
要想弄清詹姆斯的真正意圖,首先需要弄清楚詹姆斯在情緒理論問題上所反對的一種觀點,即認為情緒只是我們的觀念和判斷,被嚴格限制在意識的范圍之內,情緒所引起的身體反應只是事后附帶的產品,跟情緒本身的產生并無關聯。而詹姆斯卻認為:“如果在感知之后沒有身體的狀態(tài)相隨,那么這種感知就僅僅是認知形式,蒼白、無色,毫無情感溫度。”[1](P450)這樣的情緒不是人的真實情緒本身,而只是從真實情緒中抽取出來的片段。各種各樣的身體表現原本是滋養(yǎng)情緒花蕾的根莖,而當理論家揮舞抽象的鐮刀斬斷其根莖之時,情緒也就失去了整體狀態(tài)下原本具有的鮮活生命力。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不自然的情緒理論,當源于詹姆斯所說的“心理學家的謬誤”。
詹姆斯時代的其他心理學家更多地是繼承馮特的傳統(tǒng),效仿自然科學,看重的是要在研究方法上以自然科學為榜樣,采用新穎的實驗法,而很少追問自己的學說據以出發(fā)的基本假設和理論前提,認為追問的工作應該留給哲學家來做,心理學家因為對這些哲學基本問題不感興趣,所以他們選擇的基本假設和理論前提往往是早就被哲學家批駁掉的一些錯誤觀念,而這在詹姆斯看來恐怕就是“心理學家的謬誤”的根源所在。所以,我們可以說,那個時代(甚至是現代)的心理學家們用自然科學的“新瓶”仍舊裝著近代哲學(而非現代哲學)的“舊酒”。[2]如果我們的眼光總是膚淺地停留在瓶子上,就永遠無法看清問題的實質,只能盲目前行而不自知。
分析詹姆斯的情緒理論,目的不僅在于將情緒現象解釋清楚,還在于通過這樣的分析,理清詹姆斯對于支撐整個心理學研究的根基性觀念的看法。當代心理學已形成統(tǒng)一的范式,研究者對于心理學的基本問題、研究方法有著約定俗成的觀點,這些觀點遮擋了我們回頭看歷史的視線。在歷史上關于心理學應走何種研究路線曾有過深刻的分歧和少數人的聲音,回顧當年的思想交鋒,對今天的心理學研究不無裨益。本文試圖從三個視角進行分析,首先是詹姆斯對傳統(tǒng)經驗主義方法的批判,反對過度抽象和分解,主張還原情緒至人的鮮活生存體驗之中;其次是對近代哲學身心二元論的批判,以純粹經驗彌合主客二分;最后是對物理主義機械身體觀的批判,以具身思想展現活的身體。
詹姆斯情緒理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試圖去描繪人在實際生活中最真實自然的情緒狀態(tài),不多也不少地忠實于事實本身。面對情緒現象,其他心理學家習慣于運用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原則,對原始經驗武斷地“截取”“抽象”“篩選”,所以他們才會把情緒之中原本不可分割的身體表現完全剔除出去,然后把剩下的冰冷的認知形式看成是情緒的全部;而詹姆斯卻試圖還原那些帶著千絲萬縷原始勾連的鮮活經驗,其中的勾連部分是那些隱蔽的、稍縱即逝的、過渡性質的、與主要部分性質相異的經驗。傳統(tǒng)的經驗主義者總是喜歡劃分事物,卻并不管這種劃分是否符合真實的情況;喜歡剔除事物中矛盾的部分,哪怕這矛盾恰恰是事物的本質規(guī)定性。情緒被理所當然地設想為純粹的主觀經驗,其中自然不能帶有性質相異的物質性成分。他們并沒有回到事實本身之中去,以現象學的態(tài)度來體會情緒中所含有的含混性質,那種精神和物質密不可分、纏繞相連的原始狀態(tài)。
詹姆斯在《徹底的經驗主義》之中談道:“連接性的關系和分離性的關系都表現為經驗之完全對等的部分。普通的經驗主義不顧這個事實,一向傾向于抹殺事物的各種連接,強調事物的各種分離。”[3](P29~30)經驗主義者洛克在對人的經驗進行分析時所采用的方式就不是我們面對現象本身時所實際運用的那種自然而然的方式,他先把我們的原始經驗分成最為單純和不可再分的簡單觀念,再由這些簡單觀念組合成各種復雜觀念。面對洛克的這種傳統(tǒng)經驗主義方式,詹姆斯也許會追問,簡單觀念一定真實存在嗎?難道他們不是原初就不可分割地處在一個黏黏糊糊的整體之中嗎?被主觀生硬地拆開的東西又能通過什么樣的神奇手段再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呢?就算在理論上我們能夠成功地設想這種組合,我們的意識真的就必然經受了這樣一個拆分過程嗎?
按照詹姆斯的分析,經驗主義發(fā)展到休謨,就更加強調事物之間的分離性。經驗主義抹殺連接的原因部分在于:他們反對理性主義者臆想出的用以承載零散經驗的超驗之物。詹姆斯在談到理性主義時說:“在實際的鑲嵌藝術品上,各個零塊是在一個基底上湊在一起的,其他各派哲學中的實體諸如實體、超越的自我或者絕對,就可以看作代表這種基底。”[3](P59)經驗主義為了反對超驗之物,讓經驗徹底零碎到底,否認各種關系和過渡性成分的存在,把它們看成人的主觀聯想,這無法符合經驗混沌一體的原初狀態(tài)。詹姆斯恢復了經驗中的各種連接,倡導一種有機多元哲學?!霸趶氐捉涷炛髁x里,沒有什么基底;就好像各個零塊是從邊靠邊互相粘起來似的,在它們之間被經驗到的過渡就做成了它們的膠泥?!保?](P59)我們不能理解為經驗之間有間隙需要用外在的膠泥去彌合,那還是沒有跳出傳統(tǒng)經驗論的套路。這種膠泥是經驗自身生長出的,就像植物的莖葉自然長出異質的花苞,花與莖的性質雖相異,但沒有任何外在的中介之物使其完成過渡,完全是一個有機體自身的變化。在情緒中,身體表達自然而然地連接著心理感受,衍生出認知判斷,身體表達從來不是一個沒有參與情緒形成的附帶成分,而是情緒現象整體中一個不能與其他部分相隔離的有機成分。
詹姆斯的情緒理論旨趣之一在于恢復情緒在真實情境下所具有的狀態(tài),恢復情緒的“觸角”和“根莖”,反對經驗主義對情緒中“核心元素”的抽取。詹姆斯的情緒理論受到了當代研究情緒的認知神經科學家達馬西奧的強烈推崇,達馬西奧在其名著《笛卡爾的錯誤——情緒、推理和人腦》中認為詹姆斯在情緒問題上的發(fā)現極為正確,其遠見卓識只有莎士比亞和弗洛伊德才能與之相匹敵。[4](P104)達馬西奧提到一個源于哲學思考的“桶中之腦”的思想實驗,這個實驗假設將腦從身體里切除,浸泡在營養(yǎng)液里保持生命活力,完全按照腦在顱腔里被刺激的方法對那些漂浮在營養(yǎng)液中的神經進行刺激。有人認為這個腦會有正常的心理體驗,達馬西奧認為這個腦不可能有正常的心理體驗,因為這個腦無法與身體進行互動式的信息傳遞,而身體狀態(tài)的激發(fā)和調整的表征被傳回腦,就構成了他所認為的生存感的基石。[4](P176)身體與環(huán)境的互動更是讓心理不再是腦中“神秘的小矮人”,而是通過心理與腦的相連、腦與身體的相連、身體與環(huán)境的相連,成為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再是人為抽象出的臆想之物。
無論是詹姆斯時代的“認知情緒觀”,還是當代的認知情緒理論,都強調情緒過程中對刺激的判斷和評估的主導作用,判斷和評估是理性的認知成分,這一認知成分決定了我們的身體反應,達馬西奧認為,情緒的認知觀點的根本缺陷在于把所謂的“認知”懸空了,忽視了認知的由來。他分析到:“生物內驅力、身體狀況和情緒可能是理性必不可少的基礎?!保?](P158)如詹姆斯所分析的那樣,情緒中重要的東西是生命的熱度,情緒是跟生命相連的,沒有生命的事物也不會有情緒。從進化的角度講,人類情緒的作用之一是通過“好”與“壞”的情緒給人提供行為的動力,使人能夠更好地生存。理性的推理、判斷和評估歸根結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個體或種族的生存為依據。對生存的利弊影響早已在進化的過程中形成為人類的身體反應和情緒表達,所以情緒中的理性評估并不是純粹冰冷的邏輯推理,而是以身體對環(huán)境的反應為前提和基礎的。
懸空了的“認知”無疑是傳統(tǒng)經驗主義思維模式所塑造出來的類似“桶中之腦”的無根基、無聯系的抽象怪物。傳統(tǒng)的認知心理學以計算隱喻為核心假設,心智被視為一種抽象的計算程序,研究心理現象就是研究心理的“符號及其表征”,這樣的研究被心理學界最近興起的具身認知思潮駁斥為“離身心智研究”。詹姆斯的情緒理論提供給當代心理學的有益教誨之一就是摒棄這種思維模式,把心理學所研究之物放到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中去,使其有“根莖”、有“觸角”,還原心理現象其原本具有的真實情態(tài),才能更加真切地把握住事實本身。
詹姆斯情緒理論所蘊含的第二個關鍵問題是身心關系問題。在這一問題上,詹姆斯針對的是另一個“心理學家的謬誤”,同樣源自于近代哲學意識觀,那就是由笛卡爾所確立起來的身心二元論。[5](P43~44)身心二元論來自笛卡爾確立一個無法懷疑的阿基米德點的嘗試。這種嘗試雖然以數學般的明晰性確立了一個我們可以從中推出其他一切的堅實可信的哲學原點,但隨之帶來的惡果之一就是把我們的意識設想為一個可以獨立于其他一切而存在的原子式實體。這種原子式的自我實體在邏輯上跟物質世界只有對應關系而沒有依存關系。笛卡爾的意識觀來自于他的思想實驗而非對人實際生存狀況的考察,所以從根本上就帶有一種脫離生活實際的抽象刻板和主觀臆造特點,此后的近代哲學家在思考意識問題時很難跳出這一視角,他們往往從理論上直接進行論證,而不是扎根于實實在在的生活本身。
以身心二元論的方式來理解人的情緒,再結合情緒發(fā)生時身和心的先后順序問題來探討,心理學家容易完全倒向身的一邊或心的一邊,認為身和心哪一個在先,基本上就倒向了哪一種決定論。還有一種情況是雖認為情緒同時包含身心因素,但由于其根基處仍舊是二元論,這種理論不可能真正融合身心之間的鴻溝,表現出來的關系依然是一種外在關系。
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階段所表述的情緒理論在二元論者看來是倒向了身的一邊,其實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詹姆斯在《徹底的經驗主義》中專門論述情緒的一篇論文叫作《情感的事實在一個純粹經驗的世界中所占的地位》,在這篇論文中,詹姆斯把他早年的情緒理論跟他晚年試圖融合主客二分哲學觀點的努力結合起來,以情緒這一主客不分、身心合一的現象來佐證他的純粹經驗理論。
詹姆斯在論述純粹經驗時說:“如果我們首先假定世界上只有一種原始素材或質料,一切事物都由這種素材構成,如果我們把這種素材叫作‘純粹經驗’?!保?](P3)“經驗在其純凈的狀態(tài)中,換言之,當它被單獨拿來看時,并不存在把它自己一分為二——即一個是意識,另一個是意識‘所屬’的東西——這種情況。它的主觀性和客觀性只不過是職能上的兩種屬性?!保?](P15)詹姆斯認為根本就不存在主客對立,主觀和客觀都是由純粹經驗做成的。之所以能夠從這渾然一體的經驗里分化出主客來,主要是由于歸類和分組。比如,你面前的一張桌子,作為純粹經驗,只是一個“這”,它在一組結構里,是你的個人經驗和“意識場”中的東西,是一連串感覺、情緒、思維等的末端,也是一連串趨向未來的“內在”活動的開端。這個“這”同時也可以被歸到物理組,是一整套從前的物理活動——如蓋房、裱糊——的終點,同時也是關系到一個物理房間的未來物理活動的起點。
純粹經驗理論面對的最大詰難就是,既然思維和物質的分別是同一段純粹經驗被計算兩次造成的,那為什么思維和物質的屬性會根本不同?按照笛卡爾的說法,物質是有廣延的,而思維沒有。詹姆斯批判了所謂思維沒有廣延的說法。他說:“每一個有廣延的物體的適當的心理圖畫都必須具有物體本身的全部廣延??陀^的廣延和主觀的廣延之間的區(qū)別只是對一個結構的關系的不同?!保?](P20)詹姆斯認為在心里,有廣延的各種東西之間并不保持著必然的硬性秩序,能夠互相摻混,而物理世界里它們則互相限制,互相排斥,并加到一起做成了空間。所以“這兩個世界之不同,不在于有或沒有廣延,而在于在兩個世界里都存在的各種廣延的各種關系?!保?](P20)
詹姆斯把我們的整個經驗世界稱之為“經驗混沌”,其中沉積為穩(wěn)定部分的是物理世界。物理世界的核心是我們的知覺經驗,這些經驗是強硬的,在知覺性經驗之上是強硬性稍弱的概念性經驗,環(huán)繞在這一實在核心周圍的是松松散散地連接起來的幻想和不過是零零碎碎東西所構成的世界。
在這樣一個“經驗混沌”里,跟身體密切相關的情緒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一個主客性質最為含混不清的位置。情緒因目的和視角的不同可以隨時被劃分到感覺的一類或物理實在的一類,所以,詹姆斯把情緒看成他的純粹經驗哲學的一個非常好的確證。詹姆斯論述到:“我們的身體是模棱兩可的最出色例子。有時我把我的身體視為純粹是外部自然界的一部分。有時我又認為它是‘我的’,我把它歸到‘我’一類里,于是在它里邊一些局部變化和規(guī)定性就當作精神性的事件了。它的呼吸就是我的‘思想’,它的感覺的調整就是我的‘注意’,它的肌肉感覺的變更就是我的‘努力’,它的內臟的慌亂就是我的‘情緒’?!保?](P106)
當人處在一個真實的情緒中時,是完全沉浸在一種完整的情緒純粹經驗里,如果我們按照現象學的原則懸擱一切先入為主的觀念來描述這種純粹的情緒狀態(tài),是根本沒法從中分出兩個完全異質性的成分來的。感受自己的客觀身體變化就直接構成了精神上那種似乎摸不著痕跡的主觀情緒狀態(tài)。當我們不是沉浸于情緒之中,而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fā),把情緒當成一個對象去打量和分析時,便既可以從主觀的視角來看,看出主觀性的一面,也可以從客觀的視角來看。但視角僅是一種視角而已,以一種視角來看待經驗,并不能消除經驗在其他視角下所具有的特性,更不能規(guī)定經驗的實質。只有以笛卡爾的視角來看待情緒才會有主客或者身心的絕對分別,認為情緒表現出來的主觀狀態(tài)才是其根本所在,人為地把情緒劃分到沒有廣延的意識領域之中,與占據空間的身體表現割裂開來。
詹姆斯的情緒理論十分重視身體的作用,詹姆斯的身體觀念是不是現代心理學意義上理解的身體呢?首先,詹姆斯的身體觀念要比現代的身體觀念更具整體性。在論述情緒理論時,詹姆斯講到身體表現是復雜精細、變化繁多的,所以整個的有機體是一個“共鳴板”,[1](P450)所有的變化都要從整體上來理解,各個部分只有配到一塊兒才能形成一個有意義的情緒表達。詹姆斯從整體上來理解身體跟梅洛-龐蒂對身體的理解有共通之處。梅洛-龐蒂在《行為的結構》里反對從個別的神經活動傳遞角度理解身體,而是主張格式塔式的理解,也就是說身體表達的任何部分都必須放在整體中才有意義,整體作為格式塔是表達意義的單位。[6](P197)
詹姆斯在情緒理論中所表達出的這種身體觀跟心理學界最新興起的具身認知思潮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具身認知強調了心智或認知對身體及其感覺運動系統(tǒng)的依賴性。[7]具身認知拋棄了傳統(tǒng)認知心理學的計算隱喻,回歸腦與身體及其經驗,這種傾向為認知神經科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論依據。認知神經科學作為現代心理學的主流發(fā)展方向研究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其各個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和全腦去實現自己的認知活動。[8]認知神經科學跟傳統(tǒng)的認知心理學相比,更為注重研究心智活動的生物基礎,這與具身認知的思路相契合。但認知神經科學的發(fā)展也是充滿著各種歧途和危險性,跟詹姆斯的身體觀作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目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問題所在。
目前大部分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仍存在著還原論傾向,僅僅是把心理現象還原為生理現象。通過腦認知成像技術所觀察到的是伴隨心理現象而發(fā)生的腦神經生理活動,憑借這些生理活動還難以得到復雜豐富的精神活動的特異性,因此現今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尚不能用來尋求心理現象的因果解釋,只是揭示出心理現象與腦神經活動的相關關系。[9]還原論有著分解和分析的傾向,更強調局部細節(jié)和具體定位,而人的意識絕不只是“一大堆神經元而已”。意識經驗總是某個具體的個體在某一時刻所經歷的“第一人稱存在論事件”,是無法還原、無法分解的整體性現象。[10]
詹姆斯在情緒理論中所表達的身體觀是一種整體性的觀點,跟向下分解的還原法相比,采用的是一種向上涌現的思路。身體不是肌肉、血液、腺體、神經等組織的集合,身體在這一大堆組織的共同協作下涌現出一個超越物質層面的現象層面。身體就是自身攜帶著意義和價值的,表達了一種姿態(tài)和意愿,是活的身體,不是一副復雜精細但仍然只是機械地對環(huán)境進行反應的裝置。在詹姆斯談到自己的情緒理論是否是唯物主義的時候,他講到情緒的身體表現自身攜帶著內在的價值尺度。情緒必須內在地就是它們的所是。[1](P453)意思就是說身體表現就是在表達和訴說,身體能通過一系列的表現自己來展現意義,不再需要一個外在的意識性情緒與身體表現相結合,情緒的精神層面自然蘊含在身體的表達之中。
情緒屬于意識層面的事物,又具有塞爾所稱的“第一人稱存在論”的主觀私人性,脫離了主觀感受是沒有辦法揭示出情緒的核心所在的。[10]詹姆斯在論證情緒時,采用的多是屬于現象學方法的描述心理學模式,而不是自然科學的生理解剖模式,他在論述身體時,更多的是對主觀感受的描述,集中在身體變化給人帶來的感覺層面上,而不是脫離感受性來揭示身體的物理活動過程。所以,詹姆斯對情緒的論述跟他對純粹經驗的論述一樣,身與心只是在言語層面上體現為兩個詞匯,在實質層面上身與心完全是一體兩面,合二為一的。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認知神經科學都是還原論的,以具身認知為指導的認知神經科學可以達到真正的意識層面,恐怕還要借鑒詹姆斯以及現象學的方法,才能在意識涌現的現象層面上探討心理。還原論的認知神經科學就只能局限于對物理世界的揭示,遵循物理世界的因果決定論,解決不了諸如情感、意愿、意義等精神性領域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只有在一個整體性的活的身體世界里才有可能。詹姆斯和梅洛-龐蒂理解的活的身體顯然并不遵循物理秩序中的刺激-反應模式?;畹纳眢w超越了身體的物理屬性,不管是信息加工,還是神經傳遞,都只是身體表達的手段而已。
活的身體也超越了對環(huán)境的一種機械反應,體現出人的生存與環(huán)境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活的身體來說,它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不是像物理系統(tǒng)內部的演化依賴外界條件那樣獲得機械的優(yōu)勢平衡,有機體的行為不是單純的適應活動,而是內在地具有一定的形式和意義,并將其投射于外部。[11]
情緒現象不同于單純的判斷、推理等純認知活動,情緒現象必然是跟生命和欲望聯系在一起的。詹姆斯之所以反對把情緒單純地歸結為認知,之所以將其和身體聯系起來,主要是試圖給予情緒最本源的生命熱度,如果把身體僅理解為認知表達的生理基礎,那就使其情緒理論完全沒有了靈魂,跟詹姆斯所反對的情緒的認知觀點一樣了?;畹纳眢w才能是有欲望的身體,才能在身體的運動態(tài)勢中升騰出意義,活的身體就是意識本身。詹姆斯在《徹底的經驗主義》中談道:“思想之流不過是代表這樣的一種東西的一個不講究的名稱。這個東西,認真考慮起來的話,看起來主要是由我的呼吸之流所構成的??档滤f的必須能夠伴隨我的一切對象的‘我思’就是現實地伴隨我的一切對象的‘我呼吸’。除呼吸之外還有其他內部事實,這些都是增加了‘意識’的財富,就意識之從屬于直接知覺而言;但是呼吸的氣息,我相信它是哲學家們由之而構成了實體(他們認為是意識)的那種本質。”[3](P24~25)詹姆斯在此表達的不是用生理性的身體來解釋意識,而是打破原有的身心理解后二者自然而然的同一。理解了詹姆斯的身體觀,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詹姆斯的情緒理論是如何超越于身心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之上,使情緒兼容主客之特點于一身,在含混中擁有堅實的生命力。
[1]William James,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vol.2,New York,NY:Macmillan and Co.,Ltd.
[2]高申春.馮特心理學遺產的歷史重估[J].心理學探新,2002,(1).
[3]威廉·詹姆斯.徹底的經驗主義[M].龐景仁,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4]安東尼奧·R.達馬西奧.笛卡爾的錯誤——情緒、推理和人腦[M].毛彩鳳,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5]高申春.心靈的適應——機能心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6]梅洛-龐蒂.行為的結構[M].楊大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7]葉浩生.有關具身認知思潮的理論心理學思考[J].心理學報,2011,(43).
[8]包開亮,霍涌泉.認知神經科學的心理學理論價值[J].心理科學,2012,35(5).
[9]張衛(wèi)東,李其維.認知神經科學對心理學的研究貢獻——主要來自我國心理學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評述[J].華東師大學報(教科版),2007,(1).
[10]李恒威.意識經驗的感受性和涌現[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6,(1).
[11]燕燕.梅洛-龐蒂:具身意識的身體[J].世界哲學,2010,(4).
Body and Emotion——The New Exp lanation of James'Emotion Theory
DONG Xue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ety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Jilin,China)
James'emotion theory emphasizes the function of bodily manifestations in the generation of emotion.This view is considered ignoring the cognitive element bymodern emotion theories.In this paper,we try to correct this prejudicial view and explore the hidden spiritual wealth in this theory from three broader perspectives.That is,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condition of emotion,breaking the themind-body dualism through his pure experience theory and emphasizing the live body.Through the above expositions and on reflection of some questionable thinking models that exist in modern psychology theories,we'll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James'psychology thoughts.
emotion;body;pure experience;themind-body dualism
B089.2
:A
:1006-723X(2015)01-0029-06
〔責任編輯:李 官〕
董 雪,女,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現象學心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