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仔,劉建遠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礦物加工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2600)
經過多年持續(xù)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國內礦產資源中高品位易選礦石儲量越來越少,低品位難選礦石的綜合回收利用就日趨重要[1]。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基地之一,隨著地質勘探的不斷深入,近年來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由于技術和經濟等原因,對其中的復雜多金屬礦的綜合回收利用不夠[2]。本文涉及內蒙古某低品位銀多金屬硫化礦,該礦中有用礦物種類多、有價元素含量低而有害元素含量較高,一直未得到較好的開發(fā)利用。
通過試驗研究,確定了適合處理該礦石的粗磨銅鉛混選-粗精礦再磨中低堿精選-銅鉛混合精礦脫水脫藥預處理分離-混選尾礦選鋅的浮選工藝流程,基本實現(xiàn)了對該礦石中銅鉛鋅銀的全面回收。
礦石的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銅鉛鋅金屬元素化學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
可見,礦石中有價元素銅、鉛、鋅品位較低,但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銀品位較高,為86.59g/t;有害元素砷品位較高,為2.14%。
礦石中銅礦物主要為黃銅礦,另有微量的黝銅礦、硫銻銅銀礦;鉛礦物主要為方鉛礦;鋅礦物主要為閃鋅礦;其他金屬礦物為毒砂、黃鐵礦、磁黃鐵礦、鈦鐵礦、黑鎢礦、菱鐵礦、菱錳礦、輝鉬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輝石、綠泥石、磷灰石、白云石、方解石、榍石、獨居石等。具體含量見表3。
礦石中有用礦物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主要回收礦物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嵌布粒度較細,0.020mm以下粒級中黃銅礦、方鉛礦和閃鋅礦的分布率較高,都超過了12%,有用礦物間嵌布關系密切且普遍存在裂隙充填交代、互為包裹等現(xiàn)象。
表1 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
表2 礦石中銅鉛鋅化學物相分析結果/%
表3 礦石中的礦物組成/%
礦石中含有4.65%的有害雜質礦物毒砂,主要與方鉛礦、閃鋅礦及黃鐵礦共生,極少與黃銅礦共生。與方鉛礦、閃鋅礦共生的毒砂,其粒度多分布在0.010~0.050mm之間,除了可見毒砂裂隙中充填有方鉛礦和閃鋅礦細脈外,最常見的是它們組成的交代關系,其次是包裹體結構,難以磨礦解離,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方鉛礦、閃鋅礦解離度測試及與毒砂連生體情況見圖1。
圖1 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方鉛礦、閃鋅礦單體解離度及與毒砂連生體情況測試結果
礦石中銀主要在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黝銅礦、黃鐵礦等硫化礦顆粒中以包裹銀形式存在,其次為輝銀礦,可以預見銀將隨其載體礦物富集產出。
1)礦石中含銅0.15%、鉛0.75%、鋅1.54%、銀86.59g/t,有價元素含量較低,而有害元素砷高達2.14%,為一低品位難選復雜銀多金屬硫化礦。
2)礦石中銅鉛鋅礦物嵌布粒度較細、共生關系密切,尤其與毒砂嵌布致密,將影響分離效果及最終精礦產品質量。
3)在閃鋅礦、黃鐵礦、毒砂等硫化物中包裹的銀在目前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將難以有效回收。
礦石中銅、鉛品位低,鋅品位較高,雜質礦物黃鐵礦和毒砂含量較高,為了實現(xiàn)對銅鉛鋅的全面回收,在研究已有的銅鉛鋅多金屬硫化礦的浮選工藝流程的基礎上[3],選定銅鉛混選分離-再選鋅的浮選工藝方案。為了考察該工藝方案對礦石適應性,開展了如圖2所示的可選性試驗,試驗結果見表4。
表4試驗結果表明,在磨礦細度75%-0.074mm的條件下,使用常規(guī)藥劑基本可實現(xiàn)銅鉛銀與鋅及脈石礦物的分選,但存在銀損失率偏高、銅鉛混合精礦和鋅精礦品位低、精礦含砷高等問題。
原礦中含銅只有0.15%,銅鉛混選試驗以鉛為主,實驗室重點開展以鉛為主的銅鉛混選、粗精礦再磨降雜、銅鉛分離和選鋅等試驗。
圖2 礦石可選性試驗流程
表4 礦石可選性試驗結果/%
圖3 磨礦細度與鉛、鋅、砷浮選回收率的關系
磨礦細度試驗流程為一次銅鉛混合粗選和一次鋅粗選。不同磨礦細度下的鉛、鋅、砷的回收率與磨礦細度的關系如圖3所示。
可以看出,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鉛粗選回收率呈上升趨勢并在75%-0.074mm的磨礦細度達到最高,而后逐漸下降,原因為單體解離的鉛如再細磨會導致鉛的損失,兼顧鋅粗選回收率以及雜質砷的上浮情況,確定采用一段磨礦至75%-0.074mm的磨礦制度。
針對該礦石中銀高銅鉛較低的特點,為了達到銀主要在銅鉛精礦中富集的目的,開展了中低堿度條件下的以鉛為主的銅鉛混選捕收劑選擇試驗,試驗考察了乙硫氮、乙黃藥、BK902、丁銨黑藥、25#黑藥等捕收劑,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銅鉛混選不同捕收劑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五種捕收劑中除乙硫氮外,其他四種捕收劑都對礦石中的銅鉛、銀、銅有較強捕收能力,鉛銀銅在銅鉛混合粗精礦的回收率較高,其中捕收劑BK902對鋅和砷捕收力較弱,選擇性最好,對獲得低砷銅鉛精礦更為有利,故選擇BK902作為銅鉛混選的捕收劑。
有用礦物的充分解離是有效分選的必要條件[4],為了達到銅鉛混合精選過程降鋅、降砷、降雜的目的,同時為后續(xù)銅鉛分離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銅鉛混合粗精礦再磨細度試驗,為減少高堿對銀回收率的影響,再磨后精選使用BK526代替石灰抑制黃鐵礦和毒砂,試驗流程和試驗結果如圖5、圖6所示。
圖5 銅鉛混合粗精礦再磨細度試驗流程
圖6 再磨細度對銅鉛粗精礦分選效果的影響
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隨著再磨細度的增加,銅鉛混合精礦中鉛、銅、銀品位逐漸提高,精選分選效果越好。同時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混合粗精礦磨礦過細會導致細粒級鉛和銅損失進入中礦,綜合考慮精礦品位及精選作業(yè)回收率,確定銅鉛粗精礦再磨細度為86.1%-0.038mm。
銅鉛混合粗精礦再磨后經四次精選可以得到含鉛、鋅、銀、銅、砷品位分別為52.41%、2.82%、4256.1g/t、7.36%、2.20%的銅鉛混合精礦。
銅鉛分離一直是多金屬礦選礦的技術難點[5],銅鉛混選得到的銅鉛混合精礦中銅鉛品位之比接近1∶10,適合采用抑鉛浮銅的分離方案,通過大量的銅鉛分離探索試驗,確定銅鉛混合精礦經脫水脫藥預處理后,使用抑制劑CA和亞硫酸鈉組合在弱酸性條件下實現(xiàn)銅鉛分離。銅鉛分離粗選CA用量試驗流程和試驗結果如圖7、圖8所示。
圖7 銅鉛分離鉛抑制劑CA用量試驗流程圖
可見,當CA用量從100g/t增加至200g/t,抑制劑CA和亞硫酸鈉組合可以實現(xiàn)該銅鉛混和精礦的有效分離,此時銅粗精礦中銅、鉛作業(yè)回收率分別為85.38%和30.92%。隨著抑制劑CA用量進一步增加,部分銅也被抑制而進入鉛粗精礦,因此抑制劑CA用量不宜過多。
圖8 分離銅粗精礦指標與抑制劑CA用量關系
銅鉛混選尾礦選鋅,選用捕收劑丁黃藥,活化劑硫酸銅,在pH大于12的條件下,確定了一次粗選兩次掃選,粗精礦再磨后經三次精選獲得鋅精礦的選鋅工藝條件。
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確定處理該礦石的浮選工藝流程為磨礦細度75%-0.074mm,銅鉛混合浮選采用一粗、兩掃、四精選流程,銅鉛混合粗精礦再磨細度為86.10%-0.038mm;銅鉛混合精礦分離采用預先脫水脫藥,一粗、兩掃、三精選流程;鋅浮選采用一粗、兩掃、三精選流程,鋅粗精礦再磨細度為88.90%-0.038mm。全流程閉路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全流程閉路試驗結果/%
可見,在原礦品位較低的情況下,采用該工藝可得到可銷售銅精礦、鉛精礦和鋅精礦三種產品,取得了銅回收率50.39%、鉛回收率70.08%、鋅回收率79.09%、銀在銅鉛精礦中總回收率65.47%的指標,達到了全面回收該礦石中有價金屬元素的目的。
1)礦石中有價元素含量低,有害元素含量高,銅鉛鋅銀有用礦物嵌布粒度較細且礦物間共生關系密切,為一低品位復雜難選銀多金屬硫化礦。
2)試驗確定的“銅鉛混選分離-再選鋅”工藝,可得到可銷售的銅鉛鋅三種精礦產品,達到了全面回收該礦石中銅鉛鋅銀的目的,是適合該礦石性質的合理工藝流程。
3)試驗中使用的銅鉛捕收劑BK902、中低堿硫砷抑制劑BK526、銅鉛分離藥劑CA皆為可降解無毒藥劑。
[1] 朱維根.礦產資源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中國礦業(yè),2004,13(9):44-46.
[2] 郝俊峰,崔彬,郝笑琳.礦產資源整合規(guī)范化的意義-以內蒙古礦產資源整合為例[J].資源與礦業(yè),2012(2)88-92.
[3] 胡為柏.浮選[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1.
[4] 許時.礦石可選性研究[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
[5] Fuerstenau D W.浮選理論和工藝的進展及前景[J].國外金屬礦選礦,1989(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