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峰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
楊清峰
目的研究咳嗽變異性哮喘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其對峰值呼氣流速(PEF)的影響。方法94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糖皮質激素吸入,舒喘靈、酮替酚口服),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自擬止咳定喘湯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PEF變化。結果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對照組患者為85.11%,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PEF變化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咳嗽變異性哮喘;中西醫(yī)結合;自擬止咳定喘湯;峰值呼氣流速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臨床多采用西藥治療,作者為進一步研究咳嗽變異性哮喘有效的治療方法,選取了本院收治的94例嗽變異性哮喘患者進行分組比對研究,取得滿意結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4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1]。治療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17~64歲,平均年齡(32.0±11.2)歲,病程1.8個月~3.5年,平均病程(1.3±0.2)年;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31.0±11.5)歲,病程2.2個月~3.9年,平均病程(1.7±0.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7.2 mg/d舒喘靈,分3次服用;吸入普米克200 μg/噴,2次/d;必要時可給予患者2 mg酮替酚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再使用其他藥物治療,1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治療組: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擬中藥止咳定喘湯。方劑組成:甘草10 g,法半夏12 g,竹茹15 g,焦白術12 g,石菖蒲12 g,蘇子12 g,杏仁10 g,炙麻黃9 g,炙紫苑12 g,廣陳皮10 g,白前15 g,百部15 g,桔梗10 g,荊芥12 g。以500 ml水煎熬,1劑/d,水煎2次,分3次于飯后溫服,連續(xù)用藥12 d。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PEF值變化以及用藥反應進行觀察記錄。
1.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控制:患者用藥后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緩解,有輕微發(fā)作且不用藥也可緩解,PEF增加量在35%以上或PEF晝夜波動率在20%以下;顯效: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減輕,PEF在預計值60%~79%之間,PEF晝夜波動率在20%以下;有效:患者癥狀有所緩解,仍需支氣管擴張劑或者糖皮質激素,PEF增加量在15%~24%之間;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緩解或者加重,PEF值無升高或者下降。總有效率=臨床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對照組患者為85.1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95,P=0.0328)。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EF變化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PEF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941,P=1.3921);治療組用藥后分值上升,與用藥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3691,P=0.0000);對照組用藥后分值上升,與用藥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6174,P=0.0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924,P=0.02841)。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EF變化比較(±s,L/mi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EF變化比較(±s,L/min)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7 357.88±55.48 421.39±50.21ab對照組 47 352.68±57.39 409.32±51.09a
2.3 臨床用藥安全性比較 治療組有1例出現(xiàn)嗜睡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對照組有2例,1例嗜睡,1例惡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9,P=0.3921)。
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不典型哮喘,主要特征為慢性咳嗽,發(fā)病率較高,其主要特點為無喘息,夜間干咳,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或者激素可有一定效果。臨床多采用單藥西藥治療,但是往往因為耐藥以及機體差異等原因,未能到達理想效果。在祖國醫(yī)學中[2],將咳嗽變異性哮喘歸屬在“喘證”、“哮證”、久咳”、“咳嗽”等范疇,認為其是因為在內傷和外感等因素下,導致“伏痰”,壅塞氣道而發(fā)。本次研究所選用的湯劑中,含多種平喘、消痰、化痰、止咳等藥物,如杏仁與麻黃配伍使用可以宣肺平喘;炙紫苑、白前、百部以及甘草則具有化痰止咳功效;而桔梗和廣陳皮則能夠宣降肺氣,消痰止咳;且石菖蒲與白術可以健脾燥濕化痰,培土生金;荊芥風解表;竹茹有清肺化痰之功效;蘇子則可以降氣化痰;半夏亦具有燥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因此,諸藥連用則能針對咳嗽變異性哮喘病癥,起到對癥下藥之原理。本次研究中,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對照組患者為85.11%,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PEF升高明顯,這說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效果顯著,且有效提升PEF,而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表明中西醫(yī)結合用藥不會增加毒副反應,這與敬滿芳等[3]觀點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
[1]李德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44例臨床觀察.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1,29(2):119-121.
[2]楊新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48例.山西中醫(yī),2009,4(5):39-40.
[3]敬滿芳,杜景芳,武潔.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48例臨床觀察.四川中醫(yī),2010,28(6):84-8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00
2014-10-31]
472400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人民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