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琴
?
婚禮上吹響“抗日集結號”
□張雅琴
我的父親張甲洲曾任巴彥抗日游擊隊總指揮。而這支誕生于1932 年5月的隊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裝。
父親1907年出生,天資聰慧,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一名“學霸”。他5歲上學,1923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省立齊齊哈爾第一中學,192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甲部(理科),1929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30年下學期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政治系。
從中學到大學,接受了進步思想的父親帶領同學反抽丁、燒日貨,幾次被開除,后又因反政府、搞學運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結識了清華大學黨支部書記馮仲云,兩人結下了深厚友誼。1929年夏,父親在一張用香煙盒畫有鐮刀斧頭圖案的“旗幟”下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擔任北平市委宣傳部部長、代理北平市委書記的父親領導北平學生去南京示威游行,之后去上海尋找黨中央。據(jù)相關史料記載,周恩來仔細聽了父親準備回家鄉(xiāng)巴彥組建游擊隊抗擊日寇的匯報后說:“甲洲同志,中央蘇區(qū)的毛澤東同志早在1927年的八七會議上,就明確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論斷。在東北,你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定必勝信心。我相信,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
1932年4月,父親帶領于天放、夏尚志、張清林、張文藻、鄭炳文等五名黨員大學生化裝成商人,北上哈爾濱,然后回到家鄉(xiāng)巴彥組建抗日游擊隊。幾個人一連幾天都在屋子里商量事兒,我母親不斷進屋送水送東西,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要干什么。原來,當時的偽滿洲國處在日本人和警察的嚴密控制下,為了能名正言順地聯(lián)絡各方力量,已經(jīng)結婚生女的父親以“籌備婚禮”的名義秘密組織游擊隊。
1932年5月12日,是農(nóng)歷的四月十八,也是每年一度的趕廟會的日子。一大清早,張家油坊屯來了許多人,其中有縣保衛(wèi)團團總王家善帶來的六十多人,縣中學校長孔慶堯帶來的六十多人,前后屯自衛(wèi)團團長陳維新、侯振邦、米秀峰帶來的六十多人,此外還有遠道來的一些人,一共有二百多人。這么多人相繼來到張家油坊屯,自然挺顯眼的,但不知內情的人卻不覺得奇怪,因為他們聽說北京回來的大學生張甲洲這天結婚。不少人還嘖嘖稱羨:“看看人老張家,真有面子,兒子結婚來了這么多人捧場。”
前來參加“婚禮”的人在酒足飯飽之后,便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槍支彈藥和紅袖標,打出了一面寫有“東北人民抗日義勇軍”的旗幟。父親把大家集合到井沿邊兒的一塊空場上,發(fā)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然后宣布這支隊伍的負責人——張甲洲為指揮,王家善為副指揮,孔慶堯為參謀長,張文藻為文書兼交通員,鄭炳文和張清林負責政治工作。
最后,父親號召大家:“寧可抗日戰(zhàn)死,也決不當亡國奴!”
隨后,父親來到奶奶的房間,對奶奶說:“娘,我們走了?!?/p>
奶奶問:“干啥去???”
父親回答:“我去抗日救國,以后就不回來了?!?/p>
我最后一次見到父親是在巴彥的駱駝砬子山下。父親領著他在北京的五個同學見了我和媽媽一面。后來媽媽告訴我,父親跟她交代了幾句話:“沒有國,哪有家。別等我了,改嫁吧。要是中國光復了,我還活著,你就帶著孩子來找我?!睆哪且院?,我和媽媽再也沒有得到過父親的消息。
父親拉起隊伍走后,一幫不明身份的人來抄家,值點兒錢的東西都被搶走了。爺爺只得讓大家各自逃命。于是,這個家就這樣散了。
巴彥游擊隊領導人合影,后排中是張甲洲,前排中是趙尚志。
中共滿洲省委十分重視父親組建的巴彥抗日游擊隊,特派省委軍委書記趙尚志(化名李育才,人稱小李先生)來做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巴彥抗日游擊隊很快就發(fā)展到千余人,一度攻占巴彥縣城和東興縣(今木蘭縣管轄),全殲日軍一個中隊128人、偽軍一個大隊344人,擊落一架日機。1932年11月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后,這支隊伍又轉戰(zhàn)呼蘭、綏化、蘭西、安達、明水等地,讓日偽軍政當局哀嘆:“悍匪張甲洲,滿洲治安之癌?!?/p>
之后日軍大肆反攻,參謀長趙尚志負傷,戰(zhàn)士傷亡慘重。為保存實力,父親指揮部隊迅速撤離東興縣。回到巴彥姜家窯根據(jù)地時,游擊隊只剩七十多人。父親壯志未酬,很不甘心。在散師會上,他告訴大家分散隱蔽,聽令再集。他沉痛地說:“咱們還有能干的時候,大家把槍帶回去,隱蔽好。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并囑咐大家,“我們回家后,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也不能投敵,誓死也要當精忠報國的岳飛,不當喪權辱國的秦檜!”
在一些史料中,我了解到,此后父親化名張進思,于1933年初前往富錦,以教師身份潛伏在富錦一中開展地下工作。在他的影響下,富錦一中有一大批學生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
1937年8月,父親的地下工作被敵人察覺。為了保證他的安全,黨組織安排他到抗聯(lián)十一軍任副軍長。一天,父親在轉移途中與日偽軍遭遇,被一顆流彈擊中,最后只說了句“我不行了,你們要抗日到底”,便閉上了眼睛,年僅30歲。父親的遺體被安葬在頭道林子根據(jù)地,下葬時,十一軍全軍將士跪地大哭。
1953年1月1日,周恩來總理在松江省委書記李常青和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的陪同下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在我父親的遺像前,周恩來久久凝視,淚水漫過面頰……在緩緩地對遺像三鞠躬后,飽含深情地說:“甲洲同志,我代表全國人民感謝你!”
(萬佳、胡玥根據(jù)張雅琴口述整理)
[編輯:薛萬博電子信箱:xuewanbo@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