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3個月前我生了寶寶,婆婆以幫著帶孩子的名義住到我家。自從婆婆住進來之后,我才深深體會到了什么叫婆媳難處,她那些老套的又根深蒂固的育兒觀念真的是讓我忍無可忍,現(xiàn)在弄得我們夫妻也是矛盾不斷。孩子確實需要人照顧,可這樣下去這個家就得被折騰散了,我該怎么辦呢?青島:胡玲
屋檐下有一個女人,就是“安”字;屋檐下若是兩個女人,或許就變成難以安寧,這兩個女人就是婆婆和媳婦。有調(diào)查顯示,在影響婚姻家庭及家庭和睦的諸多因素里,“婆媳關(guān)系”已成為僅次于婚外戀的破壞夫妻感情的“殺手”。
認清矛盾 理清思路
其實,在家庭生活中,矛盾無處不在。但一般矛盾分為兩種,一種是有人確實過分,比如婆婆確實強勢霸道,或媳婦確實目無尊長;還有一種是屬于沒事找事,這也是家庭矛盾中比較普遍的形式,比如,婆婆說孩子穿少了會著涼,媳婦說穿夠了不用加,這樣也能夠干上幾個回合。
認清了矛盾類型,才好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就會決定家庭最終走向。針尖對麥芒,矛盾雙方互不相讓,那么最終的結(jié)果也只能是散伙,或者是形同散伙的名存實亡的婚姻。除了散伙之外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包容。包容不是自己作賤自己,不是委曲求全,也不是忍氣吞聲,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其實,在家庭生活中,無論是對與錯,只要在“愛這個家”的原則上,我們就都要去努力的包容對方。當你覺得婆婆不可理喻時,不妨問問自己:她愛你們這個家嗎?愛自己的孫兒嗎?想明白這個問題,營造一個美滿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給自己和孩子一個溫馨的家,也許就成了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的一個方向。
婆媳矛盾需要緩沖落地
當婆媳之間有矛盾,盡量不要直接交流,相左的意見最好還是先通過老公緩沖一下,這是婆媳交流的第一個“潛規(guī)則”。如果雙方必須直接交流而交流又受阻時,一定要先自?。鹤约簺_不沖動,有沒有言語不當?shù)牡胤?,對婆婆有沒有肢體沖撞,自己如果和媽媽這么說,媽媽怎么反應(yīng)?如果這些都自省過了,沒有問題,那就要跟老公說,等待老公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說的時候要實事求是,注意方式,不要動怒說粗話,寧可哭,不可以罵人。如果是自己做的過分,有形式上的不當之處,但是內(nèi)容沒有錯,就得避重就輕一點了,但是要記?。禾崆罢姓J,絕對好過后來被盤問不得不招,而且要盡量心平氣和,決不能搞人身攻擊。同時要會做人,有外人在的場合要讓婆婆有面子。
和平共處要善于利用“潛規(guī)則”
婆媳交流,嘴巴甜也是一個“潛規(guī)則”。不要把這看做虛偽,起碼不能一有看不順眼的首先就來一句赤裸裸的大實話,那會讓婆婆覺得分外刺耳。聰明的媽媽都會教女兒嘴巴要甜,說白了就是要會說話。
當然,漂亮話不僅僅是說話,還包括行動。例如一個五十多歲的媳婦得到了眾人的贊揚,說她有媳婦相,自己都是有媳婦的人了,還那么孝順婆婆。那她是怎么做的呢?有客人來了,她貼身伺候婆婆,給婆婆拿著熱水袋,香煙火柴,站在婆婆身邊伺候著。其實,她這也是在“監(jiān)視”婆婆,讓她沒法說壞話,要說,只能說好話——這樣,她的好名聲就得到最權(quán)威的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