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帕
東北又一個采暖期接近過半,不出所料,以往采暖期出現(xiàn)的問題,在新采暖期又一一還魂。往年,媒體沒少就這些問題為市民爭口袋,各供暖辦也沒少協(xié)調(diào)、斡旋和處理,但依舊“年年歲歲花相似”。所因為何?
這或許跟我們沒有弄清供采暖有極大關(guān)系。若供暖是公益事業(yè),那采暖就是福利,市民不該花錢??墒聦嵣希蜿査劫M采暖要交25多元錢,哈爾濱要交40多元錢。若是市場行為,那市民就有選擇權(quán),你供暖和服務(wù)不錯,就買你的; 不好,一邊去??墒忻裼羞x擇權(quán)嗎?采暖費必須交給指定供暖公司,他們供暖如何?不清楚。哪怕劣跡昭彰,你不交也得交。采暖正常算你走運,出了事兒,趕上這家公司是個潑皮,你就得找供暖辦。遭投訴的賣家老是有理,挨凍的買家怨聲載道,供暖辦也累個腿兒細(xì)。問題要解決未解決之時,常常也是供暖期即將結(jié)束之日。更奇的是,比如哈爾濱,《供暖工作目標(biāo)責(zé)任書》中的甲方和乙方竟不是供暖公司和居民,而是市政府和區(qū)縣政府!供暖的和采暖的倒不是主體了,你說這叫啥事兒?
怎么辦?好辦,公益的還給公益,市場的還給市場;難辦,政府能動用財政,讓市民享受公益嗎?不敢指望。讓市民擁有選擇權(quán)?但供暖不是菜市場,菜攤兒可以連擺十幾個,一個小區(qū)周圍總不能立五六家鍋爐房讓市民選擇吧?中國很多問題就是這樣,老是一鍋攪馬勺,一半市場,一半公益,結(jié)果,市場規(guī)范不了,政府公益失效。這個矛盾不解決,以后,以后的以后,供采暖不還得復(fù)制室溫不達(dá)標(biāo)、亂收費等這些老問題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