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俐黎
癥狀:氣短、自汗、胸悶、胸痛、面色蒼白、渾身乏力。
方法1:西洋參3克、炙甘草2克、黃芪10克,煮水喝。
方法2:艾灸內(nèi)關(guān)10分鐘,大面積艾灸前胸和后背各10分鐘。
心氣虛,說白了就是心臟以及全身機能活動衰弱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癥狀。心氣虛的人常常會氣短、自汗、胸悶、胸痛、面色蒼白、身體沒有力氣。
二姐最近給我打電話,說她自己最近經(jīng)常會突然出現(xiàn)心里發(fā)慌、胸前發(fā)悶的情況,有時候還會心里痛。她有時不敢走路,走一會兒就感覺氣兒都跟不上了,還動不動就渾身是汗。
我一聽這情況就知道,這肯定是“心氣虛”。四五十歲的人,有這種情況很常見。
心氣虛的發(fā)病原因一般有三:后天失養(yǎng)、勞則氣耗、久病不復(fù)。
先說說后天失養(yǎng),生活中吃得不好,或者吃東西不全,身體營養(yǎng)不充分,結(jié)果導(dǎo)致心氣不足,鼓動沒有力量。大家看年輕人的皮膚,又光滑又充盈,而老年人的皮膚則皺巴巴的,為什么?就是氣不足了。這就跟氣球差不多,氣球沒有吹起來的時候,就是皺巴巴的。如果吹起來了,那就又光潤又好看了。
第二點原因是勞則氣耗。有次我碰到一個閑不住的人,她笑著說,自己就是當(dāng)牲口的命,整天忙,結(jié)果由于過度勞累而傷心耗氣。這在四五十歲的女性當(dāng)中最為常見,要忙工作又要做家務(wù),還要操心孩子,造成了心氣虛。
第三點原因就是久病不復(f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身體一直有病。病得時間長了,心氣兒自然會受到損害,這也很容易縮短壽命,所以更要趕緊想辦法治一治了。
我和二姐說,不用花太多錢,回去到那些好一些的中草藥店,買西洋參3克、炙甘草(用蜜烘制的甘草)2克、黃芪10克。把這三味藥當(dāng)茶葉放入玻璃杯中,用煮開的水沖泡,第一次加水后要加上杯蓋悶半個小時左右再喝,再續(xù)水時不需要加蓋悶了,沖到藥味比較淡后,還可以直接將藥片吃掉后再重新沖。一般一天一次就可以了。
這道茶里面的西洋參、甘草都有補氣養(yǎng)心的作用,長期服用能改善心慌、乏力、氣短等癥狀。黃芪能夠補氣固表止汗,對于動不動就出汗的人來說,是味不可缺少的良藥。
除此之外,在家的時候,每天晚上可以用艾條灸灸內(nèi)關(guān)穴以及前胸后背。灸內(nèi)關(guān)穴的時候,要用雀啄灸法灸10分鐘。施灸時,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前胸和后背比較簡單,把艾灸盒/箱放在上面,點燃艾條放進去即可,時間長短自己決定,我建議前后各10分鐘就可以了。前胸和后背是心臟的對應(yīng)部位,內(nèi)關(guān)穴就像是保護心臟的城墻一樣,灸這三個部位,可以補心氣、溫心陽。很多人灸完之后都會感覺一股熱氣灌入整個胸膛,心臟鼓動得很有力量,心里感覺很踏實,甭提多舒服了。
二姐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僅過了20天,身上的毛病就減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