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里,越來越深的一個辦刊危機感是: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移動終端閱讀,幾近格式化的傳統文學期刊,需要怎樣,才可以不被時代大浪淘沙般地淘掉?
感謝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的提醒,我的領悟:無論哪個行業(yè),只有時刻把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才有可能擁有更加鮮活長久的生命。那么,堅持文學的本義,關注時代,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心聲,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時代,也就成了《紅豆》辦刊的一個指引。
文學即人學。由人創(chuàng)作,反映人類社會生活、思想情感,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人類個體的不斷完善和人類社會的更加和諧。如此,為更好體現文學的本義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核心價值觀,更加緊密地反映和聯系時代,拒絕隨意性的、格式化的寫作,優(yōu)先選用最能反映人民需求和心聲、藝術上經過深思熟慮、反復錘煉的作品,也就成了本刊今后一個重要的用稿標準。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始終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