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元寶山區(qū)美麗河明德小學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面向所有的學生,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和集體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為此,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第一,有助于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交流與溝通的機會,與此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思維能力。
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一般來說,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承擔,共同發(fā)展,一起分擔,每個人都在小組合作中各盡所能,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
第三,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幫助,通過在小組合作的學習,學生可以相互從相識到互相熟悉,他們互相支持,互相激勵,共同進步,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自信心。[1]此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也可以認真地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
第四,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使學生參與學習,要想解決問題,他們必須要仔細地閱讀和分析學習材料。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一,不適當的機制。當前,在小組合作過程與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僅僅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不根據學生的現狀來實施小組合作,從而使得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缺少思考價值的問題存在,這大大影響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第二,不合理的分組。在進行小組合作設計時,一些教師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習慣與現狀,沒有能夠進行合理的分組,從而嚴重影響了小組合作的效果,對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是十分不利的。
第三,學生獨立思考不夠。學生要是在沒有充分的進行思考的前提下進行小組學習,就肯定會有一定的盲目性,這樣的合作學習勢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第四,時間不夠充足。當前,我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提出問題后就進行學生合作學習,之后沒過幾分鐘就要求學生停止小組合作,這樣的合作學習沒有充裕的時間,[2]不利于合作學習任務的完成。
在小學數學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在教學方面,教師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應該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啟動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目標的合作情境,通過不脫離的監(jiān)控來及時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最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及時評價來進行實施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地、科學地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首先,要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根據學生能力、性格、性別,將兩到八名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從而實現學生之間的互補,有利于小組功能的發(fā)揮。其次,明確分工,相互配合原則。根據學習任務,在小組中設置好各自成員的分工,可以輪換角色,使學生體會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職責,從而感受自己的責任與完成任務的喜悅。小組中所有合作成員都必須明確自己的任務,按部就班地進行合作學習。再次,堅持評價多元化原則。合作學習是科學地評價合作學習,注重結果和過程,更加強調個人和集體的統(tǒng)一。[3]通過小組合作的情況,進行合理地評價,通過依靠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來實現學習任務。通過評價能推動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實現理想小組合作效果。
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與教師的教與授統(tǒng)一起來才可以進行。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等進行有效地安排設計,要最大限度體現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在組織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機,結合教學的目標,有效地組織合作學習。
首先,在合作學習前,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要是在合作學習之前不讓學生進行自主、獨立地思考,那么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只有教師在提問學生之后,先進行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思考過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后,才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其次,合作學習前教師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要求。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從而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提高。再次,保證足夠的合作時間。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合作時間。最后,教師積極參與和及時指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起著主導性的作用。[4]教師要認真地設計合作學習,及時監(jiān)控合作學習的過程,有效設置學習目標、評價合作等。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及時地解決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1]張樸.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技巧[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4).
[2]季秋霞.關于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3).
[3]韓彥麗.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
[4]王永春.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