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國,作為西周的封國,在史料中缺乏記載。隨著霸國墓葬的發(fā)現(xiàn),這個失落之國為世人所認知。
2007年5月,在山西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一個墓葬群的發(fā)現(xiàn)轟動了考古界。史料中沒有絲毫印跡的西周封國——霸國橫空出世。數(shù)量驚人的隨葬品、風格獨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填補史籍記載空白的青銅器銘文、保存完好的原始瓷器……欲知答案者無不期待著合理的解釋。
令人驚喜的是,在1號大墓中發(fā)現(xiàn)的一件青銅器上有銘文“燕侯旨作姑妹寶尊彝”,表明燕侯旨小姑姑的器物在山西被發(fā)現(xiàn)。燕國公主嫁給了誰?燕國公主的婆家——霸國,為什么史料中不見記載?令人欣慰的是,青銅器銘文為我們娓娓道出了霸國君主霸伯及其諸多的秘密。
“霸”就是霸伯的國族名,“霸伯”為“霸”國的國君。霸伯墓葬即墓地中的1號墓葬。這里的“伯”應(yīng)為嫡庶排位,而非爵位。霸國墓葬群出土的青銅簋等器物上還見有“霸中”的銘文,“中”就是“仲”,在兄弟排行中代表第二,屬次子。
在文獻中找不到霸國的記載,一種原因可能是關(guān)于霸國的記載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遺失了;另一種原因是,霸國在當時是個很小的國家,人口不多,其所居城邑和所轄區(qū)域也不會很大,而在西周時期像霸國這樣的小國數(shù)量眾多,所以被傳統(tǒng)的史料遺漏了。
隨著墓葬群的發(fā)現(xiàn),霸國真容浮出水面,近期首都博物館舉辦的“呦呦鹿鳴——燕國公主眼里的霸國”展覽則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展覽以燕國公主的視角,以其在霸國所經(jīng)歷的主要禮儀——婚禮、祭禮、喪禮、燕禮為框架,依托霸國墓葬出土的文物,展示了霸國的禮儀文明, 同時揭示了霸國與燕國的交流歷史,增強了對北京早期歷史的認識。所展文物180余組件,包括青銅器、漆器、原始瓷器、玉器等,豐富的文物展示了霸國獨具特色的文化。
(注:本文藏品均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部分圖片由首都博物館提供)
西周 霸伯罍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1017號墓出土
盛酒器。器口內(nèi)壁有銘文“霸伯作寶尊”。“霸”就是霸伯的國族名,“霸伯”為“霸”國的國君。帶“霸”字銘文的青銅器不僅見于以往的古文字著作中,如《殷周金文集成》中著錄有“霸姞作寶尊彝”鼎和簋,而且也見于過去發(fā)掘的墓地中,如在山西省曲沃縣西周晉國曲村墓地就出土了一件“霸伯作寶尊彝”銅簋。這意味著,大河口墓地為之前在其他各處發(fā)現(xiàn)的“霸”器找到了真正的歸宿。大量帶“霸”字銘文的青銅器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一個史書闕載的古國——霸國的存在,隨之出土的豐富的文物展示出了霸國獨具特色的文化。
西周 “燕侯旨”卣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1號墓出土
卣,盛酒器。在最大的一件帶蓋青銅卣內(nèi),放置著一套酒器共7件,分別是斗1件、單耳罐1件、大小不同的觶5件。青銅卣的蓋內(nèi)面和器底內(nèi)面都鑄有一篇銘文,內(nèi)容是“燕侯旨作姑妹寶尊彝”,“姑妹”是小姑姑的意思。這是燕侯旨給他的小姑姑燕國公主制作的器物。
西周 銅人頂盤(燈)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1017號墓出土
這件銅人形燈與戰(zhàn)國時期的豆形燈形態(tài)如出一轍,應(yīng)當是戰(zhàn)國燈具的源頭。據(jù)考古資料所看,此燈很可能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銅燈。
西周 鳥形盉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2002號墓出土
蓋內(nèi)有銘文8行51字,自名為盉。對于鳥形盉銘文的釋讀目前尚不統(tǒng)一,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xué)勤教授釋讀如下:乞立誓說:“我所作謀議如果不合君命,而是我自己私行策劃,就受鞭刑?!逼蛴H自乘有車蔽的傳車前往各地,重復(fù)所立誓言,說:“我已立誓要上合君命,假如我違反誓辭,便應(yīng)該遭到流棄,使君命仍得執(zhí)行?!逼蛞虼髓T造盤盉,傳于子孫使用。
鳥形盉為商周時期青銅器增加了一種新器型。盉多與盤配套用于祭祀或宴飲活動中澆水洗手,這座墓里恰好出土了一件銅盤與這件鳥形盉相配,可惜已殘。
\1.西周 二聯(lián)璜組玉佩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1號墓出土
此組玉佩共40件,包括玉堵頭1件,大小相同的玉璜2件,小蠶蛹11件,其余為紅瑪瑙和綠松石管。組佩即《詩經(jīng)》所詠的雜佩。西周時期,組玉佩在服制和禮制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既有禮玉的性質(zhì),又有裝飾的功能,隨著其結(jié)構(gòu)的復(fù)雜化和制度化,逐漸成為權(quán)貴身份的象征。
2.西周 玉戚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1號墓出土
祭祀是霸國禮儀活動中的頭等大事,所以遇到重大典禮節(jié)日,或旱澇饑荒,均要用玉來祭奠,以祈求神靈保佑風調(diào)雨順、國家安定?!对娊?jīng)》中有“靡神不舉”,是說各路神靈都被供祭。對禮玉精益求精的雕琢和事無巨細的分類,表現(xiàn)出其在祭祀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君主對祭禮的恭敬,以及社會對禮制的重視和遵從。
3.西周 金璜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6022號墓出土
“圭璋特,琥璜爵”,圭、璋都是禮器中的貴重者,在禮儀活動中,可單獨作為信物使用;琥璜的重要性次于圭璋,在天子宴諸侯或諸侯相宴,與爵同時進上。這件金璜是在對盜洞內(nèi)的回填土過篩時發(fā)現(xiàn)的。
西周 玉覆面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1號墓出土
由1件璜、1件虎、1件龍、4件蠶蛹和1件魚組成。根據(jù)《禮儀·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布帛來包裹死者的頭臉部位。古人認為玉可以防止靈魂出殼,保證尸體不腐爛。西周時期這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便出現(xiàn)了。它用各種玉料對應(yīng)人的五官及面部特征制成飾片,綴飾于紡織品上,用于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這種奢華的喪葬品也僅出現(xiàn)于貴族墓葬中。
玉覆面在西周時已相當流行,其配置格式并非一成不變,常因墓主身份地位或家境情況的不同而有繁有簡。由于眼睛在人的五官中最為重要,所以不論怎么簡化,眼玉是不能去掉的,玉覆面的學(xué)名“瞑目”即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