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站在舊年新歲交替的路口,望望匆匆走過的2014,幾許遺憾,幾分感慨,幾抹微笑。我們不忘最開始的初心,努力去做一塊“城市的濕地”,記錄、關(guān)注腳下土地的文化、歷史脈動。
歷史的妙處在于,它不僅是關(guān)于過去的事件,還可以是關(guān)乎現(xiàn)實和未來的寓言。罵人的文字很難成為歷史,怕人罵也難能寫得出歷史。古之良史,書法不隱。
“歷史留聲:盤點年度貴州文化事件”的真實動機,是在試著用記錄的方式,將現(xiàn)實世界中某個瞬間(2014)的記憶、時間碎片定格。站在記錄者的位置,面對眾說紛紜的事件價值,面對各位專家學者的思想火花,我們一一記下,不做褒貶。
每一個人的胸襟抱負,可能與時代意義銜接,也可能完全相違。很多事情的真正意義,要多年后靜眼冷觀才可知曉。所謂的“大歷史”,提倡用長時間遠距離寬視界重新檢討歷史。我們今天做的,或許就是為后人留下可以重新檢討的真實素材。
以怎樣的視角記錄,記錄怎樣的痕跡?簡單的問題卻是最折磨人。當我們列出選項、提出問題、拿出問卷,我們也收到一些關(guān)心的建議。老師們、專家們的意見中肯實在,也讓我們更加清晰我們這期專題的意義:為了記錄貴州的歷史,為未來的人們留下一份可資鏡鑒的文字。
歷史的魅力,在于它無法重復的獨特性。歷史也可以是手中的火炬,去照亮未知的前路。
古之良史,書法不隱。這是讓記錄歷史痕跡的人,要有一顆不致褒貶、不會感情沖動的心。歷史又帶有隱而未顯的姿態(tài),似乎是有所保留、卻又透露出一切滄海桑田的玄妙。要解讀其中的機鋒,需要時間,也需要最樸素沒有裝飾的素材。
歷史本該就是一個素凈的老人,不應該被裝扮得花枝招展。
“歷史留聲:盤點年度貴州文化事件”。我們做的就是記錄,記錄時代,記錄時代下紛紜的言說,留下這個時代樸素的素材。
不太確定方向,但是希望自己能夠走得遠一點。
不知將去何方,但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