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國務院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坊間議論熱烈,大多聚焦在兩點:一是反腐利器說,二是房價下降說。當下中國兩大熱點問題同時在一項公共政策中交織與發(fā)酵,實屬罕見。
一個人名下到底有多少套房?尤其是公職人員,這一直是個神秘的數據。
全國總共有多少不動產,包括房改房、集資房、央產房、軍產房、福利房、小產權房,還有林地、草原、土地等,這中間的差距又有多大?
這些問題,剛剛公布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或許都可以解決。
靴子終于落地,輿論依舊喧嘩。2014年12月22日,國務院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內容由征求意見稿中的30條細化至35條。消息傳出后,坊間議論熱烈,大多聚焦在兩點:一是反腐利器說,二是房價下降說。當下中國兩大熱點問題同時在一項公共政策中交織與發(fā)酵,實屬罕見。
拋開這兩點不說,先講講“孫女士買房被騙案”。2012年7月底,杭州孫女士通過房產中介,花198萬元從一委托人手中,在某小區(qū)給女兒買了套婚房,孰料拿到房產證翌日,發(fā)現房子里還有個租客劉先生,跟原房東簽了20年房屋租賃合同……此事當年轟動杭城,過程亦一波三折,一年后孫女士打贏官司,終于拿回了房屋。
《條例》頒布以后,一來這類“一魚二吃”式的售房漏洞有望堵?。欢?,碰到類似情形的人,可以更加名正言順地追究對方的責任。因為《條例》明確:在不動產登記中有“偽造、變造”行為的,嚴重者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像孫女士這樣為捍衛(wèi)自己的財產權利而苦苦奮爭的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農民來說,涉及宅基地以及林地、草原、海島等承包土地,他們同樣需要一部法律保衛(wèi)他們的財產權。這才是《條例》真正要扛起的責任——確權。
從反腐的角度看,此次《條例》雖未出現“以人查房”相關條款,有人直呼失望,但關于“以房查人”“查房反腐”話題又熱起來,網上還有人進行“票決”。對此,我們內心相當矛盾:一方面,我們很想一路暢通無阻,想查誰就查誰,把那些貪官污吏、房嬸房叔統(tǒng)統(tǒng)揪出來;可另一方面,我們又擔心自己及父母子女住地全部地理坐標、門牌號碼甚至戶型結構都被公之于眾,弄得全世界人都知道。
這種矛盾態(tài)度可以理解。因為堅持“查房反腐”的人,可能是病急亂投醫(yī),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要依法治國,治貪也要依法。
一部法規(guī)的生命力在于法理依據和法源。物權法未賦予不動產登記“反腐”功能,這部行政規(guī)章卻也給貪官留下“驚悚一筆”:國家機關可以“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事項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這一規(guī)定的意義不僅僅是對腐敗官員產生威懾,有輿論甚至認為,這將為另一反腐利器一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推出起到“臨門一腳”的作用。
相較于反腐,在房價跌與漲、房產稅和遺產稅是否會出臺等爭論上,民眾的觀點更為激烈分化,其背后,是長期困擾決策層的一個問題:中國人手上究竟有多少房子?
以“鬼城”現象為例,2010年國家電網公布5640萬戶的電表數據半年以來轉數為“零”,另有機構的調查統(tǒng)計顯示,2013年中國城鎮(zhèn)住房空置率為22.4%(大約4898萬套)。數據未必準確,但它提出了緊迫之問:進入存量時代的中國房地產,要消化多少過剩的庫存房?如果還是沒完沒了地蓋房子,是否會拖累中國經濟?
這一切需要“大數據”做支撐。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不應再被房地產綁架,老百姓也不應對起起落落的房價心生恐懼,制度的出臺不是問題,何時出臺、怎樣出臺才是核心所在。而《條例》的出臺實施,或可為盤點國內房產市場的“家底”打造統(tǒng)一數據平臺。
一項公共政策,投射出公眾如此多的期待,更說明《條例》所涉問題的復雜性與重要性?!稐l例》不一定立竿見影,但也并非毫無鋒芒,它為未來作了很多指向清晰的鋪墊。一場大戲,或許才剛剛開場。
(本刊據《杭州日報》《文匯報》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