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大相
金秋十月,這是屬于柿子的季節(jié)。一陣秋風(fēng)過后,那橢圓形的柿子,在枝丫間羞紅了臉,淺紅色,像輕抹脂粉的少女,嬌媚可愛,散發(fā)著誘人的氣息。伸手從樹上摘下一枚柿子,湊到鼻翼下嗅嗅,淡淡的略帶甜味,不過,如果冒失地咬上一口,立馬會滿嘴苦澀。所以,吃柿子要有一個等待的過程。
因土質(zhì)原因,家鄉(xiāng)不宜栽植蘋果、桔子等果樹,秋天自然屬于柿子的季節(jié)。滿枝丫的柿子似頑皮的孩童從葉子間探出紅撲撲的臉蛋,招搖,惹眼,擔(dān)當(dāng)了季節(jié)的主角。柿子微紅時,各種鳥兒便來光顧。樹旁扎個稻草人,揮舞著的小紅旗隨風(fēng)飄揚,但對久經(jīng)沙場的鳥兒已起不到恐嚇作用了。
那天早晨,我透過窗戶玻璃看到有趣的一幕。鄰家后院那棵掛滿小紅燈籠般果實的柿子樹上,有兩只被我們當(dāng)?shù)厝私凶觥叭钡镍B兒穿梭枝間,一會兒在枝丫上佇立,一會兒盯著柿子出神,仿佛是在挑剔著商品。隨后,它們開始了此行的獵食行動。一只“三毛”站在高處的枝條上,東張西望,像一位哨兵警惕地觀察敵情;另一只“三毛”對著一只紅彤彤的柿子果啄食,啄了幾口,翅膀一振飛到樹梢站立,替換另一只“三毛”放哨。被替換的那只“三毛”迅速飛到早已挑選好的柿子前啄食。交互掩護、共享美食的協(xié)作,堪與運動場上搭配默契的雙打運動員媲美。女主人推開院門出來,樹梢的那只“三毛”嘰喳一聲發(fā)出警報,沖天而去,正在啄食的“三毛”亦緊跟著從另一個方向飛走。那已被啄成蜂窩狀的柿子流淌著汁水,像眼淚又像是血滴。女主人心疼地罵道:“這些死雀子來偷嘴,想長熟點也不得安生?!毕挛缭倏磿r,樹上已是光禿禿的不見一點紅色。
對付鳥兒啄食的唯一辦法,就是把柿子從樹上“請”下來,一笆斗或一籃子地運回家。柿子的結(jié)果率很高,稍矮的樹干,常常有枝條被果實壓彎,垂及地面,甚至有的枝干處被拉開裂口,猶如孩子出生時給母體造成的陣痛。
柿子摘下來,并不能取果即食。這時的柿子還沒有真正的成熟,體膚僵硬,它要經(jīng)過“焐”成軟紅后才可食用。過去,灶膛里的草木灰是“焐”柿子的上好原料,把柿子埋進灰堆里,仿佛給它穿上一層厚厚的棉衣。大概十天半月的時間,柿子由淺紅變色為深紅,由硬變軟。輕輕地一拽,剝?nèi)ケ砥?,吮吸一口,甜甜的,汁水很足,充饑又解渴。幾個柿子下肚,肚皮便鼓脹起來,咂咂舌頭,伸手一抹下巴,立即招惹來一陣笑聲,原來,鮮紅的汁水沾在臉頰上,像涂了油彩一般,斑斑點點,滑稽有趣。
小時候,偌大的一個村莊,只有學(xué)校附近的一戶人家屋后長著兩棵柿子樹。柿子尚在半青半紅之際,上學(xué)或放學(xué)來往路過的學(xué)生,大多數(shù)人都會不經(jīng)意地停住腳步,仰頭向樹上的柿子望一眼,方才心滿意足地離去。主人看在眼里,緊繃著戒備的神經(jīng),柿子還沒有紅透,體膚的青色尚未褪盡,便迫不及待地將它們從樹上摘下,埋進灰堆里“焐”。柿子“焐”熟了,甚至表皮還沾著沒有拭凈的草木灰,便被整齊地碼放在簸箕里,像列隊的士兵般排成長龍,養(yǎng)眼又誘人。主人選擇上學(xué)或放學(xué)時,在家門前的路邊賣柿子,3分錢1個。那時,我在村小讀書,每天1分錢的零花錢都沒有。經(jīng)不住柿子的誘惑,中午回家纏著母親要錢。母親被纏得沒有辦法,從雞窩里摸出一只尚有余溫的雞蛋遞給我,說:“把雞蛋拿到小店里去賣,這錢給你買柿子吃?!蔽掖掖业爻酝晡顼?,手攥雞蛋出門而去。雞蛋到小店里賣了7分錢,買了2個柿子。接過柿子,一轉(zhuǎn)臉,我就撕去表皮,送到嘴唇邊吮吸,甘甜潤口,吐吐舌頭,愜意而知足。
那時的柿子還是老品種,一個柿子里面裹著幾個核,要牙齒舌頭并用地從核上褪下果肉來。如果不小心咬到了核皮,瞬間嘴里便彌漫出苦澀的滋味。
記得老舅家屋后有一棵柿子樹。一個星期天我獨自前往,為的是能蹭幾只柿子吃。老舅不在家,舅媽拿出幾只柿子來。一看,我滿心的不高興,柿子的表皮裂開凹陷下去,冒出的紅色汁水已結(jié)了痂像膿包,還沾著黑色的草灰,令人全無食欲,大倒胃口。舅媽瞧出我的不悅,沒有說什么,忙碌著去張羅午飯。中午,老舅回來,他變戲法似的從懷里掏出《林海雪原》、《岳飛傳》兩本書來,說,這是給你準(zhǔn)備的禮物,本打算下次趕集捎帶去的,你來了就自己帶回去。我欣喜地接過書,邊吃飯邊翻看起來。不久前老舅到我家,得知我已十歲,便說在我過生日時要送我一份禮物,問我想要什么,我隨口說了這兩本書名,未承想他一直記掛在心,令我感動不已。表弟告訴我,老舅一大早就從焐熟的柿子里挑選出品相上好的去縣城叫賣,我這兩本書是他用賣柿子錢給買回來的。雖然未能吃到上好的柿子,但我依然很開心。
1995年,我家也在院內(nèi)的一塊空地上栽種了兩棵柿子樹,這是經(jīng)過嫁接后的新品種,第二年便開花掛果。紅彤彤的柿子把枝丫壓彎了。采摘下來后,也不用草木灰“焐”,而是把一些青蘋果與柿子混放在一起,幾天后,柿子便被蘋果給催熟了,通體散發(fā)著蘋果的清香。嫁接后的柿子樹,品種優(yōu)良,結(jié)出的柿子無核、綿甜,我常常在連吃兩三個柿子后,還有意猶未盡之感。只是那蘋果的氣息全部為柿子所吸,再吃那蘋果,似敗絮而索然無味。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焐”柿子似乎成為了過往。市場上賣的“催紅素”,抹點到柿子的表皮上面,它很快就會被“催”熟,顏色艷紅,卻缺失了天然光澤,口味自然也遜色。家鄉(xiāng)人深諳“催紅素”屬化學(xué)制劑的原理,但品嘗柿子的味道,又總是那樣的急切。于是,經(jīng)過不斷地實踐、總結(jié),催熟柿子的方法一個接著一個的面世,讓“焐”柿子變得不再難。今年,我家兩棵柿子樹大豐收,采摘下的柿子有500多個,除了贈送一些給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外,家里還留著滿滿一蛇皮袋。市場上的“催紅素”,我自然不愿選用,望著面前的柿子,竟為如何“吃”發(fā)起了愁。這時,有人告訴我把柿子當(dāng)蘋果吃的妙法,將信將疑中,我如法炮制。將柿子放入約70度的溫開水里浸泡10分鐘后撈出,再放入約50度的溫開水里浸泡10分鐘后,撈出用清水洗凈后食用,入口清脆、香甜,果然品出了蘋果的味道。
在柿子的表皮擦點白酒,是催柿子速熟的好辦法。蘸了白酒的柿子,仿佛喝醉酒的人兒一般,擺放兩三天后,它便熟透了,軟綿綿,紅艷艷的,甜汁充盈。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柿子的根蒂處抹點鹽,擺放個三、五天,它也就熟了。至于還有多少種“焐”柿子的新方法,我沒有作過具體統(tǒng)計,不得而知,但自己動手操作的這幾種方法,已讓我見證了奇跡。
我左手捧起一只熟透的柿子,用手輕輕地撕去表皮,送入嘴邊一咂,果肉甜汁漫溢,滿口生津,那一刻,人已被火紅的日子熏醉。
(責(zé)任編輯/孫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