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指尖的藏山

2015-03-13 22:52:13指尖
山西文學(xué) 2015年3期

指尖

當(dāng)近百人在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間集抱一團(tuán),沖開梳洗樓密匝匝的老石頭欄桿,從120米的高空懸崖紛紛墜落下來,那一刻,微風(fēng)和煦,浮云悠悠,春日新綻的草木葳蕤茂盛,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種子們正在石縫里悄然生長,一雙雙游人的腳輕薄地踩過它們的疼痛,臉上笑靨如花。這場延續(xù)千年的古廟會,在農(nóng)歷四月十五如期舉行。那些即將紛紛掉落的人們并不曾預(yù)料,一剎那,世界將會發(fā)生怎樣的巨變,他們的心境尚留在剛才——大殿的佛,木魚聲,香火味,穿袈裟的僧人,他們向著佛跪下去,雙手合十,虔誠無比,托了心,許了愿,之后帶著無比的輕松滿足,繞過角門,攀上陡峭的石階,去往半山腰鑿崖而建的梳洗樓。沿途中,他們既興致昂揚(yáng),又無比小心,在大喊大叫的同時,又以肢體來保持生命的某種矜持。像樹葉要一片一片地落下,而四季按照秩序循環(huán)不已一樣,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很聰明的個體,他們深諳歡濃之時愁亦重的道理,處處小心,但同時,動物天性中的狂野和貪欲又使人放松警惕?;蛟S一切遠(yuǎn)非人自身所能操縱,人不過在過程中的呈現(xiàn),而結(jié)果是另一回事。大部分人手扶著鐵索,或者攀著石壁,他們不敢回頭,因為只要一回頭,高空的眩暈會教人心生恐懼。通往高處的路途總是狹窄艱難的。但也有輕松的人,在談笑間爬上了半腰,站在嵌于石縫的柏樹跟前,倚著齊腰的石墻,朝下面揮手,滿含得意和喜悅。顯然這喜悅是勝利的,是征服一座山、征服懦弱的豪氣,還有對自己膽量的肯定。春天里,這喜悅像一團(tuán)火焰,美麗而熾熱,燃燒在藏山深邃的腹部。

并非所有喜悅都能綿延不止,但也沒有一個預(yù)定的時間能截斷這喜悅的蔓延,沒有人知道,在幾小時、幾分鐘、幾秒鐘、甚至一眨眼之后,世界和自己會有怎樣的變化。那些熱汗淋漓的人們,喜悅或者心懷幽怨的人們,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方向,無任何慌遽地朝向蜿蜒狹窄的路段——一段矮墻,幾尺石路。石縫里艱難生出細(xì)瘦的榆枝在春日招搖,仿佛某種啟示,也仿佛某句斷言,一切都在既艱難又愜意的招展中暗藏。這些逶迤而來的人們,莫名其妙擁擠成一團(tuán),瞬間成為固態(tài)的石頭、強(qiáng)悍的颶風(fēng),在欄桿斷裂的瞬間,發(fā)出轟然的聲響,然后,就像石頭和塵土,他們分散成各自的姿態(tài),緩慢又有序地向著低處落下。

那一刻,時間是靜止的,沒有人聲、風(fēng)聲,春天和風(fēng)景好像是一塊凝固的雕塑,雨水緩慢地貼著時間流動,一切都呈現(xiàn)出虛假的真實來。驚呼,哭聲,都被時間掐滅在出口。從此生到彼生的道路是如此清晰,像被慢鏡頭無限放大,你能看到碎屑和水珠,看到飄動的汗毛和抽搐的眼睛,驚恐的瞳仁變成最大的世界,天空、山體、樹木、廟宇,還有另一些驚恐的瞳仁。無數(shù)的手和腳,無數(shù)的眼睛和嘴唇,在空中,做出各種試圖抓緊或者放開的姿態(tài),來挽救、哀求、懺悔和祈禱,心存僥幸地在跌落的過場中去尋找一根柔弱的稻草。風(fēng)將他們的頭發(fā)、衣衫、鞋襪吹揚(yáng)起來,他們不像是去趕赴死亡和災(zāi)難的宴會,更像在水里漂浮,充滿輕快和逍遙的意味。

這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末發(fā)生在藏山的悲劇。

藏山作為一座被人膜拜和信服的神山,它既具有無限的包容性,同時又承擔(dān)著上天所賦予的某種權(quán)利,去收受的同時也去拒絕。坊間傳說,在很多年以前,臨近藏山的萇池村一大戶擁有幾十畝糧田,倉庫里囤積了十年吃不完的糧食。這就使他生出驕淫霸道之心,在謝神之日,他狂妄放言,說“藏山一個小大王,比不上萇池張百萬”。事實亦如此,其時,藏山雖大,廟宇卻小,簡陋,遠(yuǎn)沒有如今宏大場景,沒有雕花山門,沒有寬敞大道,藏山小大王是一個隱蔽的、低調(diào)的小神,比起大戶滿缽滿囤的糧食,箱滿柜滿的錦緞,一座佛是清貧而寒酸的。這樣無恭敬的恥笑帶來的是當(dāng)夜的傾盆大雨。那是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雨。像無數(shù)場雨一樣,它的開始是無意的,雨絲細(xì)潤,無響動,帶著小心翼翼的試探,給人親切乃至親近的假相。這樣的雨,仿佛臨睡前來自母親和愛人的撫慰??墒牵?dāng)睡眠也像水一樣撲向身體之時,雨在瞬息之時變得猙獰。窗外風(fēng)聲驟起,大雨瓢潑,而夢中的大戶似乎有某種不可更改的篤定。他翻身囈語之時,大雨正以迅猛的勢力摧毀他的驕傲。水從院子里涌進(jìn)來,竄入他的房間,而他尚在酣睡。他腰間掛著的鑰匙還在,但柜子和門都被打開了,做夢的他還在,但他的夢不在了。夢通常會醒來,而一切都將無從挽救。——他的田地成為溝渠,他的糧倉化為烏有,他的綾羅綢緞,他的金銀首飾,除去他身上的衣物,所有他擁有過的,都突然消失。他成為一無所有的人,天底下最窮的人。在與神偶然的對抗之中,他以徹底的失敗者形象為這無意的交鋒畫上了一個慘烈的句號。這種打擊下,不止他,乃至他的后輩再沒有咸魚翻身的機(jī)遇和可能。

時間到底醞釀了怎樣的令人驚詫的事件?萬物緘默不語。人們用打卦的形式來獲取一些來自未知的預(yù)見,但因為預(yù)見發(fā)生時間和地址的不確定,使這些預(yù)見更多的變成猜測和小心。唯一可肯定的是,藏山的神與世上所有的神一樣,它們厭惡喧鬧,厭惡自大,厭惡一切丑陋,厭惡仇恨和炫耀,厭惡一切人性之中隱藏的惡。仔細(xì)想想,這或許遠(yuǎn)非一個小神與人之間的戰(zhàn)爭,更像上天的手筆,它無法容忍一切大地上的丑行,它不過借某神之口,來完成某種定數(shù)中的一段可能。

2010年,電影《趙氏孤兒》開機(jī)儀式在藏山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聞記者和看熱鬧的人們,在那天如水一般涌進(jìn)藏山。那些人穿紅戴綠,極盡張揚(yáng),他們高聲喧嘩,喊叫,吐唾沫,甚至小便,大家都興致勃勃,有的為一部電影,有的為見明星,有的只為這空前的熱鬧。那張臨時搭建的大臺子上,扭捏著的人們擺好姿勢,無數(shù)閃光燈亮起。廟宇里的香燭冒出孤獨(dú)的灰煙,鳥藏在廟宇的檐下,蝴蝶的翅膀緊緊貼著身體,瑞獸的腿緊縮在瓦脊之上。神的目光依舊是平靜的,慈憐的。

藏山村里的人都進(jìn)山了,只有最老的老人坐在槐樹下吃煙,他的眼睛里有憤怒也有悲哀,他的胡子抖動中,沒人聽見他在不停的禱告。在早晨,他就告誡子孫,莫要進(jìn)山,這么多人進(jìn)山,是對神的不恭,是造孽,是要受到小大王的懲罰的。小輩們嗤之以鼻,說他老頑固、迷信。當(dāng)然,一個老人的話比起從屏幕上走下來的明星的出現(xiàn),何其微不足道。

車輛把路都堵塞了,人們要從很遠(yuǎn)的地方步行進(jìn)入,但這些并沒有阻止人們的狂熱,更多的人奔來。無數(shù)的喘息聲將淹沒時間的軌跡。這樣熱鬧的場景,百年不遇。當(dāng)然,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切,亦是百年不遇。

當(dāng)沉悶的坍塌聲中,塵土穿過人們的腳掌和褲腿,穿過人們慌張的表情和迷惘的目光升到半空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發(fā)生了怎樣怪異的事件。一個搭好的臺子突然就傾斜坍塌,臺子上站著不多的人,那些光彩的演員們裝模作樣的笑被無數(shù)的塵灰淹沒了,連同他們的風(fēng)光和驕傲。那一刻,看客和被看客都成為同一種類別,不再分出名氣大小,長相俊丑,地位高低,他們成為藏山山腹里的一些草芥。所有人的思維都凝固了,只有塵土,在藏山的山谷之中冉冉升騰??h電視臺的播音員受了重傷,她是這次事件中為數(shù)不多的受傷者。在醫(yī)院,她流下沉默的淚。淚水中包含了委屈和愧悔。

很久后的藏山,都是寂靜的,除去人,藏山的所有物種都突然生機(jī)勃發(fā),像是終于驅(qū)除掉一些不適的東西,也像是終于擁有一種祥和的安然,一切都變回最最的起初——那時,藏山是一座貌不驚人的山,只有愛它的人,才能靠近它。

我第一次去藏山,也不過十六七歲。那時在林場上班,閑極無聊,某天興起,便與幾個年齡相當(dāng)?shù)耐孪嗉s騎車去趕廟。年輕的好處是處處能見著新奇,幾個人都摩拳擦掌,興奮異常,臨走時,給自行車輪胎打足氣,穿了最好的衣,興致勃勃跨上自行車,頭也不回就去了。

通往藏山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緩坡上到處都是石子和沙,人在自行車上顛簸,起起落落,一會工夫就會覺得身上的骨頭快散落了。我的女伴很快就敗下陣來,但路不好走,沒人敢應(yīng)承一路都馱著她。那時自行車是一件非常方便的運(yùn)輸工具,大部分自行車后架都會有一根繩子,這根繩子作為牢固物品的必須部分,被長久地留在了自行車上。這時候,一個男孩說,可以用繩子將她的自行車綁在其中一個人的自行車架上拉著她,這樣的話,她不用太吃力就能騎車走。這真是個好主意,接下來的幾十里路上,她被他們輪流拉著,一直到了藏山。

是春天,草木剛剛泛青,空氣中尚有微寒的氣息。我們把自行車放在山下的一戶人家里,沿著崎嶇的山路一直向上爬,山道上布滿沙石和枯草,每走一步,都會有滑倒的可能。汗水很快將我們罩住,我們氣喘吁吁,遙遠(yuǎn)的拐角處廟宇隱隱約約,像某種意愿即將達(dá)成,讓人有無限的力氣。仿佛山重水復(fù),要與暗處的某種期盼契合。山上的樹并不茂盛,但亂草葳蕤,如果低下頭撥開腳下的草根,會看到在枯黃之中掖藏著的一星綠意。那些男孩顯然比我們更有精力,他們走得飛快,遠(yuǎn)遠(yuǎn)地將我們落在了后面。

許多年后,我站在藏山的最頂端,真切地看到了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那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它已經(jīng)被棄置很多年了。另一條路,寬敞、平展地自山外延伸進(jìn)來,更多的游人,情愿錯過沿途新新舊舊的景物,坐電瓶車直接上到廟里,敬一炷香,磕幾個頭,許愿,去滴水巖接一瓶水,象征性地爬完九十九級臺階,去摸一摸那個大紅的福字,然后揚(yáng)長而去。有人甚至不去看看報恩寺后面那個曲折婉轉(zhuǎn)的石洞——這個使藏山之名和忠義之舉得以遠(yuǎn)揚(yáng)的發(fā)源地。在他們,不過一個小小的廟宇,一處既可見又可忽略的風(fēng)景,更無人去真正地走進(jìn)山體之中,感受它獨(dú)特的清潤和涼爽之意。

我現(xiàn)在把第一次進(jìn)山的情形忘得差不多了。我們沿路也遇見過其他好看的女子吧。那時的春天是個漫長的季節(jié),仿佛冬天的寒冷要延續(xù)很長的時間,山上的桃花才會開出一兩朵。人們身上的冬衣遲遲無法脫下,更多的女孩子都在盼望藏山趕廟的日子,一直流傳的那句諺語“四月十五抖衫子”,成為藏山廟會最引人之處。這一天,預(yù)示著春意的真正體現(xiàn),很多女子來趕廟,目的只是將新置的春衣展示出來,讓人們生出羨慕和贊嘆,點(diǎn)綴藏山的清枯,讓最美麗的自己跪在神像前,許下一年中最初的愿望。四月十五這一天,也成為很奇怪的一天,之前天氣再寒冷,風(fēng)再大,即便是陰天,只要這天一過,氣溫會快速回升,不日,山河大地,樹木花草,均會像一件件美麗的衫子,招搖在天地之間。那年我穿的衫子早已不記得,我獨(dú)記女伴的粉紅衫子,襯著她年輕飽滿的、被汗水浸得彤紅的臉,還有她美麗的笑容,在通往廟宇的小路上,像一朵綻開的花。而此后我們便分開了。一條路的兩端被我們所選擇,我向此,她向彼,一切有說不出的迷惘和定數(shù)。

再去,已經(jīng)有了公路,當(dāng)時領(lǐng)我們?nèi)サ氖俏幕值睦祥Z叔叔,縣里規(guī)劃,在藏山舊廟旁邊的山谷,再開發(fā)一個新的文化旅游基地。一切尚未成型,堆積的石頭和沙子,木頭和瓦片,像一個殘骸之地。那個上午,在工人們的簡陋工作室里,我第一次詳細(xì)聽到了關(guān)于程嬰的故事。雖然打小無數(shù)次地被祖母帶著看過那出戲,但因貪玩易忘,年紀(jì)太小,感覺不過一出戲而已,一切都是遠(yuǎn)在的無關(guān)的。但此時此境,山河灰暗,遙遠(yuǎn)的充滿殺戮的年月像一幅幅真切的畫面在我眼前回放,來自歷史深處和戲劇之中的人物漸漸匯合成一,他們的無奈、驚詫、淚和甘心,無一不使人心悸。我也由他們的故事之中獲得更多關(guān)于朝代更迭和文化淵源的信息。在工作臺,我們看見了尚在成型當(dāng)中的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看到了戰(zhàn)車、馬匹和烽火……

兩年后,一個嶄新的包含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知識分子中不同學(xué)派的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畫面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為藏山文化增添了濃重的厚度。但可惜的是,隨著老閆叔叔的病故,藏山景區(qū)的改制,這些景物漸漸全部撤走。一個人肯定決定不了一個地域的存留,但有一種隱秘的氣場,吸引著相似的人、物、景以及事件的生成和消亡。老閆叔叔就是為藏山文化而生的人,他的遺物中,人們看到了他嘔心瀝血的成果。這些成為藏山最有力的歷史證據(jù)。但證據(jù)只能是證據(jù),從來不能左右世事的發(fā)展。更多的人開始求神拜佛,更多的人在越來越富裕的今天消失了對事物的恭敬之心,更多的人試圖尋求到一個值得自己信仰一生乃至生生的物。藏山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這些人的需求,其實說白了,也是市場的需求。經(jīng)營模式的轉(zhuǎn)變,也會轉(zhuǎn)變一個景區(qū)的景物。推陳出新,一座大佛矗天而起,與它相襯的是長廊曲亭、湖水和佛殿。

兩兩相望,或許也是最好的當(dāng)下。

藏山的老山友住在一處禪房里,唔,那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生來就像七八十歲一樣,他的老之中有種不滅的生機(jī)。他的皺紋、胡須、布衣和裹腿,包裹了年月里沉積下來的溫暖和蒼涼。他住在最高處,靠近山頂和云彩。山鷹盤旋,山鳥飛舞,最高處,沒有骯臟的塵世之累,他像神的旅伴,也像神的護(hù)衛(wèi),沒有人知道他從何處來,或者何時來,仿佛他就是藏山和廟宇的一部分,跟石縫里和廟門前那些古木一樣,是長在這里的本有之物,融合得天衣無縫。后來他便不在了?;蛉羲沁h(yuǎn)游去了,也或若他是藏到我們所未知的地方去了。那間禪房,有一張土炕,一條長凳,小小的玻璃窗里襯出一方天光。

秋天,朋友遠(yuǎn)道而來,就住在山上的禪房里。他像消失的老山友,每天繞到后面藏孤洞,在陰涼的氣息中去體味遙遠(yuǎn)年代發(fā)生的故事里的忐忑、哀思、無望,還有夢想,并渴望通過故事來成全另一段故事的生發(fā)和延展。

藏山,因春秋時藏匿晉國一代忠良之后趙氏孤兒而得名。據(jù)《史記》載,公元前597年,奸臣屠岸賈追名逐利,妄圖獨(dú)攬晉國大權(quán),使晉景公受其蒙蔽寵信于他,陰謀以桃園弒君的惡名強(qiáng)加于國卿趙盾,迫害趙盾一家300余口滿門抄斬,血流成河。唯趙盾兒媳莊姬公主懷有身孕,只身一人逃回娘家晉王宮,生下了趙家唯一的后代趙武(趙氏孤兒)。奸臣屠岸賈誓不甘心,要斬盡殺絕、斬草除根,眾義士舍生取義,程嬰舍子、公孫杵臼舍己力保忠臣之后。為躲避屠岸賈的追殺,程嬰攜趙氏孤兒千里迢迢逃往盂山藏身避難15年,才保下趙氏一脈。藏孤洞,正是當(dāng)日程嬰攜孤兒趙武藏匿的地方。華夏第一大姓——趙姓從這里傳承。后人將盂山改為藏山。藏山,藏在仇猶古地,洞,藏在山腹之間,藏山,擔(dān)負(fù)著沉默之名,孤獨(dú)之名,隔世之名,不僅藏孤,亦藏了殺戮、奸詐、陰謀、善良、忠義和無私。朋友是慕著“藏”名而來,2000多年的狼煙烽火,終歸是傳說,他慕的,是這個藏字里蘊(yùn)涵的人所未及的歸隱、平靜和與世無爭。

他效仿古人盤坐于窄淺陰涼的洞內(nèi),感覺到身體內(nèi)外,天地之間,丑、惡、善、美輪番上陣,凌亂雜兀,交替出現(xiàn),他像深陷泥土的草根,無法想象用15年的日夜重復(fù)這份荒涼需要多大的耐力。顯然15年中絕不是哭泣和驚慌,還應(yīng)飽含快樂和愿望,在這個洞內(nèi),他根本找不到那個放松和應(yīng)和的契點(diǎn),他感到窒息,甚至悲痛。于是在傍晚,他熱汗淋漓地爬完99級臺階,登上梳洗樓,將目光平移至對面的風(fēng)景:南天門,抱孤峰,笏峰,還有半山腰上那塊曾經(jīng)在某個黃昏時分發(fā)出光芒名為日落晚照的石壁,夕光微熙,綿延不絕的山峰像時間中流動的水,向著遠(yuǎn)處、極處延伸。而他明明是看不見水的。樹林里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他把它們想象成世間眾多物體的和聲,而山雞和烏鴉成為眾聲之王,在它們的帶動下,整個山林喧嘩不已,吵鬧不休,似刀光劍影,又似歡夢如歌,亂紛紛,卻井然有序。

他在寫給我的信件中說,在這樣紛雜的聲音中,竟然能倚坐欄桿小寐,甚至可以做夢,夢到深海和游魚,還有白云和草原。當(dāng)時讓他痛苦的失眠和對婚姻的失意曾使他一度想去了卻余生,但短短半個月,在喧鬧的紛爭和嘈雜的秋風(fēng)中,他像一塊石頭,被意外地嵌砌在某個合適的空隙當(dāng)中,而使他觸及到了安靜的邊界,見了自性,幡然了悟。我在回信中,從未提起過那次死傷無數(shù)的事件。一個外鄉(xiāng)人,孤獨(dú)地安坐在禪房,冥想,讀書,偶爾寫幾行字,他在這里寄放了多大的托付啊,在他,藏山,是世外安樂處所,是醫(yī)他心疾和身疾的去處。他不知道,他站立的地方,除去他所了解的藏在壁畫里2000多年前的人,尚有多少人站立過。他不知道,也就是幾個月前,多少人曾怎樣失足,怎樣走脫人間天地,歸止于歷史的大麾下。他也不知道,當(dāng)他的目光孤獨(dú)地掠過對面的山峰和景色,有多少個隱藏著的靈魂正陪伴著他,身左身右,身前身后,新的舊的,老的少的,與他一同注視著面前的山河。而當(dāng)他睡去,沁涼的夜色中,靈魂密集的腳步將他團(tuán)團(tuán)圍繞。一直到夜降下,月亮如懸鐘,掛在頭頂,露水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冒出來,靈魂們才開始緩慢地退去,在他將醒未醒之時,寂靜開始襲裹整個山體,那時,世間舉行了一場怎樣秘密而盛大的儀式,他不知道。

后來他去了京都,在那里扎根發(fā)展。藏山所歷,成為他的一次奢望中的修行,他最難以忘懷的后花園,在這里,他不止讀懂了忠和義、舍和得,同時在不斷矯正中,找到了最準(zhǔn)確的自己。其后的無數(shù)年里,在他的直覺里,藏山=我=盂縣=某段刻骨銘心的歲月。

我曾寫下過這樣的句子:在趙氏孤兒藏匿的地方,立著一塊大石碑,石碑上滿當(dāng)當(dāng)?shù)乜讨粋€泛金的字——“藏”。通常情況下,旅人們會穿過狹長的檐下小道拐進(jìn)山肋處的藏孤洞,而對它的存在熟視無睹。先前我也未注意過它的存在,直到某次,近黃昏時分,夕陽映紅了整座山,那種紅中帶黃、冷中帶暖的色彩使山上的樹木、廟宇和檐頭的瑞獸們呈現(xiàn)出一種神圣而靜潔的光芒,我回頭,報恩寺后面漸暗的通道盡頭,那個字亦被光線照耀,發(fā)散出冷靜安頓的廓然之態(tài)。當(dāng)過去永遠(yuǎn)消失,被傳說的口舌胡亂評說,何如沉默成一個字更有力量?我突然感到了一種少有的輕松。

這種輕松,其實更多來自他人的愛、肯定和給予。

六月,藏山,去看早已枯死的龍鳳松的殘骸。

鳳松比龍松死得早,被時間磨損成一團(tuán)朽木,根部重植了新樹,曰小鳳松,有十幾年光景的樣子,亭亭玉立,也算好看。龍松身體龐大,看樣貌似乎是轟然倒塌掉的,耳邊尚有嗡嗡的響聲,龍松是新近幾年死去的,觀來,見枯枝有韻,氣勢非凡。生命的完結(jié),或許并非生和死如此簡單。鐵架撐起的那頭揚(yáng)得老高,作沖天勢。有游人倚樹拍照,鏡頭里,龍頭直插藍(lán)天。又攀踏直立的石階看了榆抱槐、2600年的廟內(nèi)古松。古松樹身歪斜,前幾年做了支架給予保護(hù),加上生在風(fēng)景區(qū),受損的幾率小,樹身歪是歪些,卻長得俊朗茂盛。身左身右身前身后全是古跡,門樓、廟宇、石壁、神獸,均老得顫巍巍的了,卻活得有聲色,有氣韻。到長廊里歇息,喝水,擺弄相機(jī)里的照片,不經(jīng)意抬頭,便看見半崖上的一株松。根是插在石縫里的,根部不到半米處,樹身突然來了垂直轉(zhuǎn)彎,樹根向著石頭、沙、土、泥、水,更深處,枝條卻徑直向上,向著陽光、空氣,更闊處。它的奇怪之處遠(yuǎn)不止這些,從垂直的根部起,它的身體就開始長出短而粗的枝條,每個枝條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針葉,它的茂盛不在枝頭,恰恰相反,在枝尾處,每條枝都像一條胳膊,腋窩里,長滿密匝匝繁盛的體毛。再遠(yuǎn)一點(diǎn),梳洗樓的門樓邊上一個直立的土崖上,孤孤立著一棵松,因為遠(yuǎn),看著細(xì)瘦,但也聲色俱在,贏了不少驚嘆聲。樹木的性情真好,怎樣的立地條件,怎樣的氣候,怎樣的環(huán)境,都在努力珍惜這偶然的一生。

抑或是誰在無意中揮動長袖,不小心種下的因?經(jīng)過日月光華,風(fēng)雨灌溉,經(jīng)過物種間相互抵觸、交鋒、接納、包容,才有了幾年、幾十年,乃至更長時間。藏山有這樣一株古木:外觀是榆的,內(nèi)里是槐的。枝條是榆的,樹葉卻是榆和槐的。傳說,槐是唐槐,榆是宋榆,榆體包著槐體,槐已枯朽,榆依蔥郁。但仔細(xì)翻掀它們的樹葉,還是能掀翻到不一樣形狀的葉片,小小驚喜,若火花,閃爍在夏日黃昏?;睒淙~是橢圓形的,沒有鋸齒,比較薄,貼在手心里,有一種溫潤感;榆樹葉也是橢圓形的,但有鋸齒,相對較厚,放在手里,支棱著,遠(yuǎn)隔著。兩種葉子同生同滅,同展同謝,如果不去一片一片用心去摸,單憑肉眼是永遠(yuǎn)也分辨不出來的。榆和槐都是落葉喬木,榆是榆科落葉喬木,槐是豆科落葉喬木,它們的葉子都可食用,早在饑餓年月,榆和槐就是村里的救命樹,是食物用材,春風(fēng)一吹,細(xì)嫩的榆、槐葉便綻出綠意,爾后,成為百姓果腹的主角。直到葉子們老得嚼不動,田地里開始有半熟的糧食,榆和槐們搖晃著光禿禿丑陋的殘軀,才真正開始一株樹的生涯。而這樣一株將兩類樹種合二為一的變種樹,在當(dāng)時,顯然更稀罕和珍貴,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有個故事,說當(dāng)年日軍調(diào)集大隊人馬,攻占藏山祠。為保護(hù)文物古跡,避免在祠內(nèi)與敵作戰(zhàn),軍民主動撤出,日軍隨即占據(jù)了藏山祠。那年冬天,大雪飛揚(yáng),天寒地凍,日軍耐不住嚴(yán)寒,決定鋸倒榆樹燒火取暖。當(dāng)鋼鋸下落的瞬間,榆樹根部噴出血水,血水噴灑到雪地上,片片殷紅。日軍嚇得僵死在地,其他日軍以為“藏山靈感大王”趙武顯靈,懲罰他們踐踏神廟、砍伐神樹的罪行,急忙齊跪于大王塑像前,磕頭告罪,發(fā)誓再不敢來藏山祠。兩樹合體,這種生死相依的情意,無法分割的深情,說愛情,說親情,說友情,說忠,說義,都再貼切不過。也或許,它并非我們表面看到的這么簡單,這么貞烈,它同樣有逢迎、不得已和無奈在。

藏山因趙氏孤兒得名,趙氏孤兒因程嬰保命,君臣在藏山石洞藏匿達(dá)15載。15年,程嬰含辛茹苦,將全部心血傾注于趙武身上,讀詩書,閱經(jīng)傳,習(xí)武練功。這個容身的石洞,何嘗不是一株古木,用自己的沉默和寬厚,德行和忍辱,精心而小心地環(huán)抱著程嬰和趙武,使他們免受殘殺,免遭危難,免流離失所,免無枝可依。在藏孤事件約100年前,離仇猶古地200公里外的綿山,介子推與母親在熊熊山火中抱樹而終,三天三夜,大火熄滅,灰燼處,血肉全無,只留下一個碩大的樹洞,空蕩蕩的,像一只清明的眼。也像一個大大的句號,將靈魂安妥地圈住,再無糾結(jié)和奔逃。那是怎樣的一抱啊,全無一絲猶疑,人和樹,樹和人,樹抱人,人抱樹,性命的、軀體的、魂魄的,向著永生、死亡、時間深處。

帶朋友來,總喜炫耀面前這幾株古木,仿佛它承載了我所有對藏山的熱愛跟牽念。我也常常糾結(jié)于先有山還是先有樹,先有樹還是先有廟的思維中,總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出口,他們之間的糾連,在年月中越來越緊密,越來越難以分割。滴水巖下的水,千百年來以一種徐緩的速度從石縫里落下,滋潤過山上所有的樹木花草,也被無數(shù)人飲用過,也濕淋過無數(shù)人的皮膚和衣物,那種冰涼的異于常態(tài)的水流方式,似乎在提醒或者預(yù)示著什么,但沒有人懂得?;蛟S人是不理會這些的,人更愿意計較紅塵悲喜,愛恨愁怨,而對有限的生命無限地忽略。死亡變成既迫近又遙遠(yuǎn)的事,它仿佛睫毛上的塵灰,又仿佛遙遠(yuǎn)天邊的一抹霞。死亡從不在計劃當(dāng)中出現(xiàn),但所有人知道,死亡穿插在每時每刻。世界成為一個巨大的貿(mào)易市場,沒有合適的解釋能說明此和彼的確切意義。一切存在,僅此而已。我們遵循著存在的本質(zhì),并按照發(fā)展順序去努力,失敗或者成功。

物物相生,物物相克,藏山宛如一個大舞臺,上演無數(shù)故事,又使故事提早結(jié)束。

世上包藏秘密最好的方法,是沉默,但同時也是喋喋不休毫不留情的揭露,無限度的流傳。對于死去的人,活著是幸抑或不幸,跟活著的人猜測死亡的意味應(yīng)該是相同的。在那次事件中,我剛剛十八歲的同學(xué)在飛翔的途中墜入深淵,他年輕的身體,成為無數(shù)人攀向生之邊緣的藤葛,通過他,我另外一個同學(xué)僥幸活下來,只是雙腿隨著那場災(zāi)難永遠(yuǎn)失去。當(dāng)這家人慶幸他還存活于世的時候,另一家人卻在遺憾中慟泣。生、死像兩張牌,怎樣的選擇才是贏,活著?死去?這是一道無解的命題,沒有人知道結(jié)局到底會是怎樣。

在村里,流傳著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樣的諺語,還有死了誰苦了誰的斷言,但這僅僅是對于活著的人而言的,那些死去的人,他們會覺得生命是分段成立的嗎?還是延綿不休的?所有宗教都認(rèn)為眾生都是有今生與來世的,基督教堅信今期生命完結(jié)后必有來生,而來生不是到地獄便是上天堂,他們通過十字架為世人贖罪,待最后審判后,所有人都將復(fù)活。道家也相信生命的延續(xù),并不需要等待死亡降臨,現(xiàn)生即可登臨仙界。而生命永恒的延續(xù)性是否存在,成為宗教與哲學(xué)之間最大差異。也許死亡不過是生命的另一種形態(tài),遠(yuǎn)非終結(jié)。幾年后,死去的那家人已快要把那個離世的人忘記了,他們重回到生活的軌道中來,忙碌著存攢活下去的儲蓄。但另一家人開始憂心忡忡,喪失了勞動能力的人,在這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他們唾棄他,怨恨他,可憐他,他像一枚苦難的果子。他很長久地活著,直到如今,坐在炕上,等著人送飯來吃,身下的排泄物使屋子臭味難聞,他像死去一樣活著。結(jié)果總是令人傷懷,事實如此冷酷。

早年住一個宿舍的女子看破紅塵,去往普陀寺出家修行多年后,換了法號住回離藏山不遠(yuǎn)的村莊里,她安然又激進(jìn)的狀態(tài)讓我驚詫。我從未問起過她關(guān)于幸福的定義,丟棄一些,得到一些,保持一定的衡度就是每個人所要抵達(dá)的境界?如果如此,一個人的新生是否太過易得?而那些死去的人呢,在這么多年被時光不斷剔除和滅絕的同時,他們是否在另外的世界已經(jīng)煥然一新?也或成仙成道,與我們共生于此?我無法跟她交流。她正在忙碌,邊抄經(jīng)書邊煮飯,飯是南瓜和土豆,沒有米和油。她的目光帶著以往的渾濁,依舊孤苦、清貧。我不知道近20年來,她在生活中怎樣掙扎或者被打敗或者得勝過,我們成為兩個世界的人。我或若可以提議她去水神山或者其他適合她的地方去隱居,但肯定不能是藏山,藏山的硬氣太重,更適宜大山大河闖蕩之后的幡然醒悟,不乞憐,不低頭,自知自得,不落俗塵。

那次跟人說,我的愿望不過老來去藏山腳下住到離世日而已。其實這是奢望。藏山那么大,它腳下已是滿滿的生物,我又有何德何能,去叨擾一座山的肅穆呢。我便只遠(yuǎn)遠(yuǎn)地這樣看著它吧。

我在年輕時寫過一篇給藏山的字,讀來,竟是滿滿的熱切之意:

“躊躇幾日,還是在微微泛晴的天里踏上了近你的路程。

遠(yuǎn)遠(yuǎn)五里處,你的清新與冷靜便撲鼻而來。還是忘了加衣,心甘情愿在瑟瑟秋風(fēng)中讓你的寒冷一點(diǎn)點(diǎn)穿透我的五臟六腑,穿透我恍惚的昨日時光。

猶記當(dāng)年初次相逢,我的青春和你的蒼涼,相對無言,只因我的不屑跟輕狂,還有無法感受歲月在你身上侵蝕的無法剝落的蒼涼。我曾用熱忱的前額貼近你斑駁青苔的身軀,而眼里是一覽無余的藐視。我還把你默默無言的心境當(dāng)做我炫耀的資本,在輕易褪色的相冊中使你的凝重加深。

日將暮。

而我將要絕塵而去。長路迢迢,紅塵遙遙。有你的過程是璀璨萬千的陽關(guān)道。我只有不停地回眸,不停地讓顛簸的思緒拉長,不停地在腦海中雕刻你的模樣。

藏山:我不是過客,是歸人,我就在你身邊,而你在我心上……”

我隨一位警官去山上會客是多年后的事了。是我在親歷過八十年代那件駭人的死亡事件之后第一次重新走進(jìn)藏山。那時,我的朋友剛起身離開藏山,像兩個注定要擦肩而過再不相交的人,相忘今生。我們停下了車,高高的梳洗樓掩映在一片綠蔭中,警官說,那次事件中,他是抬尸的人,那時,他踏著密密麻麻的鞋,繞過那些鮮血和尸體,跟同事抬著擔(dān)架出來時,無數(shù)的鳥雀將黑夜喊醒,聲音中不帶任何驚駭和恐懼,像在晨曦里,天亮之前。

是近晚光景,群山靜默,空氣清寂,新塑的幾十米高的佛像,熠然聳立于水邊,新植的柳,掩映著雕梁畫棟,幾百年的廟,2000年的古柏……面前新新舊舊、枯枯榮榮、反反復(fù)復(fù)的一切看起來如此和諧。時間隱藏了多少秘密?所有過來和過去的人都無法參透。就像世間物種作為時間秘密的生命體驗者一樣,只是正在被擺布的一局迷陣?yán)锏钠遄?,無人預(yù)料輸贏,卻昭然若揭。禪鐘在空曠的山間驀然響起,從耳邊和心尖顫顫掠過,抵天及地,面前的萬物,安靜得從未有過。

息烽县| 聊城市| 前郭尔| 庆云县| 彭泽县| 鲜城| 龙游县| 涞源县| 莲花县| 景泰县| 从江县| 工布江达县| 凤台县| 舞阳县| 井冈山市| 胶南市| 青田县| 阳谷县| 石门县| 神农架林区| 云龙县| 邹平县| 天津市| 金沙县| 东至县| 辽源市| 西贡区| 泸溪县| 平阳县| 叶城县| 蓬莱市| 浦北县| 平遥县| 临海市| 卫辉市| 山阳县| 元江| 巴楚县| 德钦县| 福贡县| 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