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 生 攝影/ 何林隆
紅色的記憶若爾蓋
文/易 生 攝影/ 何林隆
包座戰(zhàn)役遺址
若爾蓋,除了獨特的高原濕地草原風光以及豐富的藏族文化資源外,更以紅軍長征的紅色文化而聞名于世。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里,是共和國九大元帥走過的地方。
八十多年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此后,紅軍以戰(zhàn)勝世人所罕見的艱難困苦所造就的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八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集中走過若爾蓋大草原,在這里度過了長征以來最為艱難的一段時光,也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紅色印記。若爾蓋境內擁有革命遺址、遺跡28處,紅色文物380余件。這些紅色文化資源遍及若爾蓋縣6個鄉(xiāng),偉人足跡遍及班佑草地、巴西農區(qū)。
紅軍長征在川西北高原滯留的時間最長,經歷的地區(qū)最廣闊,面臨的環(huán)境最艱險,進行的斗爭最卓絕,付出的犧牲也最大。若爾蓋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僅在于紅軍長征過草地那段艱苦卓絕的歷程大部分在若爾蓋境內,更重要的是巴西會議使得黨和紅軍擺脫了政治困境,包座戰(zhàn)役打通了紅軍勝利北上的道路。紅軍三次過境,在若爾蓋高原播下了革命火種。
1935年8月29日至9月2日,中共中央在巴西班佑寺召開了兩次政治局會議,分別討論了籌糧、教育、宣傳問題,以及紅一方面軍工作方針問題,并強調了紅一、四方面軍的團結和統(tǒng)一行動的重要意義。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深夜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率紅軍一部采取果斷措施先行北上,脫離了險境,也為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巴西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正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文中所指出的:“由于巴西會議和延安會議反對了張國燾的右傾機會主義,使得全部紅軍會合一起,全黨更加團結起來,進行英勇的抗日斗爭?!?/p>
197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巴西會議會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若爾蓋的巴西會議會址被納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若爾蓋縣非常重視紅色旅游開發(fā),為真實再現(xiàn)紅軍三過草地、出川北上的這段史實做了大量工作,修建了巴西會議紀念館并被納入國家紅色紀念館免費開放項目,擴大了若爾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若爾蓋旅游經濟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2007年,巴西會議會址與包座戰(zhàn)役遺址一并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年,若爾蓋境內的藏族人民為紅軍籌集軍糧、收留傷病員、保護流散紅軍作出了重大貢獻。
亞溝寨阿旺家的“娃娃”就是紅軍長征經過若爾蓋時留下來的小紅軍。因為這個小紅軍當時患有重病,走到阿旺家時留下養(yǎng)病,就成了阿旺家的娃娃。由于不知道小紅軍真實的名字,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娃娃”。等“娃娃”把病養(yǎng)好了,阿旺一家人才發(fā)現(xiàn)他是個女孩。四年后,一直女扮男裝的“娃娃”長大成人,向“家人”提出找部隊。1939年9月23日,她牽著“家人”為她準備好的騾子,帶著干糧,穿著阿媽縫制的新皮襖,繼續(xù)裝扮成男孩,揮淚告別“家人”而去。從此以后杳無音訊,阿旺直到去世的時候還在念叨他的“娃娃”。
紅軍當時三次過境,在若爾蓋高原播下的革命火種,一直溫暖著這片美麗的草原,照亮了它發(fā)展的道路。
紅四方面軍婦女工兵營戰(zhàn)士陶秀英是四川蒼溪人,入伍前是童養(yǎng)媳。1936年8月中旬,她隨紅四方面軍過草地時為了護理負傷的戰(zhàn)友掉隊了,從此流落在若爾蓋縣求吉鄉(xiāng)。陶秀英經常唱一首紅軍歌《掛彩歌》,——“一勸傷兵同志們呀,你在前方有決心。這次受傷又榮光呀,大家都來慰勞你。二勸傷兵你進醫(yī)院呀,看護上藥好好上。三勸傷兵你莫想家呀,家里田地有代耕。四勸傷兵講衛(wèi)生,手中不拿瘟豬肉。戰(zhàn)士的一切不衛(wèi)生呀,蔥蒜下鍋也不能吃?!薄妹烂畹母杪晛韯窠馍磉叺娜藗冎v究衛(wèi)生。在她的帶動下,全寨人逐漸形成了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1986年,陶秀英因病去世,臨終前她唯一的要求是把她埋在能看見紅軍三大主力北上的求吉山上。
紅四方面軍戰(zhàn)士王道文(藏名王迪)是四川萬源人,在長征途中流落于若爾蓋縣巴西阿俄寨。“紅軍在雪山草地艱苦征戰(zhàn),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極度匱乏的物質條件,像傷寒、痢疾、腸炎、腳疾等疾病一直跟隨紅軍。1936年,班佑鄉(xiāng)和巴西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瘟疫,奪去了許多紅軍戰(zhàn)士、當?shù)匕傩蘸蜕说纳蓖醯牢慕洺O蜃约旱膬鹤又v述紅軍長征的故事。如今的巴西,已實施了“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帳篷新生活行動、‘9+3’免費教育計劃、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計劃”等民生工程,切實解決了農牧民的實際困難,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深受廣大群眾的擁護。王道文的長子澤波此時紅光滿面,帶著微笑地說:“巴西變了樣,變得越來越好了!”
巴西會議遺址
巴西紀念館內景
八十年前,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打了第一個大勝仗——包座大捷。1935年8月底,在總指揮徐向前的指揮下,紅三十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率右路軍第三十軍和第四軍一部向包座之敵發(fā)起猛烈攻擊,采取誘敵深入、分割包圍的戰(zhàn)術,全殲企圖堵截紅軍之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攻占包座。在波浪洶涌的包座河畔,剛走出草地的紅軍將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了包座戰(zhàn)役的全線勝利,粉碎了蔣介石“圍剿”紅軍于川西北的新戰(zhàn)略,掃清了紅軍由四川進入甘南的障礙,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大門,為實現(xiàn)黨中央北上戰(zhàn)略方針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在這場著名的戰(zhàn)役中,涌現(xiàn)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紅四方面軍戰(zhàn)士、營山縣人謝經仲,就是在包座戰(zhàn)役中受傷流落下來的。當時,謝經仲正丟掉槍栓與敵人拼刺刀,卻被另一個敵人從背后用大刀砍到頭部,當場倒在血泊中。當他蘇醒過來時,微風吹拂著他的臉頰,只見滿天的星光照耀著大地,流星一顆顆劃過天際,但身邊再也找不到一個有氣息的戰(zhàn)友。謝經仲絕望地拄著槍桿慢慢移到胡豆地里,輕輕坐下來,撕下衣袖包扎頭部,疼痛使他再一次暈過去。不知過了多少天,他再次醒來,悄悄順著紅軍走過的路線前進(當年紅軍行軍時會留下標記),終于到達了紅軍醫(yī)院所在地亞溝寨。但是,醫(yī)院早已跟隨大部隊一起轉移了。傷痛又一次襲擊全身,謝經仲忍著傷痛躲進森林里繼續(xù)盲目行走,晚上到達一個村寨,走到一戶人家門口便暈倒了。
此后,謝經仲便融入茍哇村普多寨藏家,成為納乾家的一員。為了報答納乾家的救命之恩,他拼命勞作,成為當?shù)刈钋趭^的勞動能手。謝經仲一邊勞動一邊等待部隊的消息,但幾年時間過去了,卻聽不到部隊的任何消息。
終于等到解放了,謝經仲聽到了毛主席帶領的紅軍勝利的消息,由衷地高興,振作起來投入到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在共同勞動中,謝經仲與鄰近村子的姑娘尚滿相愛結為夫婦,身為木匠的謝經仲在村里蓋起了一座座新房,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著第二故鄉(xiāng)的面貌。在翻天覆地的發(fā)展中,謝經仲經常教育妻子,使妻子順利地被組織認可,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
當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之后,全國上下迅速呈現(xiàn)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若爾蓋這樣的偏遠地區(qū)也加快了發(fā)展的步伐。謝經仲家里修起了新房,他的紅軍身份也得到落實,國家還按月給他發(fā)放補助。當年在長征路上浴血奮戰(zhàn)的老紅軍謝經仲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1985年謝經仲在家里與世長辭,臨終前要求兒女們替他回老家看看,跟老家的親人們說說他的事跡,而后便安詳?shù)刈吡耍砟?1歲。
老紅軍謝經仲與世長辭了,但紅軍精神卻世世代代傳承下去。謝經仲的二兒子共產修也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當上了村支書,帶領全村人在致富的路上奮力前行。女兒羅小蓉讀完中專當上了光榮的人民教師,為家鄉(xiāng)培育新時代的人才作出了貢獻。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不僅影響了中國,也深深影響了世界,長征精神已是世界文化的一筆寶貴財富,它是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它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界。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牢記紅軍長征精神并使之發(fā)揚光大,許多作家、記者、老紅軍將士的后代、企事業(yè)單位黨員等沿著長征路線爬雪山、過草地,開展了重走長征路的活動,紅軍三大主力北上集中經過的若爾蓋成為他們重走長征路的必經之地。
如今的若爾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若爾蓋縣委、縣政府正帶領全縣人民發(fā)揚不怕困難、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長征精神,抓住西部大開發(fā)的歷史機遇,依托自身的自然資源、獨特的民族資源和厚重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力爭把若爾蓋建設成擁有最大的高原旅游精品區(qū)、最大的牦牛生產示范區(qū)、最大的高原濕地生態(tài)功能保護區(qū)、最大的藏藥生產加工區(qū)的高原明珠。
流落紅軍的后代見證了若爾蓋的發(fā)展歷程。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艱難的一段行程,在匆匆的行軍、作戰(zhàn)途中,許多紅軍戰(zhàn)士因傷、因病而留在了草地,陌生的環(huán)境、無法聽懂的語言、奇異的風俗都給他們的生存帶來了挑戰(zhàn)。紅軍長征過草地迄今已八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生活在草地的流落紅軍經受了種種艱難的考驗,融入到當?shù)夭孛褡宓娜后w之中。這是兩種文化的融合,其過程充滿了艱辛,也閃耀著人性美好的亮點。
班佑村
1935年9月5日,彭德懷元帥的外甥羅永佑在奉命率全排戰(zhàn)士到離巴西較遠的羊依寨收割糧食時,突遭襲擊受傷,只好留在草地養(yǎng)傷,更名為更特。后來,羅永佑在當?shù)匕布衣鋺?,成為阿西草地一名牧民。如今,羅永佑的長子巴科已經當上了爺爺,住在寬敞明亮的牧民定居房中,右手搖著轉經筒,左手撥著念珠,回味著父親那段不平凡的經歷。誰也不會相信彭老總的外甥竟然在若爾蓋留下來并做了一輩子平凡的牧民。解放后,羅永佑還到過北京并見著舅舅彭德懷元帥,在舅舅的教導下,羅永佑一輩子沒有向黨和政府提出任何要求,當了一個普普通通的牧民,直到去世。
四川廣元三鹽場許家河人徐國富,與謝經仲一樣參加了1935年8月的包座戰(zhàn)役,當時是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三團二營的一名勤務兵。徐國富經歷了三過草地的艱難,后與流落求吉鄉(xiāng)的女紅軍向金蘭成家,生兒育女,一直在當?shù)厣畹?0世紀90年代。徐國富的大兒子徐長友在村小學任教幾十年,如今退休在家養(yǎng)老。徐長友激動地訴說著自家的變化:“兒子在包座鄉(xiāng)中心校當校長,包座以前由于條件艱苦,當?shù)乩习傩辗Q之為若爾蓋的‘四大監(jiān)獄’之一。而如今,包座修起了柏油路,網絡暢通,老百姓住著寬敞明亮的樓房,開著小轎車。這是我們這代人簡直不敢想象的生活美景。這是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p>
2015年8月10日,謝經仲的二兒子共產修在紀念紅軍長征過雪山草地勝利80周年暨三軍同道北上紀念碑落成典禮上激動地說:“如今的若爾蓋在國家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h委、縣政府抓住西部大開發(fā)的歷史機遇,根據(jù)自身自然資源和厚重革命歷史優(yōu)勢,審時度勢地提出了‘依托大九寨、突出紅色與民俗文化、發(fā)展大旅游,帶動若爾蓋大發(fā)展’的目標。人民群眾順勢而為、團結奮斗,為實現(xiàn)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目標,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父輩們用無私的奉獻,贏來了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將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理想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為構筑‘中國夢’若爾蓋篇章而努力奮斗!”
如今的若爾蓋,一灣寧靜的黃河,一塊神奇的濕地,一片遼闊的草原,一方圣潔的雪域,一個質樸的民族,宛如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綠寶石。這就是古老而年輕的若爾蓋,我們期待著她煥發(fā)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輝。
(責任編輯/凌云設計/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