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夢洋
有限的選擇往往是一流餐廳的標志之一。因為有限的選擇使繼續(xù)分工成為可能,高度細致的分工會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精湛的手藝。過多的選擇會加大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如果你是患有選擇困難癥的食客,面對幾斤重的菜單,大概要崩潰了吧?
要成為有經濟學頭腦的點菜專家,還需要知道交叉補貼的概念。這在點餐中的應用是,盡量不要在餐廳點飲料。尤其在走雅皮風的時髦餐廳,可樂20元,成本幾塊而已;酒的溢價可達進價的兩倍半到三倍。正是這些高溢價品項補貼了菜品。而大部分來中高檔餐廳的食客會對先期成本(菜品價格)十分敏感,卻對延遲成本(加上飲料后的總額)較無感。
這里有一個違背平常認知的理論,即點名字陌生、看起來不起眼的角落菜。其中的邏輯是:在豪華餐廳里,廚房的時間十分寶貴,每道菜出現(xiàn)在菜單上都有它的經濟理由。如果廚師連沒什么人點的這道菜都愿意做,很可能恰恰證明它值得我們一試。
聰明的食客善于利用侍者的建議。不要問他們:“你建議點哪道菜?”他們有足夠的誘因把你推向菜單上利潤最高的食物,或是當天廚房已經準備好的一大堆標準菜。面對他們,你要擺出較高的姿態(tài),并展現(xiàn)你每一餐都想吃得值的決心,要明白這是你的權利。你可以這樣問:“哪道菜最好?”溫暖的答復是他們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黑松露意面最好,先生?!比羲麄兓卮稹懊繕佣己谩被蚴恰白詈茫磕且茨阆矚g吃什么”,這代表你眼前的是懦弱無知的侍者,也是整個餐廳管理不善的征兆。
餐飲業(yè)存在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的長期均衡:餐廳品質的好壞,通??捎靡粋€靜態(tài)特質來判斷,即他們吸引顧客的類別。人們會尋找適合他們的社會環(huán)境。當你準備進入一家餐廳,不妨問自己:里面的客人對食物的態(tài)度,是否跟我一樣?如果人們談笑風生、其樂融融,食物不會太差,但這類社交取向的餐廳為了維持時髦形象,會推出價格過高的菜肴,并在菜單上出現(xiàn)大廚的姓名(只是這人通常不在現(xiàn)場)。餐廳美女如云,是另一危險信號,這就會吸引更多男人光顧這里,餐廳可能會因此降低食物的品質。理想情況是:來這里吃飯的人神情嚴肅,態(tài)度認真。這意味著他們至少更在意食物本身。
光顧名廚代言的時尚餐廳,不要在開業(yè)的頭兩周去,這時廚房作業(yè)尚未步入正軌。理想的造訪時間:開業(yè)后的4到6個月。這時餐廳會花心思贏得好評,名廚隨時在場,而當它漸漸名聲大噪時,就是停止再去的時候了。
以上旨在幫你成為一個精明的食客。直面內心,目標明確,一點兒關于吃的知識儲備,少許經濟學思維,具備這4點便可從每一餐中得到滿足,獲得最大效用。
(烈 子摘自《新快報》2015年1月2日,張 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