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真正精于棋道并窺其堂奧的棋士,必然具備知己知彼的能力,善于洞察對手的行為習(xí)慣,掌握對手的心理活動,從細微入手,了解對手的優(yōu)缺點,并在電光石火的瞬間讀懂對方的表情。
在很多時候,商場與職場競爭宛如棋局廝殺,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的信息都有可能左右整個局勢的發(fā)展和結(jié)果。只有注重觀察和收集,加以整理和分析,從事情的最佳切入點人手,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才能達到攻城略地、應(yīng)對自如的效果。
那么多年來,我深深迷醉于中國象棋,大概是因為博弈雙方的實力絕對相等,游戲規(guī)則公平公正,均按規(guī)則行棋,但看似簡簡單單,一經(jīng)博弈雙方深思熟慮、胸有成竹、指揮若定方使一盤棋顯得精彩紛呈、變幻莫測、余味無窮。
何謂棋感?這無疑是一個模糊概念,是人在下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第一感覺,這是一種經(jīng)驗、速度、積淀、智慧和體能達到的一種高超境界的表現(xiàn)。有人說棋感決定著一個人的棋力,斯言不虛。一位棋壇泰斗說過,有時他往往只需推算三四步,就能與推算八九步或十幾步的高手去對抗;也有人說象棋無招勝有招,在看不見的地方斬對手于馬下……這些說法都很有意思,也給象棋的邏輯思考帶來了很大的空間。
有人問,象棋到底有多少種變化?這就牽扯到極限推理,但象棋的變化不能用不顧棋理的極限算法。因為,要想計算象棋變化的最大值,首先在邏輯上就存在矛盾:1.要體現(xiàn)象棋變化的最大值,足夠多的棋子就要經(jīng)過調(diào)度走動,使得每個棋子的自由度最大;2.既然足夠多的棋子都有最大的自由度,這盤棋也就永遠下不完。這一簡單的悖論推理告訴我們,象棋的變化沒有最大值,而是無限廣闊的。
象棋和圍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百花園中怒放的并蒂蓮,各具特色和寓意——象棋象征著斗爭的哲學(xué),圍棋預(yù)示了世界的奧秘。象棋為儒,儒中隱法;象棋為道,道中含佛。象棋下子由盛及衰,越殺越少,各棋子都無絕對的安全;圍棋下子從無到有,越擺越多,每一粒子必有一定的氣數(shù)。象棋是鐵砂掌、截拳道、鎖喉槍;圍棋是太極推手、鐵布衫、一指禪。象棋暗示人生的短暫,圍棋比喻自然的無窮。
學(xué)棋伊始,我對輸贏看得很重,后來才逐漸明白,輸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修身養(yǎng)性。一個棋手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成敗得失后,最終必然領(lǐng)悟,下棋的最關(guān)鍵處在于把握自我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方使自己的心始終平靜如水,在優(yōu)勢的情況下不驕不躁,在劣勢的情況下沉著冷靜,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對手心理上的弱點加以打擊。
棋如文章,開頭要好,結(jié)尾要妙,中間正如文章的布局謀篇,也要句句斟酌。一步不慎,就如美人失目或壯士斷肱,那都是悲劇。下棋之美在于過程,如垂釣或打獵,其中充滿著等待、疑惑、愉悅、思索、焦慮、成功、失敗。對方的一步錯著,猶如魚兒在咬鉤,心中竊喜之余,可坦然地點一支煙(正規(guī)比賽除外)或快樂地哼一支小曲。若對方大勢已去,我方已是勝券在握,心中念著“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句子,其快樂又如聰明的獵人在追一只又瘸又拐已被利箭射中屁股落荒而逃的兔子。其中玄妙與樂趣,讓諸多文人雅士、村夫野老、達官貴人、平頭百姓甚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樂此不疲。常見瓜棚柳下,或童或叟,一枰相對,觀者三五,看你追我殺,真乃人生大樂事也。
我始終認(rèn)為棄子攻殺入局是棋盤上最精彩的“橋段”,最吸引人的“鏡頭”,最高級的“戰(zhàn)術(shù)”,最高潮的“尾聲”。從棋中我悟出,放棄是一種境界,是自然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nèi)松猛镜谋厝贿x擇。放棄與獲取猶如耕耘與收獲,奉獻與索取,沒有耕耘就不可能有收獲,沒有耕耘的收獲是掠奪,沒有奉獻的索取是敲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會或不懂放棄,放棄不了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不了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不了心中所有難忘的負(fù)荷,放棄不了耗費精力的爭吵,放棄不了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不了對權(quán)力的角逐,放棄不了對金錢的貪欲,放棄不了對美色的垂涎,放棄不了對虛名的爭奪……而最終呢?什么也沒有守住,什么也放棄了,留下的只有遺憾、悔恨和嘆息。所以,我們在人生的棋局中,只能執(zhí)著于一點,放棄另一點。而執(zhí)著的那一點,也許才是通往勝利彼岸的風(fēng)帆。
編輯/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