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王 璐,鄧晶晶
(青島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山東266042)
運動干預對頭頸部腫瘤放療期間癌因性疲乏的影響
周 潔,王 璐,鄧晶晶
(青島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山東266042)
目的探討運動干預對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期間癌因性疲乏(CRF)的影響,為臨床CRF提供建設性意見。方法將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進行放療且存在CRF的頭頸部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6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及6周的運動干預。應用Piper疲乏修訂量表(RPFS-CV)對兩組患者的疲乏程度進行評分。結果兩組患者入院放療1周后RPFS-CV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放療5、7周RPFS-CV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明顯高于入院時的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放療后5、7周RPFS-CV評分為下降趨勢,放療7周時明顯低于放療1、5周時,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放療后5、7周SF-36評分顯著高于入院時和放療1周,且較同期對照組顯著提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適當運動能有效緩解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期間的CRF,保證了治療與康復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頭頸部腫瘤/放射療法; 癌; 運動; 癌因性疲乏
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將癌因性疲乏(CRF)進行如下定義:與癌癥本身的病理或生理有關,能夠擾亂機體正常功能的非尋常的持久疲倦感。國外一些研究已經(jīng)證實,適宜的運動鍛煉可以有效緩解癌癥患者的疲乏[1]。醫(yī)護人員常對此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低估了疲乏對患者的影響。實際上,CRF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軀體功能,甚至使得抗腫瘤的治療延遲或中斷,影響治療效果。CRF不會隨著治療結束而很快消失,通常也不會通過休息和睡眠來得到減輕,可能還會因為休息時間過長而誘發(fā)持續(xù)性疲乏,因此,疲乏可能會成為患者在治療后乃至病情完全緩解后都要長期面臨的一個問題。在CRF的頭部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本院在放療過程中結合了運動生理學干預,對患者進行規(guī)律干預并采取鍛煉的方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腫瘤科病房治療的頭頸部放療患者120例。入選標準:(1)年齡小于或等于60歲;(2)頭頸部癌首次確診且行放療術;(3)無其他惡性腫瘤史或心、肺病變?;颊邊⑴c本研究需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且獲得本人及家屬同意。將患者按照序貫試驗方法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在年齡、身高、性別、體質量、文化程度和安靜心率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入院1周內,未對兩組患者進行特殊干預。放療1周后,對照組則根據(jù)自身狀況進行自行鍛煉,和常規(guī)護理,而干預組根據(jù)患者年齡和病情等不同,對其進行為期6周的運動鍛煉,具體如下。(1)成立專業(yè)的運動干預小組。第一作者擔任管理組長,與科室同事組成管理小組,就CRF、運動干預的相關知識及運動干預的實施方法進行培訓,并請具有多年臨床護理經(jīng)驗的專家講課指導、培訓。培訓結束后,對管理小組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對患者進行指導和講解工作。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指導用語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頭頸部腫瘤放療的不良反應及CRF的相關知識和常見問題,并對運動干預的方案、方法、目的和意義進行介紹,講解運動鍛煉的重要性重點,并向家屬交代協(xié)助監(jiān)督實施運動療法的重要性。每周組織關于CRF的相關知識講座,并與患者交流溝通,加強患者對CRF的認知,了解患者身體的不良反應和感受,并針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查找原因并解決。(2)運動方案的制訂。根據(jù)患者自身狀況不同制訂中低度的有氧耐力運動項目。要針對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情程度狀況、放療反應等制訂個體化運動方案,保證運動方案的安全性、科學性及有效性。①運動形式:在運動前進行3~5 min的壓腿和腰部轉體等準備活動,在住院期間采用上下投遞和有氧健身操等方式進行鍛煉,根據(jù)患者的出院狀況確定患者慢跑、太極拳及有氧操等鍛煉方式的選擇。②運動強度:不能讓患者感覺勞累。運動結束后做5~10 min整理活動,如伸展運動、深呼吸等。間隙時間不計入。在24 h內,患者出現(xiàn)了惡心、嘔吐、下肢疼痛和胸痛、脈搏不規(guī)律等現(xiàn)象,則立即停止活動。根據(jù)卡渥文最大貯備心率百分數(shù)法對患者的目標心率進行確定,將其作為運動強度的衡量標準,以下是其表達式:目標心率=(220-年齡-安靜心率)×60%+安靜心率[2-3]。運動前要對患者進行目標心率的測定和個體安靜心率的記錄,為測算運動強度,護士應該每周進行1次測定。③運動時間和頻率:每天運動時間為30 min,每周運動的次數(shù)在3次左右。根據(jù)患者的自身狀況,可以在每天30 min的鍛煉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募訙p。在運動過程中應該教會患者自己測量脈搏,保持心率穩(wěn)定,并且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訪視或者電話隨訪,幫助患者進一步實施運動療法。
1.2.2 治療結果評價 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基礎評估和放療1、5、7周的疲乏程度測試,并且根據(jù)Piper疲乏修訂量表(RPFS-CV)進行患者自我評價[4]。RPFS-CV評分能夠對患者疲乏程度進行衡量,對日?;顒?、情感認知及疲乏度等20多個項目進行測定。在測量過程中,每個項目都對應0~10分的測定值,其中0分表示無疲乏狀況,10分表示疲乏嚴重。分值越高,疲乏程度越嚴重。同時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與RPFS-CV不同的是,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RPFS-CV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入院時和放療1周后RPFS-CV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放療5、7周后,對照組RPFSCV評分顯著高于干預組,而較入院當天評分高;干預組放療5、7周RPFS-CV評分呈現(xiàn)下降趨勢,放療7周明顯低于放療1、5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RPFS-CV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RPFS-CV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入院時比較,aP<0.05;與同組放療1周比較,bP<0.05;與對照組同時間比較,cP<0.05;與同組放療5周比較,dP<0.05。
組別n 入院時 放療時間(周)1 5 7干預組對照組60 60 2.32±1.43 1.87±1.52 3.59±1.49 3.40±1.94 3.14±1.28ac5.23±1.94ab1.51±1.32ad5.89±2.38ab
2.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SF-36評分比較 干預組患者放療后5、7周SF-36評分顯著高于入院時和放療1周,較同期對照組顯著提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放療5、7周SF-36評分顯著低于入院時和放療1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SF-36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SF-36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入院時比較,aP<0.05;與同組放療1周比較,bP<0.05;與對照組同時間比較,cP<0.05。
組別n 入院時 放療時間(周)1 5 7干預組對照組60 60 91.92±20.13 100.12±16.68 99.92±20.79 103.29±16.96 108.8±20.20abc87.60±16.20ab119.79±18.11abc92.14±14.06ab
癌癥患者的疲乏程度不一,其誘發(fā)因素較多,而由于癌癥本身引起的疲乏中,70%以上的患者在進行放、化療及手術過程中會出現(xiàn)疲乏現(xiàn)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大約30%患者在治療結束后的數(shù)年時間內也會同樣存在疲乏的現(xiàn)象,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重要影響[5]。根據(jù)NCCN指南,患者在首次就診進行CRF評估的過程中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從護士或醫(yī)生處獲得運動方面指點。但是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并未與患者達成共識,未正確認識CRF,僅僅依靠休息和加強營養(yǎng)的方式調節(jié),未進行特殊干預治療[6]。在進行疲乏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更多的是進行健康教育和宣傳,對家屬提供建議和注意事項,但是對患者的實際依從性并未進行嚴格考察和跟蹤評估。此外,由于患者認知度的不同和所處環(huán)境的差異,運動療法在患者中的實施受阻。WHO在1969年就使用了運動干預的術語,并且在國際上得到了認可。本研究以有氧運動為基礎,充分結合個體化運動,為確?;颊哌\動的科學性、安全性進行了科學闡釋[7]。
運動療法近年來成為了指導患者鍛煉及提升醫(yī)護工作者醫(yī)護監(jiān)督的重要措施,并且在社會上受到廣泛關注。有文獻報道,打太極拳、慢跑、騎自行車、跳健美操等規(guī)律性的有氧運動對機體平衡有重要意義,能夠提升身體耐力和心肺強度,提高患者身體素質和免疫力[8]。通過鍛煉,患者可獲得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對增強患者幸福感有重要意義。在頭頸部放療患者中,CRF是一種常見病癥,治療措施、睡眠狀況、白細胞計數(shù)、心理問題等多種問題均會對患者的疲乏程度產(chǎn)生重要影響。隨著患者的病程變化,CRF病癥并不會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加重趨勢。根據(jù)本研究結果顯示,同時對患者進行RPFS-CV評分,干預組患者病癥改善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運動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的CRF。
個體化的有氧運動意義重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緩解患者疲乏狀況,恢復患者機體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質量,患者的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均可以通過有氧運動得到緩解[9]?;颊叩纳钯|量指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影響下,個體價值在社會中體現(xiàn)及自身目標、期望值和所關心事情的生存體驗[10]。而在醫(yī)學領域里生活質量則是指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疾病治療等多方面的結合,而運動干預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有重要意義。運動鍛煉不僅能提高機體功能。實際上,機體功能狀況提高改善后可以增加患者的自控、獨立和自尊感,從而引起更好的社會交往,減輕焦慮和擔心。本研究表明,個體化的運動療法效果顯著,能夠緩解患者頭頸部疲乏,在今后的醫(yī)務工作中,臨床工作者應該充分調動運動干預機制,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1]陳亞梅,王維利,周利華.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運動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9C):2499-2501.
[2]顏夢溪.健身教練推斷會員最大心率算法準確性的思考[J].運動,2013(19):27-28.
[3]譚思潔,劉洵.健康評價與運動處方[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7605.
[4]Li Y,Yuan C.Levels of fatigue in Chinese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and its correlates: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J Am Acad Nurse Pract,2011,23(3):153-160.
[5]邱華麗.臺階試驗結果及準確度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15-17.
[6]劉玉萍,張靜,王蕊.大腸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4,21(15):39-42.
[7]林允照,顧華,沈健.癌因性疲乏研究進展[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4,26(8):796-799.
[8]楊來寶,蔡忠元,靳滬生,等.老年人運動鍛煉對身心健康的作用[J].中國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3(22):5688-5690.
[9]Friedenreich CM,MacLaughlin S,Neilson HK,et al.Study design and methods for the Breast Cancer and Exercise Trial in Alberta(BETA)[J]. BMC Cancer,2014,14:919.
[10]Iop A,Manfredi AM,Bonura S,et al.Fatigue in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an 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J].Ann Oncol,2004,15(5):712-72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8.049
:B
:1009-5519(2015)08-1237-03
2014-11-28)
周潔(1977-),女,山東青島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腫瘤臨床護理工作;E-mail:zhouzhoujie123@163.com。